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老板,來份今天的報紙。”大一學生夏同學照例來到報亭買報,今天報紙上的頭條是——中國國青5-1橫掃對手晉級世青賽,小將季傑梅開二度。
報紙上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隻有十八歲,迎著風奔跑慶祝,可謂把“青春”二字詮釋到了極致。
夏同學是鐵杆球迷,自己平日裏也喜歡踢足球,一直關注著全世界足球的新聞,他自然也渴望著中國足球崛起——可惜中國足球太不爭氣!
而國青隊這場大勝,屬實讓中國球迷們信心倍增。小將季傑也是一戰成名,各大媒體都稱他為“集未來與希望於一身的少年英雄”。
夏同學突然有個想法——他想認識一下這位少年英雄!
說幹就幹!夏同學查到了地址,直接開始動手寫信——
“季傑你好啊,見字如麵,我是一名國足球迷,因為看了你的比賽,非常激動,所以寫了這封信。……相信你一定能很快進入國家隊,帶領中國隊打入世界杯!拿下世界杯冠軍!成為中國足球的超級巨星!我現在開始當你的粉絲,等過幾年,我就是老粉了吧?”
夏同學洋洋灑灑寫了一千字,自從上了大學以來一直文筆匱乏,如今卻奇跡般恢複了!他還買了一些帶有當地特色的明信片還有紀念畫作為禮物一同放進了信封裏,當然,還有迴信的信封、郵票、郵費。
夏同學就這樣滿懷期待的把信投了出去。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
兩個月過去了。
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他心裏等待的熱情也被澆得心灰意冷。
突然有一天,室友拿著一個包裹跑進來,交給夏同學:“夏哥,你的東西!”
夏同學一開始並沒有覺得那會是什麽迴信,畢竟他放的迴信用的物件是信封。
直到他掏出了一件國足的球衣!上麵還有簽名!反過來看名字,赫然印著“ji jie”夏同學的心開始狂跳起來!
然後是一個被疊的方方正正的信紙——
“您好,我是季傑,感謝您的支持!因為我一直忙於訓練沒能及時給您迴複,非常抱歉。很高興看到您這樣支持我,為了表達感謝,我把我的球衣送給您,希望您不要嫌棄。我也會努力變得更好,讓它在您手裏更有價值!”
季傑的字寫的並不是很好看,但是能看出很認真,一筆一劃的。尤其是信的最後還畫了一個笑臉,這讓夏同學更能清晰的感覺到這是“同齡人”。
夏同學感動的簡直要流眼淚了!那種快樂和激動,簡直是從心底爆發出來的!
其他室友都湊過來——
“哇,季傑把球衣寄給你了誒!”
“還是他亞青賽時候穿過的!”
“牛逼啊哥們,跟未來的球星交上朋友了!”
夏同學甚至直接把這個球衣穿出去了一天,走在校園裏得意洋洋的炫耀。
他甚至開始幻想,以後和季傑成了好朋友,就可以有空一起踢一踢野球!
他也又給季傑寫了信,但是這次他沒等到迴信。
再後來——
1997年世青賽,季傑發揮很差,中國國青也小組賽就出局了,一夜之間季傑從“英雄”被打成了“罪人”。
再後來,季傑出去留洋了,先是去了英超,又去了德甲,甚至後來去了德乙。夏同學曾經盼著季傑可以有機會進入豪門踢上歐冠,然而季傑上場時間並沒有撈到多少,最後隻能黯然迴國。
國內報紙說他是“傷仲永式的天才”。
2001年,國足曆史首次進入世界杯,舉國歡慶。而2002年世界杯上,國足一球未進而出局,再次成為全國唾棄的對象。季傑現在當打之年作為國家隊主力後衛,也是被罵的最狠的一個。
夏同學看著電視直播裏失魂落魄的季傑,百感交集。
他又想起了幾年前季傑在亞青賽上鮮衣怒馬少年郎的模樣,而如今的季傑垂頭喪氣,也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成了和前輩們一樣的被“嫌棄”的水平。
他走迴臥室,翻出那件簽名球衣,這麽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時不時拿出來看看。
那一瞬間他很淒涼,他不想批判季傑哪裏踢得不好,他甚至不希望別人對季傑進行批判,但是反駁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在足球裏踢不好被批評是很正常的事,他卻總想給季傑找借口。他隻覺得很淒涼也很心酸,好像也就此埋葬了自己的一段期待與夢想。
他總覺得現在的季傑也和以前的季傑不是同一個人了,那樣優秀充滿希望的人,怎麽會變成這樣。
2002年世界杯也成了他完整看過的最後一屆足球比賽,他也不是當年那個熱血沸騰的大學生了,他從夏同學成了老夏,可以留給他看足球和搞愛好的時間越來越少。他要工作,要養家,要攢錢買房準備結婚……
那件球衣卻一直掛在老夏家的衣櫥裏,跟著他從大學宿舍,到租的小房子,到他結婚的婚房,還有那封信也是,紙都發黃了,但是還是一直放在老夏的錢包裏,再後來,那封信也找不到了。
老夏找了好久,也遺憾了好久。
2004年年底,當國足再次無緣世界杯的消息傳出,老夏正照顧著他懷孕的妻子。看到這個新聞,作為球迷的夫妻倆都是一聲歎息。
此時他們大概不會想到,他們那沒出生的孩子將會披上中國的戰袍,同樣的被稱作“中國的希望”。
他們也沒想到,他們的兒子會跟季傑的兒子成了好朋友。
時間已經來到了2018年。
季傑已經退役了三年了,現在在一個俱樂部擔任梯隊教練。
中國再次無緣世界杯,倒在了離世界杯最近的地方。國足已經換了一批人,鋪天蓋地的罵聲一點沒變,令人失望的成績也一點沒變。
老夏在心裏猶豫了一瞬間——該不該讓兒子走足球的路?不過兒子才13歲,過兩年再考慮也不遲。
中國青少年聯賽u13組的決賽,夏家一家人去現場給兒子加油助威,而這時有個人來到老夏旁邊,坐下主動跟他聊天。
“哎,你是夏天的家長吧?我是季風他爸爸,咱們的孩子關係這麽好,咱作為家長也認識一下?”季傑說。
老夏看著出現在眼前的季傑,隻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像是突然迴到了二十年前一樣,眼前這張臉,和二十年前那個少年的臉重合,而自己仿佛也像變迴了夏同學。
老夏和季傑兩個人都性格很好,很快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老夏提到他拿到過季傑的簽名球衣,現在還掛在家裏的衣櫥裏。
“哎呀,原來是你呀!”季傑聽了之後很高興,“我記得你,因為我在國青隊期間就送過這一次球衣!”
“那真是太榮幸了!”老夏說。
老夏覺得和做夢一樣,二十多年前,他也曾經幻想過和小將季傑成為朋友,不過這種事情也隻是想想。
結果二十多年後,他以夏天的爸爸的身份認識了季風的爸爸季傑,兩人聊的很投緣,隻覺得相見恨晚。
夏天和季風所在的球隊贏下了這場比賽,夏天和季風也激動地朝著家長所在的看台揮手。
季傑和老夏看著兩個意氣風發的小少年,也不約而同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些時刻——
他們已不再年輕,但是總有人這樣年輕,帶著熱愛與驕傲,奔跑與拚搏著。
老夏心想,之所以覺得那些年很珍貴,大概是因為那時候他也很年輕,這些看球的經曆,那些熱血沸騰的決定,已經融入了他的青春裏,所以當他為小將季傑遺憾和惋惜的那一刻,為自己丟失了那封信而惋惜的那一刻,或許也是在遺憾自己也有夢想沒有實現,也遺憾自己也青春不再了。
“我想辦個青訓。”季傑忽然說,“我已經準備從俱樂部辭職了,現在很多孩子基本功都很差,15.6歲的年齡,球都停不好,肌肉發力的方式也都不對,我想自己去全國各地選拔一些能力還可以的孩子,盡早開始抓這些基礎的東西。現在很多小孩有天賦但是慢慢被埋沒了,還有這足球環境也不好,家長都不敢把孩子送來踢球……我打算是看看能不能跟一些高校和高中合作,保證孩子就算不踢了也接著就有學上,不會耽誤孩子前途,讓家長也能放心……”
“好啊!季哥你這想法太好了!”老夏說,“到時候你需要我的幫助盡管說,我會盡力來幫忙!”
“老板,來份今天的報紙。”大一學生夏同學照例來到報亭買報,今天報紙上的頭條是——中國國青5-1橫掃對手晉級世青賽,小將季傑梅開二度。
報紙上那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隻有十八歲,迎著風奔跑慶祝,可謂把“青春”二字詮釋到了極致。
夏同學是鐵杆球迷,自己平日裏也喜歡踢足球,一直關注著全世界足球的新聞,他自然也渴望著中國足球崛起——可惜中國足球太不爭氣!
而國青隊這場大勝,屬實讓中國球迷們信心倍增。小將季傑也是一戰成名,各大媒體都稱他為“集未來與希望於一身的少年英雄”。
夏同學突然有個想法——他想認識一下這位少年英雄!
說幹就幹!夏同學查到了地址,直接開始動手寫信——
“季傑你好啊,見字如麵,我是一名國足球迷,因為看了你的比賽,非常激動,所以寫了這封信。……相信你一定能很快進入國家隊,帶領中國隊打入世界杯!拿下世界杯冠軍!成為中國足球的超級巨星!我現在開始當你的粉絲,等過幾年,我就是老粉了吧?”
夏同學洋洋灑灑寫了一千字,自從上了大學以來一直文筆匱乏,如今卻奇跡般恢複了!他還買了一些帶有當地特色的明信片還有紀念畫作為禮物一同放進了信封裏,當然,還有迴信的信封、郵票、郵費。
夏同學就這樣滿懷期待的把信投了出去。
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
兩個月過去了。
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他心裏等待的熱情也被澆得心灰意冷。
突然有一天,室友拿著一個包裹跑進來,交給夏同學:“夏哥,你的東西!”
夏同學一開始並沒有覺得那會是什麽迴信,畢竟他放的迴信用的物件是信封。
直到他掏出了一件國足的球衣!上麵還有簽名!反過來看名字,赫然印著“ji jie”夏同學的心開始狂跳起來!
然後是一個被疊的方方正正的信紙——
“您好,我是季傑,感謝您的支持!因為我一直忙於訓練沒能及時給您迴複,非常抱歉。很高興看到您這樣支持我,為了表達感謝,我把我的球衣送給您,希望您不要嫌棄。我也會努力變得更好,讓它在您手裏更有價值!”
季傑的字寫的並不是很好看,但是能看出很認真,一筆一劃的。尤其是信的最後還畫了一個笑臉,這讓夏同學更能清晰的感覺到這是“同齡人”。
夏同學感動的簡直要流眼淚了!那種快樂和激動,簡直是從心底爆發出來的!
其他室友都湊過來——
“哇,季傑把球衣寄給你了誒!”
“還是他亞青賽時候穿過的!”
“牛逼啊哥們,跟未來的球星交上朋友了!”
夏同學甚至直接把這個球衣穿出去了一天,走在校園裏得意洋洋的炫耀。
他甚至開始幻想,以後和季傑成了好朋友,就可以有空一起踢一踢野球!
他也又給季傑寫了信,但是這次他沒等到迴信。
再後來——
1997年世青賽,季傑發揮很差,中國國青也小組賽就出局了,一夜之間季傑從“英雄”被打成了“罪人”。
再後來,季傑出去留洋了,先是去了英超,又去了德甲,甚至後來去了德乙。夏同學曾經盼著季傑可以有機會進入豪門踢上歐冠,然而季傑上場時間並沒有撈到多少,最後隻能黯然迴國。
國內報紙說他是“傷仲永式的天才”。
2001年,國足曆史首次進入世界杯,舉國歡慶。而2002年世界杯上,國足一球未進而出局,再次成為全國唾棄的對象。季傑現在當打之年作為國家隊主力後衛,也是被罵的最狠的一個。
夏同學看著電視直播裏失魂落魄的季傑,百感交集。
他又想起了幾年前季傑在亞青賽上鮮衣怒馬少年郎的模樣,而如今的季傑垂頭喪氣,也沒有達到大家的期待,成了和前輩們一樣的被“嫌棄”的水平。
他走迴臥室,翻出那件簽名球衣,這麽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時不時拿出來看看。
那一瞬間他很淒涼,他不想批判季傑哪裏踢得不好,他甚至不希望別人對季傑進行批判,但是反駁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在足球裏踢不好被批評是很正常的事,他卻總想給季傑找借口。他隻覺得很淒涼也很心酸,好像也就此埋葬了自己的一段期待與夢想。
他總覺得現在的季傑也和以前的季傑不是同一個人了,那樣優秀充滿希望的人,怎麽會變成這樣。
2002年世界杯也成了他完整看過的最後一屆足球比賽,他也不是當年那個熱血沸騰的大學生了,他從夏同學成了老夏,可以留給他看足球和搞愛好的時間越來越少。他要工作,要養家,要攢錢買房準備結婚……
那件球衣卻一直掛在老夏家的衣櫥裏,跟著他從大學宿舍,到租的小房子,到他結婚的婚房,還有那封信也是,紙都發黃了,但是還是一直放在老夏的錢包裏,再後來,那封信也找不到了。
老夏找了好久,也遺憾了好久。
2004年年底,當國足再次無緣世界杯的消息傳出,老夏正照顧著他懷孕的妻子。看到這個新聞,作為球迷的夫妻倆都是一聲歎息。
此時他們大概不會想到,他們那沒出生的孩子將會披上中國的戰袍,同樣的被稱作“中國的希望”。
他們也沒想到,他們的兒子會跟季傑的兒子成了好朋友。
時間已經來到了2018年。
季傑已經退役了三年了,現在在一個俱樂部擔任梯隊教練。
中國再次無緣世界杯,倒在了離世界杯最近的地方。國足已經換了一批人,鋪天蓋地的罵聲一點沒變,令人失望的成績也一點沒變。
老夏在心裏猶豫了一瞬間——該不該讓兒子走足球的路?不過兒子才13歲,過兩年再考慮也不遲。
中國青少年聯賽u13組的決賽,夏家一家人去現場給兒子加油助威,而這時有個人來到老夏旁邊,坐下主動跟他聊天。
“哎,你是夏天的家長吧?我是季風他爸爸,咱們的孩子關係這麽好,咱作為家長也認識一下?”季傑說。
老夏看著出現在眼前的季傑,隻覺得有些不太真實。
像是突然迴到了二十年前一樣,眼前這張臉,和二十年前那個少年的臉重合,而自己仿佛也像變迴了夏同學。
老夏和季傑兩個人都性格很好,很快熱火朝天地聊了起來,老夏提到他拿到過季傑的簽名球衣,現在還掛在家裏的衣櫥裏。
“哎呀,原來是你呀!”季傑聽了之後很高興,“我記得你,因為我在國青隊期間就送過這一次球衣!”
“那真是太榮幸了!”老夏說。
老夏覺得和做夢一樣,二十多年前,他也曾經幻想過和小將季傑成為朋友,不過這種事情也隻是想想。
結果二十多年後,他以夏天的爸爸的身份認識了季風的爸爸季傑,兩人聊的很投緣,隻覺得相見恨晚。
夏天和季風所在的球隊贏下了這場比賽,夏天和季風也激動地朝著家長所在的看台揮手。
季傑和老夏看著兩個意氣風發的小少年,也不約而同想起了二十年前的那些時刻——
他們已不再年輕,但是總有人這樣年輕,帶著熱愛與驕傲,奔跑與拚搏著。
老夏心想,之所以覺得那些年很珍貴,大概是因為那時候他也很年輕,這些看球的經曆,那些熱血沸騰的決定,已經融入了他的青春裏,所以當他為小將季傑遺憾和惋惜的那一刻,為自己丟失了那封信而惋惜的那一刻,或許也是在遺憾自己也有夢想沒有實現,也遺憾自己也青春不再了。
“我想辦個青訓。”季傑忽然說,“我已經準備從俱樂部辭職了,現在很多孩子基本功都很差,15.6歲的年齡,球都停不好,肌肉發力的方式也都不對,我想自己去全國各地選拔一些能力還可以的孩子,盡早開始抓這些基礎的東西。現在很多小孩有天賦但是慢慢被埋沒了,還有這足球環境也不好,家長都不敢把孩子送來踢球……我打算是看看能不能跟一些高校和高中合作,保證孩子就算不踢了也接著就有學上,不會耽誤孩子前途,讓家長也能放心……”
“好啊!季哥你這想法太好了!”老夏說,“到時候你需要我的幫助盡管說,我會盡力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