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姓人口多達六百多萬,妥妥的大姓。


    餘姓源流也比較多。


    一個說法源於姒姓。大禹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啟繼承了國君,建立夏朝。二兒子叫宰,被封在顯地。三兒子叫空,也叫罕,估計還是古文空和罕長得非常像,給搞混了。就是這個老三,被封為餘度王,他的後人就有以餘為姓的。


    至於為什麽會封餘度王,怎麽不按前麵的套路叫餘度國?另外這個餘度是怎麽來的?我隻能向您各位請教了。


    再就是地名。


    戰國時期周王室齊國有個諸侯,封地在餘丘,稱餘丘氏,其後人有姓餘的,也有姓丘的。其封地的大概位置,在今天的山東肥城附近。


    同樣以地名為姓的,還有在四川的一支。說是褒斜,也叫褒餘的居民,後來演變為斜氏和餘氏。注意斜和餘,這裏古文都讀作(xia)。


    另外餘姓這麽大的姓氏,自然也有兄弟民族加入的。對於這種漢化改姓的,由於我腦子笨,實在記不住他們原來的民族和名字,所以按照前文老規矩,略過。


    餘姓最重要的來源,還是出自姬姓。


    晉國有個叫由餘的,也沒看到記載他因為什麽事放棄了晉國綠卡,轉投了西戎。


    這時候秦國大掌櫃是秦穆公,眼看著東邊那幾個國家你方唱罷我登場,熱熱鬧鬧的做霸主,秦穆公做夢也想成為霸主。


    要發展,就得不拘一格選人才。


    早就打聽到在楚國有個百裏奚,特別有才幹,就想著怎麽把他弄過來為自己服務。


    這裏不討論百裏奚以及蹇叔的問題,直接說由餘。


    蹇叔向秦穆公推薦了由餘,但由餘在西戎,一時半會得不到,讓秦穆公隻能先遺憾一會兒。


    沒隔幾天,秘書報告說西戎使臣來訪。秦穆公一愣,怎麽前天剛說到西戎,今天就來了呢?


    既然來了,那就見見吧。


    西戎使臣進來,第一句話就讓秦穆公大為吃驚。


    ‘’外臣綿諸國使臣由餘,參見秦國國君。‘’大估量由餘口音還沒怎麽變,帶著一股子老陳醋的味道。


    什麽什麽?秦穆公和百裏奚蹇叔對望一眼,心中肯定在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就這麽著,由餘想迴西戎,秦穆公不給簽證,想方設法的留了由餘小一年時間。


    中間當然沒閑著,給綿諸國王又是美女又是美酒又是音樂家送了不少,以消磨他的意誌。等由餘拿到通關文碟迴去,國王隻顧著喝酒泡妞,對由餘越來越反感。


    察覺到不對勁的由餘,趕緊跑到了秦國,要不然再待下去,估計小命不保。


    自比,由餘輔助秦穆公,使秦國逐步強大起來,終於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由餘的後人,就有以由為姓,也有餘為姓的,史稱餘姓正宗。


    五代十國,南方有個小國叫閔國,是由當時為大唐打工的王審知創建的。等傳了幾輩,到了王延羲這裏,該走下坡路了。


    王延羲上台後,給自己改名王曦,從他這開始,正式成立閔國,王曦就是閔景宗。隻是這哥們上台後天天是花天酒地,喝酒泡妞不理朝政。不僅僅自己天天喝的七葷八素,連皇後李氏也跟著有樣學樣,酒不離口。


    問題是天天這麽折騰,國庫可就供應不上了。於是王曦公開掛出牌子,批發官帽。


    另外還非常積極的收拾貪官,因為貪官手裏有錢,更容易榨出來油水。窮苦百姓,你再怎麽努力,恐怕也不如貪官手裏的九牛一毛。


    在這種情況下,餘延英就進入了王曦的視線。


    餘延英本來也是福州人,在朝中擔任同平章事,也是中央一等一排名前幾的高官了。前兩年下派到泉州任刺史,算是到地方上鍍鍍金,迴來好提拔重用。


    問題是餘延英非常貪,人家三年清知府才弄了十萬雪花銀。這家夥到了泉州任上不過一兩年,就積累了何止萬貫家財!


    更不能容忍的是,他竟然詐稱幫皇上選美,強搶民女。想保女兒的,那就得給錢。一時間泉州百姓民怨沸騰,上訪告狀的絡繹不絕。


    既然大家都反對,那就派人查查吧。閔景宗王曦派禦史到泉州調查,這玩意隻要調查組不出問題,那就一定能查出來問題。


    這下餘延英廟裏長草慌了神,趕緊帶著金銀細軟跑福州,要破財免災。


    王曦也挺好說話,正發愁沒錢喝酒呢,突然看到餘延英一下送來一萬緡,真是看的眼睛都綠了。馬上安慰餘延英,說的不外乎就是朕為你做主,卿隻管貪汙那一套。


    等迴到後宮,李皇後可就不高興了,說憑什麽就隻給你喝酒錢,卻沒老娘的份呢!


    王曦一想對呀,聽說這家夥可沒少撈,不讓他多出點血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第二天召見餘延英,說朕的喝酒錢有了,皇後還沒呢!


    餘延英又不傻,趕緊又備了一份。有了酒喝的王曦龍顏大悅,立馬召迴調查組,讓餘延英官複原職。並且不久後,調到中央任職了。


    北宋神宗年間的進士餘深,又是一位不太好評價的人物。


    餘深擔任禦史中丞時候,遇到了張懷素謀反案,當時朝中上下很多官員都跟這個案件有點牽連。如果照章辦事,那估計到朝廷上班的就沒幾個了。於是餘深和負責案件的開封府商議,隻把主犯判了。至於別的嘛,一把火燒了卷宗,不就一了百了。


    隨後蔡京上台,餘深亦步亦趨的緊跟蔡京步伐,官階也逐步提升,做了宰相。


    如果說這個是壞蛋吧,他又沒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對待工作也算是能盡職盡責,有點小瑕疵,影響並不大。


    但是北宋末年的六賊以蔡京為首,所以無論是當時還是之後,國人養成了思維慣性,隻要是跟著蔡京混的,大概率沒幾個好東西。所以關於餘深的話題,也實在是不好給出個定論。


    餘姓名人很多,即使不算那個餘則成,恐怕還得數出來大幾十位。


    老餘家的話題就簡單聊到這裏。


    下一篇談談元姓,歡迎持續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