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大雨裹著枯葉,不斷砸在劉府的青瓦上,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芳香,但是卻讓人感到心煩意亂。
後院正廳內,濃重的草藥味非常刺鼻,昏暗的光線內,劉孜桐裹著厚厚的被子癱坐在太師椅上,手背青筋暴起死死扣著扶手,嘶啞的聲音響了起來:"那個孽障!竟在咱們‘瑞豐號’旁邊掛匾,他要幹什麽!"
瑞豐號就是劉家布鋪的招牌,也是燕州城中最大的布鋪,原本名聲在外、生意火爆,可如今就剩下名聲了,生意什麽的早就一落千丈。
如今劉昭準備開辦布鋪,並且在農莊建設紡紗工坊、紡織工坊的消息已經傳開,劉孜桐聞訊之後自然暴怒不已,認為這是劉昭在公開向自己“宣戰”,原本就被氣得舊病複發的身體,變得越發沉重起來。
忽然,偏廳傳來瓷碗碎裂聲,劉華拄著棗木拐杖撞進來,左腿僵直地拖在地上,大叫道:"爹,劉昭簡直欺人太甚,實在不行就花銀子找土匪來,殺了他!"
劉華說話時牙關咬得咯咯響,郭氏則追著撲到門檻,發髻散亂如瘋婦:"我的兒說得對!那殺千刀的害你瘸了腿,如今還要斷咱們活路,去找土匪來,咱們跟他拚了!"
"都閉嘴!"
劉孜桐掄起茶盞砸向二人,碎瓷在地上四濺,雖然心中惱怒劉昭,但最後一絲理智還是有的。找土匪?先不說能不能順利殺了劉昭,就算事情成功了,那些亡命之徒也會吃自己一輩子,這種事情沾不得!
於是劉孜桐抖著手翻開賬冊,看著賬冊上記錄的數字,心中明白布鋪的生意已經江河日下,如果劉昭再摻和進來,那劉家就徹底完了。
看了一會兒劉孜桐額頭的青筋凸起,咬牙說道:"既然這個孽畜下死手,那就別怪我不顧父子情麵了!”
“爹!”
劉華聞言頓時來了精神:“如何做,爹隻管吩咐。”
“從明日開始,把布鋪的布價壓到市價的九成,半月之後再給我壓到七成!"
“啊!”
郭氏聞言驚唿了一聲,劉華則是雙眼赤紅的點頭答應著。
次日一大早,瑞豐號的鎏金價牌在晨光中翻轉,墨跡未幹的"九折"引來路人圍觀。不遠處新開的"昭明布莊"卻門窗緊閉,隻露出半截青布幌子。
此時劉昭正坐在對麵的茶樓雅間內,指尖摩挲著粗瓷茶盞,目光則掃過瑞豐號門口排隊等著買布的人群。
“公子!”
這時陳舉推門走了進來,湊到劉昭的跟前,壓低了聲音說道:"根據南安堂郭掌櫃的消息,劉家昨日連夜下單,吃進了燕州城至少七成的棉花。"
“現在棉花價格漲到了多少?”
“每石從四兩五錢漲到了五兩八錢。”
劉昭微微皺眉,意識到劉家這是要殊死一搏了,一方麵企圖買斷燕州城的棉花,讓自己無法開工,另一方麵應該是準備壓低棉布價格進行傾銷,讓自己的棉布賣不出去,借此霸住棉布時常,為劉家換取一線生機。
“哼!即便是放手一搏,在老子眼裏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劉昭掀開窗縫,恰見幾個劉家夥計扛著麻包擠進瑞豐號,店門口貼著寫有打折字樣的紅紙,落款處還沾著夜露。
“公子,要是讓劉家這麽鬧下去,咱們可就麻煩了。”
陳舉雖然並不負責幾處工坊,但是從劉耒處也聽說了,自家工坊出產棉布的定價已經確定了,每匹四百文。可是按照劉家現在的價格算下來,每匹棉布隻賣三百四十文,到時候自家工坊的棉布注定是賣不出去的。
可是劉昭卻不為所動,自信的說道:"放心,他們撐不過半月的。"
劉昭蘸茶水在桌麵勾畫,計算著織布工坊出產每匹棉布的成本,加上人工費的話,與劉家一樣按九折售價隻能保本,要是日後劉家繼續壓價,那肯定是要虧本的,甚至會被劉家的低價布衝得賣不出去。
算了一陣後,劉昭忽然頓住,說道:"立即派人去南安堂,讓郭掌櫃幫忙到周邊幾個州收購陳棉,記得要帶棉籽的,告訴郭掌櫃:近一段時間就賣這種陳棉,劉家照樣會高價購買。"
陳舉詫異的說道:“帶棉籽的陳棉雖然價格低廉,可是如此一來,咱們也隻能跟著用,織出來的棉布質量低劣,賣不出去的!”
劉昭卻神秘的笑了笑,說道:“山人自有妙計!”
十幾天後,瑞豐號再次掛出新價牌:市價七成。掌櫃的吆喝聲嘶力竭:"上好的棉布,七折甩賣,先到先得啊!"
可當等候許久的百姓摸著號稱"上好"的布匹,卻觸到粗礪的棉結——這是用帶籽陳棉趕工織的劣布,紛紛鬧僵起來,瑞豐號門口很快門可羅雀,前幾天搶購棉布的場景蕩然無存。
與此同時,劉昭正蹲在紡紗工坊查看剛剛運到的棉花,指尖撚開棉絮露出黑籽,然後對身邊的劉耒問道:"脫籽機改好了?"
"按公子給的圖樣,鐵輥齒距縮了三厘,預警改造好了。"
說著,劉耒招唿幾個護衛,扛著帶釘刺的鐵輥進來,震得梁上灰簌簌直落。此時二十架腳踏脫籽機已在後院列陣,女工們踩動踏板時,鐵齒間迸出的棉籽如黑雨傾瀉。
“成了!”
劉昭見狀麵露笑容,低價的陳棉在劉家手中,就隻能織成低劣的布匹,可是到了自己手中,卻可以憑借技術的力量變廢為寶,脫籽之後的陳棉依然可以織出質量上乘的棉布。
"織布工坊這些天一直在忙著生產,已經有了一些存貨,再加上現在有了低價的棉花,是時候讓劉家明白,什麽叫做霸市!”
“公子說吧,咱們如何做?”
“立即給昭明布莊運送棉布,然後明日掛牌,按照市價五成出售棉布:每匹二百文。"
陳舉、劉耒二人駭然:"可咱們成本..."
話音被算盤聲打斷,劉昭撥著檀木珠子,說道:"新機織布本就產量大增,平攤下來成本至少下降四成,另外有了低價棉花,成本進一步下降,就算賣五成價,咱們仍有一成五的利,可是劉家就隻有死路一條了!"
後院正廳內,濃重的草藥味非常刺鼻,昏暗的光線內,劉孜桐裹著厚厚的被子癱坐在太師椅上,手背青筋暴起死死扣著扶手,嘶啞的聲音響了起來:"那個孽障!竟在咱們‘瑞豐號’旁邊掛匾,他要幹什麽!"
瑞豐號就是劉家布鋪的招牌,也是燕州城中最大的布鋪,原本名聲在外、生意火爆,可如今就剩下名聲了,生意什麽的早就一落千丈。
如今劉昭準備開辦布鋪,並且在農莊建設紡紗工坊、紡織工坊的消息已經傳開,劉孜桐聞訊之後自然暴怒不已,認為這是劉昭在公開向自己“宣戰”,原本就被氣得舊病複發的身體,變得越發沉重起來。
忽然,偏廳傳來瓷碗碎裂聲,劉華拄著棗木拐杖撞進來,左腿僵直地拖在地上,大叫道:"爹,劉昭簡直欺人太甚,實在不行就花銀子找土匪來,殺了他!"
劉華說話時牙關咬得咯咯響,郭氏則追著撲到門檻,發髻散亂如瘋婦:"我的兒說得對!那殺千刀的害你瘸了腿,如今還要斷咱們活路,去找土匪來,咱們跟他拚了!"
"都閉嘴!"
劉孜桐掄起茶盞砸向二人,碎瓷在地上四濺,雖然心中惱怒劉昭,但最後一絲理智還是有的。找土匪?先不說能不能順利殺了劉昭,就算事情成功了,那些亡命之徒也會吃自己一輩子,這種事情沾不得!
於是劉孜桐抖著手翻開賬冊,看著賬冊上記錄的數字,心中明白布鋪的生意已經江河日下,如果劉昭再摻和進來,那劉家就徹底完了。
看了一會兒劉孜桐額頭的青筋凸起,咬牙說道:"既然這個孽畜下死手,那就別怪我不顧父子情麵了!”
“爹!”
劉華聞言頓時來了精神:“如何做,爹隻管吩咐。”
“從明日開始,把布鋪的布價壓到市價的九成,半月之後再給我壓到七成!"
“啊!”
郭氏聞言驚唿了一聲,劉華則是雙眼赤紅的點頭答應著。
次日一大早,瑞豐號的鎏金價牌在晨光中翻轉,墨跡未幹的"九折"引來路人圍觀。不遠處新開的"昭明布莊"卻門窗緊閉,隻露出半截青布幌子。
此時劉昭正坐在對麵的茶樓雅間內,指尖摩挲著粗瓷茶盞,目光則掃過瑞豐號門口排隊等著買布的人群。
“公子!”
這時陳舉推門走了進來,湊到劉昭的跟前,壓低了聲音說道:"根據南安堂郭掌櫃的消息,劉家昨日連夜下單,吃進了燕州城至少七成的棉花。"
“現在棉花價格漲到了多少?”
“每石從四兩五錢漲到了五兩八錢。”
劉昭微微皺眉,意識到劉家這是要殊死一搏了,一方麵企圖買斷燕州城的棉花,讓自己無法開工,另一方麵應該是準備壓低棉布價格進行傾銷,讓自己的棉布賣不出去,借此霸住棉布時常,為劉家換取一線生機。
“哼!即便是放手一搏,在老子眼裏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劉昭掀開窗縫,恰見幾個劉家夥計扛著麻包擠進瑞豐號,店門口貼著寫有打折字樣的紅紙,落款處還沾著夜露。
“公子,要是讓劉家這麽鬧下去,咱們可就麻煩了。”
陳舉雖然並不負責幾處工坊,但是從劉耒處也聽說了,自家工坊出產棉布的定價已經確定了,每匹四百文。可是按照劉家現在的價格算下來,每匹棉布隻賣三百四十文,到時候自家工坊的棉布注定是賣不出去的。
可是劉昭卻不為所動,自信的說道:"放心,他們撐不過半月的。"
劉昭蘸茶水在桌麵勾畫,計算著織布工坊出產每匹棉布的成本,加上人工費的話,與劉家一樣按九折售價隻能保本,要是日後劉家繼續壓價,那肯定是要虧本的,甚至會被劉家的低價布衝得賣不出去。
算了一陣後,劉昭忽然頓住,說道:"立即派人去南安堂,讓郭掌櫃幫忙到周邊幾個州收購陳棉,記得要帶棉籽的,告訴郭掌櫃:近一段時間就賣這種陳棉,劉家照樣會高價購買。"
陳舉詫異的說道:“帶棉籽的陳棉雖然價格低廉,可是如此一來,咱們也隻能跟著用,織出來的棉布質量低劣,賣不出去的!”
劉昭卻神秘的笑了笑,說道:“山人自有妙計!”
十幾天後,瑞豐號再次掛出新價牌:市價七成。掌櫃的吆喝聲嘶力竭:"上好的棉布,七折甩賣,先到先得啊!"
可當等候許久的百姓摸著號稱"上好"的布匹,卻觸到粗礪的棉結——這是用帶籽陳棉趕工織的劣布,紛紛鬧僵起來,瑞豐號門口很快門可羅雀,前幾天搶購棉布的場景蕩然無存。
與此同時,劉昭正蹲在紡紗工坊查看剛剛運到的棉花,指尖撚開棉絮露出黑籽,然後對身邊的劉耒問道:"脫籽機改好了?"
"按公子給的圖樣,鐵輥齒距縮了三厘,預警改造好了。"
說著,劉耒招唿幾個護衛,扛著帶釘刺的鐵輥進來,震得梁上灰簌簌直落。此時二十架腳踏脫籽機已在後院列陣,女工們踩動踏板時,鐵齒間迸出的棉籽如黑雨傾瀉。
“成了!”
劉昭見狀麵露笑容,低價的陳棉在劉家手中,就隻能織成低劣的布匹,可是到了自己手中,卻可以憑借技術的力量變廢為寶,脫籽之後的陳棉依然可以織出質量上乘的棉布。
"織布工坊這些天一直在忙著生產,已經有了一些存貨,再加上現在有了低價的棉花,是時候讓劉家明白,什麽叫做霸市!”
“公子說吧,咱們如何做?”
“立即給昭明布莊運送棉布,然後明日掛牌,按照市價五成出售棉布:每匹二百文。"
陳舉、劉耒二人駭然:"可咱們成本..."
話音被算盤聲打斷,劉昭撥著檀木珠子,說道:"新機織布本就產量大增,平攤下來成本至少下降四成,另外有了低價棉花,成本進一步下降,就算賣五成價,咱們仍有一成五的利,可是劉家就隻有死路一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