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柔則的血書(下)
宜修重生:手撕純元白蓮花 作者:Serein0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眯了眯眼睛,周身的氣壓低了下來。
宜修知道自己方才言辭有些冒失了,不過她所提及的問題卻也不容忽視——
後宮中的爾虞我詐,太後自然見的多了,心計深沉、甚至心思狠毒,在她眼裏都絕不會算什麽缺點。
可惜的是,柔則空有算計人的心思,卻沒能力做得天衣無縫,甚至別人屢屢給她挖坑也令她防不勝防,總是輕易的就著了旁人的暗算。
這樣的人就算一時出了冷宮,在紫禁城也是後患無窮。
太後沉吟不語,宜修方才所言,她自然早就想到了。
這也是她從一開始就沒有阻攔柔則被打入冷宮,並且到現在為止,大部分時候都是持旁觀態度的原因。
剛剛那一番話,也是她借此機會,旁敲側擊的想看看宜修的態度。
“太後娘娘,皇上來了。”廊下的侍女在這時進來通傳道。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快起來吧。”太後點了點頭。
宜修起身向胤禛施了一禮,而後又重新落座。
“有件瑣事兒子本不該打擾皇額娘,不過想到庶人烏拉那拉氏畢竟也還是您的侄女,於是特地來問問皇額娘的意思。”胤禛沉聲說,向蘇培盛使了個眼色。
蘇培盛會意,捧著一張殘破的宣紙上前一步。
“這是?”太後微微皺眉,接過了那張宣紙,粗略的掃了一眼上麵的內容。
“恭請皇上、太後娘娘安。庶人烏拉那拉氏自知德行有失,從前因一時糊塗,犯下滔天大錯,曾妄圖置皇後娘娘、四阿哥於不利,雖已誠心悔過,但知自己罪孽深重,不敢乞求寬恕,甘受一切處罰。然錦常在當日供詞中,確有不實之處,如今身在冷宮,仍受背後主使步步緊逼,惶惶不可終日,故而懇請皇上、太後娘娘恩典,準草民前去甘露寺修行,一來懺悔過錯,二來為大清祈福,也可償還罪孽一二。”
上麵的字跡潦草暗紅,混了血水的墨汁已經幹涸了,散發著一股若有若無的腥味。
這一紙書信的末尾,還有幾個字被水跡洇開了,模糊一團,想必是傷心過度難以自抑,寫著寫著就淚灑宣紙了。
也真是難為她,在冷宮這種地方還要費勁找來紙墨,上麵的字猩紅刺目,估計書寫時,刺破手指取了不少血。
宜修的眸色幽深,不動聲色的想道:好一招以退為進。
左後柔則有幾樁罪名是推脫不得的,若是一味的替自己申冤,請求皇上徹查富察貴人小產一事,隻會讓皇上覺得她存心狡辯,對她格外厭煩。
因此她索性不提,隻是借著“有人屢次三番想取她的性命,殺她滅口”為由,讓胤禛自己懷疑,是不是錦畫之前揭發她的那些事,有幾件的背後主使另有其人?
畢竟犯了錯被打入冷宮的廢妃不少,本來已經算是罪有應得,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到了柔則這裏,有人不依不饒的非要置她於死地不可,這還真是極少見的事。
胤禛生性多疑,自然會對此心存疑慮。
“庶人烏拉那拉氏的意思,隻是承認了曾經給皇後的徽墨裏下過麝香、用花粉陷害過弘晝,其他的事情,她並不知情,是旁人所謀劃的?”太後神色淡淡的說。
“是,不過錦常在從前一直在她身邊伺候,她在慎刑司的供詞裏,說的可遠不止這些。”
太後從容道:“皇帝,柔則自然罪行累累,哀家也並不會看在她是烏拉那拉家女兒的份上,就替她開脫。隻是有一句哀家要提醒你,慎刑司未嚐沒出過冤假錯案,同樣的道理,萬一若有人一心想達到某種目的,賣主求榮,甘願挨過刑罰呢?”
胤禛凝眉不語,片刻後,這才麵無表情的開口:“皇額娘所言,兒子迴去後自會考慮。至於庶人烏拉那拉氏懇請兒子下旨,讓她去甘露寺修行一事,不知皇額娘意下如何?”
太後揚眉道:“既然她有意懺悔罪過,那便讓她去吧。”
胤禛點了點頭,這次倒是沒有什麽異議。
甘露寺修行本就清苦,更遑論柔則一介被廢棄的庶人,未必就會比在冷宮好過多少。
太後既然已經應允了,皇額娘的麵子,他自然是得給的。
“蘇培盛,傳朕的旨意,冷宮烏拉那拉氏,三日之後,即刻啟程前往甘露寺帶發修行。”
“是,奴才遵旨。”蘇培盛躬身道。
宜修坐在下首,自始至終一言不發。
鑒於上一世甄嬛以廢妃之身,又從甘露寺風光迴宮的先例,她自然不會掉以輕心。
前世本以為甄嬛徹底對皇帝心死,二人又恩斷義絕,便也由得她在宮外,直到熹妃懷著雙生子迴宮,一切都已為時已晚。
柔則心思不安分的很,名義上說是要祈福悔過,實則指不定在盤算著怎麽以退為進,爭取一個迴宮的機會。
看來要暗中派人盯著甘露寺,一切動向,都要第一時間在自己掌控之中才行。
很快蘇培盛便傳旨迴來了,他麵露躊躇之色,為難的開口說:“皇上,庶人烏拉那拉氏想求您的恩典,臨出宮前麵見一次聖上。”
“不必。你且告訴她,既然誠心要去修行,那便先學會心思清淨,把雜念斷幹淨了。”胤禛麵色冷淡。
宜修看他這番態度,心中了然。
滴水穿石,從前在王府盛寵一時的柔則,如今落到了這般田地,一半是她自己作的,一半則少不了宜修的鋪墊。
“皇額娘,兒子還有奏折要批閱,就先行告退了。”胤禛道。
在他走後不久,太後便以還要歇息為由,讓宜修也離開了。
“總算她比從前有了些長進,若要一味的申冤叫屈,隻會適得其反,惹皇帝愈發厭棄。”太後冷哼一聲,對竹息說。
“是。庶人烏拉那拉氏一直以來德行有失,當年太後娘娘您準她入府,她卻辜負了您的期望。到頭來您為了家族的名聲考慮,還要替她收拾殘局。”竹息道。
太後有些煩躁的按了按眉心:“哀家私心裏,是不願烏拉那拉氏的女兒中,出了個冷宮棄妃。然而這柔則不爭氣,輕易的就能被自己的宮女給算計了。”
她的眼神冷漠:“她若是有所進益,哀家為了家族的榮耀,日後可以再最後拉她一把。若還是不中用……左後烏拉那拉氏已經有一個皇後了,至於柔則,自然就是徹頭徹尾的棄子。”
宜修知道自己方才言辭有些冒失了,不過她所提及的問題卻也不容忽視——
後宮中的爾虞我詐,太後自然見的多了,心計深沉、甚至心思狠毒,在她眼裏都絕不會算什麽缺點。
可惜的是,柔則空有算計人的心思,卻沒能力做得天衣無縫,甚至別人屢屢給她挖坑也令她防不勝防,總是輕易的就著了旁人的暗算。
這樣的人就算一時出了冷宮,在紫禁城也是後患無窮。
太後沉吟不語,宜修方才所言,她自然早就想到了。
這也是她從一開始就沒有阻攔柔則被打入冷宮,並且到現在為止,大部分時候都是持旁觀態度的原因。
剛剛那一番話,也是她借此機會,旁敲側擊的想看看宜修的態度。
“太後娘娘,皇上來了。”廊下的侍女在這時進來通傳道。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
“快起來吧。”太後點了點頭。
宜修起身向胤禛施了一禮,而後又重新落座。
“有件瑣事兒子本不該打擾皇額娘,不過想到庶人烏拉那拉氏畢竟也還是您的侄女,於是特地來問問皇額娘的意思。”胤禛沉聲說,向蘇培盛使了個眼色。
蘇培盛會意,捧著一張殘破的宣紙上前一步。
“這是?”太後微微皺眉,接過了那張宣紙,粗略的掃了一眼上麵的內容。
“恭請皇上、太後娘娘安。庶人烏拉那拉氏自知德行有失,從前因一時糊塗,犯下滔天大錯,曾妄圖置皇後娘娘、四阿哥於不利,雖已誠心悔過,但知自己罪孽深重,不敢乞求寬恕,甘受一切處罰。然錦常在當日供詞中,確有不實之處,如今身在冷宮,仍受背後主使步步緊逼,惶惶不可終日,故而懇請皇上、太後娘娘恩典,準草民前去甘露寺修行,一來懺悔過錯,二來為大清祈福,也可償還罪孽一二。”
上麵的字跡潦草暗紅,混了血水的墨汁已經幹涸了,散發著一股若有若無的腥味。
這一紙書信的末尾,還有幾個字被水跡洇開了,模糊一團,想必是傷心過度難以自抑,寫著寫著就淚灑宣紙了。
也真是難為她,在冷宮這種地方還要費勁找來紙墨,上麵的字猩紅刺目,估計書寫時,刺破手指取了不少血。
宜修的眸色幽深,不動聲色的想道:好一招以退為進。
左後柔則有幾樁罪名是推脫不得的,若是一味的替自己申冤,請求皇上徹查富察貴人小產一事,隻會讓皇上覺得她存心狡辯,對她格外厭煩。
因此她索性不提,隻是借著“有人屢次三番想取她的性命,殺她滅口”為由,讓胤禛自己懷疑,是不是錦畫之前揭發她的那些事,有幾件的背後主使另有其人?
畢竟犯了錯被打入冷宮的廢妃不少,本來已經算是罪有應得,受到了應有的處罰,但到了柔則這裏,有人不依不饒的非要置她於死地不可,這還真是極少見的事。
胤禛生性多疑,自然會對此心存疑慮。
“庶人烏拉那拉氏的意思,隻是承認了曾經給皇後的徽墨裏下過麝香、用花粉陷害過弘晝,其他的事情,她並不知情,是旁人所謀劃的?”太後神色淡淡的說。
“是,不過錦常在從前一直在她身邊伺候,她在慎刑司的供詞裏,說的可遠不止這些。”
太後從容道:“皇帝,柔則自然罪行累累,哀家也並不會看在她是烏拉那拉家女兒的份上,就替她開脫。隻是有一句哀家要提醒你,慎刑司未嚐沒出過冤假錯案,同樣的道理,萬一若有人一心想達到某種目的,賣主求榮,甘願挨過刑罰呢?”
胤禛凝眉不語,片刻後,這才麵無表情的開口:“皇額娘所言,兒子迴去後自會考慮。至於庶人烏拉那拉氏懇請兒子下旨,讓她去甘露寺修行一事,不知皇額娘意下如何?”
太後揚眉道:“既然她有意懺悔罪過,那便讓她去吧。”
胤禛點了點頭,這次倒是沒有什麽異議。
甘露寺修行本就清苦,更遑論柔則一介被廢棄的庶人,未必就會比在冷宮好過多少。
太後既然已經應允了,皇額娘的麵子,他自然是得給的。
“蘇培盛,傳朕的旨意,冷宮烏拉那拉氏,三日之後,即刻啟程前往甘露寺帶發修行。”
“是,奴才遵旨。”蘇培盛躬身道。
宜修坐在下首,自始至終一言不發。
鑒於上一世甄嬛以廢妃之身,又從甘露寺風光迴宮的先例,她自然不會掉以輕心。
前世本以為甄嬛徹底對皇帝心死,二人又恩斷義絕,便也由得她在宮外,直到熹妃懷著雙生子迴宮,一切都已為時已晚。
柔則心思不安分的很,名義上說是要祈福悔過,實則指不定在盤算著怎麽以退為進,爭取一個迴宮的機會。
看來要暗中派人盯著甘露寺,一切動向,都要第一時間在自己掌控之中才行。
很快蘇培盛便傳旨迴來了,他麵露躊躇之色,為難的開口說:“皇上,庶人烏拉那拉氏想求您的恩典,臨出宮前麵見一次聖上。”
“不必。你且告訴她,既然誠心要去修行,那便先學會心思清淨,把雜念斷幹淨了。”胤禛麵色冷淡。
宜修看他這番態度,心中了然。
滴水穿石,從前在王府盛寵一時的柔則,如今落到了這般田地,一半是她自己作的,一半則少不了宜修的鋪墊。
“皇額娘,兒子還有奏折要批閱,就先行告退了。”胤禛道。
在他走後不久,太後便以還要歇息為由,讓宜修也離開了。
“總算她比從前有了些長進,若要一味的申冤叫屈,隻會適得其反,惹皇帝愈發厭棄。”太後冷哼一聲,對竹息說。
“是。庶人烏拉那拉氏一直以來德行有失,當年太後娘娘您準她入府,她卻辜負了您的期望。到頭來您為了家族的名聲考慮,還要替她收拾殘局。”竹息道。
太後有些煩躁的按了按眉心:“哀家私心裏,是不願烏拉那拉氏的女兒中,出了個冷宮棄妃。然而這柔則不爭氣,輕易的就能被自己的宮女給算計了。”
她的眼神冷漠:“她若是有所進益,哀家為了家族的榮耀,日後可以再最後拉她一把。若還是不中用……左後烏拉那拉氏已經有一個皇後了,至於柔則,自然就是徹頭徹尾的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