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來,來,咱們推兩下
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 作者:年三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86章 來,來,推兩下
李凡高心裏激動萬分,想不到自己第一次嚐試梯雲縱身法便成功。
這梯雲縱,也不是很難學啊。
其實他哪裏知道,這梯雲縱和太極拳都是一樣,是以內力為根基,以他現在的跳躍高度和騰挪交換動作,一般的內家高手練幾十年也未必能夠達到。
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他身體的那股龐大的電能!
根據金老先生的記載,梯雲縱一步可跨20多米,向一躍可達七八米。他現在平地一竄出,可跨十米左右,向上一躍可跳到三米半到四米之間,也算是有小成了。
李凡高反複練習,步伐配合著體內電能的運行軌跡,雙腿的電能內力不斷地調整,適應著自己的身體重量和空中高度的力道變化。調節著身體的各種平衡之力,總算是對武當梯雲縱有了初步掌握。
令他鬱悶的是,努力了許久,一步跨出最遠也是10米左右,一躍向上也不超過四米。
李凡高心中慨歎,自己離傳說中的高手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呀!
接下來的幾天,李凡高每天都上武當山練習太極拳而梯雲縱。不知道為什麽,在他的感覺中,上到武當山去練習,比自己在景區外圍練習的進展速度要快很多。
或許這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吧,登上武當山,感受著當年張真人留下的痕跡而進行練習,那進度快一些也不足為奇。
這幾天,李凡高除了巡查工程進展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練拳法和練身法。
5天過後,李凡高已經把體內的電能融合進了太極拳的招式之中,做到了含而不露。以電能為運行的內力,運起電能打起拳招可以攪動周邊的空氣,形成一個圓形的力量旋渦,周邊落葉紛飛,沙土飛揚。
他不知道自己的太極拳功力去到哪個境界,有沒有達到舉重若輕或者是四兩撥千斤的程度。也沒有人跟他講解,他靠的隻是獨自琢磨那本《太極真經》。他心中想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要想辦法試出自己的進度和境界才行。
最簡單的就是找個人練練手,較量較量,這樣一試便知自己的水平。可是當山上他認識的人不多,算來算去也隻有兩個人。一個是武當執事青如道長,另一個就是那俗家弟子楊玉珍。
思來想去,他決定找個機會向青雲道長請教請教。
此時光伏發電微型虛擬電廠的建設已經進行了2\/3左右,十八個“光儲充”小型電站已初具規模,還剩下1\/3的工程量。若是算上調試和試產階段,估計在武當山景區逗留的時間大約有10天。
請教之事得抓緊時間了。
第二天,李凡高上了武當山,直接求見青如道長。他當然沒有貿然就向青如道長請教太極拳拳法,而是邀請青如道長下山查看微型虛擬電廠項目的進展情況。
項目已經進展了一大半,請青如道長巡查一番,也是必須的程序。若有需要整改之處,施工隊及時作出調整,這樣就不會造成工期的延期和材料的浪費。
青如道長對李凡高的態度非常讚賞,覺得這小夥子真是盡心盡力地為武當山建設這個光伏發電微型虛擬電廠,對李凡高的態度也親切了幾分。
李方高陪著青如道長和楊玉珍在幾個光伏板安裝場地巡查了一圈,又到匯流箱和逆變器等設備的安裝位置檢查了一番。青如道長對李凡高設計的在光伏發電板周邊安裝道家符文的裝飾工藝和一些鐵塑像,大為讚賞,這樣一來,這個工程為不但沒有影響外觀,還為景區的建築物添加了道家的莊嚴和神秘,達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
表揚了李凡高幾句,又說了一些客套的話,青如道長與和楊玉真便要迴武當山上了。
李凡高恭恭敬敬地送青如道長兩人到了山腳下,正要道別之時,李凡高像是無意中的說道:“青如道長,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對太極拳就很感興趣。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太極拳是一門選修課,自從那時起,我學會了24式太極拳之後,就一直勤練不輟,一直隻堅持了四五年,卻一直不知道自己是處於什麽樣的水平。期間也找過幾個誌同道合之人,做過一些太極推手,可大家都是糊裏糊塗的。現在來到了武當山,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到山上向一些太極的高手請教一二呢。”
青如道長和楊玉珍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微笑。
像李凡高這樣的人,她們見過實在太多了。自以為練了幾年太極拳,就已經深得太極精髓,其實都是花架子。沒有內力的推動下,就算你練三五十年所謂的太極拳,也隻是太極表演操而已。
青如道長對眼前這個小年輕頗有好感,況且,人家也正在為武當山的電力設備努力地工作著,她也不好拂了人家的意。
便對一旁的楊玉珍說道:“玉珍,你跟他推兩下太極手,讓這位李小友感受一下真正太極拳。”
楊玉真聽明白了青如師叔的話裏之意。青雲道長的意思就是用真正的內家太極拳讓這個年輕人開開眼界,讓這個年輕人了解了解,他所謂練了四五年的太極拳,隻不過是一些民間的花架子而已。可以強身健體,飯後消食,但是要說什麽境界之類的。那就笑掉人家的大牙了。
於是,楊玉珍走到一旁,垂手靜立,然後做了一個太極的起手式,雙掌翻轉,向外伸出,說道:“來,來,咱們推兩下。”
青如道長說道:“李小友,玉珍是我當山的俗家弟子,練太極也有十年之久,已經摸到了太極拳的入門門檻。你可以上去用力推動她的雙掌,看看可不可以推動她的身體。若你能推動她的身體,證明你這幾年練習的太極還是有點效果的。”
李凡高一聽,立即心裏高興起來,說道:“哎呀呀,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原來楊小姐也是一位太極高手啊,那,那我就試試?”
楊玉珍點點頭,沒有說話,眼裏卻充滿了不屑。
李凡高沒有廢話,走上前去。他一招如封似壁,雙掌向前推出,正好抵住了楊玉清的雙掌。
他沒有使出體內電能內勁,隻是用自己身上普通的力量向前一推。
“噔噔噔噔”,楊玉清向後連退四步,臉上一片漲紅。
青如道長吃了一驚。她知道自己這個玉珍師侄在5年前已經練出了內力,五年來雖然在世俗間行走,但也勤練不輟,一身太極功夫已經達到小成的境界。江湖上普通的明鏡高手都非她的對手,怎麽會被這小年輕輕輕一推就後退四步呢?
青如道人雙眼盯著李凡高,心想:“莫非此人扮豬吃老虎,他其實是一個太極高手?”
楊玉珍不敢再輕視眼前的年輕人,使出一招摟膝拗步,邁步屈肘,腿下弓步站立,雙掌向前推出,同時運動搬運體內內力,雙腿牢牢地釘在了地麵上。
這時山上正好走下三名道人,見這邊有兩人在進行太極推手,3名道士便圍上前來觀看。走上前時,卻見到青如道長在一旁,先是一怔,忙向青如道長行禮:“見過師叔。”
他們頗為尷尬,本來是想看個熱鬧,誰知道有長輩在此。但此時又不好就此離開。若就此開溜,會給長輩留下不好印象。幾人也隻好站在一旁觀看。
(電力小知識:有電車的書友,充電時找一些“光儲充”電站充電,會便宜一點的喲。不過現在的充電app一般都有價格顯示,如果不在顯示範圍的,大家可以試一試。)
李凡高心裏激動萬分,想不到自己第一次嚐試梯雲縱身法便成功。
這梯雲縱,也不是很難學啊。
其實他哪裏知道,這梯雲縱和太極拳都是一樣,是以內力為根基,以他現在的跳躍高度和騰挪交換動作,一般的內家高手練幾十年也未必能夠達到。
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他身體的那股龐大的電能!
根據金老先生的記載,梯雲縱一步可跨20多米,向一躍可達七八米。他現在平地一竄出,可跨十米左右,向上一躍可跳到三米半到四米之間,也算是有小成了。
李凡高反複練習,步伐配合著體內電能的運行軌跡,雙腿的電能內力不斷地調整,適應著自己的身體重量和空中高度的力道變化。調節著身體的各種平衡之力,總算是對武當梯雲縱有了初步掌握。
令他鬱悶的是,努力了許久,一步跨出最遠也是10米左右,一躍向上也不超過四米。
李凡高心中慨歎,自己離傳說中的高手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呀!
接下來的幾天,李凡高每天都上武當山練習太極拳而梯雲縱。不知道為什麽,在他的感覺中,上到武當山去練習,比自己在景區外圍練習的進展速度要快很多。
或許這是一種心理的暗示吧,登上武當山,感受著當年張真人留下的痕跡而進行練習,那進度快一些也不足為奇。
這幾天,李凡高除了巡查工程進展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練拳法和練身法。
5天過後,李凡高已經把體內的電能融合進了太極拳的招式之中,做到了含而不露。以電能為運行的內力,運起電能打起拳招可以攪動周邊的空氣,形成一個圓形的力量旋渦,周邊落葉紛飛,沙土飛揚。
他不知道自己的太極拳功力去到哪個境界,有沒有達到舉重若輕或者是四兩撥千斤的程度。也沒有人跟他講解,他靠的隻是獨自琢磨那本《太極真經》。他心中想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要想辦法試出自己的進度和境界才行。
最簡單的就是找個人練練手,較量較量,這樣一試便知自己的水平。可是當山上他認識的人不多,算來算去也隻有兩個人。一個是武當執事青如道長,另一個就是那俗家弟子楊玉珍。
思來想去,他決定找個機會向青雲道長請教請教。
此時光伏發電微型虛擬電廠的建設已經進行了2\/3左右,十八個“光儲充”小型電站已初具規模,還剩下1\/3的工程量。若是算上調試和試產階段,估計在武當山景區逗留的時間大約有10天。
請教之事得抓緊時間了。
第二天,李凡高上了武當山,直接求見青如道長。他當然沒有貿然就向青如道長請教太極拳拳法,而是邀請青如道長下山查看微型虛擬電廠項目的進展情況。
項目已經進展了一大半,請青如道長巡查一番,也是必須的程序。若有需要整改之處,施工隊及時作出調整,這樣就不會造成工期的延期和材料的浪費。
青如道長對李凡高的態度非常讚賞,覺得這小夥子真是盡心盡力地為武當山建設這個光伏發電微型虛擬電廠,對李凡高的態度也親切了幾分。
李方高陪著青如道長和楊玉珍在幾個光伏板安裝場地巡查了一圈,又到匯流箱和逆變器等設備的安裝位置檢查了一番。青如道長對李凡高設計的在光伏發電板周邊安裝道家符文的裝飾工藝和一些鐵塑像,大為讚賞,這樣一來,這個工程為不但沒有影響外觀,還為景區的建築物添加了道家的莊嚴和神秘,達到了一個很好的效果。
表揚了李凡高幾句,又說了一些客套的話,青如道長與和楊玉真便要迴武當山上了。
李凡高恭恭敬敬地送青如道長兩人到了山腳下,正要道別之時,李凡高像是無意中的說道:“青如道長,我在讀大學的時候,我對太極拳就很感興趣。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太極拳是一門選修課,自從那時起,我學會了24式太極拳之後,就一直勤練不輟,一直隻堅持了四五年,卻一直不知道自己是處於什麽樣的水平。期間也找過幾個誌同道合之人,做過一些太極推手,可大家都是糊裏糊塗的。現在來到了武當山,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到山上向一些太極的高手請教一二呢。”
青如道長和楊玉珍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微笑。
像李凡高這樣的人,她們見過實在太多了。自以為練了幾年太極拳,就已經深得太極精髓,其實都是花架子。沒有內力的推動下,就算你練三五十年所謂的太極拳,也隻是太極表演操而已。
青如道長對眼前這個小年輕頗有好感,況且,人家也正在為武當山的電力設備努力地工作著,她也不好拂了人家的意。
便對一旁的楊玉珍說道:“玉珍,你跟他推兩下太極手,讓這位李小友感受一下真正太極拳。”
楊玉真聽明白了青如師叔的話裏之意。青雲道長的意思就是用真正的內家太極拳讓這個年輕人開開眼界,讓這個年輕人了解了解,他所謂練了四五年的太極拳,隻不過是一些民間的花架子而已。可以強身健體,飯後消食,但是要說什麽境界之類的。那就笑掉人家的大牙了。
於是,楊玉珍走到一旁,垂手靜立,然後做了一個太極的起手式,雙掌翻轉,向外伸出,說道:“來,來,咱們推兩下。”
青如道長說道:“李小友,玉珍是我當山的俗家弟子,練太極也有十年之久,已經摸到了太極拳的入門門檻。你可以上去用力推動她的雙掌,看看可不可以推動她的身體。若你能推動她的身體,證明你這幾年練習的太極還是有點效果的。”
李凡高一聽,立即心裏高興起來,說道:“哎呀呀,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原來楊小姐也是一位太極高手啊,那,那我就試試?”
楊玉珍點點頭,沒有說話,眼裏卻充滿了不屑。
李凡高沒有廢話,走上前去。他一招如封似壁,雙掌向前推出,正好抵住了楊玉清的雙掌。
他沒有使出體內電能內勁,隻是用自己身上普通的力量向前一推。
“噔噔噔噔”,楊玉清向後連退四步,臉上一片漲紅。
青如道長吃了一驚。她知道自己這個玉珍師侄在5年前已經練出了內力,五年來雖然在世俗間行走,但也勤練不輟,一身太極功夫已經達到小成的境界。江湖上普通的明鏡高手都非她的對手,怎麽會被這小年輕輕輕一推就後退四步呢?
青如道人雙眼盯著李凡高,心想:“莫非此人扮豬吃老虎,他其實是一個太極高手?”
楊玉珍不敢再輕視眼前的年輕人,使出一招摟膝拗步,邁步屈肘,腿下弓步站立,雙掌向前推出,同時運動搬運體內內力,雙腿牢牢地釘在了地麵上。
這時山上正好走下三名道人,見這邊有兩人在進行太極推手,3名道士便圍上前來觀看。走上前時,卻見到青如道長在一旁,先是一怔,忙向青如道長行禮:“見過師叔。”
他們頗為尷尬,本來是想看個熱鬧,誰知道有長輩在此。但此時又不好就此離開。若就此開溜,會給長輩留下不好印象。幾人也隻好站在一旁觀看。
(電力小知識:有電車的書友,充電時找一些“光儲充”電站充電,會便宜一點的喲。不過現在的充電app一般都有價格顯示,如果不在顯示範圍的,大家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