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姓在北方中原的一支,起源比較早。


    相傳顓頊有個重孫子叫吳迴,吳迴的兒子是陸終。陸終有六個兒子,大的叫樊,封在昆吾,也就是現在的河南許昌。就是昆吾氏,己姓。


    到了夏朝時候,昆吾氏的後代被封在顧地,就是今天的河南範縣,建立顧國,領頭的被稱為顧伯。後來顧國倒閉,其後人就以封地為姓。


    南方的一支起源就比較晚了,到西漢才得姓。


    越王勾踐的後裔有個叫搖的,搖搖晃晃中,在劉邦和項羽的作戰中沒站錯隊,好像出了點什麽力。於是漢朝建立後傳到第二代漢惠帝,封他在東甌,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永嘉。幸虧是東甌而不是東歐,要不然咱就以這為依據,找那幫洋鬼子要地盤。


    搖又搖了一段,把他的一個兒子分在了會稽,江湖人稱顧餘侯。再後來,顧餘侯的後代就以顧為姓了。所以南方顧氏,大多認顧餘侯為得姓始祖。


    南方的顧氏,是出自姒姓。


    在浙江寧波有一支顧姓比較特殊,是明朝時候從外地遷過來。這家的始祖本姓孟,以前在顧家打工。出於感恩主人的心理,請求主人允許他姓顧,並自降三輩,所以這一支自稱後顧。


    想想這位也夠軸的,你說那時候也沒有全國聯網,你想姓顧就姓顧唄,他還必須征得原主人同意。


    再就是兄弟民族加入的,不去深究。


    顧姓人口目前約兩百三十多萬,也不算少。


    東晉的顧愷之,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在清末被英國鬼子擄走,實在是一大遺憾。


    女史箴圖是根據西晉張華創作的《女史篇》而做的插圖。


    張華做這個,也是有目的的。


    那時候晉惠帝在位,醜皇後賈南風醋勁比較大,且到處搜羅男寵,用完了就殺。又為爭權奪利,而引起八王之亂。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沒有不恨這個皇後的。


    顧愷之最著名的畫,當然是根據曹植的文章,創作的《洛神賦圖》。


    顧愷之從小就喜歡畫畫,對畫似乎有一種天賦。其實任何行業都一樣,某個人在某個行業能做出成績,除了喜歡和勤奮,必須得有天賦。否則再努力,也會始終不得要領。


    顧愷之很小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看著別的小朋友媽媽媽媽叫那麽親熱,自己卻沒有,就問老爹怎麽迴事。


    於是老顧就給小顧描述,他媽媽長什麽樣。顧愷之一遍遍的畫出來讓父親看,直到畫的傳神。


    等稍大一些,看上了鄰居一個美女,跑過去求親,人家還挑三揀四的不同意。顧愷之就畫了那美女的像,弄個針紮在胸口。不久,那美女果然一直心痛。顧愷之天天過去照顧人家,讓那美女覺得這才是真愛,就答應嫁給他。


    顧愷之悄悄拔掉那根針,美女的病也就好了。


    不過這段記載肯定不能當真,就跟巫蠱差不多,靠一根針就能這麽有效果,那咱多畫幾張,這個是蔡省長,那個是拜老頭,國際糾紛豈不是都煙消雲散了。


    姓顧的似乎跟畫家非常有緣,五代十國又一位大畫家顧閎中,創作的《韓熙載夜宴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不過這位顧閎中,當時是以間諜的身份,跑顧閎中家裏親自采風的。


    此時南唐後主李煜在位,韓熙載以前主張北伐,這時候覺得時機已經過去,就天天待在家裏喝酒泡妞,也不去上班。


    李煜有點發火,就想看看這家夥天天待在府上幹啥。那時候又沒有攝像頭無人機的,人家大門一關,誰都看不到。所以李煜就想派個人過去看看,到底喝的什麽酒,吃的什麽菜,泡的什麽妞。


    顧閎中確實不辱使命,在韓熙載府上做了幾天臥底,就把他們怎麽這樣怎麽那樣記的一清二楚。


    可能這位顧老兄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也許是覺得言傳不如意會。顧閎中幹脆發揮自己的長項,用繪畫的手段記錄下來。


    就這樣,流傳千古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新鮮出爐。而顧閎中就憑借這唯一的作品,享譽了一千多年。畫作的主人公韓熙載,若不是因為這幅畫,恐怕早就被大家忘爪哇國了。


    記得在柳姓時候剛說過,柳如是找的老公錢謙益,跳河自殺嫌水太涼。無獨有偶,同為秦淮八豔之一的顧橫波,也找了個這麽樣的貨色。


    顧橫波當時被冠以南曲第一的稱號,可見她比其他七位,名氣似乎更響亮一些。


    所以在當年的金陵,達官顯貴請客喝酒,如果不能約到顧橫波,就說明這人影響力不夠,請不到大角。


    一個歌女能走紅到這樣,其交際肯定很複雜。她居住的眉樓,天天門庭若市,老鴇估計做夢都能笑醒嘍。


    當時的名士黃道周,那是公認的正人君子。東林黨這幫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所謂文人,竟然趁黃道周喝醉時候,攛掇顧橫波脫光衣服鑽黃道周被窩,試試這家夥是不是真的柳下惠。


    而顧橫波竟然豁達到不顧世俗眼光,真就鑽了人家被窩。至於有沒有發生少兒不宜的故事,我不能亂猜。反正從這件事,能看出顧橫波確實有點特立獨行。


    有一個叫劉芳的,對顧橫波那是死心塌地的愛,倆人也定好了婚約。


    沒想到劉芳迴去湊錢給顧橫波贖身,這邊顧橫波卻和龔鼎孳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那邊劉芳聽說,竟然殉情而死!


    可是這位龔鼎孳就沒那個勇氣。


    大明滅亡,龔鼎孳就跟著清朝混,原配老婆嫌棄他沒氣節,不願意跟著龔鼎孳。


    顧橫波也要龔鼎孳殉國,拿過來一根繩子,扔到房梁上,係好了扣,準備了腳蹬,請龔鼎孳上路。


    這個不要臉的,竟然說:‘’我本來想以身殉國,但是小妾不讓!‘’人的臉皮到這種地步,讓我等汗顏呐!


    不過顧橫波歌伎出身,竟然被清朝封了一品夫人,也算是傳奇。更傳奇的是這位龔鼎孳,前任夫人是大明朝的一品夫人。這樣的人品,娶兩個一品夫人,就問您羨不羨慕,嫉不嫉妒!


    我們都知道包青天,其實包拯隻不過在開封府上班僅僅一年多,所斷的案也就一兩個。並且包拯是合肥人,工作地方在開封。


    顧姓有個名人叫顧佐,是明朝開封府人氏。準確的說,是現在河南周口市太康縣的人,和那個兩萬億許老板同鄉。


    顧佐為官,可以說一直在反腐。


    經過他的努力,將明朝本來已經腐朽不堪的官場,挽迴了一些頹勢。顧佐所經辦的案子可以說數不勝數,僅被他主導送進監獄或者罷官免職的,就達好幾十位!以後有機會了,再好好聊聊這位古代為數不多的清官好官。


    顧佐還特別潔身自好,沒有正經事時候,從來不跟別人坐那喝茶看報侃大山。自己在辦公室裏,不像街頭老太太那樣東家長西家短的,好像這些老太太都知道誰的短似的。


    正是顧佐這種不合群的性格,當時就被同事們背地裏叫做顧獨坐。我想他這種性格,在當今社會,能當多大或者多長時間的領導,不好估計呀!


    顧姓人口雖然隻有兩百多萬,但記錄在案的名人竟然多達二百多位,其成材率之高,可以說在百家姓裏獨樹一幟。


    顧姓名人那麽多,也隻能簡單聊這麽了。這次沒被選上的各位在九泉之下也別著急,以後有機會了再說。


    下一篇,請孟家出場,歡迎持續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