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恆山上有茅山派
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 作者:年三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原來,這江畔小廚的店鋪原業主先是與杜小元簽訂買賣協議,後來卻以高一成的價格賣給了黎珊珊,實打實地忽悠了杜小元一迴。可當那業主知道自己惹上的竟然是華山派的江湖高手時,嚇得睡不著覺,又與黎珊珊商量把錢還給她,讓她把飯館過戶給杜小元,黎珊珊當場拒絕。
當原業主戰戰兢兢要把把定金退迴給杜小元時,那杜小元怎肯罷休?
在他看來,自己除了被原業主忽悠了之外,還覺得自己的好事被截胡了,於是便與原業主上門,到江畔小廚去論理。本來隻是原業主與杜山元的經濟糾紛,可是那杜小元一見黎珊珊那美貌麵容,婀娜多姿的身材頓時被吸引住,本來小事就變成了麻煩事了。
杜小元直接提出黎珊珊做他的女友,此事便作罷,若不然。那他就用手段把這飯館收迴。
以黎珊珊的角度來看,這簡直是無理取鬧,她也不懼,反正到時就報警。
可是以杜小元的角度來看,這事情再正常不過了。江湖之上,實力為尊,見到喜歡的東西和物品,就想辦法搶過來。況且這飯館是自己簽協議在先,自己占理。
聽了黎珊珊和杜小元的敘說,李凡高心中有點好笑,對杜小元道:“杜大高手,按你的理論,江湖之上,實力為尊,那現在我比你實力要高。那你所有的東西是不是該歸我了?”說罷,他舉起了右手的食指,走向杜小元。
杜小元連退好幾步,顫聲地說道:“不不,是實力為尊,但東西還是要等價交易的。那飯館我當初與原業主簽訂協議的時候,也是交了訂金的,與黎小姐商量也是要買迴來的。”
他退到了與李凡高距離已有10米8米,才又說道:“本來這是我華山派的事情,既然黎小姐和茅山派相熟,那這事就到此為止,我們就不打擾了。”他還以為李凡高是茅山派之人呢。
李凡高罵道:“瞎了你的狗眼,這位馬大師才是茅山派高手,我是一江湖散人,人稱‘潯陽江小白龍’,這事與茅山派無關,知道了嗎?”他不想讓茅山派與華山派鬧出紛爭,自己一人把這事攬了起來,想當初,他連武當都不怕,還會怕那華山派?
那杜小元連聲說“是是是”,他上前扶起那個被李凡高電倒在地的同伴。此時他的左臂還不能動彈,而另一個被他踢倒在地的同伴傷勢不大,已經自己可以行走。兩人扶起那個被李凡高電倒,還半身酥麻的同伴,正要往停車場外走去的時候,突然卻聽李凡高說了一聲:“慢著。”
三人停了下來,迴頭向李凡高看去,卻聽李凡高道:“我有說過讓你們走了嗎?”
那杜小元看向李凡高,問道:“那,那你想怎樣?”
李方高轉頭問道:“珊珊,你這飯館一天營業額大概多少錢?”
黎珊珊一愣,順口答道:“大概是六千塊線左右吧。”
李凡高對著杜小元伸出兩根手指說道:“這第一,你幹擾了酒菜的飯館的營業,需賠償一天的營業額6000元;第二,你要寫下保證書,保證以後不再過來幹擾這飯店的營業。”
杜小元一聽,一臉的苦澀。賠償6000塊錢是小事,可是寫那保證書卻大為不妥,若被傳出去,那可是丟臉丟大了,被師父知道了,肯定會受罰。
他看了看李凡高,又看了一眼旁邊的馬成。心知如果今天不按照這兩個條件實施,那自己可能還要被這個年輕人點上多幾處穴位,那可就糟糕了。
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他一咬說道:“好吧,我寫。”他想著剛好師父就在鹽州,趕緊把眼前這事情了了,迴去就跟師父稟報,然後再來找迴場子。
幾人又迴到了飯館,杜小元交了6000塊錢,寫下了一張保證書,簽上大名,交給了李凡高。
李凡高對著杜小元三人道:“我就在鹽州,你們若是不服氣,就再來一戰。記住,我是‘潯陽江小白龍’李畫家,別找錯人了。”對於華山派的幾人,他一點都不擔心,就算自己不用電能,用太極拳對付他們也綽綽有餘。
杜小元哪敢迴應,向馬成拱拱手,狼狽離去。
黎珊珊向李凡高和馬成道謝,看向李凡高一臉的崇拜。
李凡高擺擺手說道:“朋友之間不用那麽客氣。”
李凡高和馬成接著迴到飯館二樓吃飯。席間,李凡高問起這華山派究竟是怎麽迴事?他聽陳興方介紹當今武林的各大門派的時候,可沒有華山派的名字啊。
馬成向李凡高解釋道:“這華山派在明代的時候已經式微,在100多年前便斷了傳承。民國的時候有幾個江湖道士在華山結廬而居,漸漸又形成了一個新的華山派。隻不過這個華山派與當初曆史傳承的那個已經大不一樣了。”
在茅山派和武當派這些大門派的眼裏,現在的華山派隻不過是一個小門派而已。
李凡高又問:“那當今武林,有沒有像金老先生說的五嶽劍派?”
馬成哈哈大笑:“哪裏有什麽五嶽劍派,隻聽說過有華山派和泰山派,嵩山上隻有少林寺,沒有嵩山派,也沒其他的門派在嵩山上設立。而北嶽恆山,那正是我茅山派的祖庭所在,哪有什麽恆山派。”
李凡高愕然,他還真不知道茅山派的祖庭在恆山呢。
馬成又向李凡高進一步講解茅山派的曆史。據《道教神仙》載,道家茅盈於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恆山修道,創立道教茅山派。修煉吐納、運氣、辟穀術,並以醫術救治世人。後其弟茅固、茅衷從其修道,時人稱大、中、小茅君。後世稱茅氏三兄弟為“三茅真君”。南朝時陶弘景重興茅山派,奉茅盈兄弟為茅山派祖師爺。
李凡高頓覺大長見識,直到現在他才知道,原來茅山派的創派祖師姓茅,祖庭是在北嶽恆山。
若不是現在馬成跟他解釋,他還一直以為就像金老先生所記載的那樣,恆山上有恆山派,恆山派都是尼姑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凡高從自己的包裏取出一塊用粗布包裹著的石頭,遞給了馬成說道:“馬大師,這石頭有點古怪,能蘊養陰魂,我不知道是什麽種類的石頭的,你見多識廣,鑒別鑒別,看看有什麽門道。”
馬成把石頭捧在手中,看了一會,不得其解,便道:“我沒看出什麽名堂,我師兄精通此道,不知方不方便交給他,讓他瞅瞅。”
李凡高點點頭,這石頭他研究了幾天,上網查找了很多資料,一點頭緒都沒有。
馬成在端詳那塊石頭,李凡高便趁機問道:“馬大師,你剛才說那什麽‘天地精華石’,那是怎麽迴事?我還從來沒聽過過呢?”
馬成說道:“這天地精華石我所知也不多,也沒有見過,隻聽說它的形狀像翡翠,裏麵含有一種物質,能夠使練武之人增加從暗靜突破到化勁的機率。我聽師兄聽說這東西雖然珍貴無比,但五十年前還是時常有在江湖出現,但後來這種東西已近五六十年沒有在江湖上出現過了。現在滄海幫和寒山別院手裏可能有這種珍貴的寶貝,恐怕這兩派從此也不得安寧了。這蘇北的江湖,恐怕要起波瀾了。”
又閑聊了一會,兩人便各自離去。
(原來沒有茅山這座山,茅山派的創派祖師姓茅,祖庭是在北嶽恆山。書友大大們,長見識了吧。嗬嗬嗬……)
當原業主戰戰兢兢要把把定金退迴給杜小元時,那杜小元怎肯罷休?
在他看來,自己除了被原業主忽悠了之外,還覺得自己的好事被截胡了,於是便與原業主上門,到江畔小廚去論理。本來隻是原業主與杜山元的經濟糾紛,可是那杜小元一見黎珊珊那美貌麵容,婀娜多姿的身材頓時被吸引住,本來小事就變成了麻煩事了。
杜小元直接提出黎珊珊做他的女友,此事便作罷,若不然。那他就用手段把這飯館收迴。
以黎珊珊的角度來看,這簡直是無理取鬧,她也不懼,反正到時就報警。
可是以杜小元的角度來看,這事情再正常不過了。江湖之上,實力為尊,見到喜歡的東西和物品,就想辦法搶過來。況且這飯館是自己簽協議在先,自己占理。
聽了黎珊珊和杜小元的敘說,李凡高心中有點好笑,對杜小元道:“杜大高手,按你的理論,江湖之上,實力為尊,那現在我比你實力要高。那你所有的東西是不是該歸我了?”說罷,他舉起了右手的食指,走向杜小元。
杜小元連退好幾步,顫聲地說道:“不不,是實力為尊,但東西還是要等價交易的。那飯館我當初與原業主簽訂協議的時候,也是交了訂金的,與黎小姐商量也是要買迴來的。”
他退到了與李凡高距離已有10米8米,才又說道:“本來這是我華山派的事情,既然黎小姐和茅山派相熟,那這事就到此為止,我們就不打擾了。”他還以為李凡高是茅山派之人呢。
李凡高罵道:“瞎了你的狗眼,這位馬大師才是茅山派高手,我是一江湖散人,人稱‘潯陽江小白龍’,這事與茅山派無關,知道了嗎?”他不想讓茅山派與華山派鬧出紛爭,自己一人把這事攬了起來,想當初,他連武當都不怕,還會怕那華山派?
那杜小元連聲說“是是是”,他上前扶起那個被李凡高電倒在地的同伴。此時他的左臂還不能動彈,而另一個被他踢倒在地的同伴傷勢不大,已經自己可以行走。兩人扶起那個被李凡高電倒,還半身酥麻的同伴,正要往停車場外走去的時候,突然卻聽李凡高說了一聲:“慢著。”
三人停了下來,迴頭向李凡高看去,卻聽李凡高道:“我有說過讓你們走了嗎?”
那杜小元看向李凡高,問道:“那,那你想怎樣?”
李方高轉頭問道:“珊珊,你這飯館一天營業額大概多少錢?”
黎珊珊一愣,順口答道:“大概是六千塊線左右吧。”
李凡高對著杜小元伸出兩根手指說道:“這第一,你幹擾了酒菜的飯館的營業,需賠償一天的營業額6000元;第二,你要寫下保證書,保證以後不再過來幹擾這飯店的營業。”
杜小元一聽,一臉的苦澀。賠償6000塊錢是小事,可是寫那保證書卻大為不妥,若被傳出去,那可是丟臉丟大了,被師父知道了,肯定會受罰。
他看了看李凡高,又看了一眼旁邊的馬成。心知如果今天不按照這兩個條件實施,那自己可能還要被這個年輕人點上多幾處穴位,那可就糟糕了。
所謂好漢不吃眼前虧。他一咬說道:“好吧,我寫。”他想著剛好師父就在鹽州,趕緊把眼前這事情了了,迴去就跟師父稟報,然後再來找迴場子。
幾人又迴到了飯館,杜小元交了6000塊錢,寫下了一張保證書,簽上大名,交給了李凡高。
李凡高對著杜小元三人道:“我就在鹽州,你們若是不服氣,就再來一戰。記住,我是‘潯陽江小白龍’李畫家,別找錯人了。”對於華山派的幾人,他一點都不擔心,就算自己不用電能,用太極拳對付他們也綽綽有餘。
杜小元哪敢迴應,向馬成拱拱手,狼狽離去。
黎珊珊向李凡高和馬成道謝,看向李凡高一臉的崇拜。
李凡高擺擺手說道:“朋友之間不用那麽客氣。”
李凡高和馬成接著迴到飯館二樓吃飯。席間,李凡高問起這華山派究竟是怎麽迴事?他聽陳興方介紹當今武林的各大門派的時候,可沒有華山派的名字啊。
馬成向李凡高解釋道:“這華山派在明代的時候已經式微,在100多年前便斷了傳承。民國的時候有幾個江湖道士在華山結廬而居,漸漸又形成了一個新的華山派。隻不過這個華山派與當初曆史傳承的那個已經大不一樣了。”
在茅山派和武當派這些大門派的眼裏,現在的華山派隻不過是一個小門派而已。
李凡高又問:“那當今武林,有沒有像金老先生說的五嶽劍派?”
馬成哈哈大笑:“哪裏有什麽五嶽劍派,隻聽說過有華山派和泰山派,嵩山上隻有少林寺,沒有嵩山派,也沒其他的門派在嵩山上設立。而北嶽恆山,那正是我茅山派的祖庭所在,哪有什麽恆山派。”
李凡高愕然,他還真不知道茅山派的祖庭在恆山呢。
馬成又向李凡高進一步講解茅山派的曆史。據《道教神仙》載,道家茅盈於西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恆山修道,創立道教茅山派。修煉吐納、運氣、辟穀術,並以醫術救治世人。後其弟茅固、茅衷從其修道,時人稱大、中、小茅君。後世稱茅氏三兄弟為“三茅真君”。南朝時陶弘景重興茅山派,奉茅盈兄弟為茅山派祖師爺。
李凡高頓覺大長見識,直到現在他才知道,原來茅山派的創派祖師姓茅,祖庭是在北嶽恆山。
若不是現在馬成跟他解釋,他還一直以為就像金老先生所記載的那樣,恆山上有恆山派,恆山派都是尼姑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凡高從自己的包裏取出一塊用粗布包裹著的石頭,遞給了馬成說道:“馬大師,這石頭有點古怪,能蘊養陰魂,我不知道是什麽種類的石頭的,你見多識廣,鑒別鑒別,看看有什麽門道。”
馬成把石頭捧在手中,看了一會,不得其解,便道:“我沒看出什麽名堂,我師兄精通此道,不知方不方便交給他,讓他瞅瞅。”
李凡高點點頭,這石頭他研究了幾天,上網查找了很多資料,一點頭緒都沒有。
馬成在端詳那塊石頭,李凡高便趁機問道:“馬大師,你剛才說那什麽‘天地精華石’,那是怎麽迴事?我還從來沒聽過過呢?”
馬成說道:“這天地精華石我所知也不多,也沒有見過,隻聽說它的形狀像翡翠,裏麵含有一種物質,能夠使練武之人增加從暗靜突破到化勁的機率。我聽師兄聽說這東西雖然珍貴無比,但五十年前還是時常有在江湖出現,但後來這種東西已近五六十年沒有在江湖上出現過了。現在滄海幫和寒山別院手裏可能有這種珍貴的寶貝,恐怕這兩派從此也不得安寧了。這蘇北的江湖,恐怕要起波瀾了。”
又閑聊了一會,兩人便各自離去。
(原來沒有茅山這座山,茅山派的創派祖師姓茅,祖庭是在北嶽恆山。書友大大們,長見識了吧。嗬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