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粲做了皇帝,這家夥明顯不是做皇帝的料,每天喝酒泡妞,正事不幹。關於劉粲的故事,到了劉姓時候再詳細敘述。
劉粲的皇後,是靳準的女兒。
咱也搞不懂匈奴那邊咋迴事,論不論輩分。因為靳準有兩個女兒,大的叫靳月光,二的叫靳月華。姐倆可以說都是美豔無雙,就被劉聰一股腦收入囊中。
但是劉聰後宮美女多呀,靳月光有點不甘寂寞,所以就火車掉下鐵路,出了軌。
還是那句老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靳月光紅杏出牆的事,被陳元達知道後,到劉聰這告了一狀。劉聰也是勃然大怒,將靳月光的右皇後給廢了。靳月光還是知道要臉的,自殺身亡。
也許是老婆出軌的事給劉聰留下陰影,所以不久劉聰病死,兒子劉粲即位。
劉粲早就覬覦靳月華的美貌,老爹劉聰屍骨未寒,他就一把拉過來這個小媽,先好好享用一番。覺得給老爹刷鍋特別好玩的劉粲,一高興將靳月華立為皇後。
按說倆人好好過日子也行,問題是劉粲也是見異思遷,新鮮勁過後,轉而寵愛其他嬪妃,把靳月華早忘到爪哇國了。
已經大權在握的靳準眼看著親閨女被冷落心中忿忿不平,就發動政變,殺了劉粲,自立為王。
此時在外領兵打仗的劉曜和石勒不幹了,立馬轉迴頭來收拾靳準。
兩下裏兵馬還沒到平陽呢,靳準的堂弟靳明覺得大事不好,幹脆宰了靳準,向劉曜投降。
******
汲姓
汲姓有兩個出處。
一個是源自薑姓,尊齊宣公為得姓始祖。
齊宣公有個兒子食邑在汲地,他的後代裏有以汲為姓的。
還有一支出自姬姓,是衛宣公大兒子公子汲的後人。
公子汲的老爹叫姬晉,也就是衛宣公。
這家夥還沒當國君時候就跟老爹的小妾夷薑私通,生下了公子汲。後來姬晉成了衛宣公就把夷薑和公子汲接到首都,立夷薑為後,公子汲為世子。
不久衛宣公給大兒子公子汲尋了門親事,就是齊國齊僖公的閨女。
齊僖公有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兒,大的是文薑,沒出嫁時候跟哥哥齊襄公私通,後來嫁給了魯桓公。結果魯桓公帶著老婆到娘家走親戚,卻被齊襄公派人給弄死了。
妹妹宣薑本來是要嫁給公子汲的,結果被衛宣公截胡,從老婆升級成了小媽。
宣薑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叫公子壽,小的叫公子朔。
宣薑特別喜歡小兒子公子朔,就一心琢磨著怎麽把公子汲弄死,換成他的兒子上位。
這段在《酒海鉤沉——周酒拾遺》裏有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查看。
公子汲被害死後,他的後代裏有以先人名字為姓的。
汲姓也是特別小的姓氏,人口不多,名人更少。
前文在石姓有過介紹,石勒發跡就是跟著汲桑,這裏也不再囉嗦。
******
邴姓
這又是一個無話可說的姓氏,人口少,也沒有值得寫的人物,還是隔過去吧。
******
糜姓
跟其他姓氏不同的是,糜姓竟然來源於一種糧食作物。
遠古時代,人們靠摘野果和打獵為生。今天運氣不錯,能吃飽喝足。反之,有可能連著幾天餓肚子。
在這種情況下,總有一些聰明的人類,偶然發現了有些作物種子今年收起來明年種下去,就有源源不斷的穩定食物來源。
糜子正是通過這麽被發現的,並且相比較其他作物,糜子無論是成活率還是收獲量,都遠遠大於別的。
雖然那時候沒有專利或者種子培育機構,但似乎糜子就一個部落種的最好,這個地方就叫糜子國。
因為糜子屬於人家的土特產,糜子國人衣食無憂,生活的相當愜意。按照現在的說法,人家糜子國相當於家家有礦。
糜子國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陝西、山西、河南交界處一帶。
到了周朝,糜國封地在今天的湖北和陝西交界處。
所以糜姓還是非常古老的,源出姒姓。
此外出自羋姓的也有一部分,由於糜姓也沒什麽可聊的故事,所以也就不再說了。
******
鬆姓
這個姓氏雖然人口並不多,但卻有兩個故事值得說道說道。
在山東泰山,五大夫鬆的傳說家喻戶曉。
說的是秦始皇封禪泰山,一切儀式完成後,在下山的途中竟然下起了大雨。
那時候還沒有油傘,別說普通人遊湖借傘了,就是秦始皇這麽大的腕,借不到傘時候也照樣被淋成落湯雞。
秦始皇左瞧右看,發現了幾棵大鬆樹枝繁葉茂,如傘蓋一般。那時候也不知道陰雨天在大樹下容易遭雷劈,秦始皇便跑到樹下避雨。
等到雨過天晴,秦始皇饒有興致的看著那幾棵大鬆樹,覺得人家辛辛苦苦的站這裏為自己遮風擋雨,不給點好處說不過去,就封這五棵鬆樹為五大夫鬆。
事後跟著一塊去封禪泰山的跟班,有些覺得這事可以炒作,便改姓了鬆。
這就是鬆姓的由來。
近來有位相聲演員唱的《探清水河》,被很多年輕人推崇。
那麽,《探清水河》是一個什麽樣的故事呢?
說的是清末民初,北京城有個滿族的聚集地,叫火器營村。
村裏有個滿族人鬆老三,靠種大煙為生。家裏就一個老婆和一個閨女,三口之家。
別看鬆老三長的不咋地,這個閨女卻出落的亭亭玉立,宛如仙女下凡一般。
一家有女百家問,說媒提親的可以說踏破門檻。但是鬆老三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就是不點頭。
但是女大不中留啊,鬆大蓮跟本村的一個叫佟小六的青年好上了,倆人經常抽空約會。
這天佟小六跑到大蓮家,二人正卿卿我我呢,卻不防鬆老三突然迴家,給撞到了。
鬆老三勃然大怒,心說我家這麽好的白菜,卻被你這個破落小子給拱了,丟不起那人啊!
鬆老三一怒之下,令鬆大蓮自盡。
鬆大蓮投河死後,佟小六跑到河邊祭奠。哭訴一番,佟小六也投河自盡。《探清水河》,就是這麽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另外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叫鬆寶珠,是清朝吟梅山人筆下的人物。
這個鬆寶珠打小就冰雪聰明,文武全才。十五歲女扮男裝中了進士,斷案如神。
十七歲帶兵出征,屢立奇功。
平定南方後,恢複女人身,被封為公主。隨後在皇帝的撮合下,嫁給了狀元許文卿。
男尊女卑的舊社會,文武雙全的鬆寶珠備受折磨,天天生悶氣。一年後吐血而亡,時年一十九歲。
劉粲的皇後,是靳準的女兒。
咱也搞不懂匈奴那邊咋迴事,論不論輩分。因為靳準有兩個女兒,大的叫靳月光,二的叫靳月華。姐倆可以說都是美豔無雙,就被劉聰一股腦收入囊中。
但是劉聰後宮美女多呀,靳月光有點不甘寂寞,所以就火車掉下鐵路,出了軌。
還是那句老話,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靳月光紅杏出牆的事,被陳元達知道後,到劉聰這告了一狀。劉聰也是勃然大怒,將靳月光的右皇後給廢了。靳月光還是知道要臉的,自殺身亡。
也許是老婆出軌的事給劉聰留下陰影,所以不久劉聰病死,兒子劉粲即位。
劉粲早就覬覦靳月華的美貌,老爹劉聰屍骨未寒,他就一把拉過來這個小媽,先好好享用一番。覺得給老爹刷鍋特別好玩的劉粲,一高興將靳月華立為皇後。
按說倆人好好過日子也行,問題是劉粲也是見異思遷,新鮮勁過後,轉而寵愛其他嬪妃,把靳月華早忘到爪哇國了。
已經大權在握的靳準眼看著親閨女被冷落心中忿忿不平,就發動政變,殺了劉粲,自立為王。
此時在外領兵打仗的劉曜和石勒不幹了,立馬轉迴頭來收拾靳準。
兩下裏兵馬還沒到平陽呢,靳準的堂弟靳明覺得大事不好,幹脆宰了靳準,向劉曜投降。
******
汲姓
汲姓有兩個出處。
一個是源自薑姓,尊齊宣公為得姓始祖。
齊宣公有個兒子食邑在汲地,他的後代裏有以汲為姓的。
還有一支出自姬姓,是衛宣公大兒子公子汲的後人。
公子汲的老爹叫姬晉,也就是衛宣公。
這家夥還沒當國君時候就跟老爹的小妾夷薑私通,生下了公子汲。後來姬晉成了衛宣公就把夷薑和公子汲接到首都,立夷薑為後,公子汲為世子。
不久衛宣公給大兒子公子汲尋了門親事,就是齊國齊僖公的閨女。
齊僖公有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兒,大的是文薑,沒出嫁時候跟哥哥齊襄公私通,後來嫁給了魯桓公。結果魯桓公帶著老婆到娘家走親戚,卻被齊襄公派人給弄死了。
妹妹宣薑本來是要嫁給公子汲的,結果被衛宣公截胡,從老婆升級成了小媽。
宣薑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叫公子壽,小的叫公子朔。
宣薑特別喜歡小兒子公子朔,就一心琢磨著怎麽把公子汲弄死,換成他的兒子上位。
這段在《酒海鉤沉——周酒拾遺》裏有描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查看。
公子汲被害死後,他的後代裏有以先人名字為姓的。
汲姓也是特別小的姓氏,人口不多,名人更少。
前文在石姓有過介紹,石勒發跡就是跟著汲桑,這裏也不再囉嗦。
******
邴姓
這又是一個無話可說的姓氏,人口少,也沒有值得寫的人物,還是隔過去吧。
******
糜姓
跟其他姓氏不同的是,糜姓竟然來源於一種糧食作物。
遠古時代,人們靠摘野果和打獵為生。今天運氣不錯,能吃飽喝足。反之,有可能連著幾天餓肚子。
在這種情況下,總有一些聰明的人類,偶然發現了有些作物種子今年收起來明年種下去,就有源源不斷的穩定食物來源。
糜子正是通過這麽被發現的,並且相比較其他作物,糜子無論是成活率還是收獲量,都遠遠大於別的。
雖然那時候沒有專利或者種子培育機構,但似乎糜子就一個部落種的最好,這個地方就叫糜子國。
因為糜子屬於人家的土特產,糜子國人衣食無憂,生活的相當愜意。按照現在的說法,人家糜子國相當於家家有礦。
糜子國的位置,大概在今天的陝西、山西、河南交界處一帶。
到了周朝,糜國封地在今天的湖北和陝西交界處。
所以糜姓還是非常古老的,源出姒姓。
此外出自羋姓的也有一部分,由於糜姓也沒什麽可聊的故事,所以也就不再說了。
******
鬆姓
這個姓氏雖然人口並不多,但卻有兩個故事值得說道說道。
在山東泰山,五大夫鬆的傳說家喻戶曉。
說的是秦始皇封禪泰山,一切儀式完成後,在下山的途中竟然下起了大雨。
那時候還沒有油傘,別說普通人遊湖借傘了,就是秦始皇這麽大的腕,借不到傘時候也照樣被淋成落湯雞。
秦始皇左瞧右看,發現了幾棵大鬆樹枝繁葉茂,如傘蓋一般。那時候也不知道陰雨天在大樹下容易遭雷劈,秦始皇便跑到樹下避雨。
等到雨過天晴,秦始皇饒有興致的看著那幾棵大鬆樹,覺得人家辛辛苦苦的站這裏為自己遮風擋雨,不給點好處說不過去,就封這五棵鬆樹為五大夫鬆。
事後跟著一塊去封禪泰山的跟班,有些覺得這事可以炒作,便改姓了鬆。
這就是鬆姓的由來。
近來有位相聲演員唱的《探清水河》,被很多年輕人推崇。
那麽,《探清水河》是一個什麽樣的故事呢?
說的是清末民初,北京城有個滿族的聚集地,叫火器營村。
村裏有個滿族人鬆老三,靠種大煙為生。家裏就一個老婆和一個閨女,三口之家。
別看鬆老三長的不咋地,這個閨女卻出落的亭亭玉立,宛如仙女下凡一般。
一家有女百家問,說媒提親的可以說踏破門檻。但是鬆老三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就是不點頭。
但是女大不中留啊,鬆大蓮跟本村的一個叫佟小六的青年好上了,倆人經常抽空約會。
這天佟小六跑到大蓮家,二人正卿卿我我呢,卻不防鬆老三突然迴家,給撞到了。
鬆老三勃然大怒,心說我家這麽好的白菜,卻被你這個破落小子給拱了,丟不起那人啊!
鬆老三一怒之下,令鬆大蓮自盡。
鬆大蓮投河死後,佟小六跑到河邊祭奠。哭訴一番,佟小六也投河自盡。《探清水河》,就是這麽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另外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叫鬆寶珠,是清朝吟梅山人筆下的人物。
這個鬆寶珠打小就冰雪聰明,文武全才。十五歲女扮男裝中了進士,斷案如神。
十七歲帶兵出征,屢立奇功。
平定南方後,恢複女人身,被封為公主。隨後在皇帝的撮合下,嫁給了狀元許文卿。
男尊女卑的舊社會,文武雙全的鬆寶珠備受折磨,天天生悶氣。一年後吐血而亡,時年一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