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問收入高,


    女子休談歲華遙。


    孩童莫提分數事,


    相處方知境界超。


    冬日的傍晚,天色早早地暗了下來,凜冽的寒風如刀子般割著行人的臉。街邊的路燈散發著昏黃的光暈,努力地抵禦著黑暗,卻也隻能照亮一小方天地。李小白縮著脖子,裹緊身上的棉衣,快步朝著樓下的小酒館走去。他和杜之甫約好了今晚在這裏小聚,喝點酒,聊聊天。


    小酒館裏彌漫著溫暖的氣息,昏黃的燈光在煙霧繚繞中搖曳,木質的桌椅散發著陳舊而又親切的味道。李小白一進門,就看到杜之甫已經坐在角落裏,麵前放著一壺酒,正朝著他招手。


    “來啦,快坐!”杜之甫笑著說道,臉上帶著幾分酒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熱情地指了指對麵的凳子 ,眼神裏滿是期待相聚的喜悅。


    李小白坐下,接過杜之甫遞來的酒杯,一飲而盡,頓時一股熱流從喉嚨直貫全身,驅散了些許寒意,他愜意地舒了口氣,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今天這天真冷啊!”說著,還忍不住打了個哆嗦,心裏想著可算從冰窖般的外麵進到溫暖的酒館了。


    “是啊,這種天氣就適合在這小酒館裏喝點酒,嘮嘮嗑。”杜之甫附和著,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一邊說一邊熟練地又給兩人滿上了酒,動作自然又流暢,仿佛這個動作已經重複了無數次,他心裏也正享受著這老友相聚、把酒言歡的愜意時刻。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家常,酒過三巡,話題漸漸轉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


    “我最近啊,算是深刻體會到了,人與人相處,分寸真的太重要了。”李小白突然放下酒杯,一臉認真地說,眼神裏透露出思索後的篤定,他坐直了身子,表情嚴肅,似乎是想起了什麽讓他感觸頗深的事情。


    杜之甫饒有興趣地看著他,身體微微前傾,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 :“哦?怎麽個體會法?說來聽聽。”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李小白的經曆,心裏想著肯定是有什麽特別的事兒讓他發出這樣的感慨。


    李小白喝了口酒,清了清嗓子,臉上閃過一絲尷尬:“就說上次吧,我參加一個聚會,有個家夥一上來就問我收入多少,我當時就有點懵,心裏想著這人怎麽這麽不會看人眼色,我都不知道怎麽迴答。你說,這收入高低,關他什麽事呢?”他無奈地搖了搖頭,臉上滿是困惑與不滿。


    杜之甫點了點頭,臉上露出認同的神色,皺了皺眉頭說:“確實,現在很多人都不懂得這個分寸。收入這東西,對男人來說,有時候就像命根子一樣敏感。問別人收入,就好像在窺探人家的隱私,太不禮貌了。”他想起自己也有過類似被冒犯的經曆,語氣中帶著一絲抱怨。


    “所以啊,我就覺得,男人之間交往,不問收入高,這是最基本的尊重。”李小白說著,拿起筆,在紙上寫下了“男人不問收入高”,他寫得很認真,一筆一劃,仿佛在書寫著一條重要的處世準則,寫完後還滿意地看了看自己寫的字。


    杜之甫看著紙上的字,若有所思,手指輕輕敲著桌麵,片刻後開口:“你這話說得在理。其實不光是男人,女人也一樣,有很多敏感的話題不能隨便問。”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迴憶關於女人敏感話題的場景。


    “你說得沒錯,”李小白接著說,臉上帶著些許調侃的笑容,“就像女人的年齡,那簡直就是禁區。我有個同事,就因為在聚會上問了一個女同事的年齡,結果搞得場麵特別尷尬,大家都下不來台。當時那女同事的臉色瞬間就變了,別提多難看了。”他誇張地比劃著,模仿著當時尷尬的場景。


    “可不是嘛,”杜之甫喝了口酒,放下酒杯,微微搖頭,“在傳統觀念裏,年齡對女人來說,真的是個很敏感的話題。女人都希望自己永遠年輕漂亮,你去問人家年齡,不就等於在提醒人家歲月不饒人嗎?這不是往人傷口上撒鹽嗎?”他臉上露出理解女性心理的神情,仿佛站在了女性的角度去感受那種被冒犯的不悅。


    “所以啊,女子休談歲華遙。”李小白又寫下了第二句,寫的時候還輕輕念了出來,似乎在品味詩句裏蘊含的深意。


    “這兩句寫得好啊,”杜之甫稱讚道,臉上露出讚賞的笑容,豎起了大拇指,“不過,我覺得除了男人和女人,還有一類人,他們的敏感點也常常被人忽視。”他故意賣了個關子,眼神裏帶著一絲神秘。


    “你說的是孩子吧?”李小白眼睛一亮,像是猜到了答案,臉上帶著一絲得意。


    “對,就是孩子。”杜之甫肯定地說,表情變得有些凝重,“現在的家長和老師,都太關注孩子的分數了,好像分數就是衡量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每次見到孩子,開口閉口就是考試考了多少分,這對孩子來說,壓力得有多大啊?”他想起自己見過的那些被分數壓得喘不過氣的孩子,心裏滿是擔憂。


    李小白深有同感,重重地點了點頭,臉上浮現出心疼的神色:“是啊,我表弟就是這樣,每次考試成績一出來,家裏就像天塌了一樣。考得好,全家歡喜;考得不好,就被各種數落。孩子的身心健康都受到影響了。上次我見他,整個人都沒什麽精神,唉。”他無奈地歎了口氣,為表弟的遭遇感到難過。


    “所以啊,孩童莫提分數事。”李小白寫下了第三句,寫完後,他凝視著這三句詩,仿佛在思考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這三句,分別從男人、女人、孩子的角度,說出了人際交往中的大忌,”杜之甫說,他端起酒杯,輕輕晃了晃,看著杯中的酒,“不過,光知道這些還不夠,關鍵是要在實際相處中做到,這才是真本事。”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著李小白,似乎在給自己也給對方打氣。


    “沒錯,”李小白說,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相處方知境界超。隻有真正在和人相處的時候,遵循這些原則,才能營造出和諧融洽的關係,也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和處世智慧。”說著,他寫下了最後一句,寫完後,兩人都陷入了沉默,各自品味著這幾句話背後的深意。


    過了一會兒,杜之甫打破了沉默,臉上帶著一絲疑惑:“小白,你說,為什麽現在很多人都不懂得這些人際交往的分寸呢?”他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眼睛盯著天花板,似乎想從那裏找到答案。


    李小白想了想,眉頭微皺,認真地說:“我覺得,一方麵是現在的社會太浮躁了,大家都忙著追求自己的利益,很少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另一方麵,就是缺乏基本的人際交往教育,不知道什麽話該說,什麽話不該說。”他邊說邊用手指輕輕敲著桌子,每說一點就點一下頭,加強語氣。


    “你說得有道理,”杜之甫說,臉上露出無奈的苦笑,“就拿我那個鄰居來說吧,每次見麵,就跟我抱怨他的生活有多不如意,工作有多辛苦,也不管我願不願意聽。我都煩死了,可又不好意思打斷他。每次他一來,我心裏就發愁。”他攤開雙手,做出一副無奈的樣子。


    “這就是不懂得把握分寸的表現,”李小白說,臉上帶著一絲嚴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也不願意整天聽別人的抱怨。適當的傾訴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場合和對方的感受。”他想起自己也有被人過度傾訴困擾的時候,眼神裏透露出理解與感慨。


    “是啊,”杜之甫歎了口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落寞,“有時候,一句話就能改變一段關係。說對了,皆大歡喜;說錯了,可能就會造成誤會,甚至傷害到別人。”他想起曾經因為一句話說錯而失去的朋友,心裏滿是懊悔。


    “所以啊,我們在說話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李小白說,表情變得更加鄭重,“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什麽話能說,什麽話不能說。”他看著杜之甫,眼神中充滿了真誠與告誡。


    兩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覺,一壺酒已經見底。杜之甫又要了一壺酒,給兩人滿上,動作中帶著幾分興奮與意猶未盡:“小白,你說,除了這詩裏提到的,還有哪些人際交往的分寸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呢?”他充滿期待地看著李小白,希望能從他那裏得到更多的啟發。


    李小白想了想,眼睛一亮,臉上露出認真的神情:“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不要輕易評價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我們沒有權利去評判別人的對錯。”他想起曾經因為輕易評價別人而產生的誤會,語氣中帶著一絲反思。


    “你說得太對了,”杜之甫說,臉上露出懊惱的神色,“我有個朋友,就特別喜歡評價別人。不管別人做什麽,他都要發表一番自己的看法,而且總是貶低別人。時間長了,大家都不願意跟他在一起了。我之前還勸過他,可他就是不聽。”他無奈地搖了搖頭,為朋友的行為感到惋惜。


    “是啊,輕易評價別人,隻會顯得自己狹隘和無知,”李小白說,臉上帶著堅定的神色,“尊重別人的選擇和生活方式,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則。”他坐得筆直,像是在向自己也向對方強調這個重要的原則。


    “還有,就是要懂得傾聽,”杜之甫接著說,臉上帶著迴憶的神情,“很多人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總是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其實,傾聽有時候比表達更重要。我以前也是這樣,後來才慢慢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他想起自己因為不懂得傾聽而錯過的很多東西,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悔意。


    “沒錯,”李小白說,臉上露出讚同的笑容,“認真傾聽別人的話,不僅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尊重,還能讓你更好地了解對方的想法和需求,從而更好地溝通和相處。”他想起自己通過傾聽與朋友建立起更深厚友誼的經曆,心裏滿是溫暖。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探討著人際交往的種種學問,不知不覺,已經過了深夜。小酒館裏的客人漸漸散去,老板也開始收拾桌椅,準備打烊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李小白看了看表,臉上露出驚訝的神情,“我們聊了這麽久,收獲還真不少。”他伸了個懶腰,感覺身心都得到了滿足。


    “是啊,”杜之甫說,臉上帶著滿足的笑容,“今天這頓酒,沒白喝。這人際交往的分寸,還真是一門大學問,值得我們好好琢磨。”他看著李小白,眼中滿是對下次相聚探討的期待。


    兩人結了賬,走出小酒館。外麵的寒風依舊凜冽,但兩人的心裏卻暖烘烘的。他們一邊走,一邊迴味著剛才的談話,仿佛在這寒冷的冬夜,找到了一盞照亮人際關係的明燈。


    “小白,以後有時間,我們再聚,接著聊這些有意思的話題。”杜之甫說,臉上帶著期待的笑容,拍了拍李小白的肩膀。


    “好啊,”李小白笑著說,眼睛裏閃爍著光芒,“下次我們再一起探討探討,說不定還能寫出更精彩的詩呢!”他充滿信心地看著前方,仿佛已經看到了下次相聚時熱烈討論的場景。


    兩人在路口道別,各自朝著家的方向走去。昏黃的路燈下,留下了他們長長的身影,那身影,仿佛帶著一種對生活的感悟,對人際交往的理解,漸行漸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詩魂落魄迷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哥YYDS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哥YYDS並收藏詩魂落魄迷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