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簽帥府那莊重而略顯威嚴的門前,湯夫人的目光於此刻才終於捕捉到楚天佑一行人的身影。她的眼眸之中,瞬間被激動與尊崇填滿,隻見她蓮步輕移,輕盈而不失端莊。盈盈下拜之際,行了一個極為誠摯的大禮,口中高唿:“大恩人,大恩人呐!”那聲音因內心的澎湃而微微顫抖,仿佛每一個字節都承載著過往歲月中無盡的感恩與敬意。
楚天佑見狀,趕忙微微欠身伸手示意其免禮,他的動作優雅自然,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臉上帶著如春風拂麵般的微笑,和聲說道:“夫人,許久未曾相見,不想夫人對楚大仍記憶猶新,心照不宣。”
趙羽亦緊隨其後,上前一步,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朗聲道:“夫人,你想必也不會忘卻我趙二吧。”他昂首挺胸,整了整衣衫,那氣宇軒昂的模樣,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與自信。
湯夫人臉上滿是惶恐之色,急切地說道:“我怎會將兩位大恩人忘懷呢?不敢,不敢呐。”她的眼神中敬畏之意盡顯,仿佛眼前之人是那高高在上、不容褻瀆的神隻。
丁五味在一旁目睹這一切,隻覺一頭霧水,滿心的疑惑如潮水般洶湧。他忍不住伸手扯了扯楚天佑的衣袖,將腦袋湊近,壓低聲音問道:“大恩人?徒弟,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啊?為何夫人對你們如此恭敬?”
然而,楚天佑神色絲毫未變,依舊專注地與湯夫人交談,對丁五味的詢問置若罔聞,似是沉浸在與湯夫人久別重逢的敘舊氛圍裏,又似有著不便言說的隱情。
楚天佑轉而望向湯夫人,臉上笑意更盛,如暖陽般和煦可親,說道:“夫人,聞令千金出閣,特來道賀,願喜事順遂,福澤滿門!”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在空氣中迴蕩,帶著濃濃的喜悅與真誠,似要將這份歡喜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讓整個氛圍都沉浸在這歡快的氣息之中。
湯夫人亦被楚天佑的熱情所感染,笑容燦爛如花,說道:“同喜同喜,兩位大恩人能親自駕臨,實乃我湯家莫大之榮幸,使我府宅生輝,蓬蓽增光。請進,快請進。”她側身做出請的姿勢,動作優雅大方,盡顯女主人的雍容氣度與好客之情。
楚天佑抬手,手臂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指向身旁的楚天玉,介紹道:“我們尚有幾位朋友同行。這是舍妹,楚天玉,今日特來一同賀喜。”
楚天玉蓮步輕移,身姿婀娜似仙,她微微頷首,麵上帶著落落大方的微笑,那笑容如月光灑地般清冷而迷人,輕輕向湯夫人點頭示意。
湯夫人趕忙迴禮,向楚天玉行了一禮,口中說道:“楚小姐,今日得見,實乃幸事。”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與欣賞,細細打量著這位氣質出眾的女子,似在探尋她身上的獨特韻味,又似在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目光中滿是讚歎與喜愛。
趙羽接著引見:“夫人,這位是白姑娘白珊珊。”
白珊珊微微屈膝,福了一福,動作輕柔優雅,輕聲說道:“見過夫人。”
湯夫人忙道:“不敢不敢,若有招待不周之處,萬望白姑娘海涵。”她的語氣謙遜有禮,帶著對客人的敬重與客氣,盡顯大家風範。
趙羽又道:“這位是風生衣,乃小姐的貼身護衛。”
風生衣雙手抱拳,動作幹脆利落,如蒼鬆般挺拔堅毅,行禮道:“風生衣見過夫人。”
湯夫人微微點頭,說道:“風公子有禮”她的目光在風生衣身上短暫停留,目光中帶著一絲審視與認可。
趙羽正要繼續引見丁五味,楚天佑已先開口:“這是丁公公。”言罷,楚天佑輕輕將丁五味推至身前。
丁五味踉蹌了一下才穩住身形,他尷尬地整了整衣衫,臉上擠出不自然的笑容,見禮道:“夫人,有禮了。初臨貴府,諸多驚擾,還望海涵。”
湯夫人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奧,丁公公。”她的目光在丁五味身上仔細打量,似在思索著什麽,試圖從他的麵容與舉止中找尋出一些端倪。
趙羽見湯夫人麵露疑惑,便快步上前,他的腳步輕盈而迅速,附耳輕聲向湯夫人略作解釋:“夫人,此人頗為有趣,亦有些許癡病,時常幻想自己是名連國主都忌憚三分的中官呢。雖行為乖張,但心地不壞,還望夫人莫要見怪。”他的聲音極低,如蚊蠅嗡嗡,唯有湯夫人能夠聽聞。
湯夫人聽聞,不禁莞爾,泛起絲絲漣漪:“那倒是十分新奇有趣。”她的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似覺得此事頗為詼諧。
趙羽忙道:“正是,有趣便莫要拆穿他。”
湯夫人會意,微微點頭:“明白。”旋即又提高聲音,熱情說道:“丁公公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海涵,歡迎之至!”她的語氣熱情洋溢,讓人挑不出半分錯處,盡顯待客之道的周全與圓融。
丁五味趕忙謙遜道:“不敢不敢,恭喜湯夫人愛女出閣,恭喜恭喜。願小姐與姑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永結同心。”他的臉上堆滿了笑容,試圖以此掩飾內心的尷尬與不安,那笑容卻顯得有些牽強。
湯夫人笑應:“同喜同喜,多謝丁公公美言。”
楚天佑再次開口:“夫人,我還有那兩位朋友。”說罷,他的手指修長而白皙,如青蔥般指向汪母和餘秋琴。
湯夫人疑道:“他們是?”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中帶著一絲不解與好奇,目光在汪母和餘秋琴身上來迴掃視。
楚天佑道:“他們亦是我們的友人,不妨請二位自報家門。”他的聲音平靜而沉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讓人不自覺地遵循他的話語。
汪林月微微屈膝,她的動作略顯遲緩,帶著歲月的滄桑與痕跡,說道:“民婦汪林月。”
餘秋琴亦行禮,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民婦汪餘秋琴。”
楚天佑對湯夫人說道:“夫人,他們皆是我特意邀來的朋友,待會兒便同我們一道入席。”
湯夫人似有所悟,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笑道:“今日這兩場鬧喜,莫不是二位大恩人故意為之的玩笑?”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調侃與戲謔,仿佛已經看穿了這背後的些許端倪,卻又不點破,留有餘韻。
“哈哈哈”楚天佑哈哈大笑,那笑聲爽朗而豪邁,在空中迴蕩許久
湯夫人明白了什麽似的,率先開口道:“心照不宣,心照不宣”
眾人亦齊聲附和:“心照不宣 心照不宣。”獨丁五味仍在困惑之中,他撓了撓頭,喃喃自語:“心照不宣,我跟誰心照不宣,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啊,我莫不是吃了迷藥,糊塗了不成?”
楚天佑對湯夫人道:“夫人,今日我等突如其來,多了九位不速之客,實有冒昧之處,還望見諒。”他的語氣帶著一絲歉意,但眼神依然堅定而自信。
湯夫人忙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九位?這不是八位嗎?”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似乎在仔細計算著人數。
楚天佑解釋道:“還有一位,還有一位小友呢,調皮貪玩,溜進府裏玩耍去了,他叫……”
餘秋琴急道:“汪誌邦,我進去找他,他是我兒子。”她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衝進府中尋找兒子,那母性的本能在此刻展露無遺。
楚天佑抬手阻攔,他的手臂如同一道堅實的屏障,堅定而有力:“慢,讓舍妹和白姑娘去吧。她們心思細膩,且與孩子相處甚歡,定能尋得。”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信任與篤定,似乎對楚天玉和白珊珊充滿了信心。
餘秋琴不解:“應該我去啊,他是我的兒子。我與他血脈相連,他最親近的人便是我,我定能更快地找到他。”
楚天佑耐心解釋道:“舍妹和白姑娘極喜孩子,她們與孩子溝通無礙,更易讓孩子敞開心扉。”他的語氣輕柔而安慰,試圖讓餘秋琴放下心中的焦慮,相信他們的安排。
楚天玉點頭:“大哥,那我和珊珊就先進去了。”
白珊珊亦對餘秋琴道:“那我們先進去,你還是留在這裏陪婆婆。”
楚天佑轉向湯夫人:“那我們就入席吧。”
湯夫人欣然應允:“好,就請各位入席吧。擺宴露落園 風來水榭。”她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帶著女主人的果斷與大氣,彰顯出湯家的好客與豪爽。
眾人行至亭廊之上,楚天佑抬眼環顧,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欣賞與讚歎,讚道:“露落園 風來水榭,這園榭之名可是取自文雄臾信《小園賦》裏的詞句,‘桐間露落,柳下風來’?此名頗具詩意與韻味,將那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雅完美融合,令人陶醉其中。”
湯夫人微笑迴應:“正是小婿汪恩倫借取臾信小園賦裏的詞句,以之命名,以之寄情。他對這篇賦文情有獨鍾,常言從中感悟頗多。”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自豪,似乎對女婿的才情頗為滿意,也為自家女婿的文化底蘊而感到驕傲。
楚天佑目光深邃,若有所思地吟道:“‘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淒愴,隴水則肝膽斷絕’,此般《小園賦》中的詞句,滿滿皆是寂寞之人的思鄉愁苦與別鄉哀痛。夫人,令婿以此詞句命名園榭,莫非他亦是離鄉背井之人?”那語調低沉而緩慢,似在輕輕撥動著往昔歲月的琴弦,每一個音符都縈繞著對離人愁緒的探問。
湯夫人微微頷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哀傷,輕聲應道:“正是。小婿本是外鄉之人,自幼孤苦伶仃,獨自漂泊,遠離故鄉,其間艱辛,實難盡述。”
楚天佑微微傾身,追問道:“那他家鄉可還有其他親人?”那
湯夫人輕輕搖頭,歎道:“沒了,自小便是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形單影隻。”這歎息聲似有千鈞之重,沉沉地墜落在眾人心間,泛起一圈圈憐憫的漣漪。
楚天佑眉頭微皺,愈發疑惑:“如此,那不知他是怎樣成為湯家佳婿的呢?這其中定有一番曲折經曆吧。”
湯夫人抬眸,看了看眾人,緩聲道:“此事說來話長,一時半會兒難以言盡。不如我們先入席用膳,待席間我再與恩人您細細訴說其中經過。”
這邊丁五味滿心好奇,他湊到趙羽和風生衣身旁,悄聲問道:“為何湯夫人對咱們這般客氣?你們快與我說說。”
趙羽與風生衣相視一眼,心領神會,當下胡編亂造起來。趙羽壓低聲音,一本正經地說道:“昔日夫人外出途中遇歹人襲擊,險象環生之時,我等恰好路過,奮力相救,才使夫人脫離險境。自那以後,夫人便對我們感恩戴德,視若恩人。”
丁五味聽了,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我說呢。”
另一邊,在簽帥府的庭院深處,白珊珊和楚天玉一左一右牽著汪誌邦的小手。楚天玉蹲下身子,目光溫柔如水,輕聲問道:“今日在大街上見你喊那新郎官爹,誌邦,你確定他真的是你爹嗎?”
汪誌邦仰起小臉,眼睛亮晶晶的,毫不猶豫地答道:“嗯,他就是我爹。我不會認錯的,我一眼就認出來了。”那小臉上洋溢著的篤定與喜悅,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周圍的角落。
白珊珊微微歪著頭,疑惑地說道:“可是我聽你娘說,你們可能認錯人了,他不是你爹呢。”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不解,。
汪誌邦緊緊握住兩人的手,著急地辯解道:“我真的沒認錯人。我認得我爹,那個新郎官就是我爹,我看到他手上有和爹一模一樣的刀傷,就在這兒。”說著,他用小手指了指自己的手背,眼神中滿是認真與堅持。
白珊珊與楚天玉對視一眼,又問道:“那你爹為什麽不認你們呢?這可真奇怪。”她們的眉頭輕輕皺起,心中滿是疑惑,想要為這個可愛又可憐的孩子解開心中的謎團。
汪誌邦眼中的光芒瞬間黯淡下去,小嘴一撇,帶著哭腔說道:“我不知道。爹以前跟我說過,他出去做事掙錢,等有了錢就一定會迴來,讓我和娘還有奶奶過上好日子。可是現在,他為什麽不要我了呢?”那聲音中滿是委屈與不解,仿佛一隻受傷的小獸,在黑暗中無助地嗚咽。
他抽了抽鼻子,繼續說道:“我一直都很聽話,很孝順。我幫奶奶醃醬菜,給奶奶洗腳丫、捶腿背,還幫娘洗衣服、喂雞鴨。我什麽都沒做錯,為什麽爹就不要我了呢?”說到這裏,汪誌邦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那哭聲如同一把銳利的劍,直直地刺進在場每個人的心間,讓人忍不住心生憐憫與同情。
楚天佑見狀,趕忙微微欠身伸手示意其免禮,他的動作優雅自然,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臉上帶著如春風拂麵般的微笑,和聲說道:“夫人,許久未曾相見,不想夫人對楚大仍記憶猶新,心照不宣。”
趙羽亦緊隨其後,上前一步,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意,朗聲道:“夫人,你想必也不會忘卻我趙二吧。”他昂首挺胸,整了整衣衫,那氣宇軒昂的模樣,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與自信。
湯夫人臉上滿是惶恐之色,急切地說道:“我怎會將兩位大恩人忘懷呢?不敢,不敢呐。”她的眼神中敬畏之意盡顯,仿佛眼前之人是那高高在上、不容褻瀆的神隻。
丁五味在一旁目睹這一切,隻覺一頭霧水,滿心的疑惑如潮水般洶湧。他忍不住伸手扯了扯楚天佑的衣袖,將腦袋湊近,壓低聲音問道:“大恩人?徒弟,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啊?為何夫人對你們如此恭敬?”
然而,楚天佑神色絲毫未變,依舊專注地與湯夫人交談,對丁五味的詢問置若罔聞,似是沉浸在與湯夫人久別重逢的敘舊氛圍裏,又似有著不便言說的隱情。
楚天佑轉而望向湯夫人,臉上笑意更盛,如暖陽般和煦可親,說道:“夫人,聞令千金出閣,特來道賀,願喜事順遂,福澤滿門!”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在空氣中迴蕩,帶著濃濃的喜悅與真誠,似要將這份歡喜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讓整個氛圍都沉浸在這歡快的氣息之中。
湯夫人亦被楚天佑的熱情所感染,笑容燦爛如花,說道:“同喜同喜,兩位大恩人能親自駕臨,實乃我湯家莫大之榮幸,使我府宅生輝,蓬蓽增光。請進,快請進。”她側身做出請的姿勢,動作優雅大方,盡顯女主人的雍容氣度與好客之情。
楚天佑抬手,手臂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指向身旁的楚天玉,介紹道:“我們尚有幾位朋友同行。這是舍妹,楚天玉,今日特來一同賀喜。”
楚天玉蓮步輕移,身姿婀娜似仙,她微微頷首,麵上帶著落落大方的微笑,那笑容如月光灑地般清冷而迷人,輕輕向湯夫人點頭示意。
湯夫人趕忙迴禮,向楚天玉行了一禮,口中說道:“楚小姐,今日得見,實乃幸事。”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好奇與欣賞,細細打量著這位氣質出眾的女子,似在探尋她身上的獨特韻味,又似在欣賞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目光中滿是讚歎與喜愛。
趙羽接著引見:“夫人,這位是白姑娘白珊珊。”
白珊珊微微屈膝,福了一福,動作輕柔優雅,輕聲說道:“見過夫人。”
湯夫人忙道:“不敢不敢,若有招待不周之處,萬望白姑娘海涵。”她的語氣謙遜有禮,帶著對客人的敬重與客氣,盡顯大家風範。
趙羽又道:“這位是風生衣,乃小姐的貼身護衛。”
風生衣雙手抱拳,動作幹脆利落,如蒼鬆般挺拔堅毅,行禮道:“風生衣見過夫人。”
湯夫人微微點頭,說道:“風公子有禮”她的目光在風生衣身上短暫停留,目光中帶著一絲審視與認可。
趙羽正要繼續引見丁五味,楚天佑已先開口:“這是丁公公。”言罷,楚天佑輕輕將丁五味推至身前。
丁五味踉蹌了一下才穩住身形,他尷尬地整了整衣衫,臉上擠出不自然的笑容,見禮道:“夫人,有禮了。初臨貴府,諸多驚擾,還望海涵。”
湯夫人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奧,丁公公。”她的目光在丁五味身上仔細打量,似在思索著什麽,試圖從他的麵容與舉止中找尋出一些端倪。
趙羽見湯夫人麵露疑惑,便快步上前,他的腳步輕盈而迅速,附耳輕聲向湯夫人略作解釋:“夫人,此人頗為有趣,亦有些許癡病,時常幻想自己是名連國主都忌憚三分的中官呢。雖行為乖張,但心地不壞,還望夫人莫要見怪。”他的聲音極低,如蚊蠅嗡嗡,唯有湯夫人能夠聽聞。
湯夫人聽聞,不禁莞爾,泛起絲絲漣漪:“那倒是十分新奇有趣。”她的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似覺得此事頗為詼諧。
趙羽忙道:“正是,有趣便莫要拆穿他。”
湯夫人會意,微微點頭:“明白。”旋即又提高聲音,熱情說道:“丁公公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海涵,歡迎之至!”她的語氣熱情洋溢,讓人挑不出半分錯處,盡顯待客之道的周全與圓融。
丁五味趕忙謙遜道:“不敢不敢,恭喜湯夫人愛女出閣,恭喜恭喜。願小姐與姑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永結同心。”他的臉上堆滿了笑容,試圖以此掩飾內心的尷尬與不安,那笑容卻顯得有些牽強。
湯夫人笑應:“同喜同喜,多謝丁公公美言。”
楚天佑再次開口:“夫人,我還有那兩位朋友。”說罷,他的手指修長而白皙,如青蔥般指向汪母和餘秋琴。
湯夫人疑道:“他們是?”她的眉頭微微皺起,眼中帶著一絲不解與好奇,目光在汪母和餘秋琴身上來迴掃視。
楚天佑道:“他們亦是我們的友人,不妨請二位自報家門。”他的聲音平靜而沉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讓人不自覺地遵循他的話語。
汪林月微微屈膝,她的動作略顯遲緩,帶著歲月的滄桑與痕跡,說道:“民婦汪林月。”
餘秋琴亦行禮,眼神中透著一絲堅定:“民婦汪餘秋琴。”
楚天佑對湯夫人說道:“夫人,他們皆是我特意邀來的朋友,待會兒便同我們一道入席。”
湯夫人似有所悟,臉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笑道:“今日這兩場鬧喜,莫不是二位大恩人故意為之的玩笑?”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調侃與戲謔,仿佛已經看穿了這背後的些許端倪,卻又不點破,留有餘韻。
“哈哈哈”楚天佑哈哈大笑,那笑聲爽朗而豪邁,在空中迴蕩許久
湯夫人明白了什麽似的,率先開口道:“心照不宣,心照不宣”
眾人亦齊聲附和:“心照不宣 心照不宣。”獨丁五味仍在困惑之中,他撓了撓頭,喃喃自語:“心照不宣,我跟誰心照不宣,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啊,我莫不是吃了迷藥,糊塗了不成?”
楚天佑對湯夫人道:“夫人,今日我等突如其來,多了九位不速之客,實有冒昧之處,還望見諒。”他的語氣帶著一絲歉意,但眼神依然堅定而自信。
湯夫人忙道:“求之不得,求之不得。九位?這不是八位嗎?”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疑惑,似乎在仔細計算著人數。
楚天佑解釋道:“還有一位,還有一位小友呢,調皮貪玩,溜進府裏玩耍去了,他叫……”
餘秋琴急道:“汪誌邦,我進去找他,他是我兒子。”她的臉上滿是焦急之色,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衝進府中尋找兒子,那母性的本能在此刻展露無遺。
楚天佑抬手阻攔,他的手臂如同一道堅實的屏障,堅定而有力:“慢,讓舍妹和白姑娘去吧。她們心思細膩,且與孩子相處甚歡,定能尋得。”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信任與篤定,似乎對楚天玉和白珊珊充滿了信心。
餘秋琴不解:“應該我去啊,他是我的兒子。我與他血脈相連,他最親近的人便是我,我定能更快地找到他。”
楚天佑耐心解釋道:“舍妹和白姑娘極喜孩子,她們與孩子溝通無礙,更易讓孩子敞開心扉。”他的語氣輕柔而安慰,試圖讓餘秋琴放下心中的焦慮,相信他們的安排。
楚天玉點頭:“大哥,那我和珊珊就先進去了。”
白珊珊亦對餘秋琴道:“那我們先進去,你還是留在這裏陪婆婆。”
楚天佑轉向湯夫人:“那我們就入席吧。”
湯夫人欣然應允:“好,就請各位入席吧。擺宴露落園 風來水榭。”她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帶著女主人的果斷與大氣,彰顯出湯家的好客與豪爽。
眾人行至亭廊之上,楚天佑抬眼環顧,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欣賞與讚歎,讚道:“露落園 風來水榭,這園榭之名可是取自文雄臾信《小園賦》裏的詞句,‘桐間露落,柳下風來’?此名頗具詩意與韻味,將那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雅完美融合,令人陶醉其中。”
湯夫人微笑迴應:“正是小婿汪恩倫借取臾信小園賦裏的詞句,以之命名,以之寄情。他對這篇賦文情有獨鍾,常言從中感悟頗多。”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自豪,似乎對女婿的才情頗為滿意,也為自家女婿的文化底蘊而感到驕傲。
楚天佑目光深邃,若有所思地吟道:“‘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淒愴,隴水則肝膽斷絕’,此般《小園賦》中的詞句,滿滿皆是寂寞之人的思鄉愁苦與別鄉哀痛。夫人,令婿以此詞句命名園榭,莫非他亦是離鄉背井之人?”那語調低沉而緩慢,似在輕輕撥動著往昔歲月的琴弦,每一個音符都縈繞著對離人愁緒的探問。
湯夫人微微頷首,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哀傷,輕聲應道:“正是。小婿本是外鄉之人,自幼孤苦伶仃,獨自漂泊,遠離故鄉,其間艱辛,實難盡述。”
楚天佑微微傾身,追問道:“那他家鄉可還有其他親人?”那
湯夫人輕輕搖頭,歎道:“沒了,自小便是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形單影隻。”這歎息聲似有千鈞之重,沉沉地墜落在眾人心間,泛起一圈圈憐憫的漣漪。
楚天佑眉頭微皺,愈發疑惑:“如此,那不知他是怎樣成為湯家佳婿的呢?這其中定有一番曲折經曆吧。”
湯夫人抬眸,看了看眾人,緩聲道:“此事說來話長,一時半會兒難以言盡。不如我們先入席用膳,待席間我再與恩人您細細訴說其中經過。”
這邊丁五味滿心好奇,他湊到趙羽和風生衣身旁,悄聲問道:“為何湯夫人對咱們這般客氣?你們快與我說說。”
趙羽與風生衣相視一眼,心領神會,當下胡編亂造起來。趙羽壓低聲音,一本正經地說道:“昔日夫人外出途中遇歹人襲擊,險象環生之時,我等恰好路過,奮力相救,才使夫人脫離險境。自那以後,夫人便對我們感恩戴德,視若恩人。”
丁五味聽了,喃喃自語道:“原來如此,我說呢。”
另一邊,在簽帥府的庭院深處,白珊珊和楚天玉一左一右牽著汪誌邦的小手。楚天玉蹲下身子,目光溫柔如水,輕聲問道:“今日在大街上見你喊那新郎官爹,誌邦,你確定他真的是你爹嗎?”
汪誌邦仰起小臉,眼睛亮晶晶的,毫不猶豫地答道:“嗯,他就是我爹。我不會認錯的,我一眼就認出來了。”那小臉上洋溢著的篤定與喜悅,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周圍的角落。
白珊珊微微歪著頭,疑惑地說道:“可是我聽你娘說,你們可能認錯人了,他不是你爹呢。”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不解,。
汪誌邦緊緊握住兩人的手,著急地辯解道:“我真的沒認錯人。我認得我爹,那個新郎官就是我爹,我看到他手上有和爹一模一樣的刀傷,就在這兒。”說著,他用小手指了指自己的手背,眼神中滿是認真與堅持。
白珊珊與楚天玉對視一眼,又問道:“那你爹為什麽不認你們呢?這可真奇怪。”她們的眉頭輕輕皺起,心中滿是疑惑,想要為這個可愛又可憐的孩子解開心中的謎團。
汪誌邦眼中的光芒瞬間黯淡下去,小嘴一撇,帶著哭腔說道:“我不知道。爹以前跟我說過,他出去做事掙錢,等有了錢就一定會迴來,讓我和娘還有奶奶過上好日子。可是現在,他為什麽不要我了呢?”那聲音中滿是委屈與不解,仿佛一隻受傷的小獸,在黑暗中無助地嗚咽。
他抽了抽鼻子,繼續說道:“我一直都很聽話,很孝順。我幫奶奶醃醬菜,給奶奶洗腳丫、捶腿背,還幫娘洗衣服、喂雞鴨。我什麽都沒做錯,為什麽爹就不要我了呢?”說到這裏,汪誌邦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那哭聲如同一把銳利的劍,直直地刺進在場每個人的心間,讓人忍不住心生憐憫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