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剛走到殿前廣場的祭壇,突然,祭壇的另一邊走出一位女子。


    這女子穿著一身漢服,皮膚白皙,如畫的眉毛下是一雙漆黑的明眸,眼光向李凡高這邊一看,那叫一個顧盼生輝,流光溢彩。那漢服的寬大,卻掩飾不住這女子高挑的身材。


    她漫步走來,一搖一擺,那種柔和,那種韻味,那種清麗脫俗,在陽光的照映下,宛如一位下凡的仙女,讓李凡高心神一個恍惚。定眼看時,又覺得這女子怎麽如此眼熟呢?


    今天紫霄宮舉行道家典禮,對外不開放,這女子又怎會出現在紫霄宮的祭壇旁邊呢?


    李凡高正在恍惚和疑惑間,忽然,耳中傳來那女子高聲驚唿:“李凡高,你,你怎麽到武當山出家當道士了?”


    這聲音一出,那什麽清柔、韻味、脫俗、仙女什麽的頓時煙消雲散,眼前這女子,竟然是薑書影那小娘皮!


    李凡高心中失望,哎,剛才那形象多好多美呀!她這一出聲就把自己腦中那個幻想給打破滅了,下凡的仙女,變成那個戴著蛤蟆鏡的麻煩小娘皮。


    李凡高還沒出聲應答,就見青鬆道長雙眼一瞪,對著薑書影喝道:“你這小女娃,怎地不懂禮數?這是我武當的客卿,你不要胡亂嚷嚷。”


    青鬆道長身材高大,穿著一身道士服很有仙風道骨的樣子。


    那薑書影被青鬆道長這一喝,立即像鵪鶉一樣乖乖地靜了下來。一來青鬆道長是老人,是前輩;二來青鬆道長那威勢可不是蓋的。聲音一喝,手微微一揮,地上的落葉卷起,就好像被他之一喝之聲震了起來。


    李凡高忙對青鬆道長說道:“她是我的朋友,沒什麽見識,道長莫要見怪。”轉頭又對薑書影道:“你怎麽到這裏來了?又怎麽穿成這個樣子?cosy嗎?”


    “什麽,什麽我穿成這個樣子。你,你這話是什麽意思!”薑書影一聽李凡高的話語,頓時又覺得惱怒,聲音也大了起來。可是她轉眼又看到青鬆道長威嚴的樣子,連忙又降低了分貝,說道:“我,我這是在拍戲,我們的劇組就在這紫霄宮的那一邊。”她向紫霄宮的南邊指了一指說道。


    “拍戲你就拍戲唄,怎麽就一個人走過來這邊溜達了?”李凡高覺得好笑,這女人不走尋常路呀。


    “下麵幾場戲沒有我的戲份,我坐在那邊無聊,聽得這裏好像在舉行什麽儀式,一時好奇,便走過來看一看。你別問這麽多了,你怎麽會在這裏當道士呢?你,你家裏人知道嗎?”


    李凡高聽出她言語中有關切之意,也不好再忽悠他,便道:“我替武當山尋迴了一樣東西,他們為了感謝我,就給我安了一個身份,不算是道士。這以後啊,我進這個景區就不用花錢了。”


    旁邊的青鬆道長聽了,臉上直抽抽。敢情這小子把這客卿的身份當成進景區門票了。


    薑書影一聽,又覺得李凡高身上增添了一種神秘。在她看來。武當山這些道人都是隱世的修士。結合她拍戲的那些劇情,她腦補這些人都是高來高去的高人。


    好奇心之下,她差點又脫口問,尋迴的那東西是什麽?好在她還及時收刹住,沒有在青鬆道長麵前問出聲來。


    青鬆道長看了看薑書影,又看了看李凡高,說道:“這女娃子長得不錯。怪不得李道友你不肯上武當山居住了。”


    薑書影瞪大秀目看著李凡高。李凡高一臉尷尬的訕笑,這哪跟哪兒?


    他忙岔開話題,對薑書影道:“你趕快迴劇組吧,等下他們找你找不著,又會著急。我來武當有差不多大半個月,對這裏也算是熟悉,等你空閑時,我帶你遊一遊武當的景區哈。”這就有點敷衍的含義了,連最後的那個“哈”字也帶有翹尾音,就像對別人說“改天請你吃飯”的意思一樣。


    誰知薑書影卻點點頭道:“我的戲份明天便會拍完,後天就有空。正好我還沒遊過武當山呢,那你後天帶我四處走走。”


    李凡高一愣,和她這個大明星遊武當,豈不是自尋麻煩?下意識便要拒絕,可看了一眼旁邊的青鬆道長,自己這個客卿總得有個武當客卿的樣子,剛才話已出口,不好反悔,隻好答應了下來。


    薑書影迴她所在的劇組。李凡高與青鬆道長繼續前往逍遙穀。途中,李凡高問起哪些人可以修煉武當混元功,自己修煉混元功,也要遵守規矩雲雲。


    青鬆道長解釋,武當混元功是一種基礎的功法,隻要是武當派弟子,無論是出家道人還是俗家弟子均可修煉。


    李凡高又問起武當招收俗家弟子的條件,青鬆道長看了一眼李凡高,一臉揶揄地笑道:“其他條件也不用多說了,隻要是你李道友介紹入門的人,我敢擔保肯定會招收為俗家弟子。”


    李凡高知道自己的心意被青鬆道長看破,不禁老臉一紅。隻好看看天,又看看地,然後直打哈哈。


    引得青鬆道長也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早上,李凡高剛起床,手機叮的一聲,有短信信息提示。他打開手機一看,“轉入津貼金額1萬元。”


    他不由大感意外,青雲掌門說過武當客卿有津貼,可是他卻想不到這津貼竟然每個月竟有1萬元之多。


    怪不得青鬆道長對他說過,如果他在武當山上居住啊,待遇可以夠解決生活的費用,看來確不是虛言。


    原來武當待遇是這麽好的。


    李凡高轉念又一想。其實這也很正常啊,昨天他才上網瀏覽了一下武當景區的報道。原來武當景區竟然是全國最賺錢的景區,去年年門票收入竟達52億元。有這麽高的門票收入,武當山上之人的待遇好了那是理所當然了。


    現在,他李凡高也沾了其中的光了。


    李凡高在景區借了輛工程車,驅車來到附近的鎮子。


    走進一個菜市場,這鎮子的菜市場不大,他在市場裏麵找了兩遍,卻沒有找到牛蛙。雖然他不一定隻能用牛蛙來實驗,可是他隻對這東西最熟悉呀。


    菜市場上沒有牛蛙,那雞鵝鴨倒是不少,李凡高卻不敢買那些家禽。買那些家禽去試驗,試驗完了這些東西往哪擱?


    想來想去,他買了5條塘鯴魚,這種魚是江南的魚類,大多為水產養殖,李凡高小時候也不知捉了多少,這菜市場裏也有魚檔售賣這種魚。


    李凡高用黑色塑料袋子裝好,迴到景區工程部,還了車,提著黑色塑料袋向太極湖走去。


    來到了一處僻靜的湖畔,隨手找了一塊石頭,李凡高從塑料袋中倒出一條塘鯴魚,用石頭在塘鯴魚的頭部輕輕一砸。他這一砸用的是太極中的陰力,塘鯴表麵上沒有什麽裂骨的創傷,但是其腦部組織卻是受了撞擊。


    李凡高右手一晃,手掌中多了一根不鏽鋼教鞭。


    (武當山是國內收入最高的旅遊景區不假,人物與收入卻是虛構,老鐵們千萬不要對號入座哈。再次求擊點催更加好評,段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年三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年三省並收藏人在江湖:一個電力工程師的奇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