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建立的漢國,由於時間太短,也沒有進行所謂的禪讓儀式,所以不被史學家承認,都稱為侯景之亂。


    手握重兵的湘東王蕭繹,得到消息知道了老爹梁武帝蕭衍被餓死,他無動於衷。待到又聽說太子蕭綱也被侯景殺了,覺得這時候起事才能利益最大化。


    於是蕭繹打著清除亂黨,恢複河山的名號,兵發建康。


    對那些有希望爭天子蕭家宗室,蕭繹毫不客氣的打壓。


    順帶說一句,這位蕭繹,就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遊戲中的說不清配角還是主角。反正他老婆徐妃,就是徐娘半老的真正來源。


    不久,侯景被陳霸先和王僧辯擊潰,逃跑途中被屬下所殺。


    侯景死後,屍體被扔在大街上,老百姓也不管生的熟的,人人爭而食之,就連強娶的老婆溧陽公主,也搶著吃了一塊。


    剩下啃不動的骨頭,有人拿來泡酒喝,真搞不懂他侯景的骨頭有什麽特別的功效還是咋的。


    隋朝時候,河北臨漳有個叫侯白的,飽讀詩書,博聞強記,且生性滑稽,反應敏捷。


    臨漳新來個知縣,侯白跟朋友說,能讓知縣學狗叫。大家當然不相信,便一塊來到縣衙門。


    侯白對縣令說,我們臨漳盜賊很厲害,老爺您初來乍到,應該鼓勵大家都養狗。


    縣令問,為什麽養狗?


    侯白說如果家家戶戶都養了好狗,盜賊來時候都叫,這樣就能嚇跑盜賊,還提醒老百姓防盜。


    縣令問什麽樣的狗才算好狗?


    侯白說,‘一,一’叫的狗,就是好狗。


    縣令笑道,哪有狗‘一,一’叫的,不都是‘汪汪’叫的嗎。


    外麵聽著的,不由得笑出聲來。侯白知道自己已經贏了,便告辭出來,跟小夥伴喝酒去了。


    楊素特別喜歡跟侯白聊天打趣,這天讓侯白出一個謎語,必須得是大家天天見,不能生僻的那種。


    侯白道:‘’背跟屋子一樣大,肚子跟碗那麽大,嘴和杯子那麽大。‘’


    眾人都猜不出來,說就沒有這東西。


    侯白不慌不忙的說,燕子窩是不是這樣?眾人無不折服。


    可惜的是,侯白這哥們命太短,早早就去世了。


    大唐開國功臣,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也算是戰功赫赫。


    隻是這位仁兄比較貪財,攻滅高昌國後,自己撈了不少金銀珠寶,自然不能約束部下。


    侯君集心眼也不夠寬,就因為班師還朝後坐了監獄,他不想想自己做了錯事,而是覺得皇上對自己不公平。


    想要謀反的侯君集也沒掀起浪花,事泄後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現在說到侯家,侯寶林肯定是繞不開的話題。


    相聲作為一種接地氣的表演形式,確實要紮根底層。


    特別是解放前,可以說不認字的占據絕大部分。這時候你拿那些晦澀難懂的包袱想逗樂觀眾,肯定不現實。


    所以以前的相聲,基本上圍繞下三路或者倫理哏,這樣不需要過多鋪墊,上來就能看到效果。


    新中國成立後,再拿舊社會那套東西出來表演,很多地方都不合適。


    特別是廣播電視,麵向全國,站台上滿嘴屎尿屁,跟新社會顯的格格不入。


    於是侯寶林等將相聲重新梳理,去其糟粕,留其精華。


    不過單靠侯寶林這種民間藝人,還真幹不了這活。因為舊社會藝人大多沒什麽學問,讀書不多,自然整理不來。


    好在有諸如老舍等大咖加入,才使相聲能夠走進廳堂表演。


    令侯老先生沒想到的是,若幹年後,他去掉的那些糟粕,又被一些人撿了迴來,還視若珍寶。


    而一些觀眾呢,則覺得聽著挺有意思。


    不過這類玩意,偶爾聽一兩次,覺得挺好笑。但是能流傳下來的,一定不會是這種屎尿屁,而是積極健康的作品。


    不知不覺,侯姓寫了三章,該換下一個了。


    ******


    宓姓


    這個姓我是沒見過,也沒有什麽名人大咖。


    宓姓和伏姓源出一脈,都是伏羲氏的後代。前麵說過伏姓,這裏就不多說了。


    ******


    蓬姓


    關於蓬姓的起源,有個小故事。


    說的是有個叫球的人,這天進山砍柴,溜達著到了一處地方。


    忽然間,鼻子裏傳來一股異香,球心中疑惑,聞著香味向前走。


    抬眼看去,隻見一片奇花異草,花叢中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


    球走進宮殿,幾個漂亮的不像人間庸脂俗粉的美女正在彈奏。


    球覺得有點害怕,便退了出來。轉迴頭再看,卻還是和之前一樣的荒山野草,哪來的什麽宮殿呀,當然也看不到蓬草了。


    感覺到異樣的球,柴也顧不上砍了,急急忙忙的迴家。


    可是迴來一看,家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家了。仔細一問才知道,就這麽去宮殿裏待了一會兒,竟然上百年過去了。


    村裏人問他哪來的,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迴答的球,想起來山裏見到的蓬草,便說自己姓蓬名球。自此,蓬球算是蓬姓的老祖了。


    這個故事跟那個爛柯坡如出一轍,大概率就是翻版。


    ******


    全姓


    全姓雖然人口也不多,但是人家有名人呀!


    別看隻有三十多萬人口,但是全姓的來源還真比較複雜。


    歸納起來,一個是兄弟民族改姓,再就是和王姓交集比較多。除了這兩個來源,其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裏咱也不去追根求源,直接來看看全姓的名人。


    按照時間順序,就是三國時期的東吳大將全琮。


    別看我們讀三國演義,覺得裏麵幾乎沒有全琮這一號。其實全琮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參加多次重要戰爭。有一點也可以說明全琮的能力,就是孫權能把女兒嫁給他,肯定不會是窩囊廢。


    另一個更出名的,就是咱們的隔壁鄰居全鬥煥。


    可能有些朋友會說,人家那邊的跟你有什麽關係!


    您還別說,往上倒,他們還真是咱們的子孫。孝不孝的暫且不論,反正周邊包括越南以及東南亞朝鮮半島的漢姓,大多肯定是出自咱們這邊。


    全鬥煥也算是官二代,父親全相禹因為認識漢字,在整個村裏算是學問最高的,因此被推舉為村長。


    可別拿村長不當幹部,特別是現在的村長,啥錢都敢往自己兜裏揣。如果說過去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麽現在的村長,如果機緣巧合,一年頂三年不是問題。


    全鬥煥學習並不好,想當兵家裏又不讓。後來偷偷報名,為了不上前線,才好好學習的。


    不過這哥們智商可能並不是那麽高,據說有一次在漂亮國參加智商測試,機器竟然提示,別把石頭放進來!


    也由此次測試,全鬥煥得了個石頭的外號。不過這個估計是有人調侃或者詆毀,要不然活腦袋怎麽著也不能跟石頭一個智商吧!


    需要承認的是,全鬥煥執政期間,韓國先後舉辦了亞運會和奧運會,經濟也飛速發展。從這些可以得出結論,那個石頭的外號肯定不會指的是智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