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喜歡對沒有去過的地方賦予更多的想象,龍江號應運而生。


    李彪他們乘坐的是第五代龍江,也被稱之為《龍江五號》。


    這艘大船長372米,寬45米,排水量噸,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船,堪比航母。它會如此巨大?因為大就意味著穩,穩就意味著數據的精準,機器減少震動能更加精確。


    這艘大船能被取名《龍江》,也源自第一代龍江,就是因為第一代龍江發現了龍江海槽,對於龍江海槽的執著才致使龍江二字傳承了下來,直至發展到了五號。


    龍江海槽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槽,平均水深一萬八千米,是真正意義上的絕對禁區。


    東方盛國境內的紅藏高原被稱之為地球屋脊,深海大洋中的龍江海槽則被稱之為地球之痕,低於海平麵一萬八千米,那就是一個深可見骨的巨大傷痕。


    在網絡上圍繞著所謂的地球傷痕有諸多玄妙的傳說,有人說這是天外的流星撕裂了大地才出現了溝槽,也有人說海槽裏可能和北極冰川一樣埋藏著別人所不知道的秘密,當然,更有人說,龍江海槽可能連接著地心,是地心人出入的門戶。


    不管流言如何,《龍江號》科研考察船已經迭代了五代,東方盛國的航母艦隊更是時常在海槽上方巡邏遊弋,至於這背後是否和龍江海槽的秘密有關就不得而知。


    但,東方盛國對於深海大洋確實執著,龍江五號就是為配合蛟龍五號而研發的,現在,《龍江五號》已經問世,而《蛟龍五號》卻始終遙遙無期。


    巨大的《龍江五號》行駛在茫茫大洋如履平地一般幾乎感受不到顛簸。能有這樣舒適的乘坐體驗,源自《龍江五號》上搭載的黑科技,當然,考察船上的海洋監測部對於海情海況的精準測控,對於駕駛姿態的精確調整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兩個月後,兩艘科考船在華華夏夏海溝上方完成會師。身為本次行動的總指揮,餘南第一時間召集兩艘科考船上的專家進行開會研討接下來的事宜。


    蛟龍四號如何下潛,怎麽下潛,選擇有人還是無人下潛,什麽時間段下潛?深海水壓是緩慢的平穩下降,還是斷崖式的暴跌等等,各方麵各麵都需要仔細的研討,尤其是要仔細監測,監測部門必須嚴謹認真,要用數據說話,辦事要做到周到細致萬無一失。餘南的話說的非常嚴肅,他事無巨細,幾乎將所有的一切都考慮到了。


    他不會允許帶著疑問下海,這是他的工作原則。


    李彪就是個門外漢,專業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討論就行,他隻是坐在那裏靜靜地聽著,偶爾給童周甩兩個無奈的眼神。


    童周也很無奈,隻是在靜靜地聽,默默的想,需要他認真做的恐怕也就隻是找到那個生物罷了。


    最終,會議決定,選擇無人深潛。餘南的理由很簡單,有人深潛的最高記錄不過8325米,雖然蛟龍四號可以信任,但派人深潛還是冒險了一些,他不希望有人在此次科研中出現什麽意外。


    至於什麽時間下潛得著重分析好近幾日附近的海況之後再說。


    對於後續的問題,大家也都各抒己見,如果找到了那個生物如何研究它?餘南采用了一個專家的建議,可以緊急調整蛟龍四號上的機械臂為其加裝魚叉擊槍,將那生物帶到船上再做研究。雖然可能會造成那個海底生物的死亡,但為了科學事業做出犧牲奉獻,它也死得其所。


    最後,將所有的一切都商量妥當,大家才被餘南放走。


    這個愛潛水的南哥,事無巨細。已經做好了各種預演,以他的話說,隻有做好充分準備,才不會在必要的時刻顯的手忙腳亂。


    很快,周圍的水文情況數據被送到了餘南的辦公室,經過監測部門的專家分析,兩天之後的下午四時三十二分最適合下潛。


    餘南將這個消息發給了所有人,大家都在做最後的準備,以保證周到細致萬無一失。


    李彪也收到了這個消息。他躺在床上努力的想讓自己盡快入睡希望能與深海中的生物進行靈魂互換,可不知怎的,卻始終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最終他掏出手機,在聊天群裏唿喚童周。


    “周周,周周,睡了嗎?”


    “沒呢,我都失眠半個月了。自從我們的船停到海溝我就沒睡著過,上次靈魂互換還是在安眠藥的幫助下才出現的,就好像這裏有阻止我睡覺的魔力一樣。”童周道。


    餘南非常吃驚的在群中迴道:“你也是嗎?我每次帶隊科研一經過華華夏夏海溝也總是失眠,一直以為是我的習慣,現在看來可就不簡單了。”


    “我操,如此神奇?”


    群裏的其他兄弟都來了興趣,他們紛紛發言,想要深挖背後的意義。


    醫生華佗道:“從我的專業角度幫你們分析一下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壓力過大、焦慮、生活環境變化、飲食習慣、荷爾蒙失調等等。有時候,我們的大腦在晚上還過於活躍,難以放鬆下來,也會導致失眠。你們自己想想是什麽原因?”


    餘南迴道:“佗佗你說的對,但我和周周常年和大海打交道,你說的那些早就習慣了,每次到海溝就失眠,明顯是特定地點才會發生的特定情況,可能就和海底擁有的魂石物質有關。”


    作家內膽仿佛也抓住了話題在群裏說道:“被選中的人,大海的孩子,海底有你們的親戚,你們太激動亢奮了。”


    “得了吧!該睡了,很晚了,都消停消停,別把我女兒吵醒了,睡覺!”遊所為忍不住在群中提醒道。


    “好的,為哥……早點休息。”


    之後,群裏恢複了平靜,李彪睡不著打開了自己的電腦。失眠的經曆,南哥和周周的描述明顯指向深海中的魂石物質,他魂石物質的研究論文又多了一些必要素材和論據。


    李彪在思考中迎來天明,大洋深處波光嶙峋,朝陽普照射在海麵,滾動的海水如同紅寶石一般炫彩奪目。


    童周敲開李彪的房門,幫他端來了早餐,著重想要了解他愛車的情況。


    李彪笑道:“周周,你的車就停在基地的車庫裏,黑科技加持的遙遙領先汽車可以遠程控製,你到時候聯係為哥讓他幫你遠程綁定手機,你可以讓它自己跑迴去停到你家的車庫裏或車位上。”


    “不不不,停車庫裏多沒意思,我讓它到碼頭等我們,等我們上岸了我開車帶你和南哥去兜風。”


    童周非常開心,隻希望能盡快上岸去看他的愛車。


    “對了,那到底是什麽生物?你真的一點感覺一點印象都沒有嗎?”李彪望著他,期待著他的迴答。


    “沒有!但可以肯定不是魚,靈魂互換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輕飄飄的,就如同樹葉一般在海底上下沉浮。”


    “樹葉?靈魂互換的時候你能自己控製嗎?”


    “不能。也許我是還沒適應吧,反正就兩秒而已,沒機會適應。”


    “哎呦……聊什麽呢?”


    這時,餘南也端著早餐走到了門口,甚至也為彪彪帶來了一份。也許是知曉了彪彪和白靈的悲慘經曆,都打心底裏心疼這個兄弟。


    他望著他們也知道他們會聊什麽,靈魂互換的事情是不能輕易在重要場合說的,即使說了那些同僚恐怕也無法理解,隻有他們兄弟私下裏才能切身體會和交流。


    “南哥,我們在聊那個生物!”李彪迴道。


    “我知道,不用聊了,計劃提前了,今天下午一時12分有更好的下潛條件。”


    “是嗎?”


    “是的,等蛟龍入海終將真相大白。”餘南點頭。


    計劃提前,工作量也必然會增加很多。不過,他們的團隊都是專業的,更是時刻準備著,早在正午之前就完成了所有的設備調試和安裝工作。


    午飯過後,所有的專家齊聚指揮室,在餘南的指揮之下,被特種鋼纜吊裝的‘蛟龍四號’準時在一點一十二分緩緩被放入深海。


    下潛的過程是漫長的。隨著水深的增加蛟龍四號潛航器內部的壓力也得時刻觀察,以保證不會因為內外壓差過大而讓潛航器出現損壞的情況。


    當然,選擇無人下潛,也不用過多考慮潛航器內部的生命維持設備,可以更加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隨著蛟龍四號潛航器的不斷下潛,指揮室內的大屏幕上傳來了深海的畫麵,在強光大燈的照射下,各種尋常難以見到的生物也都在屏幕上暴露無疑。隻是,這些都沒有研究價值,他們的目標隻在深海,如果那生物出現在畫麵中,童周有信心一眼就能認出它。


    六個小時之後,潛龍四號終於抵達預定水深。


    “開啟推進器,進行必要的姿態調整。”


    餘南靜靜地說著,臉上洋溢著自信和驕傲。整整六個時辰蛟龍四號沒有發生任何突發情況,就足以證明他們的產品是成功,穩定並可靠的。


    推進器開始工作,蛟龍四號完成了姿態調整開始在米的深海中漫步,它懸浮在海床上方,如同一條胖胖的鯊魚一般,攪動水流,並傳迴它看到的一切。


    而此時童周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大屏幕,尋找那可能熟悉的生物。


    時間流逝,蛟龍四號看到了很多深海中潛伏的物種,其中大多數在資料庫裏都有記錄,科研的意義和價值雖有,但絕非那樣震撼。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找到那蘊含魂石物質的生物。


    整整兩個時辰,蛟龍四號在海溝中已經漫步了四萬多米,而童周卻一直保持著沉默,顯然是還未真正發現目標。


    餘南沉吟著說道:“接入第二卷鋼纜。”


    他的指令剛剛發出,一道刺眼的閃光便照亮了整個大屏幕,所有專家都大驚失色。


    “這是什麽?”


    那光芒實在刺眼,餘南手下的一位專家瞬間就意識到了什麽說道:“報告,這應該就是蛟龍四號大燈的光芒,前方應該有物體反光。”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莫名亢奮,一萬三千米的海底會有鏡子?絕不可能,那必然就意味著未知,也意味著神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硬科幻:背離神者,弑神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綠洲情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綠洲情獸並收藏硬科幻:背離神者,弑神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