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錢姓能在百家姓中排名第二,大概率這位做好事不留名的作者應該是姓錢。


    因為趙姓在當時是皇帝的姓,必須靠前,這是政治站隊問題,沒有商量的餘地。


    而錢姓無論是當時的影響力和人口數量,肯定不會到第二的水平。


    如果非要把責任推給當時的吳國國君錢鏐和錢俶甚至孫子輩的錢惟演,也是說不通的。


    因為五代十國期間,做過皇帝的不說多如牛毛吧,起碼李姓、徐姓、劉姓和王姓,都比偏居一隅的錢姓絲毫不差。


    到現在,據2014年的數據,錢姓人口大約250萬左右,排名最多在百位左右。


    所以除去人口基數和政治影響,就剩下唯一的,作者有私心。


    錢姓的始祖出自於彭姓,第一任老總是彭祖的兒子,叫篯孚。因為在周王室財政部上班,就以工作單位性質為姓,於是誕生了錢姓。


    不得不說,我們現在說的以廠為家,或者以單位為家,在錢姓始祖麵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人家能把工作單位當做姓,試問誰能比得了。


    之後沉寂了一千多年,直到從唐朝開始,錢姓才慢慢聲名鵲起。


    想必各位都知道懷素吧,唐代的大書法家,有著顛張醉素的說法。意思就是張旭發神經時候寫字,而懷素隻有在喝暈乎了,才能寫出平常達不到的水平。


    這位懷素和尚,俗家就姓錢,是唐代詩人錢起的侄子。


    晚唐時候,錢鏐先後被唐和後梁封為越王,占據吳越一帶近百年,對吳越特別是杭州的發展有諸多貢獻。


    錢鏐可不是撈錢溜,而是花錢比較溜。現在杭州的靈隱寺以及雷峰塔六和塔這些,都是這位篤信佛教的錢鏐留下來的傑作。


    後人認為錢俶深明大義,主動歸順勢不可擋的北宋。雖然在當時算投降派,但也確實避免了生靈塗炭,大動兵戈。


    到了北宋初期,錢惟演算是最大的名人。


    不過這位老兄屬於牆頭草類型,誰得勢了就跟著誰混。


    眼看寇準倒台,丁謂拜相,錢惟演不遺餘力的跟著丁謂打壓寇準。隻是好景不長,丁謂專權,執政的劉娥當然看不慣,罷相發配後,小跟班錢惟演也倒了黴。


    發配到洛陽做閑職的錢惟演,這段時間對歐陽修梅堯臣等確實多有提攜,也算是做了些好事。


    再往後,雖然也有一些名人,但都不是主角,也就沒有了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


    倒是近代,錢姓名人輩出。如錢*琛、錢*森、錢*強等,為咱們國家出了大力,必須得永遠銘記。


    ******


    孫姓往上倒,源自於姬姓,正宗的皇家血統。


    孫姓一支出自於周文王的八兒子後代,我也沒數玄了幾代的玄孫,反正別說五服了,沒有十服也差不多。


    傳到了武仲乙這代,為了紀念他的爺爺惠孫,才正式改為孫姓。所以孫姓最早的來源就是姬姓,創始地在今河南淇縣,也就是那時候的朝歌。時間是西周。


    時間來到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南方楚地令尹,也就是國相,有個叫孫叔敖的,是另一支孫姓的起源。源自於羋姓。


    說起來孫叔敖,這位幹活兢兢業業的國相,死後那是窮的棺材板都買不起。他的兒子窮困潦倒,都活不下去了。


    有個叫優孟的,是楚國著名的喜劇表演藝術家,為人正直。優孟以他獨有的風格和方式使楚莊王想起來孫叔敖對楚國做出的貢獻,接濟了他的後代,才算讓這門孫氏延續下來。所以從這方麵來說,優孟絕對能算得上楚地孫氏的貴人。


    不過如果楚莊王能想到多年後,孫武帶著吳國大軍橫掃楚國,估計後悔的能從地宮裏跳出來。好在伍子胥隻是把他的重孫子刨出來鞭屍,也算是有些許安慰吧。


    嚴格來說,孫武其實不是孫家後裔,而是來陳姓或者田姓。


    因為孫武的直係祖先叫虞閼父,周王把他封在陳國,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淮陽做一方諸侯。


    傳了幾代,有個公子叫陳完,在陳國混不下去,跑到齊國,改姓田。後來的田氏代齊,就是他的後代。傳到一個叫須無子的時候,這位名叫無子的二兒子本名叫田書,被齊景公賜姓孫,就是孫武這支的先祖。


    齊國內訌,孫武跑到吳國,由伍子胥推薦,開啟了高光時刻。


    不得不承認,孫家在軍事方麵的基因非常強大。孫武帶隊滅了楚國,他的後代孫臏忍辱負重,將魏國打的遍地找牙。


    再往後到漢末三國,東吳三分天子有其一。


    孫策孫堅孫權這些就不用說了,畢竟他們的故事通過三國演義,傳的婦孺皆知。


    等時間來到東吳最後一任孫皓,別看被滅了國,可人家誌氣一點沒被磨掉。


    這哥們自從坐上了皇帝寶座,開始驕奢淫逸,花天酒地。


    經常召集下屬一塊喝酒,還規定不喝完七升不準離席。


    我們現在用的升,都認為是西方發明的計量單位。其實升和鬥,都是咱們千年前用過的玩意。不過當時那個升,跟現在的肯定不可同日而語。


    有個叫王蕃的大臣酒量不咋地,沒喝多大會兒就醉倒在地。下人扶著出了王宮,小風一吹,不一會兒醒來了。死心眼的王蕃說沒喝夠七升,命令還趕車拐迴去接著喝。結果孫皓認為前麵是裝醉,直接砍了腦袋。您說這位迴來送人頭的冤不冤!


    另一個大臣張尚酒量特別大,從來沒喝多過。孫皓覺得搶了自己的風頭,也給哢嚓了。


    當然也有例外,就是一個叫韋曜的不能喝酒,孫皓網開一麵,允許他喝茶水,這就是以茶代酒的來曆。


    被俘虜到了洛陽,晉武帝司馬炎想著羞辱羞辱他。指著旁邊的座位說:‘’朕準備了這個座很久了,就等著卿呢!‘’


    孫皓嘴上一點不吃虧,說:‘’臣在江南也準備了個座位以待陛下!‘’


    佞臣賈充想替皇上扳迴一局,道:‘’我聽說你在南方挖人眼珠,剝人臉皮,這麽殘忍怎麽下得去手呢?‘’


    孫皓不慌不忙,道:‘’我那是看客下菜,隻針對那些不忠不孝的弑君者用這種刑罰!‘’


    一句話懟的賈充麵紅耳赤。


    因為賈充授意斬殺了漢朝最後一任皇帝高貴鄉公曹髦,此事天下皆知。


    此時賈充已經和晉武帝司馬炎是親家,女兒嫁給了太子司馬衷,也就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白癡皇帝。


    接下來孫家還有什麽有趣的故事,歡迎持續關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談百家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趣並收藏趣談百家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