元離年坤月巽日 周四 晴
昨天晚上,鼠媽媽與鼠阿姨通了一下電話,鼠媽媽在電話裏抱怨,“這都到秋天了,馬上就是秋分,這天氣還是這麽熱!”
“不熱的話,這玉米咋成熟?”鼠阿姨簡短的一句話,就堵住了鼠媽媽的抱怨。
“也是啊,這玉米還沒有收呢!”鼠媽媽恍然大悟地說。
“你不用種莊稼,更沒有莊稼可收,不知道就很正常了。”鼠阿姨對鼠媽媽調侃道。
“嗬嗬嗬,不過,這次你給我的麥粒真好吃,用微波爐解凍加熱後,和新麥穗一樣有麥子味兒。”鼠媽媽笑著感謝鼠阿姨,“不過,最近肥東地區多次發生地震,咱們這個地方也在這個地震帶上,近期還是要警醒著點兒。”
“肥東?這是哪裏?”鼠阿姨驚奇地問。
“合肥東部,安徽的,在郯廬地震帶上。這個地震帶多是在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如果萬一有點什麽,那後果不可想象。像咱們平民百姓這樣的老鼠,萬一發生點什麽,隻能祈求上天能給留下一點點生機了。”鼠媽媽心情有點低落地講。
“嗯,確實是這樣,我記得去年在德州發生5.5級地震時,這個什麽地震帶也被大家提起過很長一段時間。今年又在合肥地震了,聽起來挺嚇人的,哪天老天積攢夠了力量,給所有的生靈來個大動作,就到玩完的時候了。”鼠阿姨一邊思索一邊說道。
“現在這個地震帶處於活躍階段。我現在每天看視頻,都在說人類的各個國家怎麽怎麽樣了,經濟上如何壟斷掠奪,利率如何增減了;軍事上誰家發了竄天猴,誰家又快擦槍走火了。說句實話,這個還是可以有人類參與或掌控的。可是,哪天地震來了,地球來個大重組,滄海桑田一下,所有的生靈就全都沒法看。在大自然麵前,生靈之間的那點兒把戲,真不值得一看。”鼠媽媽同鼠阿姨感歎著大自然的強大和生靈的弱小。再想想自己這些隻為生存的鼠類,眼睛裏開始無光,心裏變得哇涼哇涼的了。
“你吃飯了嗎?”鼠阿姨問了一句當前活著的老鼠最實際的話。
“還沒有,一會兒帶著大鵬迴去,它在寫作業。”鼠媽媽看了看正在作業的鼠弟弟,對鼠阿姨說。
“這都快要亥時了,還沒有吃晚飯,這麽一個吃飯的節奏,你就不用考慮減肥什麽的了,想也白想。”鼠阿姨對鼠媽媽說。因為中秋節前在鼠姥姥家時,鼠媽媽曾經說過,是不是該減減肥,體重輕一些,就不會那麽容易扭傷腳腕了。現在,鼠阿姨的話絕了鼠媽媽的這個想法。
兩隻老鼠媽媽都要安排自己的孩子去睡覺。掛了電話,鼠媽媽馱著鼠弟弟迴家。
“明天早飯,我們吃什麽?”鼠弟弟開啟了每天必問的話題。
“今天晚上,我炒點豆角茄子,明天早上煮點掛麵,可以吃點晚上炒的剩菜。”鼠媽媽將車籃裏的豆角拿出來,提在手裏去開門。
今天早上,鼠媽媽一早起來就去做飯,做好飯後,將掛麵盛出來涼著。鼠弟弟不喜歡吃燙嘴的熱飯,每次都要提前給它涼一涼。鼠媽媽喊了三四遍,鼠弟弟才從床上爬起來穿衣服。鼠弟弟讓鼠媽媽覺得詞窮,用什麽語言去說它,力度似乎都不夠。晚上聽故事,聽了一章又一章,不舍得停下。早上起床時,喊了一遍又一遍,難舍得床鋪。
好不容易等到鼠弟弟吃完了早飯。鼠媽媽幫它將書包和水杯先拿到車籃裏,讓鼠弟弟趕緊穿好鞋,它在車子那裏等它。
“咱們先去鼠奶奶家吃藥,你自己去,讓奶奶幫你倒水,我在家門外麵等你。”鼠媽媽讓鼠弟弟坐在後麵的車座上,對它叮囑道。
“好的,媽媽。”鼠弟弟坐在後麵,用手拉著鼠媽媽的衣服。
鼠媽媽騎著車子先拐到鼠奶奶家,剛拐進小區門口,就看到鼠奶奶騎著自行車往外走。
“怎麽才走?金花已經走了兩刻多鍾了。”鼠奶奶驚訝地問。
“它們到校晚一點兒,現在過去家裏吃藥,您看您迴去一下吧。”鼠媽媽對鼠奶奶說。
“那個藥,一天吃兩次,上午吃就可以。”鼠奶奶一邊騎車一邊對鼠媽媽講。
鼠媽媽看了看鼠弟弟,說:“剛好大鵬說有一個藥是在飯前吃的,那就上午吃吧。我先送它去學校了。”鼠媽媽單腳著地,跨坐在車座上,對鼠奶奶說完後,它轉動右側車把加速開出了小區。
今天鼠媽媽確實送得晚了一些,學校門口的那條路上,零零散散的有幾個送孩子的車子。鼠弟弟進了校門,鼠媽媽就騎車離開了,它還得趕往店裏打包。昨天客戶下了幾個比較大的訂單,它得在鼠爸爸到來前,將產品都準備好。這樣鼠爸爸來了,就可以裁製包裝袋進行打包。
突然,店門被推開了。從外麵走進來幾隻老鼠,都穿著製服,有年齡大一些的,也有像學生一樣的年輕老鼠。
“前兩天讓你們準備的與消防安全相關的器材都準備好了嗎?安裝上了在哪邊?”年齡大一些的那隻老鼠警官問鼠媽媽。
“準備了,現在隻差消防安全條例的宣傳海報沒有到,等這兩天到了,立馬就貼上。”鼠媽媽趕緊迴答。
有三四隻老鼠在店內四下裏看看,其中一隻老鼠警官問:“你們的消防通道指示牌和出現停電時的提示燈安裝在哪裏?”
“在這裏,昨天安裝上沒有安好。您看,門頭上麵那個黑孔就是昨天安裝時留下的,沒有安好,燈掉下來差點兒摔壞。”鼠媽媽趕緊指了指門頭上麵,又將放在架子上的燈和指示牌拿過來,“今天從家裏拿來工具,就安裝。”
“你這燈的走線呢,要將插頭插在哪裏?”另一位警員看了看旁邊問道,因為它沒有看到任何線路。
“原是準備加個插座放在這邊,後來看著這個燈上原有的電線太短了,就又考慮加長這個燈的電線。”鼠媽媽這真是邊想邊說,真真假假的。
“你們這裏啥都沒有準備嗎?”那一隻年齡大一些的警員問。
“都準備了。既然咱們有這個要求,我們肯定要配合的。”鼠媽媽趕緊表明態度,“滅火器在這裏,放在門外擔心孩子們亂動。”鼠媽媽指了指門裏側的一個裝有兩隻滅火器的紅色專用箱。
前兩次檢查,提要求時,它們要求將滅火器放在門口。因為外側是陽台封起來的,那裏也擺滿了東西,實在不適合放置滅火器,平時鼠爸爸和鼠媽媽都是坐在屋內幹活,萬一有什麽事情,起身就可以取到滅火器。還好這次沒有說這個存放的問題。
“你這個店的營業執照呢?”一隻拿著筆記簿的老鼠警員問道。
“前兩天已經拍過照片了,再早一點也有拿工作證的老鼠過來登記過。這個要一直看嗎?”鼠媽媽從來電腦下麵的抽屜裏拿出前台桌子的鑰匙,不解地問道。
“隻要準備不齊,就會一直檢查,我們隻是督促你們準備,如果遇到暗訪的老鼠,少一樣罰五千,少三樣就罰一萬五。”年長一些的那隻老鼠警員說。“你們可以將營業執照的正本貼在牆上。”
鼠媽媽將從前台抽屜裏拿出的營業執照地副本遞過去,其中兩位警員對照著做記錄。
“差消防指示牌、應急燈和消防條例。”那隻年齡大一些的老鼠警員對另外一隻年輕的老鼠警員說。
“我們有指示牌和應急燈呀?”鼠媽媽在旁邊著急地說。
“你那個沒有安裝,不能使用,就相當於沒有。”那隻年齡大一些的老鼠警員嚴肅地講。“這次,我們隻是記錄提醒你們盡快落實。”
“其實,我們就這兩間房子,中間連一個隔斷都沒有,就隻有這一個大門,還是在一樓,那個指示牌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鼠媽媽指了指那個與應急燈為一體的指示牌,“當然,你們既然有指示,我們全力配合。”
“上麵都是這麽要求的。我們也麻煩。去年隻查那條步行街就查了一年。”那隻年齡大一些的老鼠警員對鼠媽媽說,“我們不怕麻煩,你們也別嫌麻煩。”
“嗯,指示牌和應急燈,我們會盡快安裝上,插上電。那個消防條例一到,馬上貼上。您放心,咱們一定配合。”鼠媽媽討好似地迴答道。
一群老鼠唿隆隆地離開店鋪,鼠媽媽抹了抹額頭的汗水,在店裏轉了兩圈,惶恐的心情才平複了一些。
過了不到兩刻鍾,隔壁店鋪裏的姐姐過來,問鼠媽媽:“剛才那些老鼠也來檢查你家的店鋪了嗎?”
“是的,姐,也去你們那裏了吧!你那裏都搞好了嗎?”鼠媽媽也想了解一下別家的情況。
隔壁店鋪的姐姐說:“準備好了,但是,它們說我買的消防條例的海報不合格,給了我一個電話,讓我去它知道的一家店裏買。”
“我們是從網上買的,還沒有到。你先去看看,如果我們收到的也不行,我讓鼠爸爸也過去看看。”鼠媽媽站在電腦桌旁,同隔壁店鋪的姐姐討論道。
“說不定,那家店鋪是它們認識的。唉,前麵幾次過來,也沒有說什麽樣式的消防條例的海報可以,什麽樣式的消防條例的海報不可以。”隔壁店鋪門姐姐無奈地說著。
“唉,配合吧。你先去看看是在哪裏。稍後,如果我們的也不行,就也去那裏買。”鼠媽媽低頭迴複了一條顧客的諮詢信息,悶聲地勸慰著隔壁店鋪的姐姐。
近午時,鼠爸爸來到店鋪,鼠媽媽將檢查的情況給它說了一下,鼠爸爸隻是表示知道了,它在琢磨怎麽安裝。
“咱們快點兒搞好吧!我可不想,讓穿著製服的警官們,幾天來一趟,幾天來一趟,我這弱小的心髒承受不了。”鼠媽媽催促道。
“好了,嘮叨啥,這麽多活兒需要我幹,還得弄這些事,我也很累!你行的話,你幹!”鼠爸爸這隻爆竹又被點著了。鼠媽媽生著悶氣沒有做聲。如果不想被炸,不想徹底鬧掰,就隻能自己生生悶氣;氣惱了也像它一樣,不計後果地瘋狂輸出一通,結果隨意。這道理擺在那裏,再講什麽也沒有意義。
這一上午,沒消停一會兒。
中午放學時,鼠弟弟跑過來了,拿著一張紙,讓鼠媽媽給它填寫好,下午要交給老師。
鼠媽媽拿過來一看,是一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量化指標的表格。鼠弟弟說老師沒有告訴它們怎麽填寫,隻說家長填好,下午交上。鼠媽媽趕緊打開鼠弟弟的班級群,看了看老師的留言。
“請家長們認真閱讀,夠資格申請貧困生的請填寫完整並打分,不申請的隻填寫不申請欄。謝謝配合!”
好吧,先幹完這件事,讓鼠弟弟迴家吃飯睡午覺。
下午的天突然變得陰沉沉,風也是越來越大。溫度與上午相比一下降了近十度。上午剛來店裏時,鼠媽媽還開了一會兒空調呢。現在出去,就必須要穿上外套才行。
傍晚送貨時,外麵風裏夾帶著些許的雨絲,凍的鼠媽媽將包裹放在車廂內,就立刻轉身跑迴屋裏。哆嗦了一陣兒才自言自語道“凍死我了!”
透過玻璃門,看著在路邊等著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也都是凍的瑟瑟發抖,開車過來的老鼠家長都躲在車裏,沒有了以往的意氣風發,也顧不上炫耀自己坐騎的與眾不同。騎電動車過來的老鼠家長,車簍裏都放著給孩子帶來的厚衣裳。孩子們早上上學時,差不多都是隻穿了一件短袖,這一天下來,換了兩個季節的溫度。它們都神情專注地盯著學校門口,恐怕錯過了放學出來的自己孩子。鼠媽媽坐迴電腦前,感慨著,這天下的父母都一樣的辛苦,一樣的操心,一樣的將孩子放在自己的前頭,所有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主。多年之後,它們的孩子會不會也能孝敬父母,將它們放在自己的前頭呢?
昨天晚上,鼠媽媽與鼠阿姨通了一下電話,鼠媽媽在電話裏抱怨,“這都到秋天了,馬上就是秋分,這天氣還是這麽熱!”
“不熱的話,這玉米咋成熟?”鼠阿姨簡短的一句話,就堵住了鼠媽媽的抱怨。
“也是啊,這玉米還沒有收呢!”鼠媽媽恍然大悟地說。
“你不用種莊稼,更沒有莊稼可收,不知道就很正常了。”鼠阿姨對鼠媽媽調侃道。
“嗬嗬嗬,不過,這次你給我的麥粒真好吃,用微波爐解凍加熱後,和新麥穗一樣有麥子味兒。”鼠媽媽笑著感謝鼠阿姨,“不過,最近肥東地區多次發生地震,咱們這個地方也在這個地震帶上,近期還是要警醒著點兒。”
“肥東?這是哪裏?”鼠阿姨驚奇地問。
“合肥東部,安徽的,在郯廬地震帶上。這個地震帶多是在平原地區,人口稠密,如果萬一有點什麽,那後果不可想象。像咱們平民百姓這樣的老鼠,萬一發生點什麽,隻能祈求上天能給留下一點點生機了。”鼠媽媽心情有點低落地講。
“嗯,確實是這樣,我記得去年在德州發生5.5級地震時,這個什麽地震帶也被大家提起過很長一段時間。今年又在合肥地震了,聽起來挺嚇人的,哪天老天積攢夠了力量,給所有的生靈來個大動作,就到玩完的時候了。”鼠阿姨一邊思索一邊說道。
“現在這個地震帶處於活躍階段。我現在每天看視頻,都在說人類的各個國家怎麽怎麽樣了,經濟上如何壟斷掠奪,利率如何增減了;軍事上誰家發了竄天猴,誰家又快擦槍走火了。說句實話,這個還是可以有人類參與或掌控的。可是,哪天地震來了,地球來個大重組,滄海桑田一下,所有的生靈就全都沒法看。在大自然麵前,生靈之間的那點兒把戲,真不值得一看。”鼠媽媽同鼠阿姨感歎著大自然的強大和生靈的弱小。再想想自己這些隻為生存的鼠類,眼睛裏開始無光,心裏變得哇涼哇涼的了。
“你吃飯了嗎?”鼠阿姨問了一句當前活著的老鼠最實際的話。
“還沒有,一會兒帶著大鵬迴去,它在寫作業。”鼠媽媽看了看正在作業的鼠弟弟,對鼠阿姨說。
“這都快要亥時了,還沒有吃晚飯,這麽一個吃飯的節奏,你就不用考慮減肥什麽的了,想也白想。”鼠阿姨對鼠媽媽說。因為中秋節前在鼠姥姥家時,鼠媽媽曾經說過,是不是該減減肥,體重輕一些,就不會那麽容易扭傷腳腕了。現在,鼠阿姨的話絕了鼠媽媽的這個想法。
兩隻老鼠媽媽都要安排自己的孩子去睡覺。掛了電話,鼠媽媽馱著鼠弟弟迴家。
“明天早飯,我們吃什麽?”鼠弟弟開啟了每天必問的話題。
“今天晚上,我炒點豆角茄子,明天早上煮點掛麵,可以吃點晚上炒的剩菜。”鼠媽媽將車籃裏的豆角拿出來,提在手裏去開門。
今天早上,鼠媽媽一早起來就去做飯,做好飯後,將掛麵盛出來涼著。鼠弟弟不喜歡吃燙嘴的熱飯,每次都要提前給它涼一涼。鼠媽媽喊了三四遍,鼠弟弟才從床上爬起來穿衣服。鼠弟弟讓鼠媽媽覺得詞窮,用什麽語言去說它,力度似乎都不夠。晚上聽故事,聽了一章又一章,不舍得停下。早上起床時,喊了一遍又一遍,難舍得床鋪。
好不容易等到鼠弟弟吃完了早飯。鼠媽媽幫它將書包和水杯先拿到車籃裏,讓鼠弟弟趕緊穿好鞋,它在車子那裏等它。
“咱們先去鼠奶奶家吃藥,你自己去,讓奶奶幫你倒水,我在家門外麵等你。”鼠媽媽讓鼠弟弟坐在後麵的車座上,對它叮囑道。
“好的,媽媽。”鼠弟弟坐在後麵,用手拉著鼠媽媽的衣服。
鼠媽媽騎著車子先拐到鼠奶奶家,剛拐進小區門口,就看到鼠奶奶騎著自行車往外走。
“怎麽才走?金花已經走了兩刻多鍾了。”鼠奶奶驚訝地問。
“它們到校晚一點兒,現在過去家裏吃藥,您看您迴去一下吧。”鼠媽媽對鼠奶奶說。
“那個藥,一天吃兩次,上午吃就可以。”鼠奶奶一邊騎車一邊對鼠媽媽講。
鼠媽媽看了看鼠弟弟,說:“剛好大鵬說有一個藥是在飯前吃的,那就上午吃吧。我先送它去學校了。”鼠媽媽單腳著地,跨坐在車座上,對鼠奶奶說完後,它轉動右側車把加速開出了小區。
今天鼠媽媽確實送得晚了一些,學校門口的那條路上,零零散散的有幾個送孩子的車子。鼠弟弟進了校門,鼠媽媽就騎車離開了,它還得趕往店裏打包。昨天客戶下了幾個比較大的訂單,它得在鼠爸爸到來前,將產品都準備好。這樣鼠爸爸來了,就可以裁製包裝袋進行打包。
突然,店門被推開了。從外麵走進來幾隻老鼠,都穿著製服,有年齡大一些的,也有像學生一樣的年輕老鼠。
“前兩天讓你們準備的與消防安全相關的器材都準備好了嗎?安裝上了在哪邊?”年齡大一些的那隻老鼠警官問鼠媽媽。
“準備了,現在隻差消防安全條例的宣傳海報沒有到,等這兩天到了,立馬就貼上。”鼠媽媽趕緊迴答。
有三四隻老鼠在店內四下裏看看,其中一隻老鼠警官問:“你們的消防通道指示牌和出現停電時的提示燈安裝在哪裏?”
“在這裏,昨天安裝上沒有安好。您看,門頭上麵那個黑孔就是昨天安裝時留下的,沒有安好,燈掉下來差點兒摔壞。”鼠媽媽趕緊指了指門頭上麵,又將放在架子上的燈和指示牌拿過來,“今天從家裏拿來工具,就安裝。”
“你這燈的走線呢,要將插頭插在哪裏?”另一位警員看了看旁邊問道,因為它沒有看到任何線路。
“原是準備加個插座放在這邊,後來看著這個燈上原有的電線太短了,就又考慮加長這個燈的電線。”鼠媽媽這真是邊想邊說,真真假假的。
“你們這裏啥都沒有準備嗎?”那一隻年齡大一些的警員問。
“都準備了。既然咱們有這個要求,我們肯定要配合的。”鼠媽媽趕緊表明態度,“滅火器在這裏,放在門外擔心孩子們亂動。”鼠媽媽指了指門裏側的一個裝有兩隻滅火器的紅色專用箱。
前兩次檢查,提要求時,它們要求將滅火器放在門口。因為外側是陽台封起來的,那裏也擺滿了東西,實在不適合放置滅火器,平時鼠爸爸和鼠媽媽都是坐在屋內幹活,萬一有什麽事情,起身就可以取到滅火器。還好這次沒有說這個存放的問題。
“你這個店的營業執照呢?”一隻拿著筆記簿的老鼠警員問道。
“前兩天已經拍過照片了,再早一點也有拿工作證的老鼠過來登記過。這個要一直看嗎?”鼠媽媽從來電腦下麵的抽屜裏拿出前台桌子的鑰匙,不解地問道。
“隻要準備不齊,就會一直檢查,我們隻是督促你們準備,如果遇到暗訪的老鼠,少一樣罰五千,少三樣就罰一萬五。”年長一些的那隻老鼠警員說。“你們可以將營業執照的正本貼在牆上。”
鼠媽媽將從前台抽屜裏拿出的營業執照地副本遞過去,其中兩位警員對照著做記錄。
“差消防指示牌、應急燈和消防條例。”那隻年齡大一些的老鼠警員對另外一隻年輕的老鼠警員說。
“我們有指示牌和應急燈呀?”鼠媽媽在旁邊著急地說。
“你那個沒有安裝,不能使用,就相當於沒有。”那隻年齡大一些的老鼠警員嚴肅地講。“這次,我們隻是記錄提醒你們盡快落實。”
“其實,我們就這兩間房子,中間連一個隔斷都沒有,就隻有這一個大門,還是在一樓,那個指示牌其實真的沒有必要。”鼠媽媽指了指那個與應急燈為一體的指示牌,“當然,你們既然有指示,我們全力配合。”
“上麵都是這麽要求的。我們也麻煩。去年隻查那條步行街就查了一年。”那隻年齡大一些的老鼠警員對鼠媽媽說,“我們不怕麻煩,你們也別嫌麻煩。”
“嗯,指示牌和應急燈,我們會盡快安裝上,插上電。那個消防條例一到,馬上貼上。您放心,咱們一定配合。”鼠媽媽討好似地迴答道。
一群老鼠唿隆隆地離開店鋪,鼠媽媽抹了抹額頭的汗水,在店裏轉了兩圈,惶恐的心情才平複了一些。
過了不到兩刻鍾,隔壁店鋪裏的姐姐過來,問鼠媽媽:“剛才那些老鼠也來檢查你家的店鋪了嗎?”
“是的,姐,也去你們那裏了吧!你那裏都搞好了嗎?”鼠媽媽也想了解一下別家的情況。
隔壁店鋪的姐姐說:“準備好了,但是,它們說我買的消防條例的海報不合格,給了我一個電話,讓我去它知道的一家店裏買。”
“我們是從網上買的,還沒有到。你先去看看,如果我們收到的也不行,我讓鼠爸爸也過去看看。”鼠媽媽站在電腦桌旁,同隔壁店鋪的姐姐討論道。
“說不定,那家店鋪是它們認識的。唉,前麵幾次過來,也沒有說什麽樣式的消防條例的海報可以,什麽樣式的消防條例的海報不可以。”隔壁店鋪門姐姐無奈地說著。
“唉,配合吧。你先去看看是在哪裏。稍後,如果我們的也不行,就也去那裏買。”鼠媽媽低頭迴複了一條顧客的諮詢信息,悶聲地勸慰著隔壁店鋪的姐姐。
近午時,鼠爸爸來到店鋪,鼠媽媽將檢查的情況給它說了一下,鼠爸爸隻是表示知道了,它在琢磨怎麽安裝。
“咱們快點兒搞好吧!我可不想,讓穿著製服的警官們,幾天來一趟,幾天來一趟,我這弱小的心髒承受不了。”鼠媽媽催促道。
“好了,嘮叨啥,這麽多活兒需要我幹,還得弄這些事,我也很累!你行的話,你幹!”鼠爸爸這隻爆竹又被點著了。鼠媽媽生著悶氣沒有做聲。如果不想被炸,不想徹底鬧掰,就隻能自己生生悶氣;氣惱了也像它一樣,不計後果地瘋狂輸出一通,結果隨意。這道理擺在那裏,再講什麽也沒有意義。
這一上午,沒消停一會兒。
中午放學時,鼠弟弟跑過來了,拿著一張紙,讓鼠媽媽給它填寫好,下午要交給老師。
鼠媽媽拿過來一看,是一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量化指標的表格。鼠弟弟說老師沒有告訴它們怎麽填寫,隻說家長填好,下午交上。鼠媽媽趕緊打開鼠弟弟的班級群,看了看老師的留言。
“請家長們認真閱讀,夠資格申請貧困生的請填寫完整並打分,不申請的隻填寫不申請欄。謝謝配合!”
好吧,先幹完這件事,讓鼠弟弟迴家吃飯睡午覺。
下午的天突然變得陰沉沉,風也是越來越大。溫度與上午相比一下降了近十度。上午剛來店裏時,鼠媽媽還開了一會兒空調呢。現在出去,就必須要穿上外套才行。
傍晚送貨時,外麵風裏夾帶著些許的雨絲,凍的鼠媽媽將包裹放在車廂內,就立刻轉身跑迴屋裏。哆嗦了一陣兒才自言自語道“凍死我了!”
透過玻璃門,看著在路邊等著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也都是凍的瑟瑟發抖,開車過來的老鼠家長都躲在車裏,沒有了以往的意氣風發,也顧不上炫耀自己坐騎的與眾不同。騎電動車過來的老鼠家長,車簍裏都放著給孩子帶來的厚衣裳。孩子們早上上學時,差不多都是隻穿了一件短袖,這一天下來,換了兩個季節的溫度。它們都神情專注地盯著學校門口,恐怕錯過了放學出來的自己孩子。鼠媽媽坐迴電腦前,感慨著,這天下的父母都一樣的辛苦,一樣的操心,一樣的將孩子放在自己的前頭,所有的一切都以孩子為主。多年之後,它們的孩子會不會也能孝敬父母,將它們放在自己的前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