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北海入手,孔禰身亡
三國:開局係統就跑路 作者:玖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日後,都昌城下。
往昔的一幕幕再次同時浮現在孔融和管亥眼前,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城門樓上的孔融已然處於黑臉狀態了,身旁的禰衡同樣如此,隻不過,禰衡倒是顯得更為猙獰一些。
看起來,恨不能寢其皮,啖其肉一般。
“姓孔的,打開城門,投降吧!爺爺答應你,不殺一人,哈哈!”
管亥那猖狂的笑聲出現在天地之間迴蕩著,城門樓上的孔融更是麵色大變。
壞了!
誰他娘的能告訴他,什麽時候黃巾賊也會用攻心之計了?
“姓孔的,某也不怕實話告訴你,哈哈!你管亥爺爺此次前來,誰也不圖,為的就是你姓孔的,哈哈!”
“還敢求援?你再求啊!你丫的倒是給爺爺求一個啊!”
管亥那張狂肆意的笑聲持續輸出,饒是禰衡擅長罵人,但,他嗓門也比不上管亥這種殺才不是?
“姓孔的,爺爺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考慮,是都昌城內戰火肆虐,還是你姓孔的打開城門將老子迎接進去!”
“自己選一個吧!”
這句話喊完,管亥便消失在軍隊之中,留下都昌城內的男女老少陷入艱難的糾結中。
但,管亥不會糾結的。
什麽給時間不給時間的呃?笑話!
他可是黃巾賊啊,哪裏會說話算數的?
再說了,兵者,詭道也!
孔融真信了,那他就是個正兒八經的傻批!他管亥瞧不起他孔融!
......
半個時辰後,都昌城破。
對於管亥來說,破掉都昌城門簡直毫無難度。
孔融麾下現在就沒一個能跟他打的不說,他自己這批隊伍裏麵還帶著不少的牛人以及曹營的兩萬人馬,就算是不要他們這五萬黃巾賊,對於他們來說破掉都昌城也是易如反掌。
當然,管亥率人進城之後並沒有對庶民有任何的侵犯。
老爺們,說到就要做到!
再說了,他現在可是曹營麾下,雖然還未能得到正式的承認,但他相信唐顯不會騙他,所以啊,之前的管亥要跟現在的管亥劃分好界限。
他就真的隻綁了孔融禰衡,還有北海所謂的一眾高層,大大咧咧的關在了縣衙。
“管將軍,某已經安排人去琅琊通知大軍了,現在縣衙內的孔融和禰衡就交給你了。”李典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了縣衙,看著管亥笑道。
管亥樂嗬嗬的點了點頭,投名狀嘛,簡單。
至於說殺了這兩位名士會不會有什麽名聲上的損失?拜托,他都是黃巾賊了,要什麽名聲?
搞笑呢啊!
“李將軍放心,某這就進去砍了二人,還請李將軍和武安國稍待,等到大軍到來,兩位再露麵兒。”
“管將軍放心,典知曉輕重,不會在眾人麵前露麵的。”李典笑了笑,然後離開了縣衙,管亥不會放孔融禰衡走的,這一點,他還是很放心的。
至於破城的計策?當然也是李典給管亥出的主意了,你瞧瞧,這用處還是很大的嘛!
於城內秋毫無犯,隻誅首惡,完美!
管亥就是一個過渡階段,剩下的一攬子政策,那就得等到孫邵來到之後,配合武安國處理了。
他李典,隻管破城!
可是得好好賺些功勞了,跟他一塊兒去的曹營的樂進,現在都他娘的有自己的軍隊了,李典不羨慕那是吹牛啊!
他也想組建一個有名號得軍隊!
曹營現在也就兩隻,含金量相當不一般的。
縣衙內。
管亥拎著一柄環首刀出現在包括孔融在內的北海高層麵前,望著跪地求饒的眾人,管亥臉上露出一絲嗜血之色。
一個人砍十多人,雖然有些麻煩,但為了確保隱蔽,他管亥勞累些就勞累些了,總比累到自家軍師來的好!
手起刀落,濺起蓬蓬鮮血灑向地麵。
砍人還是很簡單的,不一會兒,縣衙內的後院就剩下了禰衡和孔融二人。
孔融麵帶土灰之色,已然喪失了生的希望。
有道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孔融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
一抹銀光劃過,孔融的腦袋便咕嚕嚕地掉在了地上,這位孔子二十世孫,死了。
忽地,禰衡雙目充血直勾勾地看向管亥,“你是不是早就投了兗州曹操?”
“此行,你管亥是不是替賈詡程昱之流來取某姓名的?”
“操刀鬼是不是他們?”
禰衡聲音嘶啞,名士的腦袋還是很好用的。
奈何,管亥撇撇嘴,根本不鳥他禰衡,隻是自顧自地手起刀落,再次帶出一蓬鮮血。
直到禰衡人頭落地,管亥這才極為小聲的開了口。
“傻批!”
“淨得罪不該得罪的人!”
“活該!”
你瞧,他管亥也是比某些名士還要聰明的人嘞!
管亥罵了兩聲,哼著小曲兒離開了縣衙後院。
又過了約莫一刻鍾的時間,院內一處角落中突兀的出現了一個人影。
李典。
他為何會在?
當然是為了確保某些沒必要的麻煩出現罷了,既然管亥把事情辦的如此到位,那他李典正好也省心了不是?
“嘿,文和仲德兩位當真謹慎!”
李典嘿然一笑,悄咪咪的離開了後院。
顯然,這位是聽了賈詡程昱倆人的安排,怎麽說呢?
沒有人能放棄跟曹營三大毒士交好的機會,他李典自然也不會。
況且,還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當真賺翻了!
至於縣衙後院的死人?
不用去管,等到大部隊來了之後也是會接手的。
——
翌日,都昌城。
都昌城再次經過一次喊殺聲震天動地的‘戰爭’之後,管亥帶著人馬倉皇出逃,留下都昌城後消失無蹤。
而曹昂則是帶著兵馬,帶著大義,大大方方的走進了北海的治所。
並且,僅僅在一個時辰內,便由孫邵和武安國出麵,再次穩定了都昌城內的民眾,捎帶著,來自兗州和琅琊的士兵順理成章的接管了都昌城。
這流程是不是有些熟悉?
仔細想想,就跟洗了一遍沒什麽區別。
無非是用了一雙名為黃巾的手套罷了,但,這個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
即便後麵有人反駁,也還有孫邵和武安國當麵,人證物證俱在,曹營,依舊是占據大義的一方。
他們,可是被孫邵和武安國請來的援兵啊!
曹營金身不破,至此,兗州,徐州琅琊,青州北海,盡數入了曹公手中!
往昔的一幕幕再次同時浮現在孔融和管亥眼前,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城門樓上的孔融已然處於黑臉狀態了,身旁的禰衡同樣如此,隻不過,禰衡倒是顯得更為猙獰一些。
看起來,恨不能寢其皮,啖其肉一般。
“姓孔的,打開城門,投降吧!爺爺答應你,不殺一人,哈哈!”
管亥那猖狂的笑聲出現在天地之間迴蕩著,城門樓上的孔融更是麵色大變。
壞了!
誰他娘的能告訴他,什麽時候黃巾賊也會用攻心之計了?
“姓孔的,某也不怕實話告訴你,哈哈!你管亥爺爺此次前來,誰也不圖,為的就是你姓孔的,哈哈!”
“還敢求援?你再求啊!你丫的倒是給爺爺求一個啊!”
管亥那張狂肆意的笑聲持續輸出,饒是禰衡擅長罵人,但,他嗓門也比不上管亥這種殺才不是?
“姓孔的,爺爺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考慮,是都昌城內戰火肆虐,還是你姓孔的打開城門將老子迎接進去!”
“自己選一個吧!”
這句話喊完,管亥便消失在軍隊之中,留下都昌城內的男女老少陷入艱難的糾結中。
但,管亥不會糾結的。
什麽給時間不給時間的呃?笑話!
他可是黃巾賊啊,哪裏會說話算數的?
再說了,兵者,詭道也!
孔融真信了,那他就是個正兒八經的傻批!他管亥瞧不起他孔融!
......
半個時辰後,都昌城破。
對於管亥來說,破掉都昌城門簡直毫無難度。
孔融麾下現在就沒一個能跟他打的不說,他自己這批隊伍裏麵還帶著不少的牛人以及曹營的兩萬人馬,就算是不要他們這五萬黃巾賊,對於他們來說破掉都昌城也是易如反掌。
當然,管亥率人進城之後並沒有對庶民有任何的侵犯。
老爺們,說到就要做到!
再說了,他現在可是曹營麾下,雖然還未能得到正式的承認,但他相信唐顯不會騙他,所以啊,之前的管亥要跟現在的管亥劃分好界限。
他就真的隻綁了孔融禰衡,還有北海所謂的一眾高層,大大咧咧的關在了縣衙。
“管將軍,某已經安排人去琅琊通知大軍了,現在縣衙內的孔融和禰衡就交給你了。”李典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在了縣衙,看著管亥笑道。
管亥樂嗬嗬的點了點頭,投名狀嘛,簡單。
至於說殺了這兩位名士會不會有什麽名聲上的損失?拜托,他都是黃巾賊了,要什麽名聲?
搞笑呢啊!
“李將軍放心,某這就進去砍了二人,還請李將軍和武安國稍待,等到大軍到來,兩位再露麵兒。”
“管將軍放心,典知曉輕重,不會在眾人麵前露麵的。”李典笑了笑,然後離開了縣衙,管亥不會放孔融禰衡走的,這一點,他還是很放心的。
至於破城的計策?當然也是李典給管亥出的主意了,你瞧瞧,這用處還是很大的嘛!
於城內秋毫無犯,隻誅首惡,完美!
管亥就是一個過渡階段,剩下的一攬子政策,那就得等到孫邵來到之後,配合武安國處理了。
他李典,隻管破城!
可是得好好賺些功勞了,跟他一塊兒去的曹營的樂進,現在都他娘的有自己的軍隊了,李典不羨慕那是吹牛啊!
他也想組建一個有名號得軍隊!
曹營現在也就兩隻,含金量相當不一般的。
縣衙內。
管亥拎著一柄環首刀出現在包括孔融在內的北海高層麵前,望著跪地求饒的眾人,管亥臉上露出一絲嗜血之色。
一個人砍十多人,雖然有些麻煩,但為了確保隱蔽,他管亥勞累些就勞累些了,總比累到自家軍師來的好!
手起刀落,濺起蓬蓬鮮血灑向地麵。
砍人還是很簡單的,不一會兒,縣衙內的後院就剩下了禰衡和孔融二人。
孔融麵帶土灰之色,已然喪失了生的希望。
有道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孔融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
一抹銀光劃過,孔融的腦袋便咕嚕嚕地掉在了地上,這位孔子二十世孫,死了。
忽地,禰衡雙目充血直勾勾地看向管亥,“你是不是早就投了兗州曹操?”
“此行,你管亥是不是替賈詡程昱之流來取某姓名的?”
“操刀鬼是不是他們?”
禰衡聲音嘶啞,名士的腦袋還是很好用的。
奈何,管亥撇撇嘴,根本不鳥他禰衡,隻是自顧自地手起刀落,再次帶出一蓬鮮血。
直到禰衡人頭落地,管亥這才極為小聲的開了口。
“傻批!”
“淨得罪不該得罪的人!”
“活該!”
你瞧,他管亥也是比某些名士還要聰明的人嘞!
管亥罵了兩聲,哼著小曲兒離開了縣衙後院。
又過了約莫一刻鍾的時間,院內一處角落中突兀的出現了一個人影。
李典。
他為何會在?
當然是為了確保某些沒必要的麻煩出現罷了,既然管亥把事情辦的如此到位,那他李典正好也省心了不是?
“嘿,文和仲德兩位當真謹慎!”
李典嘿然一笑,悄咪咪的離開了後院。
顯然,這位是聽了賈詡程昱倆人的安排,怎麽說呢?
沒有人能放棄跟曹營三大毒士交好的機會,他李典自然也不會。
況且,還是這麽簡單的一件事,當真賺翻了!
至於縣衙後院的死人?
不用去管,等到大部隊來了之後也是會接手的。
——
翌日,都昌城。
都昌城再次經過一次喊殺聲震天動地的‘戰爭’之後,管亥帶著人馬倉皇出逃,留下都昌城後消失無蹤。
而曹昂則是帶著兵馬,帶著大義,大大方方的走進了北海的治所。
並且,僅僅在一個時辰內,便由孫邵和武安國出麵,再次穩定了都昌城內的民眾,捎帶著,來自兗州和琅琊的士兵順理成章的接管了都昌城。
這流程是不是有些熟悉?
仔細想想,就跟洗了一遍沒什麽區別。
無非是用了一雙名為黃巾的手套罷了,但,這個效果卻是出人意料的好。
即便後麵有人反駁,也還有孫邵和武安國當麵,人證物證俱在,曹營,依舊是占據大義的一方。
他們,可是被孫邵和武安國請來的援兵啊!
曹營金身不破,至此,兗州,徐州琅琊,青州北海,盡數入了曹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