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封賞
三國:虎牢關前,開局秒殺關二爺 作者:浮苼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蔡老,本將知道你要在想什麽,我要你辦的可不僅僅是太學。”華峰當然知道蔡邕在想什麽,於是說道。
“還請大將軍細說。”蔡邕一愣,連忙問道。
“其實很簡單,太學咱們先不提,本將要蔡老辦的書院總共分為三級,縣級、郡級和州級書院。
簡單來說,每縣需要一個書院,至於規模,由縣的大小決定,當然,一些人口太多的縣,甚至需要設置多個縣學,上一級則為郡學,學生從所轄的縣學之中選拔,至於選拔方式,便是考試,隻有考試合格的學生,才能進入郡學學習,同樣的,州學也是如此,由郡學的學生通過考試進入。
本將要蔡老辦的,就是在我西涼軍治下各地建立這三級書院,為我西涼軍培養人才。
至於太學,暫時不必理會,等到我軍的地盤擴大之後,縣郡州三級學院完善之後,再討論重開太學不遲。”
華峰以盡可能簡短的話,將自己的計劃給說了出來。
蔡邕聽得有些目瞪口呆,同時,心裏也是非常激動,華峰這麽做,明顯就是要鼓勵百姓讀書啊,這對於蔡邕這樣的老夫子來說,自然是非常願意看到的。
不過,蔡邕顯然也意識到了裏麵的問題,連忙說道:“大將軍,若是如此,花費恐怕會非常巨大,另外,百姓困苦,恐怕咱們的縣學,未必有多少學生願意入讀,老夫以為,可以取消縣學。”
華峰頓時眉頭一皺,蔡邕考慮的也不無道理,隻是,華峰也很清楚,培養人才,隻能從底層開始,否則,無論是郡學還是州學,最後收上來的,肯定是世家子弟,這樣的學院,又有什麽意義?
畢竟,沒有最底層的學院,普通百姓哪有機會進入郡學?
“蔡老的顧慮,本將非常明白,蔡老放心,除了世家子弟之外,都可以免費入學,同樣,入學的學生名下的土地,可以免除賦稅,直到畢業之時,另外,表現優異的學生,還可以獲得獎勵,學院提供免費教學,同時提供兩餐,這樣一來,百姓恐怕也巴不得願意子女入學了吧?
至於世家子弟,他們同樣可以入學,不過,需要支付響應的學費、生活費,這些錢對世家子弟來說,並不算多,咱們自然也不必給他們免除。”華峰笑著說道。
“大將軍英明,老夫佩服,隻是,這樣一來,消耗的錢糧恐怕非常巨大,大將軍真的願意嗎?要知道,若是取消這個計劃,大將軍可以養更多的兵馬。”蔡邕有些驚訝的問道。
若是真的按照華峰這麽來辦,西涼軍的錢糧支出,絕對暴漲一大截。
“哈哈,蔡老放心,本將可不是傻子,這些學生從學院畢業之後,必須在我軍治下服務,否則,本將也絕不會對他們手軟,有了他們的治理,我西涼軍治下必然會國泰民安,本將的付出,也最終將得到迴報。”華峰笑著說道。
他又不是什麽善人,學生自然隻從自己治下而來,他們的家人都在自己治下,若是背叛,華峰的刀可是會殺人的,就連他們家人,也可能被連累。
“既然如此,老夫一定會盡力而為,畢竟,這也是造福百姓的好事。”見華峰態度堅決,蔡邕便直接答應下來。
事情交代下去,華峰便也空閑下來,接下來,他便是每日陪著自己的夫人們。
三天之後,賈詡便將給各路諸侯的封賞給確定了,華峰隻是略微看了一下,便丟給了賈詡,讓他直接進宮去找小皇帝劉協下旨即可。
很快,一封封聖旨便從長安發出去,直通大漢各地。
袁紹被封為冀州刺史,薊縣侯。
劉虞依舊為幽州牧,隻不過,被加封為了北平侯。
公孫瓚為平北將軍,涿縣侯。
張揚沒封,依舊是上黨太守。
曹操為兗州刺史,鄴城侯。
孔融為青州刺史,魯縣侯。
陶謙為徐州刺史,加封丹陽侯。
袁術為揚州刺史,吳縣侯。
孫堅為平南將軍,壽春侯。
劉表為荊州牧,閬中侯。
劉焉為益州牧,江陵侯。
馬騰為平西將軍,金城侯。
韓遂為西涼刺史,冀縣侯(冀縣屬隴西郡)。
總之就是一頓操作下來,將各個諸侯的食邑互相交錯,雖然諸侯都不缺這些,可是,自己名義上的封地是別人的地盤,心裏總是不那麽舒服的。
同時,賈詡還考慮了各個諸侯的野心,進行封賞,讓他們更加大膽的對自己心儀的地盤動手。
對於華峰的封賞,接到聖旨的諸侯們嘴上都是不屑的,可是,行動卻是出賣了他們。
就比如袁術,他不僅對淮南野心勃勃,同樣覬覦江東之地,如今,有了揚州刺史這個命令,袁術便更加肆無忌憚的表現出自己對江東的野心了。
畢竟,他是揚州刺史,江東本就是他的地盤,覬覦一下根本沒問題不是?
又比如劉虞,他同樣嘴上不在意,可是,他可是州牧牧,那公孫瓚一向不服劉虞,如今,劉虞便想著,自己的封地可是右北平,心裏便開始琢磨起來,要不要出兵收服自己的“封地”。
總之,華峰的封賞,讓天下諸侯更加蠢蠢欲動!
當然,即便是沒有華峰的封賞,諸侯大戰也是難以避免的,他隻不過在加速這個進程罷了。
而一切步入正軌之後,華峰也在開始琢磨,要不要再進行下一步擴張。
“主公,韓遂和馬騰雖為兄弟,可是,兩人都野心勃勃,想要控製西涼,此時之所以沒有辦法大戰,是我軍在一旁威脅,若是我軍對其餘諸侯動手,馬騰兩人必然會爆發戰爭。”賈詡笑眯眯的說道。
“文和以為,我們最好的目標是哪裏?”華峰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隻不過,具體攻擊哪裏,他有些猶豫不決。
“漢中,這裏是最好的選擇,漢中土地肥沃,地理位置重要,另外,劉焉最近身體似乎有些不行了,咱們攻打漢中,劉焉未必會支援。
另外,劉焉的三個兒子還在長安,咱們不如放一個迴去,假意支持他益州牧,讓他與一直跟隨劉焉的劉瑁爭奪州牧之位,如此一來,益州內部生變,無法支持張魯,漢中可下。
拿下漢中,將來無論是進軍益州還是攻打荊州,對我軍都非常有利。”
賈詡顯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直接侃侃而談起來。
“還請大將軍細說。”蔡邕一愣,連忙問道。
“其實很簡單,太學咱們先不提,本將要蔡老辦的書院總共分為三級,縣級、郡級和州級書院。
簡單來說,每縣需要一個書院,至於規模,由縣的大小決定,當然,一些人口太多的縣,甚至需要設置多個縣學,上一級則為郡學,學生從所轄的縣學之中選拔,至於選拔方式,便是考試,隻有考試合格的學生,才能進入郡學學習,同樣的,州學也是如此,由郡學的學生通過考試進入。
本將要蔡老辦的,就是在我西涼軍治下各地建立這三級書院,為我西涼軍培養人才。
至於太學,暫時不必理會,等到我軍的地盤擴大之後,縣郡州三級學院完善之後,再討論重開太學不遲。”
華峰以盡可能簡短的話,將自己的計劃給說了出來。
蔡邕聽得有些目瞪口呆,同時,心裏也是非常激動,華峰這麽做,明顯就是要鼓勵百姓讀書啊,這對於蔡邕這樣的老夫子來說,自然是非常願意看到的。
不過,蔡邕顯然也意識到了裏麵的問題,連忙說道:“大將軍,若是如此,花費恐怕會非常巨大,另外,百姓困苦,恐怕咱們的縣學,未必有多少學生願意入讀,老夫以為,可以取消縣學。”
華峰頓時眉頭一皺,蔡邕考慮的也不無道理,隻是,華峰也很清楚,培養人才,隻能從底層開始,否則,無論是郡學還是州學,最後收上來的,肯定是世家子弟,這樣的學院,又有什麽意義?
畢竟,沒有最底層的學院,普通百姓哪有機會進入郡學?
“蔡老的顧慮,本將非常明白,蔡老放心,除了世家子弟之外,都可以免費入學,同樣,入學的學生名下的土地,可以免除賦稅,直到畢業之時,另外,表現優異的學生,還可以獲得獎勵,學院提供免費教學,同時提供兩餐,這樣一來,百姓恐怕也巴不得願意子女入學了吧?
至於世家子弟,他們同樣可以入學,不過,需要支付響應的學費、生活費,這些錢對世家子弟來說,並不算多,咱們自然也不必給他們免除。”華峰笑著說道。
“大將軍英明,老夫佩服,隻是,這樣一來,消耗的錢糧恐怕非常巨大,大將軍真的願意嗎?要知道,若是取消這個計劃,大將軍可以養更多的兵馬。”蔡邕有些驚訝的問道。
若是真的按照華峰這麽來辦,西涼軍的錢糧支出,絕對暴漲一大截。
“哈哈,蔡老放心,本將可不是傻子,這些學生從學院畢業之後,必須在我軍治下服務,否則,本將也絕不會對他們手軟,有了他們的治理,我西涼軍治下必然會國泰民安,本將的付出,也最終將得到迴報。”華峰笑著說道。
他又不是什麽善人,學生自然隻從自己治下而來,他們的家人都在自己治下,若是背叛,華峰的刀可是會殺人的,就連他們家人,也可能被連累。
“既然如此,老夫一定會盡力而為,畢竟,這也是造福百姓的好事。”見華峰態度堅決,蔡邕便直接答應下來。
事情交代下去,華峰便也空閑下來,接下來,他便是每日陪著自己的夫人們。
三天之後,賈詡便將給各路諸侯的封賞給確定了,華峰隻是略微看了一下,便丟給了賈詡,讓他直接進宮去找小皇帝劉協下旨即可。
很快,一封封聖旨便從長安發出去,直通大漢各地。
袁紹被封為冀州刺史,薊縣侯。
劉虞依舊為幽州牧,隻不過,被加封為了北平侯。
公孫瓚為平北將軍,涿縣侯。
張揚沒封,依舊是上黨太守。
曹操為兗州刺史,鄴城侯。
孔融為青州刺史,魯縣侯。
陶謙為徐州刺史,加封丹陽侯。
袁術為揚州刺史,吳縣侯。
孫堅為平南將軍,壽春侯。
劉表為荊州牧,閬中侯。
劉焉為益州牧,江陵侯。
馬騰為平西將軍,金城侯。
韓遂為西涼刺史,冀縣侯(冀縣屬隴西郡)。
總之就是一頓操作下來,將各個諸侯的食邑互相交錯,雖然諸侯都不缺這些,可是,自己名義上的封地是別人的地盤,心裏總是不那麽舒服的。
同時,賈詡還考慮了各個諸侯的野心,進行封賞,讓他們更加大膽的對自己心儀的地盤動手。
對於華峰的封賞,接到聖旨的諸侯們嘴上都是不屑的,可是,行動卻是出賣了他們。
就比如袁術,他不僅對淮南野心勃勃,同樣覬覦江東之地,如今,有了揚州刺史這個命令,袁術便更加肆無忌憚的表現出自己對江東的野心了。
畢竟,他是揚州刺史,江東本就是他的地盤,覬覦一下根本沒問題不是?
又比如劉虞,他同樣嘴上不在意,可是,他可是州牧牧,那公孫瓚一向不服劉虞,如今,劉虞便想著,自己的封地可是右北平,心裏便開始琢磨起來,要不要出兵收服自己的“封地”。
總之,華峰的封賞,讓天下諸侯更加蠢蠢欲動!
當然,即便是沒有華峰的封賞,諸侯大戰也是難以避免的,他隻不過在加速這個進程罷了。
而一切步入正軌之後,華峰也在開始琢磨,要不要再進行下一步擴張。
“主公,韓遂和馬騰雖為兄弟,可是,兩人都野心勃勃,想要控製西涼,此時之所以沒有辦法大戰,是我軍在一旁威脅,若是我軍對其餘諸侯動手,馬騰兩人必然會爆發戰爭。”賈詡笑眯眯的說道。
“文和以為,我們最好的目標是哪裏?”華峰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隻不過,具體攻擊哪裏,他有些猶豫不決。
“漢中,這裏是最好的選擇,漢中土地肥沃,地理位置重要,另外,劉焉最近身體似乎有些不行了,咱們攻打漢中,劉焉未必會支援。
另外,劉焉的三個兒子還在長安,咱們不如放一個迴去,假意支持他益州牧,讓他與一直跟隨劉焉的劉瑁爭奪州牧之位,如此一來,益州內部生變,無法支持張魯,漢中可下。
拿下漢中,將來無論是進軍益州還是攻打荊州,對我軍都非常有利。”
賈詡顯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直接侃侃而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