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石二鳥之計
宜修與年世蘭雙重生結盟複仇 作者:草莓椰椰超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世蘭饒有興致地看著甄嬛與果郡王的眼神互動。
嘖嘖歎了一聲,皇上與果郡王福晉都不在,甄嬛與果郡王這會兒看起來倒是頗些有郎情妾意的感覺。
甄嬛那委屈的眼神,那可真是讓果郡王心疼得緊,她懷疑若是現場隻有甄嬛與果郡王兩人,果郡王甚至都會直接憐惜地把甄嬛抱在懷裏哄。
果郡王倒是一如既往地對甄嬛癡情!
敬嬪的位置就在甄嬛的旁邊,她是個心細的,早察覺到甄嬛的情緒不對勁了。
她原想關心地問上一句的,隻是想到甄嬛如此得寵,入宮才不過兩年,生了個公主就晉升為妃位了,若甄嬛真的有什麽難處,也輪不到她一個嬪位的去幫助她。
雖然她沒有開口,餘光還是一直關注著甄嬛。
於是她很快便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莞妃的目光怎麽一直盯著對麵的果郡王看?
而果郡王也似乎也在注視著莞妃,若她沒有看錯,果郡王眼裏那是心疼吧?
敬嬪心驚,敬嬪不解,莞妃與果郡王怎麽會有交情呢?
“皇上,皇後到!”
太監尖細的嗓音響起,打斷了所有人的思緒。
眾人趕忙站起身來。
宜修與皇上一齊進門後,眼睛微微掃過眾人,目光在掃過甄嬛的時候,停頓了一會兒,嘴角噙著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而皇上的目光也掃視了一圈,見果郡王隻身一人,他的福晉並沒有在他身邊,眼睛微眯。
“臣\/臣妾拜見皇上、皇後,皇上、皇後萬福金安!”
眾人一齊給皇上跟皇後行了個禮。
皇上樂嗬嗬地笑道:“免禮吧!今日是中秋家宴,團圓的日子,都是一家人,就不必講究那些虛禮了。”
“是。”眾人應了一聲,坐迴了座位上。
皇上率先舉起酒杯,“朕敬諸位一杯。”
眾人也紛紛舉起酒杯迴敬。
皇上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才轉頭看向果郡王,“十七弟,都說你與你的福晉夫妻恩愛,夫唱婦隨,怎的不見你的福晉?”
果郡王心裏一緊,忙站起身,“皇兄,福晉的身子已有八個月了,行動不便,身子也不適,便沒有前來,還望皇兄見諒。”
其實孟靜嫻身子養得挺好的,能吃能走,她不來參加中秋家宴,隻是因為不想來罷了,怕果郡王腦子不清醒,皇上直接處置他,萬一牽連到她跟孩子就不好了。
所以她便假裝身子不適,沒有跟果郡王一同來參加中秋家宴,她可不想受到什麽刺激而早產。
皇上聽了果郡王的話,麵色不變,淡淡道:“無妨,身子要緊。朕敬十七弟一杯,祝十七弟能一舉得麟兒。”
說完後,又舉起斟滿酒的酒杯,朝果郡王敬去。
“多謝皇兄!”果郡王也忙不迭地舉起酒杯,在皇上一飲而盡後,也一口幹了,隨後才坐下。
果郡王摸不清皇上到底是什麽意思,好像待他依舊如從前一般,沒有任何變化。
莫不是,皇兄前幾天根本就沒有看出來聽荷包裏的那個耳墜是莞妃的?
果郡王小心地朝對麵看了一眼,見莞妃神色已經恢複如常,也不敢多看,立即就收迴了目光。
皇上本就是時刻注意著果郡王,果郡王偷看莞妃的小動作,直接被皇上納入眼底。
皇上別有深意地看了甄嬛一眼,神色晦暗不明。
他派血滴子查過了,莞妃跟老十七之間確實是清白的。
莞妃剛進宮那年的除夕家宴,因為他在倚梅園遇見了餘鶯兒,特許餘鶯兒在身邊伺候,所以那時候懷著孕的莞妃心裏覺得難受,才出門透透氣,碰巧遇到了老十七,閑談了兩句,耳墜才落到地上被老十七撿了去。
莞妃是長得好看,可是天底下長得好看的美人多了去了,皇上不明白,老十七為何偏偏隻喜歡莞妃,這實在令他如鯁在喉。
皇上已經下定了決心,為了防止莞妃真的與老十七私通,給他戴綠帽子,不如派老十七下江南去清查鹽稅的事情。
鹽稅難查,官商勾結,自古便是一大難題。
國庫空虛,亦是由於各地官員偷稅漏稅,鹽稅更是重災區。
皇上知道鹽稅有問題,但是前兩年苦於剛繼位,朝廷不穩,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去當巡鹽欽差,才沒有清查。
朝廷派去查鹽稅的官員,到了地方也壓不住地頭蛇,甚至會因此喪命在異鄉。
巡鹽欽差是一項高危的職位,很少有能夠完成查鹽稅的任務,最後全身而退的。
皇上也不指望果郡王真的能查清楚鹽稅,拿到真正的賬本。
他真正的想法是讓果郡王死在那些個地方官員的手裏,那他便能以謀害皇室的罪名,把那些地頭蛇全部打入地牢,之後才是真正的查鹽稅抄查貪官一條龍。
皇上覺得他的計劃十分完美,能夠一石二鳥,既能完美地除掉老十七,又能借機查清楚鹽稅。
皇上不相信果郡王真的能查清楚鹽稅,他清楚地知道果郡王手裏沒有任何人手。
當然,若是果郡王真的有能力,能夠在查清楚鹽稅後全身而退,皇上也有後招。
到時候直接派血滴子去截殺他便是了,直接偽造成被他清查的那些官員對他的報複就是了。
皇上笑眯眯地看著果郡王,隻是笑意不達眼底。
他覺得他對老十七已經很仁慈了,他也算死得其所,能夠為國效忠,這是老十七身為臣子的本分,想必老十七很樂意吧!
宜修坐在皇上的身邊,敏銳地察覺到皇上的心情一會兒陰一會兒晴的。
宜修見皇上笑眯眯地看著果郡王,倒是為果郡王默哀了一秒。
皇上應該是已經想好怎麽處置果郡王了,依皇上這皮笑肉不笑的樣子,果郡王的下場肯定好不到哪裏去。
不過宜修有些好奇,便試探道:“皇上,十七弟自從成婚後,瞧著倒是穩重多了,先成家後立業,果真沒錯。”
“嗬嗬,是啊,朕也覺得十七弟穩重多了。如今他都快有孩子了,朕也覺得他該立業了。”
皇上倒像是個好兄長一般,為著果郡王考慮的模樣,隻是語氣有些意味深長。
嘖嘖歎了一聲,皇上與果郡王福晉都不在,甄嬛與果郡王這會兒看起來倒是頗些有郎情妾意的感覺。
甄嬛那委屈的眼神,那可真是讓果郡王心疼得緊,她懷疑若是現場隻有甄嬛與果郡王兩人,果郡王甚至都會直接憐惜地把甄嬛抱在懷裏哄。
果郡王倒是一如既往地對甄嬛癡情!
敬嬪的位置就在甄嬛的旁邊,她是個心細的,早察覺到甄嬛的情緒不對勁了。
她原想關心地問上一句的,隻是想到甄嬛如此得寵,入宮才不過兩年,生了個公主就晉升為妃位了,若甄嬛真的有什麽難處,也輪不到她一個嬪位的去幫助她。
雖然她沒有開口,餘光還是一直關注著甄嬛。
於是她很快便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
莞妃的目光怎麽一直盯著對麵的果郡王看?
而果郡王也似乎也在注視著莞妃,若她沒有看錯,果郡王眼裏那是心疼吧?
敬嬪心驚,敬嬪不解,莞妃與果郡王怎麽會有交情呢?
“皇上,皇後到!”
太監尖細的嗓音響起,打斷了所有人的思緒。
眾人趕忙站起身來。
宜修與皇上一齊進門後,眼睛微微掃過眾人,目光在掃過甄嬛的時候,停頓了一會兒,嘴角噙著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而皇上的目光也掃視了一圈,見果郡王隻身一人,他的福晉並沒有在他身邊,眼睛微眯。
“臣\/臣妾拜見皇上、皇後,皇上、皇後萬福金安!”
眾人一齊給皇上跟皇後行了個禮。
皇上樂嗬嗬地笑道:“免禮吧!今日是中秋家宴,團圓的日子,都是一家人,就不必講究那些虛禮了。”
“是。”眾人應了一聲,坐迴了座位上。
皇上率先舉起酒杯,“朕敬諸位一杯。”
眾人也紛紛舉起酒杯迴敬。
皇上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才轉頭看向果郡王,“十七弟,都說你與你的福晉夫妻恩愛,夫唱婦隨,怎的不見你的福晉?”
果郡王心裏一緊,忙站起身,“皇兄,福晉的身子已有八個月了,行動不便,身子也不適,便沒有前來,還望皇兄見諒。”
其實孟靜嫻身子養得挺好的,能吃能走,她不來參加中秋家宴,隻是因為不想來罷了,怕果郡王腦子不清醒,皇上直接處置他,萬一牽連到她跟孩子就不好了。
所以她便假裝身子不適,沒有跟果郡王一同來參加中秋家宴,她可不想受到什麽刺激而早產。
皇上聽了果郡王的話,麵色不變,淡淡道:“無妨,身子要緊。朕敬十七弟一杯,祝十七弟能一舉得麟兒。”
說完後,又舉起斟滿酒的酒杯,朝果郡王敬去。
“多謝皇兄!”果郡王也忙不迭地舉起酒杯,在皇上一飲而盡後,也一口幹了,隨後才坐下。
果郡王摸不清皇上到底是什麽意思,好像待他依舊如從前一般,沒有任何變化。
莫不是,皇兄前幾天根本就沒有看出來聽荷包裏的那個耳墜是莞妃的?
果郡王小心地朝對麵看了一眼,見莞妃神色已經恢複如常,也不敢多看,立即就收迴了目光。
皇上本就是時刻注意著果郡王,果郡王偷看莞妃的小動作,直接被皇上納入眼底。
皇上別有深意地看了甄嬛一眼,神色晦暗不明。
他派血滴子查過了,莞妃跟老十七之間確實是清白的。
莞妃剛進宮那年的除夕家宴,因為他在倚梅園遇見了餘鶯兒,特許餘鶯兒在身邊伺候,所以那時候懷著孕的莞妃心裏覺得難受,才出門透透氣,碰巧遇到了老十七,閑談了兩句,耳墜才落到地上被老十七撿了去。
莞妃是長得好看,可是天底下長得好看的美人多了去了,皇上不明白,老十七為何偏偏隻喜歡莞妃,這實在令他如鯁在喉。
皇上已經下定了決心,為了防止莞妃真的與老十七私通,給他戴綠帽子,不如派老十七下江南去清查鹽稅的事情。
鹽稅難查,官商勾結,自古便是一大難題。
國庫空虛,亦是由於各地官員偷稅漏稅,鹽稅更是重災區。
皇上知道鹽稅有問題,但是前兩年苦於剛繼位,朝廷不穩,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去當巡鹽欽差,才沒有清查。
朝廷派去查鹽稅的官員,到了地方也壓不住地頭蛇,甚至會因此喪命在異鄉。
巡鹽欽差是一項高危的職位,很少有能夠完成查鹽稅的任務,最後全身而退的。
皇上也不指望果郡王真的能查清楚鹽稅,拿到真正的賬本。
他真正的想法是讓果郡王死在那些個地方官員的手裏,那他便能以謀害皇室的罪名,把那些地頭蛇全部打入地牢,之後才是真正的查鹽稅抄查貪官一條龍。
皇上覺得他的計劃十分完美,能夠一石二鳥,既能完美地除掉老十七,又能借機查清楚鹽稅。
皇上不相信果郡王真的能查清楚鹽稅,他清楚地知道果郡王手裏沒有任何人手。
當然,若是果郡王真的有能力,能夠在查清楚鹽稅後全身而退,皇上也有後招。
到時候直接派血滴子去截殺他便是了,直接偽造成被他清查的那些官員對他的報複就是了。
皇上笑眯眯地看著果郡王,隻是笑意不達眼底。
他覺得他對老十七已經很仁慈了,他也算死得其所,能夠為國效忠,這是老十七身為臣子的本分,想必老十七很樂意吧!
宜修坐在皇上的身邊,敏銳地察覺到皇上的心情一會兒陰一會兒晴的。
宜修見皇上笑眯眯地看著果郡王,倒是為果郡王默哀了一秒。
皇上應該是已經想好怎麽處置果郡王了,依皇上這皮笑肉不笑的樣子,果郡王的下場肯定好不到哪裏去。
不過宜修有些好奇,便試探道:“皇上,十七弟自從成婚後,瞧著倒是穩重多了,先成家後立業,果真沒錯。”
“嗬嗬,是啊,朕也覺得十七弟穩重多了。如今他都快有孩子了,朕也覺得他該立業了。”
皇上倒像是個好兄長一般,為著果郡王考慮的模樣,隻是語氣有些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