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楚幽王熊悍的身世,確實存在著疑問。


    首先熊悍的出生日期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肯定是在遷都壽春以後。遷都壽春的日期是公元前241年,也就是說熊悍最早也不會早於這個時間。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楚幽王即位,幹了十年皇帝,估計也最多到了十二三歲的年紀,於公元前228年不知道怎麽死了。大權在握的李原,立另一個親外甥熊猶繼位,就是楚哀王。


    此時的楚哀王最多不會超過十歲,上台僅僅兩個月,就被同父異母的哥哥熊負芻給宰了。並夷了李原族人,李嫣也沒跑掉。


    結合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楚考烈王在娶李嫣之前,已經有了兒子,就是熊負芻,也就是楚國的亡國之君。


    所以綜合來看,黃歇是不是真的是楚幽王親生父親,恐怕得先找到他們的墓,請出來做個dna才能確定。


    其後出場的,是張良的貴人,黃石公。


    韓國被滅後,韓國貴族紛紛改姓跑路,張良就是其中之一。


    謀劃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張良跑到了現在的江蘇徐州境內。


    這天正在街上溜達,走到沂水圯橋頭時候,一個穿的破破爛爛的老頭,把鞋掉在了橋底下。


    老頭看著張良,說:‘’小子,把老子的鞋撿迴來!‘’


    張良肯定不高興,讓別人幫忙還不懂一點禮貌,真是老沒教養!有心不管,覺得一個老頭踉踉蹌蹌跑下去確實有點危險,就忍著把鞋撿上來。


    沒想到老頭得寸進尺,臭腳丫子一伸,道:‘’穿上!‘’


    聞著那好像八年沒洗過的腳臭味,張良心說好人做到底,捏著鼻子給老頭穿好了鞋。


    老頭滿意的笑笑,看著張良道:‘’孺子可教也,五天後清早,來這裏相見。‘’說完頭也不迴的走了。


    張良也覺得老頭不是一般人,更不像是惡作劇耍自己。五天後一大早就來到橋頭,卻見老頭滿臉怒容的坐在橋上,說年輕人隻顧睡懶覺,五天後再來!


    不等張良說話,扭頭就走。


    到了約定時間,張良三更就跑了過來,沒想到老頭又在那坐著呢。不用說這是又來晚了,老頭讓他三天後再來。


    這次張良再不敢磨嘰,幹脆吃了晚飯就坐那等著。


    老頭這次也沒再難為張良,送了本《太公兵書》給張良,助力張良在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爭霸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這個老頭,就是黃石公。


    想想大人物的經曆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就拿張良來說,人家就能做到為一個不認識還沒禮貌的老頭撿鞋穿鞋,我們扶起個摔倒的老頭老太太還要左尋思右掂量的,這輩子恐怕也不會有人給我送天書。


    黃石公不但送了張良兵書,對於當初還是嬰兒時候,拋棄了他的家鄉人民也沒忘記,給了本《雕刻天書》,從此現在的河北保定曲陽縣,成了中國雕刻之鄉。


    劉備的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都被大家所熟知。


    黃巢本來是一個私鹽販子,是今天山東菏澤曹縣人。


    估計是學問不怎麽樣,高考肯定落榜。


    此時唐朝末年,政治腐敗,又經過安史之亂,朝廷不知道體恤民情,反而橫征暴斂。


    跟曹州隔河相望的濮陽,同為私鹽販子的王仙芝豎起反旗,一時間鬧的轟轟烈烈,窮苦百姓紛紛前去投奔,聲勢越來越大。


    這邊黃巢看不下去了,心說都是賣鹽的,憑什麽你能反,我就不行呢!於是喊來侄子、外甥八個人,在這天晚上做出重大決定,起兵造反!


    要知道那時候帶頭造反,你得給饑民飯吃呀。老百姓本來是餓著呢,到你這裏冒著殺頭的風險還餓著,傻子都不會幹。


    您看王仙芝也好,黃巢也罷,都是有餘糧的主。


    先打開倉庫,隻要答應跟著幹,小米粥管飽。被美食誘惑的饑民,沒有理由不先填飽肚子再說。所以黃巢起事不久,周邊紛紛響應。


    隨後黃巢和王仙芝兵合一處將打一家,聲勢更大。


    朝廷眼見得剿匪並不順利,就有了收編兼離間起義軍之心。


    在攻打蘄州時,守將裴渥見起義軍勢大,就花言巧語的說可以上表朝廷,封官進爵,於是兩下裏握手言和,暫罷刀兵。


    這段日子過得挺不錯,裴渥天天酒肉伺候著,讓王仙芝和黃巢覺得比起來刀頭舔血的日子強不少。


    等了二十多天,唐僖宗的聖旨總算來了。一幫人撅著屁股磕完頭,聽聖旨宣讀完畢,黃巢一下子跳了起來,直罵皇帝老兒不仗義。


    為啥?還不是聖旨裏麵,就封了王仙芝一個將軍,而壓根就沒提黃巢的事。


    迴到中軍大帳,王仙芝覺得自家八代都是老百姓,能混到個將軍幹幹也不錯,就有了投降的心思。


    黃巢可不幹,勸王仙芝幾句,感覺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就沒聽進去。黃巢大怒,揮拳就要幹王仙芝。得虧手下人這個攔那個抱,才沒上演全武行。


    雖然經過這麽一通攪和,投降是沒指望了,但是哥倆也就此分開各自單幹。


    不久王仙芝戰死,手下大多投奔了黃巢。


    公元880年,轉戰了大半個南方的黃巢攻克洛陽和潼關,打進長安。


    隨後黃巢在長安稱帝,建立大齊。


    這時候的黃巢,可謂是誌得意滿,那首著名的詩,就是這時候的產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不過黃巢的部隊雖然幾乎打遍了南中國,卻跟猴子掰玉米一樣,走一路丟一路。打下來後,搶掠一番,補充完給養後就撤,所以後勤保障永遠處於不夠吃的狀態。


    現在迴過頭來看,黃巢打下的地方,可以說都是比較富饒的南方。他的軍隊經過今天的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和廣西。如果能安排人守著,也不至於後來餓肚子。


    最慘的時候,竟然每天吃幾千屍體。還發明了專用的粉碎機,把骨頭搗成粉用做軍糧。


    在長安待了兩年多,還是沒頂住唐軍進攻,不久後黃巢兵敗自殺。轟轟烈烈的起義軍,算是結束了,同時黃家唯一的皇帝,就此偃旗息鼓。


    大家耳熟能詳的如黃庭堅、黃道婆、黃宗羲、黃興等等,實在是太多了。


    曆史上黃姓名人高達六百多位,實在是沒辦法一一提及,隻能簡單聊這麽多。


    下一篇,聊聊和姓,歡迎持續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