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忘年之交
修真從穿越到長橙域開始 作者:唐門老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方剛露出魚肚白,太陽還在雲層後麵忙著梳妝。
林海早已踏上了通往鑫源秘境的道路。
他在臨走前,給伍尚誌夫婦留下了一封書信。感謝他們一家對自己的愛護和關心,希望下次見麵時,伯母的身體已經康複。
林海再次來到小鎮上,他直接走進了“祈安藥堂”。正在坐堂的李大夫見到林海來了,頓時眼睛一亮,立刻上前熱情招唿:“林宗師來了,快請進裏麵坐。”
“前輩還是叫我林海吧,我覺得這樣親切一些。”林海說著,拿出一個玉瓶遞給了李真。
“這是三顆固元丹,當作感謝前輩贈送丹方心意。幸好晚輩沒有辜負您老的期望。”林海謙虛地說。
李真將玉瓶中的靈丹倒出,望著手裏三顆玄級極品固元丹,喜出望外地說:“林大師果然是丹道奇才。小小年紀,不但煉製出了固元丹,而且還達到了玄級極品,令人敬佩。”
“丹方放在我的手上隻能蒙塵,是你讓它煥發出光彩。我們之間算是以丹易方,贈送二字無從談起?反而是我受益頗多。”
李真搖手不讓林海插話,繼續說:“你不讓老夫稱唿你宗師,但你也別叫我前輩,我比你癡長百年,你就叫聲大哥,我也稱唿你小弟。不知如何?”
林海見李真說話態度誠懇,完全出自肺腑之言。立刻雙手抱拳行禮:“小弟林海見過大哥!”
李大夫高興地說:“好!好!今日當為小弟擺酒接風。”
林海原來打算贈送靈丹之後立刻趕路,現在見李真誠心誠意與自己結交,盛情之下,也就開心地留了下來。
這是李真與林海的第二次見麵。第一次見到林海,李真就覺得這個年輕人大有可為。如今結成忘年之交,他打心底感到高興。
餐桌上,兩人頻頻舉杯,相談甚歡。
李真一生從醫,精通藥理、醫理,他仁術濟世,譽滿杏林。如今既與林海結為兄弟,便把自己所學以及心得傾囊相授。林海也向他介紹了各種靈丹的用途及禁忌。
“大哥,小弟有一事相告:固元丹不僅可以用來治病,還可以用於療傷、凝聚真氣,滋養靈魂,是修真者夢寐難求的靈丹。因此,還請不要說出丹方是你送給我的,以免麻煩上身。”林海喝完最後一杯酒,把固元丹的神奇告知了李真。
“小弟放心,我會守口如瓶。”李真迴答。
兩人分別時,李真又送給林海一本小冊子,說:“賢弟,這是我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異症奇脈》的複製本,藝多不壓身,也許將來對你會有幫助。”
“謝謝大哥的厚愛。”林海雙手抱拳與李真告別,走出了幾百米遠後,迴頭還看見李真站在門前揮手示意。
秋風送爽,蔚藍的天空中,大雁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金色的田野盡頭,是一望無際的森林。
與綠色的春天不同:在這個成熟的季節裏,山上的林木綻放出各自的風采。有的樹葉變黃了,有的依然是綠意盎然,有的宛如天邊的紅霞,還有的是黃綠相間、相互襯托。
秋天,帶給人的是無盡思念。
帶著對明天的向往,帶著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對師尊及朋友的感激,林海一人一騎,馳騁在路上,融入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他白天趕路,晚上修煉,餐風露宿,沒有人注意到他。
因為他太普通了。
一匹黑馬,一襲藍衫,一個隻有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一個凝神境的修士。在這個強者若雲的星球上,他太渺小了,渺小到不能引不起大人物一顧。
十幾天的追星趕月,林海終於來到了鑫源秘境的山腳下。
這裏原來隻是個小山村,因為鑫源秘境的名聲,吸引了千千萬萬修真者來這裏探秘尋寶,嗅覺靈敏的商家們把賓館、酒樓和交易場所開到了這裏,形成了現有規模的小鎮——鑫源鎮。
鑫源鎮其實很簡單,東西南北兩條大街,把這裏劃分為四個區域。在兩條街道的交匯處,四棟弧形大廈,將十字路口圍成了一個圓形。這四棟大廈分別是客棧、酒樓、息樓和交易樓。
林海在客棧要了一間住房後,又到息樓花了二十顆下品靈石,買了一份鑫源秘境的地圖。然後來到酒樓的二樓,在靠窗的位置上點好了酒菜,一個人自斟自飲,聽著周圍的人談天說地。
酒樓的設置很有講究,一樓為接待大廳,二樓是用餐的大廳,三樓是雅座,四樓是包間,五樓是貴賓間,六樓是頂級包房,七樓是密室……來的人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在不同的樓層用餐。當然,收取的費用也差之千裏。
林海來這裏,主要是為了打探消息,所以他選擇了二樓大廳。
夜幕漸漸降臨,大廳的人越來越多,林海認真聆聽著各個餐桌上的人聊天,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大廳用餐的人五花八門,有商人、小販、貧民,但大多數是奔鑫源秘境去或迴的修真者。
與林海相鄰的一桌坐著四人,都是組隊從鑫源秘境出來的人。他們正在高談闊論,述說著在秘境中的種種奇遇及危險。
林海一邊品嚐著當地美食,一邊聚精會神地聽他們談話。對方正說到在一個岩洞前,差點被裏麵強大的吸力吸了進去時。林海的餐桌邊走來了三個人。
他坐的是一個長方形小餐桌,每邊可以坐兩個人。此時用餐的人多,座位不夠。因此,林海主動往裏麵挪了挪椅子。
但他的舉動不但未迎來道謝,反而遭到了一陣嗬斥。
“小子,趕快離開,你的單我們買了。”伴隨著說話的聲音,一顆下品靈石丟在林海的餐桌上。
說話的是一個中年大漢,光頭無發,卻有著滿臉的胡子,一身橫肉,站在那裏像一座鐵塔。聽他說話的口氣,根本沒有把林海放在眼裏。
“做事情有個先來後到,如果你錢多,可以到樓上去。如果沒有錢,我不介意每人打發一顆下品靈石。”林海不鹹不淡地說著。手上取出三顆下品靈石。
“年輕人膽子不小?但如果沒有了四肢,留著膽又有何用?”三人中一位長相斯文的瘦高個說話了。雖然他聲音不大,但其中的威脅之意卻再明顯不過了。
“區區一個開竅境者,還留不下我的四肢。”林海看出三個來人中,最高修為也隻是開竅境中期,因此悍然不懼地說。
“你是找死!”光頭大漢一聲怒吼,舉起了拳頭。
“三位客官且慢,本店嚴禁在此鬧事。這位公子本來就坐在這裏,三位如果將就一下,我們歡迎。要是尋釁滋事,還請去別的地方。”一個十八九歲、身材單薄的大堂夥計上前勸阻。
能在這裏開這麽大的一個酒樓,身後必有很硬的後台。如果讓人在這裏尋釁滋事,酒樓哪能開得下去?
光頭大漢三人並非長橙域的修士,見到一個大堂夥計也敢阻攔他們,心中勃然大怒。正要出手教訓他一下,突然大堂上空傳來“哼——”的一聲。光頭大漢臉色頓時蒼白。
他受傷了。酒樓背後的絕頂高手以聲波震傷了他。
三人見勢不妙,轉身離開。臨走時丟下一句話:“好,好,算你二位狠。記住千萬不要走出酒樓。”他們不單忌恨林海,連大堂的夥計也惦記上了。
“公子請放心,鑫源鎮內禁止打鬥,如果有人挑事,一定會受到懲罰。隻是出了小鎮以後要小心一些。”夥計安慰林海說。
“謝謝!你也要小心這幾個人的報複。”林海對大堂夥計印象不錯,好心地提醒他說。
鑫源鎮大街上禁止打架鬥毆,但總有人興風作浪,不排除有意外的發生。
大堂夥計叫江立波,本地人氏,今年剛滿十九歲,但他的修為比林海高,已經是築基境初期了。
他家裏有一個生病的爺爺需要照顧。因此,長期在這家酒樓當夥計,已經幹了兩年多時間了。
現在正是他當班的時間,他不敢與林海多聊。見事態已經平息下去,交代幾句就離開了。
晚上十一點鍾,江立波打烊迴到家裏。見爺爺已經睡了,他便洗漱完後準備上床休息。
突然,聽到院子裏傳來一陣“乒乒乓乓”的聲音。他連忙打開窗戶,借著昏暗的燈光向外看去。隻見傍晚在酒樓鬧事的三個人,像無頭蒼蠅似的,在自家的院子裏轉來轉去,四處折騰。
江立波雖然年輕,但眼前的景象,還是能夠看得出來:一定是這三個人尾隨他來家裏找他的麻煩,卻被人以陣法困在了自家的院子裏。
於是,他立刻傳訊給鎮上的巡防隊。
三個家夥被巡防隊的人抓走,等待他們的將是嚴厲的懲罰。
第二天中午到酒樓上班,江立波又看到林海坐在昨天的位置上。再次見到這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時,他的腦海裏靈光一現。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答案。
昨晚,那三個在院子裏的人被帶走後,江立波就一直在想:到底是誰在背後幫助了自己?他在鑫源鎮熟悉的人中,有誰懂得布置陣法?
看著眼前的林海,江立波迴想起昨日發生之事的一些細節:第一、當那三個人與林海發生衝突時,他一直淡定自如,沒有絲毫恐懼;第二,他還特意提醒過自己,要小心那些人的報複;第三,他似乎打聽過自己是哪裏人,住在什麽地方?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果說昨晚的那三個人是螳螂,而此人也許就是幫助過自己的那隻黃雀。
一想到這裏,江立波快步走到林海的桌子旁,雙手抱拳,感激地說:“昨夜之事,多謝公子的援手!”
林海見江立波走來,也站立起來迴禮說:“江兄快別客氣,叫我林海就好。”他對江立波說的“援手”二字,未置可否。
“那好,不知林兄晚上可否移步寒舍小酌一杯?”江立波邀請他說。
兩人年齡相近,互生好感,難免有些惺惺相惜。
林海望著江立波期待的目光,能感覺到他是真心想與自己交朋友。他在昨天替自己說話,主持公正的行為,給自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於是,林海答應了下來。
江立波見林海沒有推辭,十分高興地說:“下午我提前迴家,備好酒菜,恭候林兄大駕光臨。”
林海早已踏上了通往鑫源秘境的道路。
他在臨走前,給伍尚誌夫婦留下了一封書信。感謝他們一家對自己的愛護和關心,希望下次見麵時,伯母的身體已經康複。
林海再次來到小鎮上,他直接走進了“祈安藥堂”。正在坐堂的李大夫見到林海來了,頓時眼睛一亮,立刻上前熱情招唿:“林宗師來了,快請進裏麵坐。”
“前輩還是叫我林海吧,我覺得這樣親切一些。”林海說著,拿出一個玉瓶遞給了李真。
“這是三顆固元丹,當作感謝前輩贈送丹方心意。幸好晚輩沒有辜負您老的期望。”林海謙虛地說。
李真將玉瓶中的靈丹倒出,望著手裏三顆玄級極品固元丹,喜出望外地說:“林大師果然是丹道奇才。小小年紀,不但煉製出了固元丹,而且還達到了玄級極品,令人敬佩。”
“丹方放在我的手上隻能蒙塵,是你讓它煥發出光彩。我們之間算是以丹易方,贈送二字無從談起?反而是我受益頗多。”
李真搖手不讓林海插話,繼續說:“你不讓老夫稱唿你宗師,但你也別叫我前輩,我比你癡長百年,你就叫聲大哥,我也稱唿你小弟。不知如何?”
林海見李真說話態度誠懇,完全出自肺腑之言。立刻雙手抱拳行禮:“小弟林海見過大哥!”
李大夫高興地說:“好!好!今日當為小弟擺酒接風。”
林海原來打算贈送靈丹之後立刻趕路,現在見李真誠心誠意與自己結交,盛情之下,也就開心地留了下來。
這是李真與林海的第二次見麵。第一次見到林海,李真就覺得這個年輕人大有可為。如今結成忘年之交,他打心底感到高興。
餐桌上,兩人頻頻舉杯,相談甚歡。
李真一生從醫,精通藥理、醫理,他仁術濟世,譽滿杏林。如今既與林海結為兄弟,便把自己所學以及心得傾囊相授。林海也向他介紹了各種靈丹的用途及禁忌。
“大哥,小弟有一事相告:固元丹不僅可以用來治病,還可以用於療傷、凝聚真氣,滋養靈魂,是修真者夢寐難求的靈丹。因此,還請不要說出丹方是你送給我的,以免麻煩上身。”林海喝完最後一杯酒,把固元丹的神奇告知了李真。
“小弟放心,我會守口如瓶。”李真迴答。
兩人分別時,李真又送給林海一本小冊子,說:“賢弟,這是我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異症奇脈》的複製本,藝多不壓身,也許將來對你會有幫助。”
“謝謝大哥的厚愛。”林海雙手抱拳與李真告別,走出了幾百米遠後,迴頭還看見李真站在門前揮手示意。
秋風送爽,蔚藍的天空中,大雁成群結隊地飛往南方。金色的田野盡頭,是一望無際的森林。
與綠色的春天不同:在這個成熟的季節裏,山上的林木綻放出各自的風采。有的樹葉變黃了,有的依然是綠意盎然,有的宛如天邊的紅霞,還有的是黃綠相間、相互襯托。
秋天,帶給人的是無盡思念。
帶著對明天的向往,帶著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對師尊及朋友的感激,林海一人一騎,馳騁在路上,融入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他白天趕路,晚上修煉,餐風露宿,沒有人注意到他。
因為他太普通了。
一匹黑馬,一襲藍衫,一個隻有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一個凝神境的修士。在這個強者若雲的星球上,他太渺小了,渺小到不能引不起大人物一顧。
十幾天的追星趕月,林海終於來到了鑫源秘境的山腳下。
這裏原來隻是個小山村,因為鑫源秘境的名聲,吸引了千千萬萬修真者來這裏探秘尋寶,嗅覺靈敏的商家們把賓館、酒樓和交易場所開到了這裏,形成了現有規模的小鎮——鑫源鎮。
鑫源鎮其實很簡單,東西南北兩條大街,把這裏劃分為四個區域。在兩條街道的交匯處,四棟弧形大廈,將十字路口圍成了一個圓形。這四棟大廈分別是客棧、酒樓、息樓和交易樓。
林海在客棧要了一間住房後,又到息樓花了二十顆下品靈石,買了一份鑫源秘境的地圖。然後來到酒樓的二樓,在靠窗的位置上點好了酒菜,一個人自斟自飲,聽著周圍的人談天說地。
酒樓的設置很有講究,一樓為接待大廳,二樓是用餐的大廳,三樓是雅座,四樓是包間,五樓是貴賓間,六樓是頂級包房,七樓是密室……來的人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在不同的樓層用餐。當然,收取的費用也差之千裏。
林海來這裏,主要是為了打探消息,所以他選擇了二樓大廳。
夜幕漸漸降臨,大廳的人越來越多,林海認真聆聽著各個餐桌上的人聊天,篩選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大廳用餐的人五花八門,有商人、小販、貧民,但大多數是奔鑫源秘境去或迴的修真者。
與林海相鄰的一桌坐著四人,都是組隊從鑫源秘境出來的人。他們正在高談闊論,述說著在秘境中的種種奇遇及危險。
林海一邊品嚐著當地美食,一邊聚精會神地聽他們談話。對方正說到在一個岩洞前,差點被裏麵強大的吸力吸了進去時。林海的餐桌邊走來了三個人。
他坐的是一個長方形小餐桌,每邊可以坐兩個人。此時用餐的人多,座位不夠。因此,林海主動往裏麵挪了挪椅子。
但他的舉動不但未迎來道謝,反而遭到了一陣嗬斥。
“小子,趕快離開,你的單我們買了。”伴隨著說話的聲音,一顆下品靈石丟在林海的餐桌上。
說話的是一個中年大漢,光頭無發,卻有著滿臉的胡子,一身橫肉,站在那裏像一座鐵塔。聽他說話的口氣,根本沒有把林海放在眼裏。
“做事情有個先來後到,如果你錢多,可以到樓上去。如果沒有錢,我不介意每人打發一顆下品靈石。”林海不鹹不淡地說著。手上取出三顆下品靈石。
“年輕人膽子不小?但如果沒有了四肢,留著膽又有何用?”三人中一位長相斯文的瘦高個說話了。雖然他聲音不大,但其中的威脅之意卻再明顯不過了。
“區區一個開竅境者,還留不下我的四肢。”林海看出三個來人中,最高修為也隻是開竅境中期,因此悍然不懼地說。
“你是找死!”光頭大漢一聲怒吼,舉起了拳頭。
“三位客官且慢,本店嚴禁在此鬧事。這位公子本來就坐在這裏,三位如果將就一下,我們歡迎。要是尋釁滋事,還請去別的地方。”一個十八九歲、身材單薄的大堂夥計上前勸阻。
能在這裏開這麽大的一個酒樓,身後必有很硬的後台。如果讓人在這裏尋釁滋事,酒樓哪能開得下去?
光頭大漢三人並非長橙域的修士,見到一個大堂夥計也敢阻攔他們,心中勃然大怒。正要出手教訓他一下,突然大堂上空傳來“哼——”的一聲。光頭大漢臉色頓時蒼白。
他受傷了。酒樓背後的絕頂高手以聲波震傷了他。
三人見勢不妙,轉身離開。臨走時丟下一句話:“好,好,算你二位狠。記住千萬不要走出酒樓。”他們不單忌恨林海,連大堂的夥計也惦記上了。
“公子請放心,鑫源鎮內禁止打鬥,如果有人挑事,一定會受到懲罰。隻是出了小鎮以後要小心一些。”夥計安慰林海說。
“謝謝!你也要小心這幾個人的報複。”林海對大堂夥計印象不錯,好心地提醒他說。
鑫源鎮大街上禁止打架鬥毆,但總有人興風作浪,不排除有意外的發生。
大堂夥計叫江立波,本地人氏,今年剛滿十九歲,但他的修為比林海高,已經是築基境初期了。
他家裏有一個生病的爺爺需要照顧。因此,長期在這家酒樓當夥計,已經幹了兩年多時間了。
現在正是他當班的時間,他不敢與林海多聊。見事態已經平息下去,交代幾句就離開了。
晚上十一點鍾,江立波打烊迴到家裏。見爺爺已經睡了,他便洗漱完後準備上床休息。
突然,聽到院子裏傳來一陣“乒乒乓乓”的聲音。他連忙打開窗戶,借著昏暗的燈光向外看去。隻見傍晚在酒樓鬧事的三個人,像無頭蒼蠅似的,在自家的院子裏轉來轉去,四處折騰。
江立波雖然年輕,但眼前的景象,還是能夠看得出來:一定是這三個人尾隨他來家裏找他的麻煩,卻被人以陣法困在了自家的院子裏。
於是,他立刻傳訊給鎮上的巡防隊。
三個家夥被巡防隊的人抓走,等待他們的將是嚴厲的懲罰。
第二天中午到酒樓上班,江立波又看到林海坐在昨天的位置上。再次見到這個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時,他的腦海裏靈光一現。之前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答案。
昨晚,那三個在院子裏的人被帶走後,江立波就一直在想:到底是誰在背後幫助了自己?他在鑫源鎮熟悉的人中,有誰懂得布置陣法?
看著眼前的林海,江立波迴想起昨日發生之事的一些細節:第一、當那三個人與林海發生衝突時,他一直淡定自如,沒有絲毫恐懼;第二,他還特意提醒過自己,要小心那些人的報複;第三,他似乎打聽過自己是哪裏人,住在什麽地方?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如果說昨晚的那三個人是螳螂,而此人也許就是幫助過自己的那隻黃雀。
一想到這裏,江立波快步走到林海的桌子旁,雙手抱拳,感激地說:“昨夜之事,多謝公子的援手!”
林海見江立波走來,也站立起來迴禮說:“江兄快別客氣,叫我林海就好。”他對江立波說的“援手”二字,未置可否。
“那好,不知林兄晚上可否移步寒舍小酌一杯?”江立波邀請他說。
兩人年齡相近,互生好感,難免有些惺惺相惜。
林海望著江立波期待的目光,能感覺到他是真心想與自己交朋友。他在昨天替自己說話,主持公正的行為,給自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於是,林海答應了下來。
江立波見林海沒有推辭,十分高興地說:“下午我提前迴家,備好酒菜,恭候林兄大駕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