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歲除踩鼓苦巔峰
修真從穿越到長橙域開始 作者:唐門老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方露出了魚肚白,很快天就要亮了,林海進去已經超過兩天了,急得江功瀾坐立不安。
好在長橙域一方的人因為破陣,與外三域的人爭論不休。沒有人去關注一個未築基的年輕人。可江家人就不一樣,天亮後一看林海不見了,心裏焦急卻又不敢聲張,悄悄地打聽林海去了哪裏?
無奈之下,江功瀾隻能如實相告,並叮囑大家不要外傳。可兩天過去了,林海依然不見蹤影,江家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瀾兒,你太粗心了。”江建濤埋怨江功瀾沒有阻止林海。
“情況是這樣的。當時林海的態度很堅決,我建議他與波兒一起同去。但他告訴我阻斷陣法的時間太短,不能在一刹那間同時進去兩個人。我怎能不讓他去?”
江功瀾話音剛落下,一個人影悄無聲息地出現他的跟前。
江立波眼尖,認出了來人是林海:“大哥,你沒有事?”
“波弟,伯父,耽擱了一些時間,讓你們擔心了。”林海歉意地說。
可以聽得出來,林海的聲音中充滿喜悅之情。
林海的外貌變化不大,俊朗飄逸、器宇軒昂。但他身上的氣息,卻更加英氣逼人,眼睛裏精光四射。
“小林子,你築基成功了?”江素君問。
林海點點頭說:“我以前之所以沒有築基,主要是體內的金之屬性還沒有修煉至大成。剛好,陣法裏麵的金屬性,可以滿足我修煉的條件。因此,我就在裏麵修煉並順利築基。”
“這個陣法內沒有建築,隻是一個修煉的場所,除了一塊草地和一個水池,就是金屬性比外麵濃鬱一些。”林海從儲物袋裏取出了兩株小草,繼續說:“不過,這些小草汲收了上萬年的金屬性,所以變得特別堅硬、鋒利。”
姚梅感慨地說:“機會往往是留給有緣的人。你看山上的這些修真者,他們守候了半年之久,卻沒有一星半點收獲。我們才來了三天不到,林海卻在這裏築基成功,這就是天意。”
聽說裏麵隻是一個修煉的場所,江功浩建議:“既然陣法之內沒有什麽傳承,我們就離開這裏。”
“不可,如果我們走了,反而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不如在這裏等待幾天,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江建濤提出了反對。
江立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與大哥先走。一兩天過後,你們以擔心我們出事、需要盡快找到我們為由,再離開這裏。”
“這個方法可行。我和義弟先去秘境的後山,你們隨後到那裏與我們匯合。”林海對江立波想法表示讚同。
“我同你們一起走。”江素君要求說。
“不可以。人多目標大,你還是與我們在一起。”江功瀾不同意妹妹的要求。他叮囑林海二人:“你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麽事情,等到我們見麵再說。”
“放心吧。我和大哥不會有事。倒是這裏的情況有點複雜,你們要保護好自己。”江立波見父親同意了,高興地說。
一路上,兄弟兩人說說笑笑,直奔秘境裏的後山。
他們在途中偶爾也會遇到幾人,對方見他倆境界太低,又是朝裏麵方向走的,把兩人當作了空氣不加理會。而他們急於趕路,也不想惹事生非。因此,一路上風平浪靜、相安無事。
當然,總會有人無事找事,故意挑起事端;有人強逼他們加入隊伍,充當尋路探險的傀儡。但都被林海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築基成功後的林海,體內的真氣如大海的波濤,洶湧澎湃,連綿不絕。無為槍法的招式施展出來,威力倍增,令人防不勝防,儼然一派大師的風範。
在林海的指點下,江立波的落英劍法也大有進步。雖然隻修煉出了前三式,但也不是一般的開竅境能接得下的。
因此,那些人被打得狼狽逃竄後,兩人並沒有去趕盡殺絕。他們繼續趕路,朝秘境的深處走去。
鑫源秘境麵積很大,林海他們曉行夜宿,馬不停蹄。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才趕了五千多裏路程。按照這樣的速度,他們要到十一月底,才能到達最後一座大山的山腳。
兄弟倆經過商量,決定日夜兼程,打算提前趕到目的地。
一路之上,林海的神識感應到幾批過路的人,他和江立波有意識地避開對方,不與他們糾纏。如果見到了奇藥靈果,能順手采之就收進儲物袋中,不願為此多耽誤時間,一心一意地趕路。
盡管如此,但他們還是收獲不少。
特別是江立波,他在一處打鬥過的遺址上,得到了一件寶衣。如果穿在身上,可以承受結丹境者的一擊。當然,凡奇藥靈果類的,都毫無例外地收入到林海的儲物袋中。
離月底還差三天,他們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座大山腳下。
抬頭仰望大山,林海兩人被它的宏偉壯觀所震撼。
白霧繚繞的山巔,仿佛通往了九天雲霄。連綿起伏的山體,蜿蜒數萬裏,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廣袤的大地上。山腰上峰巒疊嶂,巍峨險峻,林木茂盛,綠意盎然,宛如一幅雄壯瑰麗的畫卷。
他倆在山腳下來迴尋找登山的道路。讓人奇怪的是,無論他們走到哪裏,總有一團雲霧隨著兩人的腳步移動,猶如一塊巨大的幕布,始終遮擋著上山的道路。
盡管林海的靈魂力強大,但也不能感知到前麵的景物。神識反饋到腦海中的信息,就像是一張白紙。
林海感覺到:這是一個天級迷幻陣,而且好像被人掌控著。掌控陣法之人的修為,不知比林海高出多少倍,絕不是他這個陣法宗師破得了的。即使是他的大師傅莫測,也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看來隻能等三天了。”林海對江立波說。
“為什麽是三天?三天後雲霧會散去嗎?”江立波問。
“你可記得那首詩的第四句‘歲除踩鼓苦巔峰’?前麵的幾句都驗證了。所以,這第四句也暗示著登山的方法。”林海說。
他沒有直接迴答江立波,而是將自己推敲的第四句詩的意思說了出來:“苗族的除夕夜,是十一月三十日晚。‘歲除’就是除舊歲的意思。如果推斷正確,三天後苗年除夕的晚上,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我們且拭目以待。”
三天過去了,林海和江立波經過休養生息,將修為調整到了巔峰狀態。
他們從白天守候到黃昏,從黃昏守候到午夜。茫茫白霧,自始至終沒有半點消散的跡象。
林海在想:難道自己判斷有誤?亦或漏掉了哪個環節?他心裏一直默念著“歲除踩鼓苦巔峰”
“踩鼓?對就是踩鼓!”林海腦海中靈光一現。
《踩鼓舞》是苗族過年或在喜慶日子集會時、必不可少的舞蹈。全村穿著盛裝的苗族人,燒起篝火,聚攏在鼓架周圍,麵對皮鼓踏節而舞。舞蹈的動作自由歡快,矯若驚龍。
想到這裏,林海對身邊的江立波說。“波弟,與其站在這裏幹等,不如我教你跳民族舞蹈吧。”
“大哥騙我吧?以你行事的風格,做事情決不會朝三暮四。在這種時候教我學習舞蹈,一定有著其它的用意。”江立波猜測不出原因,但知道林海這樣做必有所為。
“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來,跟我跳。一二、雙手舉起,左腳踏前一步;三四,雙手放下,右腳跟上。五六,雙手舉起,右腳踏前一步;七八,雙手放下,左腳跟上。”林海一邊說,一邊示範。
江立波剛開始時,動作比較生疏。反複練習幾遍之後,慢慢地跟上了節奏,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
兩人全身心地沉醉在舞蹈之中,仿佛忘記了來這裏的目的。
腳步震醒了沉睡的大地,雙掌擊碎了寂靜的夜空。他們每舉手投足一次,身前的白霧就消退一分。直到雲霧散盡,他們才停下腳步。眼前出現了一座石板鋪成的天梯,一級一級通往山上,被籠罩在遠處的迷霧之中,一眼望不到頂。
林海和江立波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地說了一聲:“走!”同時踏上了第一級階梯。
令他們不可思議的是:兩人踏出一步不久,身後的白霧又開始慢慢聚集。兄弟倆沒有在意,手拉著手繼續往上走。
開始時,他們感覺到很輕鬆,當到達五百級階梯的休息平台時,他們身上承受了七萬五千斤的壓力。
來到一千級階梯的休息平台,他們所承受的壓力,達到了十五萬斤以上。雖然還不覺得很累,但額上也滲出了細細的汗珠。
這裏每五百級階梯,都有一個休息的平台。攀登天梯的人,每登上一級階梯,就會增加自身體重的一倍。也就是地說: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一百五十斤,他登上第二級,就要承受三百斤的壓力,第十級是一千五百斤,第一百級就是一萬五千斤,以此類推。
這也算是公平的,身材高大、魁梧的人,力氣相對大一些,他承受的壓力就大;一個身材瘦小、單薄的人,力量較弱,壓力也就相對小一些。當然,關鍵在於他修煉鍛體境時,打下的基礎是否紮實。
當登上五千級的休息平台時,他們承受了七十五萬斤左右的壓力。林海感到腳步沉重,唿吸也比以前粗重了很多。江立波的情況更糟,他幾乎癱倒在平台上,嘴角上還掛著一絲血跡。
“大哥,我走不動了,你一個人上吧。”江立波有氣無力地說。
林海取出一粒聚氣丹給他服下。等他調息完畢後,鼓勵他說:“修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我陪你慢慢登攀。”說完,便攙扶起他,繼續往天梯上攀登。
有一句話叫做“擔不加斤”。如果一個人的極限隻能挑一百斤,當他挑起一百零一斤重量時,他就感到特別有壓力。江立波在林海的攙扶下,每登上一級天梯,就氣喘籲籲,汗如雨下,兩條腿仿佛被腳下的青石板粘住了似的。
離上麵休息平台還十來個梯級,江立波實在走不動了,全憑林海將他生拉硬拽了上來。
好在長橙域一方的人因為破陣,與外三域的人爭論不休。沒有人去關注一個未築基的年輕人。可江家人就不一樣,天亮後一看林海不見了,心裏焦急卻又不敢聲張,悄悄地打聽林海去了哪裏?
無奈之下,江功瀾隻能如實相告,並叮囑大家不要外傳。可兩天過去了,林海依然不見蹤影,江家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瀾兒,你太粗心了。”江建濤埋怨江功瀾沒有阻止林海。
“情況是這樣的。當時林海的態度很堅決,我建議他與波兒一起同去。但他告訴我阻斷陣法的時間太短,不能在一刹那間同時進去兩個人。我怎能不讓他去?”
江功瀾話音剛落下,一個人影悄無聲息地出現他的跟前。
江立波眼尖,認出了來人是林海:“大哥,你沒有事?”
“波弟,伯父,耽擱了一些時間,讓你們擔心了。”林海歉意地說。
可以聽得出來,林海的聲音中充滿喜悅之情。
林海的外貌變化不大,俊朗飄逸、器宇軒昂。但他身上的氣息,卻更加英氣逼人,眼睛裏精光四射。
“小林子,你築基成功了?”江素君問。
林海點點頭說:“我以前之所以沒有築基,主要是體內的金之屬性還沒有修煉至大成。剛好,陣法裏麵的金屬性,可以滿足我修煉的條件。因此,我就在裏麵修煉並順利築基。”
“這個陣法內沒有建築,隻是一個修煉的場所,除了一塊草地和一個水池,就是金屬性比外麵濃鬱一些。”林海從儲物袋裏取出了兩株小草,繼續說:“不過,這些小草汲收了上萬年的金屬性,所以變得特別堅硬、鋒利。”
姚梅感慨地說:“機會往往是留給有緣的人。你看山上的這些修真者,他們守候了半年之久,卻沒有一星半點收獲。我們才來了三天不到,林海卻在這裏築基成功,這就是天意。”
聽說裏麵隻是一個修煉的場所,江功浩建議:“既然陣法之內沒有什麽傳承,我們就離開這裏。”
“不可,如果我們走了,反而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不如在這裏等待幾天,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江建濤提出了反對。
江立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與大哥先走。一兩天過後,你們以擔心我們出事、需要盡快找到我們為由,再離開這裏。”
“這個方法可行。我和義弟先去秘境的後山,你們隨後到那裏與我們匯合。”林海對江立波想法表示讚同。
“我同你們一起走。”江素君要求說。
“不可以。人多目標大,你還是與我們在一起。”江功瀾不同意妹妹的要求。他叮囑林海二人:“你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麽事情,等到我們見麵再說。”
“放心吧。我和大哥不會有事。倒是這裏的情況有點複雜,你們要保護好自己。”江立波見父親同意了,高興地說。
一路上,兄弟兩人說說笑笑,直奔秘境裏的後山。
他們在途中偶爾也會遇到幾人,對方見他倆境界太低,又是朝裏麵方向走的,把兩人當作了空氣不加理會。而他們急於趕路,也不想惹事生非。因此,一路上風平浪靜、相安無事。
當然,總會有人無事找事,故意挑起事端;有人強逼他們加入隊伍,充當尋路探險的傀儡。但都被林海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築基成功後的林海,體內的真氣如大海的波濤,洶湧澎湃,連綿不絕。無為槍法的招式施展出來,威力倍增,令人防不勝防,儼然一派大師的風範。
在林海的指點下,江立波的落英劍法也大有進步。雖然隻修煉出了前三式,但也不是一般的開竅境能接得下的。
因此,那些人被打得狼狽逃竄後,兩人並沒有去趕盡殺絕。他們繼續趕路,朝秘境的深處走去。
鑫源秘境麵積很大,林海他們曉行夜宿,馬不停蹄。花了十多天的時間,才趕了五千多裏路程。按照這樣的速度,他們要到十一月底,才能到達最後一座大山的山腳。
兄弟倆經過商量,決定日夜兼程,打算提前趕到目的地。
一路之上,林海的神識感應到幾批過路的人,他和江立波有意識地避開對方,不與他們糾纏。如果見到了奇藥靈果,能順手采之就收進儲物袋中,不願為此多耽誤時間,一心一意地趕路。
盡管如此,但他們還是收獲不少。
特別是江立波,他在一處打鬥過的遺址上,得到了一件寶衣。如果穿在身上,可以承受結丹境者的一擊。當然,凡奇藥靈果類的,都毫無例外地收入到林海的儲物袋中。
離月底還差三天,他們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座大山腳下。
抬頭仰望大山,林海兩人被它的宏偉壯觀所震撼。
白霧繚繞的山巔,仿佛通往了九天雲霄。連綿起伏的山體,蜿蜒數萬裏,像一條巨龍橫臥在廣袤的大地上。山腰上峰巒疊嶂,巍峨險峻,林木茂盛,綠意盎然,宛如一幅雄壯瑰麗的畫卷。
他倆在山腳下來迴尋找登山的道路。讓人奇怪的是,無論他們走到哪裏,總有一團雲霧隨著兩人的腳步移動,猶如一塊巨大的幕布,始終遮擋著上山的道路。
盡管林海的靈魂力強大,但也不能感知到前麵的景物。神識反饋到腦海中的信息,就像是一張白紙。
林海感覺到:這是一個天級迷幻陣,而且好像被人掌控著。掌控陣法之人的修為,不知比林海高出多少倍,絕不是他這個陣法宗師破得了的。即使是他的大師傅莫測,也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看來隻能等三天了。”林海對江立波說。
“為什麽是三天?三天後雲霧會散去嗎?”江立波問。
“你可記得那首詩的第四句‘歲除踩鼓苦巔峰’?前麵的幾句都驗證了。所以,這第四句也暗示著登山的方法。”林海說。
他沒有直接迴答江立波,而是將自己推敲的第四句詩的意思說了出來:“苗族的除夕夜,是十一月三十日晚。‘歲除’就是除舊歲的意思。如果推斷正確,三天後苗年除夕的晚上,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我們且拭目以待。”
三天過去了,林海和江立波經過休養生息,將修為調整到了巔峰狀態。
他們從白天守候到黃昏,從黃昏守候到午夜。茫茫白霧,自始至終沒有半點消散的跡象。
林海在想:難道自己判斷有誤?亦或漏掉了哪個環節?他心裏一直默念著“歲除踩鼓苦巔峰”
“踩鼓?對就是踩鼓!”林海腦海中靈光一現。
《踩鼓舞》是苗族過年或在喜慶日子集會時、必不可少的舞蹈。全村穿著盛裝的苗族人,燒起篝火,聚攏在鼓架周圍,麵對皮鼓踏節而舞。舞蹈的動作自由歡快,矯若驚龍。
想到這裏,林海對身邊的江立波說。“波弟,與其站在這裏幹等,不如我教你跳民族舞蹈吧。”
“大哥騙我吧?以你行事的風格,做事情決不會朝三暮四。在這種時候教我學習舞蹈,一定有著其它的用意。”江立波猜測不出原因,但知道林海這樣做必有所為。
“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來,跟我跳。一二、雙手舉起,左腳踏前一步;三四,雙手放下,右腳跟上。五六,雙手舉起,右腳踏前一步;七八,雙手放下,左腳跟上。”林海一邊說,一邊示範。
江立波剛開始時,動作比較生疏。反複練習幾遍之後,慢慢地跟上了節奏,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
兩人全身心地沉醉在舞蹈之中,仿佛忘記了來這裏的目的。
腳步震醒了沉睡的大地,雙掌擊碎了寂靜的夜空。他們每舉手投足一次,身前的白霧就消退一分。直到雲霧散盡,他們才停下腳步。眼前出現了一座石板鋪成的天梯,一級一級通往山上,被籠罩在遠處的迷霧之中,一眼望不到頂。
林海和江立波對視了一眼,異口同聲地說了一聲:“走!”同時踏上了第一級階梯。
令他們不可思議的是:兩人踏出一步不久,身後的白霧又開始慢慢聚集。兄弟倆沒有在意,手拉著手繼續往上走。
開始時,他們感覺到很輕鬆,當到達五百級階梯的休息平台時,他們身上承受了七萬五千斤的壓力。
來到一千級階梯的休息平台,他們所承受的壓力,達到了十五萬斤以上。雖然還不覺得很累,但額上也滲出了細細的汗珠。
這裏每五百級階梯,都有一個休息的平台。攀登天梯的人,每登上一級階梯,就會增加自身體重的一倍。也就是地說: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一百五十斤,他登上第二級,就要承受三百斤的壓力,第十級是一千五百斤,第一百級就是一萬五千斤,以此類推。
這也算是公平的,身材高大、魁梧的人,力氣相對大一些,他承受的壓力就大;一個身材瘦小、單薄的人,力量較弱,壓力也就相對小一些。當然,關鍵在於他修煉鍛體境時,打下的基礎是否紮實。
當登上五千級的休息平台時,他們承受了七十五萬斤左右的壓力。林海感到腳步沉重,唿吸也比以前粗重了很多。江立波的情況更糟,他幾乎癱倒在平台上,嘴角上還掛著一絲血跡。
“大哥,我走不動了,你一個人上吧。”江立波有氣無力地說。
林海取出一粒聚氣丹給他服下。等他調息完畢後,鼓勵他說:“修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千萬不要輕言放棄,我陪你慢慢登攀。”說完,便攙扶起他,繼續往天梯上攀登。
有一句話叫做“擔不加斤”。如果一個人的極限隻能挑一百斤,當他挑起一百零一斤重量時,他就感到特別有壓力。江立波在林海的攙扶下,每登上一級天梯,就氣喘籲籲,汗如雨下,兩條腿仿佛被腳下的青石板粘住了似的。
離上麵休息平台還十來個梯級,江立波實在走不動了,全憑林海將他生拉硬拽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