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大名府五虎上將 麒麟金刀和天王
水滸稱王,我身邊女將無敵 作者:灑家來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且說旱地忽律朱貴,聽得大寨主王倫來問後,當下抱拳笑道:
“哥哥卻是有所不知!
那大名府,乃是當今朝廷的北地軍事重鎮!
單論城中的軍事實力,怕是除了東京汴梁城外,大名府就算是天下諸州府的翹楚了!
城中不但軍兵繁多,慣戰廝殺的猛將更是無數!
其中有佼佼者,俱被留守司梁中書看中抬舉,執掌兵戰軍事!
梁中書更是把諸將裏最橫勇慣戰的幾個,封做了五虎上將!
這五將分別是:急先鋒索超、神刀將聞達、賽黃忠神箭李天成、玉麵小紫都陸彬、金鏜無敵俞大江!
那索超身高九尺開外,麵皮漆黑,黑中透亮,花兒角眉,一雙虎目,皂白分明,鼻直口方,大耳朝懷,長相十分威嚴。
手中慣使一杆金頂開山鉞,胯下玉頂烏騅馬,兩軍陣前他往往衝鋒在前,打起仗來性急兇猛,如此人稱急先鋒!
梁中書愛他武藝高強,英勇善戰,便封他做了一個牌軍!
聞達同樣身高九尺,膀大腰圓,那臉色跟生豬肝一個顏色,赤眉環眼,獅鼻海口,大耳扇風,頦下一部短髯。
此人慣使一柄青鋒合扇板門刀,胯下一匹千裏火焰駒,刀法驚奇,神勇過人!
昔日在北地邊廷上征戰廝殺時,能於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因此,在大名府一帶那是有名的上將。
梁中書慣常將其倚為左膀右臂,並封他做了大名府的兵馬總管!
李天成年紀在七旬開外,鶴發童顏,精氣神十足,頜下一部雪白銀髯胸前飄灑,連眉毛都是白的!
這老將掌中金刀跨下白馬,又有百步穿楊絕技,虎老雄心在,人老誌不老,在疆場之上也是罕有敵手,故人送美稱賽黃忠神箭將。
此人悍勇不差聞達,也十分得梁中書的看中,做得大名府的兵馬都監一職!
陸彬年紀約摸二十幾歲,麵白如玉,雙眉帶秀,目似朗星,齒白唇紅。
他雖然在大名府名列五虎將之四,但是大名府所有的武將,大多都懼怕於他!
因為那廝除了本身武藝出眾,本領高強外,還是四大怪傑之一祝家莊鐵棒教師欒廷玉的徒弟!
欒廷玉對陸彬愛如掌上明珠,視若親子,所以沒人敢輕易惹他!
陸彬也爭氣,手使一條素白亮銀槍,胯下白龍烈馬,憑著自身本事,躋身讓梁中書封他做了兵馬都監!
還有一個俞大江,雖說名氣比不得前麵那幾位,但本事卻是不差任何人!
這廝身高頂丈,體型壯碩,力大無窮!
平日裏性烈如火,慣常手使一條加重的鳳翅鎏金鏜,力大過人,勇猛異常!
一般尋常武將都不願與他交手,想在他的鏜下占到便宜,非得有名上將不可!”
聽著朱貴所言,王倫尚未說話,旁邊的玉麵哪吒王寅便輕笑道:
“嗬嗬!那大名府五虎上將聽著恁般了得,卻不知與我等一眾鎮山龍衛統領相比,如何?”
王寅乃是王倫的堂弟,在山寨的身份地位自是不差,朱貴也不敢怠慢!
聽到他問,當下忙抱拳笑道:“迴王寅哥哥的話!
諸位鎮山龍衛統領皆是武藝絕頂的好漢,天下英雄豪傑中的佼佼者!
那大名府五虎上將雖說厲害,卻哪裏能是諸位哥哥的對手?”
“哈哈!兄弟此言有理……”
此言一出,眾統領皆不由放聲大笑起來!
就聽朱貴又說道:“不過,據細作報說!
那五虎上將雖比不上諸位統領哥哥,但大名府也有本事不差諸位哥哥的!”
一聽這話,九頭獅子杜壆忍不住兩眼一眯,笑道:
“朱貴兄弟快說說,大名府還有甚麽高手!”
“玉麒麟盧俊義!”
不待朱貴搭話,大寨主王倫便忍不住笑道:
“那盧員外儀表堂堂,重情重義,武藝高強,棍棒、槍法天下無雙,有“河北三絕”的美譽。
朱貴兄弟若是說他的話,卻是不差諸位兄弟!”
此言一出,朱貴登時抱拳笑道:
“想不到哥哥竟然也知道那玉麒麟盧俊義!
哥哥說得不錯!
此人丈二鋼槍無敵手,人材武藝兩超群,卻是個天神一般的英雄人物!
不過,那盧俊義乃是大名府的富戶員外,慣常閑居在家,逍遙快活,並不在留守司任職,也不聽梁中書差撥調遣!
俺要說的是梁中書麾下的兵馬都指揮使金刀紀安邦,還有兵馬總管天王李成!
紀安邦本是薊州人氏,文武雙全,曾在北地邊庭上效力,橫推遼宋無對手!
不但文精武熟,胸藏韜略,萬夫莫當,更是精擅陣戰帶兵之法!
端是個難得的帥才!
梁中書十分看中紀安邦,抬舉他做了大名府的兵馬都指揮使!
傳言那位列江湖四大怪傑的鐵棒欒廷玉曾說過,紀安邦的本事勝其十倍!
由此可知此人的厲害!
那天王李成也不差紀安邦多少!
此人乃是梁中書的嫡係心腹,堪稱大名府諸將之首,天生神力,勇力絕倫,尤其擅使雙刀,聽說與紀安邦難分伯仲!
因此,小弟覺得,這二人的本事,皆不差諸位統領哥哥多少!”
說道此處,朱貴看了眾人一眼,隨即又說道:
“小弟報說這些,並非特意拿大名府諸將來與諸位哥哥比較!
隻因此番梁中書就是派遣紀安邦,並同五虎將中的聞達、李天成、陸彬、索超一起,押送那生辰綱!……”
“區區一個生辰綱,哪裏值得恁些慣戰猛將一起押送?”
朱貴那裏正說著,忽聽南離朱雀石寶笑道:
“俺倒是覺得,那幾人應該是受了朝廷調撥,這才趕奔東京汴梁城的!
至於生辰綱,不過就是捎帶著押送罷了!”
聽得此言,王倫不禁笑問道:
“石寶兄弟可是想到了甚麽?”
石寶笑道:“哥哥且想!
朝廷早就有要征討我水泊梁山的跡象,但至今卻一直不見兵馬從東京!
這是不是說明,它要從諸州府調撥的戰將尚未到齊?
依著小弟看來,緊靠童樞密使一家之言,怕是難以擋住朝廷要征剿我梁山的決心!
畢竟我梁山好漢今非昔比,行事也是光明磊落,聲勢浩大!
要說金鑾殿那趙官家不忌憚,小弟是萬萬不相信!……”
“哥哥卻是有所不知!
那大名府,乃是當今朝廷的北地軍事重鎮!
單論城中的軍事實力,怕是除了東京汴梁城外,大名府就算是天下諸州府的翹楚了!
城中不但軍兵繁多,慣戰廝殺的猛將更是無數!
其中有佼佼者,俱被留守司梁中書看中抬舉,執掌兵戰軍事!
梁中書更是把諸將裏最橫勇慣戰的幾個,封做了五虎上將!
這五將分別是:急先鋒索超、神刀將聞達、賽黃忠神箭李天成、玉麵小紫都陸彬、金鏜無敵俞大江!
那索超身高九尺開外,麵皮漆黑,黑中透亮,花兒角眉,一雙虎目,皂白分明,鼻直口方,大耳朝懷,長相十分威嚴。
手中慣使一杆金頂開山鉞,胯下玉頂烏騅馬,兩軍陣前他往往衝鋒在前,打起仗來性急兇猛,如此人稱急先鋒!
梁中書愛他武藝高強,英勇善戰,便封他做了一個牌軍!
聞達同樣身高九尺,膀大腰圓,那臉色跟生豬肝一個顏色,赤眉環眼,獅鼻海口,大耳扇風,頦下一部短髯。
此人慣使一柄青鋒合扇板門刀,胯下一匹千裏火焰駒,刀法驚奇,神勇過人!
昔日在北地邊廷上征戰廝殺時,能於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因此,在大名府一帶那是有名的上將。
梁中書慣常將其倚為左膀右臂,並封他做了大名府的兵馬總管!
李天成年紀在七旬開外,鶴發童顏,精氣神十足,頜下一部雪白銀髯胸前飄灑,連眉毛都是白的!
這老將掌中金刀跨下白馬,又有百步穿楊絕技,虎老雄心在,人老誌不老,在疆場之上也是罕有敵手,故人送美稱賽黃忠神箭將。
此人悍勇不差聞達,也十分得梁中書的看中,做得大名府的兵馬都監一職!
陸彬年紀約摸二十幾歲,麵白如玉,雙眉帶秀,目似朗星,齒白唇紅。
他雖然在大名府名列五虎將之四,但是大名府所有的武將,大多都懼怕於他!
因為那廝除了本身武藝出眾,本領高強外,還是四大怪傑之一祝家莊鐵棒教師欒廷玉的徒弟!
欒廷玉對陸彬愛如掌上明珠,視若親子,所以沒人敢輕易惹他!
陸彬也爭氣,手使一條素白亮銀槍,胯下白龍烈馬,憑著自身本事,躋身讓梁中書封他做了兵馬都監!
還有一個俞大江,雖說名氣比不得前麵那幾位,但本事卻是不差任何人!
這廝身高頂丈,體型壯碩,力大無窮!
平日裏性烈如火,慣常手使一條加重的鳳翅鎏金鏜,力大過人,勇猛異常!
一般尋常武將都不願與他交手,想在他的鏜下占到便宜,非得有名上將不可!”
聽著朱貴所言,王倫尚未說話,旁邊的玉麵哪吒王寅便輕笑道:
“嗬嗬!那大名府五虎上將聽著恁般了得,卻不知與我等一眾鎮山龍衛統領相比,如何?”
王寅乃是王倫的堂弟,在山寨的身份地位自是不差,朱貴也不敢怠慢!
聽到他問,當下忙抱拳笑道:“迴王寅哥哥的話!
諸位鎮山龍衛統領皆是武藝絕頂的好漢,天下英雄豪傑中的佼佼者!
那大名府五虎上將雖說厲害,卻哪裏能是諸位哥哥的對手?”
“哈哈!兄弟此言有理……”
此言一出,眾統領皆不由放聲大笑起來!
就聽朱貴又說道:“不過,據細作報說!
那五虎上將雖比不上諸位統領哥哥,但大名府也有本事不差諸位哥哥的!”
一聽這話,九頭獅子杜壆忍不住兩眼一眯,笑道:
“朱貴兄弟快說說,大名府還有甚麽高手!”
“玉麒麟盧俊義!”
不待朱貴搭話,大寨主王倫便忍不住笑道:
“那盧員外儀表堂堂,重情重義,武藝高強,棍棒、槍法天下無雙,有“河北三絕”的美譽。
朱貴兄弟若是說他的話,卻是不差諸位兄弟!”
此言一出,朱貴登時抱拳笑道:
“想不到哥哥竟然也知道那玉麒麟盧俊義!
哥哥說得不錯!
此人丈二鋼槍無敵手,人材武藝兩超群,卻是個天神一般的英雄人物!
不過,那盧俊義乃是大名府的富戶員外,慣常閑居在家,逍遙快活,並不在留守司任職,也不聽梁中書差撥調遣!
俺要說的是梁中書麾下的兵馬都指揮使金刀紀安邦,還有兵馬總管天王李成!
紀安邦本是薊州人氏,文武雙全,曾在北地邊庭上效力,橫推遼宋無對手!
不但文精武熟,胸藏韜略,萬夫莫當,更是精擅陣戰帶兵之法!
端是個難得的帥才!
梁中書十分看中紀安邦,抬舉他做了大名府的兵馬都指揮使!
傳言那位列江湖四大怪傑的鐵棒欒廷玉曾說過,紀安邦的本事勝其十倍!
由此可知此人的厲害!
那天王李成也不差紀安邦多少!
此人乃是梁中書的嫡係心腹,堪稱大名府諸將之首,天生神力,勇力絕倫,尤其擅使雙刀,聽說與紀安邦難分伯仲!
因此,小弟覺得,這二人的本事,皆不差諸位統領哥哥多少!”
說道此處,朱貴看了眾人一眼,隨即又說道:
“小弟報說這些,並非特意拿大名府諸將來與諸位哥哥比較!
隻因此番梁中書就是派遣紀安邦,並同五虎將中的聞達、李天成、陸彬、索超一起,押送那生辰綱!……”
“區區一個生辰綱,哪裏值得恁些慣戰猛將一起押送?”
朱貴那裏正說著,忽聽南離朱雀石寶笑道:
“俺倒是覺得,那幾人應該是受了朝廷調撥,這才趕奔東京汴梁城的!
至於生辰綱,不過就是捎帶著押送罷了!”
聽得此言,王倫不禁笑問道:
“石寶兄弟可是想到了甚麽?”
石寶笑道:“哥哥且想!
朝廷早就有要征討我水泊梁山的跡象,但至今卻一直不見兵馬從東京!
這是不是說明,它要從諸州府調撥的戰將尚未到齊?
依著小弟看來,緊靠童樞密使一家之言,怕是難以擋住朝廷要征剿我梁山的決心!
畢竟我梁山好漢今非昔比,行事也是光明磊落,聲勢浩大!
要說金鑾殿那趙官家不忌憚,小弟是萬萬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