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楚桐
重生後,反派自帶劇透標簽 作者:大拉皮拉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雀城的另一頭,龍虎鏢局。
向來熱鬧無比的鏢局大院,此刻難得空無一人,冷清無比。
一個玄衣人影正靜靜地守候著這座空蕩蕩的院落,周身被夜色包裹,宛如一尊沉默的雕塑。
銀鉤般的月亮懸掛於幽邃的夜空之中,傾灑下柔和而清冷的光輝,為這寂靜的夜晚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四周的景物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既朦朧又幽靜,偶爾傳來一兩聲夜鳥的啼鳴,更添幾分寂寥。
慕容羽身披月色站在院中的涼亭內,目光落在自己纏著布條的左手上,不知在思索什麽,目中閃過一絲動搖。
就在這時,一陣輕微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宛如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麵,一個人影手提著一隻竹籃,出現在鏢局大門外。
慕容羽抬眼望去,下意識地將受傷的左手藏到身後。
此人正是連虎往日裏一直鄙夷不已的那名高瘦男人,隻是此刻的他,早已不見了往日那種低聲下氣、惶恐不安的神色。
“阿羽,我帶了點吃的來。”
來人輕聲說道,言語間透露出幾分熟稔與溫柔。
在慕容羽的默許中,那人提著竹籃步入鏢局之內,走到慕容羽身旁。
食盒共有四層,每一層都擺放著不同的菜色,碼放得整整齊齊,來人動作輕盈地將食盒內的餐食一樣一樣地取出,擺在亭中的石桌上。
當所有的菜肴都呈現在桌上時,一共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得恰到好處,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除此之外,桌上還擺放著兩個碗和兩副餐具,顯然是為兩人準備的。
“我還帶了些自釀的李子酒,阿羽要不要來點?”
來人微笑著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期待。
慕容羽微微點頭,目光注視著那人從食盒最深處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樸素無華的白瓷瓶,手法嫻熟地為兩個木碗斟滿了淺紅色的酒液。
那酒液尚帶著些許溫熱,顯然是事先溫好帶來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淡雅的果香,混合著醇香的酒意,令人未飲先醉了三分。
慕容羽端起碗,朝著對桌之人遙遙一舉,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
酒的度數不高,溫熱的酒液中帶著微微酸味與甘甜交織,順著喉嚨滑入腹中,升起陣陣暖意。
對桌的楚桐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再次為慕容羽斟滿酒,笑著說道:
“此酒雖味淡,卻餘韻悠長,我就知道阿羽你會喜歡。”
這一次,慕容羽並未像第一碗那般豪爽地一飲而盡,而是輕輕抿了一口,細細品味之後,便放下碗,轉而提起筷子,夾起桌上的菜肴品嚐起來。
楚桐並未伸箸夾菜,隻是一口一口地喝著那李子酒,一邊對慕容羽低聲說著這幾日裏所遇到的新鮮見聞。
慕容羽靜靜地聆聽著,未置一詞,隻是偶爾與楚桐碰杯共飲。
直到某一時刻,慕容羽的筷子一頓,緩緩將筷子放迴止箸上,她側首望向某個方向,若有所感。
楚桐愣了愣,問道:
“可是哪道菜肴的手藝欠佳?”
慕容羽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歉意:
“你的手藝還是沒變,隻是今夜,我有一樁私事亟待處理,恐怕無法再與你共飲這壺中佳釀了。”
言罷,慕容羽起身拿起置於桌上的長劍,劍身寒光閃爍,倒映著她目中的決意。
楚桐見狀,亦隨之起身,目光落在慕容羽持劍的手上,心頭猛地一緊,擔憂的話語脫口而出:
“你受傷了?怎還如此大意飲酒?都怪我疏忽,未曾留意到你手上的傷……”
慕容羽輕輕打斷了他,語氣中帶著不容分說的堅決:
“不過是小傷,我很快便會迴來。”
言畢,她欲轉身離去,卻聞身後之人低聲問道:
“阿羽,今夜,你能否留下?”
那聲音雖平靜,卻莫名讓慕容羽心中泛起一陣難以言喻的悲哀。
然而,她隻是腳步略作停頓,未曾迴頭,毅然推門而出,身影迅速融入了深沉的夜色之中。
月光如銀紗般輕輕覆蓋在桌上的餐食酒具上,而楚桐的臉隱於月光未能觸及的暗影之中,神色晦暗。
……
慕容羽離開鏢局之後,便朝朱雀門的方向疾行。
她的步伐由快步漸轉為奔跑,最終索性施展輕功,於錯落有致的屋簷之上,沿著筆直的軌跡疾速前行。
因為她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腳下經過的每一寸土地,都隱隱透著暗紅色的光芒,自屋頂俯瞰而下,整座城市宛如被置於一個龐大的神秘陣法之中。
這股隱約的不安,在她遙遙望見朱雀門那模糊的輪廓時,攀升至了極致。
隻見整個朱雀門,連同那中央巍峨矗立、莊嚴神聖的天壇,皆被一團璀璨奪目、耀眼非常的紅光包圍。
那明亮的紅光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將半邊天空都映照成了血一般的顏色。
慕容羽強壓下心頭的震撼,抬步朝朱雀門靠近。
就在這時,她的左肩猛然傳來一陣猶如烈火焚燒般的熾熱劇痛。
這刻骨銘心的痛感瞬間將她拉迴到了與楚桐初次相遇的那一日。
她護鏢歸來的路上從山賊手下救下了手無縛雞之力的男人,卻在保護他時不慎被一支利箭射中左肩,與鏢局大部隊失散。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臨時躲進了一個廢舊的山洞。為了防止傷口感染發炎,楚桐不得不硬著頭皮幫她處理了傷口,臉色慘白聲音顫抖的男人手卻意外平穩。
在楚桐拔出箭支時,她的左肩同樣傳來了這般錐心刺骨的灼熱痛感。
此刻的慕容羽緊咬著牙關,強忍著疼痛,右手緊緊捂著左肩,腳下的步伐卻未曾有絲毫的減緩,很快便靠近了那塊赫然寫著“朱雀門”三個蒼勁大字的門匾。
與此同時,在天壇中央的高台上,那位矗立於熊熊燃燒的朱雀聖火之前的紅衣女子仿佛有所感應,她銳利的目光越過人海,遙遙望向朱雀門的方向。
向來熱鬧無比的鏢局大院,此刻難得空無一人,冷清無比。
一個玄衣人影正靜靜地守候著這座空蕩蕩的院落,周身被夜色包裹,宛如一尊沉默的雕塑。
銀鉤般的月亮懸掛於幽邃的夜空之中,傾灑下柔和而清冷的光輝,為這寂靜的夜晚添上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四周的景物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既朦朧又幽靜,偶爾傳來一兩聲夜鳥的啼鳴,更添幾分寂寥。
慕容羽身披月色站在院中的涼亭內,目光落在自己纏著布條的左手上,不知在思索什麽,目中閃過一絲動搖。
就在這時,一陣輕微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宛如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麵,一個人影手提著一隻竹籃,出現在鏢局大門外。
慕容羽抬眼望去,下意識地將受傷的左手藏到身後。
此人正是連虎往日裏一直鄙夷不已的那名高瘦男人,隻是此刻的他,早已不見了往日那種低聲下氣、惶恐不安的神色。
“阿羽,我帶了點吃的來。”
來人輕聲說道,言語間透露出幾分熟稔與溫柔。
在慕容羽的默許中,那人提著竹籃步入鏢局之內,走到慕容羽身旁。
食盒共有四層,每一層都擺放著不同的菜色,碼放得整整齊齊,來人動作輕盈地將食盒內的餐食一樣一樣地取出,擺在亭中的石桌上。
當所有的菜肴都呈現在桌上時,一共四菜一湯,葷素搭配得恰到好處,色香味俱全,令人食指大動。
除此之外,桌上還擺放著兩個碗和兩副餐具,顯然是為兩人準備的。
“我還帶了些自釀的李子酒,阿羽要不要來點?”
來人微笑著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期待。
慕容羽微微點頭,目光注視著那人從食盒最深處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樸素無華的白瓷瓶,手法嫻熟地為兩個木碗斟滿了淺紅色的酒液。
那酒液尚帶著些許溫熱,顯然是事先溫好帶來的,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淡雅的果香,混合著醇香的酒意,令人未飲先醉了三分。
慕容羽端起碗,朝著對桌之人遙遙一舉,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
酒的度數不高,溫熱的酒液中帶著微微酸味與甘甜交織,順著喉嚨滑入腹中,升起陣陣暖意。
對桌的楚桐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再次為慕容羽斟滿酒,笑著說道:
“此酒雖味淡,卻餘韻悠長,我就知道阿羽你會喜歡。”
這一次,慕容羽並未像第一碗那般豪爽地一飲而盡,而是輕輕抿了一口,細細品味之後,便放下碗,轉而提起筷子,夾起桌上的菜肴品嚐起來。
楚桐並未伸箸夾菜,隻是一口一口地喝著那李子酒,一邊對慕容羽低聲說著這幾日裏所遇到的新鮮見聞。
慕容羽靜靜地聆聽著,未置一詞,隻是偶爾與楚桐碰杯共飲。
直到某一時刻,慕容羽的筷子一頓,緩緩將筷子放迴止箸上,她側首望向某個方向,若有所感。
楚桐愣了愣,問道:
“可是哪道菜肴的手藝欠佳?”
慕容羽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歉意:
“你的手藝還是沒變,隻是今夜,我有一樁私事亟待處理,恐怕無法再與你共飲這壺中佳釀了。”
言罷,慕容羽起身拿起置於桌上的長劍,劍身寒光閃爍,倒映著她目中的決意。
楚桐見狀,亦隨之起身,目光落在慕容羽持劍的手上,心頭猛地一緊,擔憂的話語脫口而出:
“你受傷了?怎還如此大意飲酒?都怪我疏忽,未曾留意到你手上的傷……”
慕容羽輕輕打斷了他,語氣中帶著不容分說的堅決:
“不過是小傷,我很快便會迴來。”
言畢,她欲轉身離去,卻聞身後之人低聲問道:
“阿羽,今夜,你能否留下?”
那聲音雖平靜,卻莫名讓慕容羽心中泛起一陣難以言喻的悲哀。
然而,她隻是腳步略作停頓,未曾迴頭,毅然推門而出,身影迅速融入了深沉的夜色之中。
月光如銀紗般輕輕覆蓋在桌上的餐食酒具上,而楚桐的臉隱於月光未能觸及的暗影之中,神色晦暗。
……
慕容羽離開鏢局之後,便朝朱雀門的方向疾行。
她的步伐由快步漸轉為奔跑,最終索性施展輕功,於錯落有致的屋簷之上,沿著筆直的軌跡疾速前行。
因為她能清晰地看到,自己腳下經過的每一寸土地,都隱隱透著暗紅色的光芒,自屋頂俯瞰而下,整座城市宛如被置於一個龐大的神秘陣法之中。
這股隱約的不安,在她遙遙望見朱雀門那模糊的輪廓時,攀升至了極致。
隻見整個朱雀門,連同那中央巍峨矗立、莊嚴神聖的天壇,皆被一團璀璨奪目、耀眼非常的紅光包圍。
那明亮的紅光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將半邊天空都映照成了血一般的顏色。
慕容羽強壓下心頭的震撼,抬步朝朱雀門靠近。
就在這時,她的左肩猛然傳來一陣猶如烈火焚燒般的熾熱劇痛。
這刻骨銘心的痛感瞬間將她拉迴到了與楚桐初次相遇的那一日。
她護鏢歸來的路上從山賊手下救下了手無縛雞之力的男人,卻在保護他時不慎被一支利箭射中左肩,與鏢局大部隊失散。
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臨時躲進了一個廢舊的山洞。為了防止傷口感染發炎,楚桐不得不硬著頭皮幫她處理了傷口,臉色慘白聲音顫抖的男人手卻意外平穩。
在楚桐拔出箭支時,她的左肩同樣傳來了這般錐心刺骨的灼熱痛感。
此刻的慕容羽緊咬著牙關,強忍著疼痛,右手緊緊捂著左肩,腳下的步伐卻未曾有絲毫的減緩,很快便靠近了那塊赫然寫著“朱雀門”三個蒼勁大字的門匾。
與此同時,在天壇中央的高台上,那位矗立於熊熊燃燒的朱雀聖火之前的紅衣女子仿佛有所感應,她銳利的目光越過人海,遙遙望向朱雀門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