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姓又是一個大姓,目前人口約七百萬左右。


    袁姓的起源於虞舜的後代,媯姓。


    周武王分封諸侯,將媯姓後裔陳胡公封在陳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淮陽。其後代有個叫濤塗的,被認為是袁姓始祖。濤塗的爺爺伯愛,因為古文愛和援、袁、猿、轅都是一個字,所以濤塗就以爺爺的字為姓。


    另外還有來自姬姓的說法。


    就是軒轅氏又稱玄袁,最早的意思就是車把式。後來就有子孫以袁為姓。


    另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是,明朝崇禎年間的山東東明人袁葵,在山西洪洞縣做縣令,收養過好幾百因為災荒等各種因素無家可歸的孩子。等這些孩子長大,要奔向四麵八方。孩子們為了記住這位恩人,就都以袁為姓。


    想想這位袁大人挺不容易的,憑縣令那點工資,養活幾百個孩子。別的不說,就這份精神,足夠稱得上偉大!


    百家姓說到現在,洪洞縣很少提及。


    在中原,包括河南、山東西部、河北南部以及安徽和湖北一些地方,我都聽到過由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過來的說法。並且其傳說基本都差不多,就是兄弟三個一塊由洪洞縣出來,走到某個地方後,老大在中間,老二和老三左右為鄰,距離大概都在二十裏地左右,所以很多姓氏都說某村是他們的哥們兄弟。


    說的人多了,我也就有點疑惑,怎麽這些說法都那麽相似呢?


    另外,明朝過來不過四五百年,怎麽這些移民過來的,和山西洪洞的口音幾乎沒一點共同性呢?


    假設當時居住地一片洪荒,那這些人應該保持原汁原味的洪洞口音。


    如果有當地居民,可為什麽整村整村的,都說自己先祖是從大槐樹移民過來的呢?


    想不通的,就向您各位求教,請在評論區留言。


    三國演義中,出鏡率比較高的袁紹,被當時人提起來就肅然起敬。因為人家名片上印著呢,四世三公!


    所謂四世三公,就是四代裏麵都有做到三公級別。也就是說司馬、司徒和司空以及太尉、太傅屬於臣子裏最高職位了。再往上,就得顛覆現政權。


    四世是從東漢中期的袁安開始,袁安為官剛直不阿,經常和當時的外戚竇憲明著幹。袁安在東漢做過司空和司徒,絕對是當時跺跺腳也會腳麻的人物。袁安是袁紹的五世祖。


    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可以說這時候的袁家,絕對的顯赫望族。


    漢代不僅僅是他們這家,袁滂也是做到了司徒。隻不過袁滂和袁安家,應該是兩個派別。袁滂出自汝南,袁安則是陳郡也就是河南太康人。


    整個漢朝,袁姓可以說名人輩出,實在數不勝數。到後漢三國,袁紹袁術兄弟倆,由於三國演義的傳播,那知名度是非常高了。所以我把這兩位隔過去,說唐朝的袁天罡。


    袁天罡生活在隋唐時期,也叫袁天綱。不管哪個綱吧,總之咱知道這是一個人就行。


    袁天罡的相術,古往今來也許沒幾個能跟他相提並論的,除了跟他同時代的李淳風。


    杜淹、王圭、韋挺、竇軌、張行成、馬周、岑文本這種當時的重要官員都找他相過麵,也叫占卜吧,就沒有不準的。


    所以相麵占卜這玩意,你要說蒙,總不能都蒙對。靠運氣可以一時,絕不能一世。


    但是我們遇到的這些,應該說幾乎都是騙子。凡是為了弄倆錢的這類,基本沒幾個靠譜的。


    有人說,人家算的準呀!某某地方有一個,絕對一看一個準。


    其實大多相麵算卦的,對心理學都有些研究。來的什麽人,話術怎麽說,人家心裏門清。


    再說了,一般算不準的,迴去都不怎麽吭聲。萬一蒙對了,傳名快的很!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帶著李淳風和袁天罡一塊出去,來到一條河邊,有兩匹馬也往河邊來。咱也不知道是野馬還是有人牽著,總之是一紅一黑兩匹馬。


    李世民來了興致,讓二人算算哪一匹先下水。實在想不通兩匹馬為啥要下水呢?


    袁天罡說那匹紅馬先接觸水,李淳風搖頭說不然,是黑馬先下水。


    結果是紅馬先喝水,而黑馬則直接撲通跳水裏了。李世民哈哈大笑,給他倆定了個平手。


    也是,這麽有名氣的兩位,讓誰輸了都不好。不管是傳說還是確有其事,平手才能皆大歡喜。


    還有能證明倆人平手的,是給自己找墓地。


    袁天罡先找到了現在四川閬中天宮山,選好地方埋了個銅錢。


    隨後李淳風也循著風水氣息找到了同一個地方,插下根銅針。


    後來倆人又一塊來到這,互相爭執不下,都說這地方是自己先發現的,有人證物證什麽的。結果挖開一看,李淳風那針剛好插在袁天罡那枚銅錢眼裏,您說巧不巧。


    倆人為啥都往閬中跑呢?


    還不是因為李世民晚上老做噩夢,宮裏那幫人又是觀天象又是占卜,說四川閬中有王氣升騰,情況似乎有點不妙。於是派兩人一前一後,前往四川尋找冒氣的地方。


    李淳風和袁天罡又是一前一後尋到天宮山,發現這地方虎踞龍盤,王氣就是這裏冒出來的。於是二人一合計,將這座山從中間一分為二,算是破了王氣。也由此引發了前麵的銅錢銅針事件,最後倆人好說好商量,也都長眠於此地了。


    至於推背圖傳說是二人合作,經考證也許是子虛烏有。推背圖並非一人一時,而是不斷有人增刪後產生的。隻不過是假借二人的大名,好多賺點稿費而已。


    我們現在隻要說到清官青天,首先想到的是誰呢?包公、海瑞?


    其實包拯這麽大的名氣,有點意外走紅的意思。因為第一包拯在開封府工作時間不長,也就一年多。第二包拯主要工作不是破案,而是給皇帝提意見,言官。第三有正史記載的包拯就正兒八經的審過兩次案,一個牛舌案和假冒皇親的,這些後麵再說。


    至於海瑞,確實夠廉潔,確實很敢說,但海瑞影響的,不過是一兩個地州。


    接下來要說的這位,可是被清庭封殺了二百多年,對時局有重要影響,又是跟老百姓離的很近,且一心為民,不怕得罪上級領導的既廉潔清正,又斷案如神,且對時局有重要影響,又不被大家所熟知的袁家大人物。


    具體是誰,咱們下迴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