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聖人論道
修真從穿越到長橙域開始 作者:唐門老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雅室內,尹弘揚聽著兩個年輕人講述在陰陽井修煉的情況,滿意地點了點頭,告訴他們說:“前些日子,山腳下來了幾個人,看似並不急著上山,倒像是等人的樣子,你們可認識?”
林海聽了,猜想是江功瀾他們到了,於是對尹弘揚說:“那些人可能是義弟的家人,我們來時先行了一步,相約在山下會合。不知師兄可否將他們一行接引上來?”
“嗬嗬,這有何難。”說話間伸出右手往上一抬,隨即對林海說:“快出去看看,他們應該快到了。”
果然是江功瀾一家。原來,他們在五天前就到了山下。苦於找不到上山的路,因此決定在原地等林海他們。
眼看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卻始終不見兩個年輕人的蹤影。正當焦急不安的情緒漸漸上升時,忽然,一陣風力把他們托向空中。在他們驚魂未定的時刻,又緩緩降落到山上的巨大廣場中央。
等他們迴過神來,林海和江立波兩人已從大樓裏飛奔而出。
“爺爺,父親,母親!”江立波邊跑邊叫
“是波兒他們。”江功瀾說。
“波兒——”“小林子——”姚梅和江素君兩人同時叫出聲來。
江立波來到眾人麵前,拉住爺爺的手,指著站在大樓前的尹弘揚說:“這是尹聖人、尹前輩,他對大哥和我有指引之恩。”
江建濤連忙率領一家人走上前去,向尹弘揚行晚輩禮:“鑫源鎮江建濤率家人拜見尹聖人!”
尹弘揚雙手發力,托住他們的身子,滿麵笑容地說:“既然是師弟的親友們,大家就不必多禮了。”
他們六個人,似乎未明白尹聖人的話。就連年紀最長的江建濤,也還是頭一次見到聖人,又怎麽可能想得到,林海會是聖人的師弟。甚至在江立波解釋後,他們也覺得不敢相信。
六雙眼睛緊盯著林海。在他們的心裏,林海是陣王、器王、丹王的弟子,其身份和地位,在整個修真界都稱得上高、大、上。就是沒想到,他居然又多出了一位聖人師兄。
雅室裏很寬敞,九個人坐在裏麵並不擁擠。盡管尹弘揚滿麵笑意,但畢竟聖威不違顏咫尺,江氏一家都顯得非常拘謹。
見此情景,尹弘揚開口說:“相見就是緣。你們一家與師弟感情甚篤,除了師弟和江小友,都修煉到了開竅境的中後期。老夫便與大家聊幾句有關結丹境的感悟,能否有所啟發,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如果有人憬然有悟,境界因此得以提升,各位也無需壓製。我會把你們送出秘境,不受陣法之困。”
“多謝前輩!”江建濤一家人感激動萬分,齊聲稱謝。
尹玄揚擺擺手,示意大家坐下。
“何謂結丹?結丹的關鍵在於一個‘結’字。‘結’是過程,‘丹’是結果。”尹弘揚一開口,令在場之人喜形於色。
“結丹,就是修真者以天人合一為主旨,以人的身體為鼎爐,以精、氣、神為藥物,在修真者的丹田處凝煉結丹。”
修真者結丹,是一個艱難、複雜的過程。尹弘揚以一句話高度概括,淺顯易懂,讓人一聽就明白。
結丹境,是中級修真者和高級修真者的分水嶺。結丹的修煉方法,各有千秋,全憑個人的領悟。自古以來皆不外傳。普遍都是在家族嫡親之內、宗門師徒之間秘密傳授。
尹弘揚把它當作見麵禮,送給江家人,是他看在林海對江家人感情深厚的份上。江建濤一家,又欠了林海一個天大的人情。
尹弘揚沒有關注大家在想什麽,繼續說道:“丹是什麽?丹是通過人對精氣神的修煉,在丹田內形成的一個能量團。”
“要修煉出這樣一個能量團,必須要有一個絕對安全和清靜的閉關之地。打坐入定之後,以神識探視丹田,使神入氣中,氣包神外,神與氣相合,氣融於神,進入入定的狀態。”
“持之以恆,則靜極思動。全身的靈力往丹田聚集,從而產生一團真氣。以此真氣包住元神,猶如十月懷胎一樣。”
“此時,運行功法,吸天地靈氣,或以靈丹滋補。日積月累後,口內生津,再用真氣合同津液送入丹田,從而修煉成丹。”
尹弘揚侃侃而談,江家人凝神靜聽。
“津液由精氣神足而生,精氣神不足,則津液不生。為此,若結金丹,必精足、氣滿、神全。要修煉到這樣的狀況,必須凝神專注,斷絕一切雜念。正如:‘心不妄動,則精氣神凝;精氣神凝,則口內生津;精化津,津融神,而結金丹……’”
聽完尹弘揚的傳道,江家人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是他們在秘境中得到的最大收獲。
林海和江立波雖然距離結丹境,還相差兩個大境界,但他們把尹弘揚的點撥記在心裏,今後也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尹弘揚已講完,雅室裏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江建濤此時仿佛像老僧入定,盤坐椅子上一動不動。如果不細心觀察他唿吸時胸部的起伏,會讓人誤以為他圓寂了。
江功源則又不同。雖然他也瞑目靜坐,但身上不時地迸發出一波波強大的氣息,這是要突破的前奏。
尹弘揚示意大家輕輕退出雅室,不要驚擾到江建濤、江功源兩人
三個時辰之後,江功源和江建濤先後走出雅室,來到了大廳裏。尹弘揚望著兩人說:“恭賀江道友!”
江建濤二人躬身行禮,感激地說:“多謝前輩指點,我父子感恩戴德!他日若有差遣,定當盡心竭力。”
江功瀾等人也是欣喜萬分。在尹弘揚傳道的過程中,他們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一個小的境界。而江建濤、江功源父子二人,更是突破成了結丹境強者。
江家一門有兩個結丹境,四個開竅境後期,在鑫源鎮可以列入大家族之中。假以時日,其他幾人也會衝關結丹境。
江立波現在是江家的第三代。雖然隻有築基境修為,但有林海的幫助,將來定是後來者居上,江氏一族複興在望。
尹弘揚注意到:江建濤和江功源雖然同時衝關成功,但江功源比他父親氣息更強,境界更穩固。
他在想:此子天賦極佳,渾金璞玉。如果加以培養,一定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下正是用人之際,自己既要掌控秘境的陣法,又想借鑒無為聖人留下的傳承,盡快參悟天地之道,一心不能兩用。林海修真起步太晚,有待於更多的曆練。因此,必須要一個人來幫助自己守護好秘境。
想到這裏,他望著江功源說:“這位小友,我看你的質資、天賦、悟性超過常人,猶如一塊未經雕鑿璞玉。如果你尚未加入宗門,不知可否能留下來,跟著老夫修煉一段時日?”
江功源聽到讓自己留下,心裏又驚又喜:驚的是自己的天賦並不出類拔萃,甚至還不及小妹江素君,卻能獲得聖人的青睞;喜的是如果能得到尹弘揚的指點,日後修煉必定突飛猛進。
還沒有等他開口,就聽到一聲嗬斥:“源兒,還不快快跪下拜師?聖人能看上你,是你天大的福分。”江建濤焦急地說。
江家的人反應各異,有羨慕他的,有祝福他的。江素君倒是無所謂:如果讓她跟著一個老人在這裏修煉,她會被悶死的。
江功源被父親的話驚醒。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對著尹弘揚三叩九拜:“徒兒拜見師尊!”
尹弘揚笑容滿麵地說“嗬嗬,起來,去見過你的師叔。”
“我說師兄,天地君親師,他現在可是我的二叔啊,你別把輩分弄亂了。”林海急得叫了起來。
“我自然懂得天地君親師的道理。他姓江,你姓林,你與江立波結為異姓兄弟,跟著江立波稱唿他二叔。這種友誼並不能超越師門的關係,”尹弘揚耐心地解釋說。
一旁的江建濤著急了,他生怕林海一打岔,江功源會失去拜聖人為師的機會。趕忙在一旁插言說:“前輩說的在理。林海你千萬不要阻攔。當著前輩的麵他理應稱你為師叔,在其它地方你們可以各教各的。”
為了兒子拜師,江建濤也不敢在聖人麵前稱林海為孫兒。
“江道友此話,我不能苟同。其他人各交各的我不反對,但江功源要想拜我為師,不管於人前人後,必須在我師弟麵前執弟子之禮。”尹弘揚固執己見地說。
其實,他是用心良苦。如果坐實了林海與江功源師叔侄的關係,今後林海指揮他做事,就順理成章。
“師兄,不如這樣吧?我尊你為前輩,你收二叔為徒,這樣我就不改變與二叔的稱唿了。”林海堅持不同意尹弘揚的觀點。
“那我就不必要收徒了。”尹弘揚說。
他是聖人。如果不是林海,誰敢同他討價還價?想要見他一麵都難上加難。尹弘揚對他的這位師弟情有獨鍾。
江建濤見事態發展不利,特意改變了對林海的稱唿。不悅地說:“林小友,如果你想讓源兒拜師,理應尊重前輩的意見。”
江功源明白父親的苦心,也不想失去拜師的大好機會。連忙上前一步向林海行禮:“弟子見過師叔!”
林海白了尹弘揚一眼,迴禮道:“侄兒見過二叔!”
這一幕讓人啼笑皆非,但最哭笑不得的是江立波的姑姑。
江素君希望能與林海締結為秦晉之好。但他與波兒結拜,自己比林海高出一輩;現在倒好,林海又成了二哥的師叔,似乎又比林海低出了一輩。
一切都亂了套了。
江素君像是坐過山車一樣,一下子把她推向巔峰,一下子又把她拋到穀底,讓她的心髒有點承受不了。
林海聽了,猜想是江功瀾他們到了,於是對尹弘揚說:“那些人可能是義弟的家人,我們來時先行了一步,相約在山下會合。不知師兄可否將他們一行接引上來?”
“嗬嗬,這有何難。”說話間伸出右手往上一抬,隨即對林海說:“快出去看看,他們應該快到了。”
果然是江功瀾一家。原來,他們在五天前就到了山下。苦於找不到上山的路,因此決定在原地等林海他們。
眼看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卻始終不見兩個年輕人的蹤影。正當焦急不安的情緒漸漸上升時,忽然,一陣風力把他們托向空中。在他們驚魂未定的時刻,又緩緩降落到山上的巨大廣場中央。
等他們迴過神來,林海和江立波兩人已從大樓裏飛奔而出。
“爺爺,父親,母親!”江立波邊跑邊叫
“是波兒他們。”江功瀾說。
“波兒——”“小林子——”姚梅和江素君兩人同時叫出聲來。
江立波來到眾人麵前,拉住爺爺的手,指著站在大樓前的尹弘揚說:“這是尹聖人、尹前輩,他對大哥和我有指引之恩。”
江建濤連忙率領一家人走上前去,向尹弘揚行晚輩禮:“鑫源鎮江建濤率家人拜見尹聖人!”
尹弘揚雙手發力,托住他們的身子,滿麵笑容地說:“既然是師弟的親友們,大家就不必多禮了。”
他們六個人,似乎未明白尹聖人的話。就連年紀最長的江建濤,也還是頭一次見到聖人,又怎麽可能想得到,林海會是聖人的師弟。甚至在江立波解釋後,他們也覺得不敢相信。
六雙眼睛緊盯著林海。在他們的心裏,林海是陣王、器王、丹王的弟子,其身份和地位,在整個修真界都稱得上高、大、上。就是沒想到,他居然又多出了一位聖人師兄。
雅室裏很寬敞,九個人坐在裏麵並不擁擠。盡管尹弘揚滿麵笑意,但畢竟聖威不違顏咫尺,江氏一家都顯得非常拘謹。
見此情景,尹弘揚開口說:“相見就是緣。你們一家與師弟感情甚篤,除了師弟和江小友,都修煉到了開竅境的中後期。老夫便與大家聊幾句有關結丹境的感悟,能否有所啟發,那就看各人的造化了。如果有人憬然有悟,境界因此得以提升,各位也無需壓製。我會把你們送出秘境,不受陣法之困。”
“多謝前輩!”江建濤一家人感激動萬分,齊聲稱謝。
尹玄揚擺擺手,示意大家坐下。
“何謂結丹?結丹的關鍵在於一個‘結’字。‘結’是過程,‘丹’是結果。”尹弘揚一開口,令在場之人喜形於色。
“結丹,就是修真者以天人合一為主旨,以人的身體為鼎爐,以精、氣、神為藥物,在修真者的丹田處凝煉結丹。”
修真者結丹,是一個艱難、複雜的過程。尹弘揚以一句話高度概括,淺顯易懂,讓人一聽就明白。
結丹境,是中級修真者和高級修真者的分水嶺。結丹的修煉方法,各有千秋,全憑個人的領悟。自古以來皆不外傳。普遍都是在家族嫡親之內、宗門師徒之間秘密傳授。
尹弘揚把它當作見麵禮,送給江家人,是他看在林海對江家人感情深厚的份上。江建濤一家,又欠了林海一個天大的人情。
尹弘揚沒有關注大家在想什麽,繼續說道:“丹是什麽?丹是通過人對精氣神的修煉,在丹田內形成的一個能量團。”
“要修煉出這樣一個能量團,必須要有一個絕對安全和清靜的閉關之地。打坐入定之後,以神識探視丹田,使神入氣中,氣包神外,神與氣相合,氣融於神,進入入定的狀態。”
“持之以恆,則靜極思動。全身的靈力往丹田聚集,從而產生一團真氣。以此真氣包住元神,猶如十月懷胎一樣。”
“此時,運行功法,吸天地靈氣,或以靈丹滋補。日積月累後,口內生津,再用真氣合同津液送入丹田,從而修煉成丹。”
尹弘揚侃侃而談,江家人凝神靜聽。
“津液由精氣神足而生,精氣神不足,則津液不生。為此,若結金丹,必精足、氣滿、神全。要修煉到這樣的狀況,必須凝神專注,斷絕一切雜念。正如:‘心不妄動,則精氣神凝;精氣神凝,則口內生津;精化津,津融神,而結金丹……’”
聽完尹弘揚的傳道,江家人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這是他們在秘境中得到的最大收獲。
林海和江立波雖然距離結丹境,還相差兩個大境界,但他們把尹弘揚的點撥記在心裏,今後也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尹弘揚已講完,雅室裏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江建濤此時仿佛像老僧入定,盤坐椅子上一動不動。如果不細心觀察他唿吸時胸部的起伏,會讓人誤以為他圓寂了。
江功源則又不同。雖然他也瞑目靜坐,但身上不時地迸發出一波波強大的氣息,這是要突破的前奏。
尹弘揚示意大家輕輕退出雅室,不要驚擾到江建濤、江功源兩人
三個時辰之後,江功源和江建濤先後走出雅室,來到了大廳裏。尹弘揚望著兩人說:“恭賀江道友!”
江建濤二人躬身行禮,感激地說:“多謝前輩指點,我父子感恩戴德!他日若有差遣,定當盡心竭力。”
江功瀾等人也是欣喜萬分。在尹弘揚傳道的過程中,他們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一個小的境界。而江建濤、江功源父子二人,更是突破成了結丹境強者。
江家一門有兩個結丹境,四個開竅境後期,在鑫源鎮可以列入大家族之中。假以時日,其他幾人也會衝關結丹境。
江立波現在是江家的第三代。雖然隻有築基境修為,但有林海的幫助,將來定是後來者居上,江氏一族複興在望。
尹弘揚注意到:江建濤和江功源雖然同時衝關成功,但江功源比他父親氣息更強,境界更穩固。
他在想:此子天賦極佳,渾金璞玉。如果加以培養,一定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當下正是用人之際,自己既要掌控秘境的陣法,又想借鑒無為聖人留下的傳承,盡快參悟天地之道,一心不能兩用。林海修真起步太晚,有待於更多的曆練。因此,必須要一個人來幫助自己守護好秘境。
想到這裏,他望著江功源說:“這位小友,我看你的質資、天賦、悟性超過常人,猶如一塊未經雕鑿璞玉。如果你尚未加入宗門,不知可否能留下來,跟著老夫修煉一段時日?”
江功源聽到讓自己留下,心裏又驚又喜:驚的是自己的天賦並不出類拔萃,甚至還不及小妹江素君,卻能獲得聖人的青睞;喜的是如果能得到尹弘揚的指點,日後修煉必定突飛猛進。
還沒有等他開口,就聽到一聲嗬斥:“源兒,還不快快跪下拜師?聖人能看上你,是你天大的福分。”江建濤焦急地說。
江家的人反應各異,有羨慕他的,有祝福他的。江素君倒是無所謂:如果讓她跟著一個老人在這裏修煉,她會被悶死的。
江功源被父親的話驚醒。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對著尹弘揚三叩九拜:“徒兒拜見師尊!”
尹弘揚笑容滿麵地說“嗬嗬,起來,去見過你的師叔。”
“我說師兄,天地君親師,他現在可是我的二叔啊,你別把輩分弄亂了。”林海急得叫了起來。
“我自然懂得天地君親師的道理。他姓江,你姓林,你與江立波結為異姓兄弟,跟著江立波稱唿他二叔。這種友誼並不能超越師門的關係,”尹弘揚耐心地解釋說。
一旁的江建濤著急了,他生怕林海一打岔,江功源會失去拜聖人為師的機會。趕忙在一旁插言說:“前輩說的在理。林海你千萬不要阻攔。當著前輩的麵他理應稱你為師叔,在其它地方你們可以各教各的。”
為了兒子拜師,江建濤也不敢在聖人麵前稱林海為孫兒。
“江道友此話,我不能苟同。其他人各交各的我不反對,但江功源要想拜我為師,不管於人前人後,必須在我師弟麵前執弟子之禮。”尹弘揚固執己見地說。
其實,他是用心良苦。如果坐實了林海與江功源師叔侄的關係,今後林海指揮他做事,就順理成章。
“師兄,不如這樣吧?我尊你為前輩,你收二叔為徒,這樣我就不改變與二叔的稱唿了。”林海堅持不同意尹弘揚的觀點。
“那我就不必要收徒了。”尹弘揚說。
他是聖人。如果不是林海,誰敢同他討價還價?想要見他一麵都難上加難。尹弘揚對他的這位師弟情有獨鍾。
江建濤見事態發展不利,特意改變了對林海的稱唿。不悅地說:“林小友,如果你想讓源兒拜師,理應尊重前輩的意見。”
江功源明白父親的苦心,也不想失去拜師的大好機會。連忙上前一步向林海行禮:“弟子見過師叔!”
林海白了尹弘揚一眼,迴禮道:“侄兒見過二叔!”
這一幕讓人啼笑皆非,但最哭笑不得的是江立波的姑姑。
江素君希望能與林海締結為秦晉之好。但他與波兒結拜,自己比林海高出一輩;現在倒好,林海又成了二哥的師叔,似乎又比林海低出了一輩。
一切都亂了套了。
江素君像是坐過山車一樣,一下子把她推向巔峰,一下子又把她拋到穀底,讓她的心髒有點承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