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出了木樓,走了三十多米,來到一棵大鬆樹之下,鬆樹足有三四十米高,針葉翠綠,形態奇異。


    李凡高站在鬆樹底下,稍一運電能內力,屏住唿吸。陰陽兩道內勁向左右腿貫去,猛地雙腿一蹬,躍起三米多高,身體淩空,雙腿交叉用力,以內勁互為著力點用,身體不斷向上跳升。


    在青鬆道長幾人看來,李凡高就像攀爬梯子一樣,一步步快速向上爬升。


    李凡高一口氣向上跳升七八米,他一口氣耗盡之時,雙腳在鬆樹幹上用力一蹬。這一借力,他又深吸了一口氣,內勁在身體上加快流轉,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循環一圈後,兩道內勁在再次向雙腿灌去,緊接著又重複著剛才的攀爬動作。


    三次循環之後,他已竄上了鬆樹的樹頂之上。


    青雲、青鬆、青如、楊玉珍幾人仰頭看著半空中的李凡高,臉上都露出震驚之色


    李凡高身在四十米高的樹冠上,右腳電能內力一轉,在樹冠的枝上一蹭,一個翻身,身體向橫掠出,淩空飛向離鬆樹十多米的半空之處。在身體向下墜時,他雙腳有節奏地交叉著力,緩緩向下降落……


    大約七八秒鍾之後,李凡高便穩穩當當地降落在地上,雙腳著地,氣定神閑。


    青雲掌門和青鬆青如道長看得兩眼發光,這正是傳說中的武當梯雲重啊!


    眼前這個年輕人怎麽會這門身法?他是是怎麽練出來的?


    雖然武當派在200多年前梯雲縱的運功心法卻已殘缺,但武當的許多典籍中都提到梯雲縱一跨十丈,一躍三丈高。每一名武當弟子無不對這身法的失傳而惋惜,無不希望能尋迴這門武林絕學。


    當聽得有人會施展這種武當高深的輕功身法時,連青雲掌門也耐不住,專門過來打聽。現在見到李凡高施展出這樣神奇的輕功身法,正與武當典籍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樣,幾位武當第二代的弟子心中驚駭,卻又是一臉的複雜。


    雖然找到了失傳已久的梯雲縱,但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卻不是武當弟子,而是一個叫逍遙派的隱世門派弟子,這叫青雲掌門怎麽張口討要呢?


    青雲掌門心念急轉,轉眼間,心中便有了計較。


    這世上說來說去,也就是利益至上。隻要有足夠的利益跟這位年輕人交換,相信他也會把這門功法交換給武當派。


    青雲掌門心中計較已定,見李凡高身形落了地,便走上前對著李凡高說道:“李道友,你這一這身輕功確是令人大開眼界。當今武林之中,能有這樣的輕功身法,估計也是屈指可數了。看你這身法的動作,正是我武當的梯雲縱。貧道也研習過武當梯雲縱,我也來演示一下,讓李道友斧正斧正。”說罷,他縱身一躍,躍上半空4米多高,左腳在右腳腳跟一點,身體再向上拔高半米。


    緊接著,青雲掌門左腳在鬆樹的樹幹上用力一點,身體在斜斜向上,攀升了一米半,離著地麵也就大約6米左右,身形已向下墜去。青雲道長雙手在一棵鬆樹幹上用力一拍,使出太極的柔勁,身體橫向飛出,緩緩降落在地上。


    若是在以前,青道人見掌門這一身法定會高聲叫好。可是這一次,李凡高明珠在前,對比之下,青雲掌門這幾下跳躍,真的是相形見拙,小巫見大巫了。


    他不明白為什麽青雲掌門會在這種情況下展露出他的這個身法,明明是比不上人家呀,那不是自揭其短嗎?


    卻聽青雲掌門向李凡高問道:“李道友,貧道剛才那幾下跳躍比你之前的身法,確是他差的太多了。以你之見,我剛才是哪個位置發力,或者是哪裏內息轉換不太理想啊?”


    青鬆和青如一聽,頓時明白了掌門的心思,臉上不由露出尷尬之色,堂堂的一個大派的掌門,竟然向一個小年輕請教輕功,這事若是傳揚開去,江湖上的人怎麽評價呢?


    但這些細枝末節在梯雲縱身法的誘惑對比之下,卻又算不了什麽事了。


    李凡高見青雲掌掌門在他麵前展露身法,又謙虛地向他請教。心裏哪會不明白青雲掌門的心思呢?可是他也樂得裝糊塗,於是便一本正經地說道:“在青雲掌門麵前,小子不敢妄言。”


    青雲掌門卻擺擺手,說道:“正所謂達者為先,你剛才展露的身法,比我這幾下可高明的多,有什麽話你盡管說。”


    李凡高裝作無奈,沉吟了一下,才一本正經地說道:“那,那晚輩就隻好說上兩句,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道長見諒。”


    青鬆為人比較心急,他立即說道:“有話便說,莫要吞吞吐吐,忸忸怩怩的做小女兒態。”


    李凡高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青雲掌門內力深厚,最先的那一跳高達4米多,比我跳的要高多了。然後他右腳在左腳上一點,身形又躍上了半米。再接著他便在鬆樹幹上用力一蹭,身形又跳上了一米多。這幾個動作很是連貫,可是這裏麵有兩個不足的地方。這第一就是雙腳不能交替,上向攀爬隻能借助外力再往向上跳躍。青雲道長第一跳往上跳躍的時候,借助的就是向地麵移動的反作用力。第三個動作,也就是在鬆樹杆上用力一點,就是第二次借助外力。這種借助外力的身法有局限性,跟傳說中的武當梯雲縱有點區別。”


    三位道長連連點頭。


    李凡高接著說道:“這第二個不足之處就是借助外力往上跳躍之時,無法形成接力,也就是說隻能一口氣往上跳,無法在借力之時再吸一口氣運行內力施展身法,體內那口氣一泄,就隻能失去向上跳的動能。從而影響了替交向上跳躍的高度。這是晚輩所看到的兩個不足的地方,說的不對之處,還望幾位道長莫怪。”


    “其實我們也察覺到這種身法的不足之處。”青雲掌門點頭說道:“可是想跳躍騰拿之間身體下墜隻在0.5秒之間產生,內力還沒來得及轉換,在地心引力作用下,身體便已往地麵上墜去。我們武當幾代人想要改變這種內力運行的方法,可是幾代人的努力也沒有辦法得到完善。”


    “師兄!”青如道長望向青雲掌門,提醒了一聲,自揭門派秘密,有所不妥。。


    “在李道友這樣的人麵前,我們也沒有隱瞞的必要。”青雲掌門對青如擺了擺手。


    李凡高裝作糊塗地問道:“江湖上不是說武當梯雲縱乃一等一的輕功身法?怎麽會有這種內力運行不暢的情況呢?”


    青雲掌門看了青鬆和青如兩人一眼,才緩緩說道:“不瞞李道友,武當梯雲縱的身法,已經失傳了好幾代人了,現存武當的梯雲縱內功運行心法隻是殘缺本。所以近200年來,武當弟子還沒有人真正練成梯雲縱這門功夫。今天聽到通德、通和兩個弟子向我稟報,你施展出梯雲縱這種身法,我一時激動,也趕過來向你請教了。”


    李凡高裝作一臉愕然地道:“失傳了啊,不是吧?”


    青雲掌門又道:“我見了你的身法,幾乎可以確定你所得到的那張紙片,可能是一些武當的前輩無意中遺漏在世俗外麵手寫的心法。李道友,我也不再交矯情,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我想用我們武當派出的《混元功》、《太極精要》、《武當太極劍》、《武當十段錦》四門功法任你挑選兩樣,來交換你這一套身法的秘訣。以二換一,不讓李你道友你吃虧,而且我們武當也承你的你的人情,你看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