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
蘇昱辰將宋缺的書信放在桌案上,看著對麵的宋師道問道:“你可曾聽你父親品評過我二人的刀法麽?”
宋師道不明所以,但還是點頭應道:“當日看過前輩刀法,家父曾說,前輩的刀是天之刀,而他的刀卻是人之刀。”
“你明白這其中的意思麽?”蘇昱辰道。
宋師道搖了搖頭,蘇昱辰也不意外,再問道:“你可知令尊之誌?”
宋師道應道:“家父一直致力於推翻隋室,恢複漢家江山,使漢人血統重歸中原。”
蘇昱辰點頭道……
“自五胡亂華以來,北地胡漢雜居。不論是創立隋朝的楊堅,還是其他三大門閥李氏,宇文氏,孤獨氏,皆是胡人血統,隻是後來改了漢姓。”
“令尊之誌,是恢複漢家江山。隻是大勢所趨,胡漢融合已成定局,好比天意。所以宋家不得已避居嶺南。所以他的天刀九問,即是問天,也是問人心。”
“令尊的誌向與刀法相合,九問於天,就是想以人意勝天意。所以令尊的刀也是人之刀。他自信可以以人勝天,要讓這天下由南統北。”
“令尊給我的信,其實就是在展示他的道。他想知道,我是否是和他誌同道合之輩。”
“所以,師道,你有意做皇帝麽?這才是你父親讓你來見我的真意。”
宋師道一時間啞然,他猶疑道:“師道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而且,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一個好皇帝。”
蘇昱辰指了指他的刀,說道……
“若是之前,我也不確認你是否能做一個好皇帝。但你的刀告訴我,作個帝王,你還是合格的。”
“你的刀法柔中帶剛,殺機潛藏,猶如潛龍升淵。所謂刀法即是人心。作為帝王,你會是一個內聖外王的好皇帝。不會讓你治下子民吃虧。”
“所以,把我的答案帶給令尊。如果,你決定做一個好皇帝了。那麽,請告訴我。”
“另外,我建議你放下世家門閥的尊貴。屈尊降貴,去宋家治下的嶺南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或許,你就有答案了。”
蘇昱辰拿起筆,在紙上一揮而就……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如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開科取士,收天下英才為己用,製衡世家門閥!’
將紙卷遞給宋師道,蘇昱辰淡淡道:“把它帶給令尊,下次見麵,我希望你能悟透其中的道理。若如此,我就讓宋閥坐了這天下又如何。”
送走帶著一絲茫然的宋師道,蘇昱辰決意入江湖去看看,來了這麽久,一直窩在揚州,也該是讓自己心念通達了。
【宋師道得你之言,深入嶺南,體會民間疾苦】
【三個月後,宋師道深感無奈,嶺南無戰亂,尚且民生艱苦。而中原戰亂不斷,又該如何?他對你的贈言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宋師道返迴山城,決意爭霸天下,結束亂世。得宋缺支持,開科取士,國祚六百零三】
【你可以前往東平郡,或許會有意想之外的收獲】
看到旁白,蘇昱辰決定啟程前往東平。隨即他招來三個弟子吩咐一聲,一個人離開揚州,踏入這個世界的江湖。
………………
袞州,東平郡。
此地臨近瓦崗,隨著義軍與隋軍多年戰亂,早已經民不聊生。
蘇昱辰踏入城中時,街道上安安靜靜,有秋風吹拂,卷起一兩片落葉,若非偶爾還能看到一兩個行人急匆匆而過,還真的以為這裏已經是一片荒涼破敗的鬼域。
而自從踏入城中,蘇昱辰元神自發示意。
“所以,是有熟人?還是說,有足夠讓我重視的對手?”
動念間,蘇昱辰身形消散,再出現時已經來到了城牆的塔樓上,眼中紫青色蓮影浮現,七彩毫光繚繞,城中萬種氣機盡皆浮現在眼中。
“咦?是這兩個小子?還有一個是誰?氣機如狼似虎,好強的侵略性。”
蘇昱辰目光一掃,外城區中三道異於常人的氣機異常醒目,聚集在一起的兩道氣機正是寇仲和徐子陵兩人,而且比以往更加明亮,顯然兩人將會大有收獲;至於另一道氣機,幾乎不比兩人弱多少,顯然也是武道不凡。
看了一眼,蘇昱辰就不在意,這三人雖好,但還不至於引動自己元神,轉頭看向內城區,其中三道氣機略有不同,可惜和寇仲和徐子陵比起來,就好比行將朽木的殘火,根本不會引動自己心神。
目光再轉,距離內城不遠的一道氣機卻是大有不同,氣機並不是特別明亮,但卻帶著獨特的清新韻味,宛若清風明月。
“就是你了。”
夜風下,一道輕語隨風吹拂,城樓上蘇昱辰身形已經消失,天地元氣的加持下,動念就已經消失不見。從始至終,城樓上值守的士卒都沒有發現這裏曾經多出來一個人。
………………
廊下清風吹拂,宛如流水的燭光剛剛蕩漾,無聲無息間,蘇昱辰已經站在一個女子對麵。
他來的悄無聲息,出現的也自然和諧,好像本就應該站在這裏。讓他對麵輕紗蒙麵的女子不但生不起一絲厭煩,反而覺得異常慚愧,好像是自己打擾了此地。
【你遇到了石青璿】
【石青璿:石之軒與碧秀心之女,擅醫術、機關、輕功之道,尤通蕭藝,近乎以音入道,然無人指引,終將泯然眾人矣】
“原來是你啊。”
蘇昱辰看著這能引動自己元神反應的女子,不由讚歎一聲鍾靈神秀,清新脫俗,宛如山間明月,好一具冰肌玉骨之才。
“前輩認得青璿,青璿卻還不知道前輩如何稱唿?”石青璿一開口,自有一股淡然天地的氣息。
隻是一開口,石青璿微微一愣,突然明白,眼前之人和自己何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自己還是有血有肉的人,而眼前之人,更近乎於完美的仙。
蘇昱辰轉身不答,看向不遠處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的大堂:“此地是誰的住處?這些人是在等你麽?”
“這裏是大儒王通的住處。”石青璿一開口就露出一絲詫異,沒想到眼前之人竟是不知身處何地,“青璿應王伯父之邀,也是家母臨終遺願,特意前來獻上一曲。”
“王通?沒有什麽印象了。”蘇昱辰淡然道,或許石龍的記憶裏還有印象,但他也懶得去看了。
石青璿卻感覺從他嘴裏說出來,好像理所應當一般,心底生出‘龍不與蛇居,仙不與人行’的念頭,不由跟著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蘇昱辰扭頭看向一側的屋頂,石青璿也跟著好奇的看了過去,下一秒,隻見夜色下兩道身影從屋頂掠過,隱身在屋簷下。
“前輩認得這兩人?!”石青璿雖是疑問,但卻很肯定。
蘇昱辰點了點頭,已經不再關注:“兩個很有趣的小子,未來的兩個大宗師。不過也就如此了。”
“未來的大宗師麽?”石青璿好奇的再看了一眼,那兩人好似有了感應,夜色中眼睛好像四粒發光的明珠,朝著這裏看了過來,但又好像沒有看到,能隱約看到兩個人爭執了片刻,悄然落地,朝著大堂那邊走去。
石青璿心靈一動,隱約明白,那兩個人並沒有發現自己,和身邊這人有關係。
蘇昱辰將宋缺的書信放在桌案上,看著對麵的宋師道問道:“你可曾聽你父親品評過我二人的刀法麽?”
宋師道不明所以,但還是點頭應道:“當日看過前輩刀法,家父曾說,前輩的刀是天之刀,而他的刀卻是人之刀。”
“你明白這其中的意思麽?”蘇昱辰道。
宋師道搖了搖頭,蘇昱辰也不意外,再問道:“你可知令尊之誌?”
宋師道應道:“家父一直致力於推翻隋室,恢複漢家江山,使漢人血統重歸中原。”
蘇昱辰點頭道……
“自五胡亂華以來,北地胡漢雜居。不論是創立隋朝的楊堅,還是其他三大門閥李氏,宇文氏,孤獨氏,皆是胡人血統,隻是後來改了漢姓。”
“令尊之誌,是恢複漢家江山。隻是大勢所趨,胡漢融合已成定局,好比天意。所以宋家不得已避居嶺南。所以他的天刀九問,即是問天,也是問人心。”
“令尊的誌向與刀法相合,九問於天,就是想以人意勝天意。所以令尊的刀也是人之刀。他自信可以以人勝天,要讓這天下由南統北。”
“令尊給我的信,其實就是在展示他的道。他想知道,我是否是和他誌同道合之輩。”
“所以,師道,你有意做皇帝麽?這才是你父親讓你來見我的真意。”
宋師道一時間啞然,他猶疑道:“師道從未想過這個問題。而且,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一個好皇帝。”
蘇昱辰指了指他的刀,說道……
“若是之前,我也不確認你是否能做一個好皇帝。但你的刀告訴我,作個帝王,你還是合格的。”
“你的刀法柔中帶剛,殺機潛藏,猶如潛龍升淵。所謂刀法即是人心。作為帝王,你會是一個內聖外王的好皇帝。不會讓你治下子民吃虧。”
“所以,把我的答案帶給令尊。如果,你決定做一個好皇帝了。那麽,請告訴我。”
“另外,我建議你放下世家門閥的尊貴。屈尊降貴,去宋家治下的嶺南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或許,你就有答案了。”
蘇昱辰拿起筆,在紙上一揮而就……
‘得民心者得天下!’
‘民如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開科取士,收天下英才為己用,製衡世家門閥!’
將紙卷遞給宋師道,蘇昱辰淡淡道:“把它帶給令尊,下次見麵,我希望你能悟透其中的道理。若如此,我就讓宋閥坐了這天下又如何。”
送走帶著一絲茫然的宋師道,蘇昱辰決意入江湖去看看,來了這麽久,一直窩在揚州,也該是讓自己心念通達了。
【宋師道得你之言,深入嶺南,體會民間疾苦】
【三個月後,宋師道深感無奈,嶺南無戰亂,尚且民生艱苦。而中原戰亂不斷,又該如何?他對你的贈言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宋師道返迴山城,決意爭霸天下,結束亂世。得宋缺支持,開科取士,國祚六百零三】
【你可以前往東平郡,或許會有意想之外的收獲】
看到旁白,蘇昱辰決定啟程前往東平。隨即他招來三個弟子吩咐一聲,一個人離開揚州,踏入這個世界的江湖。
………………
袞州,東平郡。
此地臨近瓦崗,隨著義軍與隋軍多年戰亂,早已經民不聊生。
蘇昱辰踏入城中時,街道上安安靜靜,有秋風吹拂,卷起一兩片落葉,若非偶爾還能看到一兩個行人急匆匆而過,還真的以為這裏已經是一片荒涼破敗的鬼域。
而自從踏入城中,蘇昱辰元神自發示意。
“所以,是有熟人?還是說,有足夠讓我重視的對手?”
動念間,蘇昱辰身形消散,再出現時已經來到了城牆的塔樓上,眼中紫青色蓮影浮現,七彩毫光繚繞,城中萬種氣機盡皆浮現在眼中。
“咦?是這兩個小子?還有一個是誰?氣機如狼似虎,好強的侵略性。”
蘇昱辰目光一掃,外城區中三道異於常人的氣機異常醒目,聚集在一起的兩道氣機正是寇仲和徐子陵兩人,而且比以往更加明亮,顯然兩人將會大有收獲;至於另一道氣機,幾乎不比兩人弱多少,顯然也是武道不凡。
看了一眼,蘇昱辰就不在意,這三人雖好,但還不至於引動自己元神,轉頭看向內城區,其中三道氣機略有不同,可惜和寇仲和徐子陵比起來,就好比行將朽木的殘火,根本不會引動自己心神。
目光再轉,距離內城不遠的一道氣機卻是大有不同,氣機並不是特別明亮,但卻帶著獨特的清新韻味,宛若清風明月。
“就是你了。”
夜風下,一道輕語隨風吹拂,城樓上蘇昱辰身形已經消失,天地元氣的加持下,動念就已經消失不見。從始至終,城樓上值守的士卒都沒有發現這裏曾經多出來一個人。
………………
廊下清風吹拂,宛如流水的燭光剛剛蕩漾,無聲無息間,蘇昱辰已經站在一個女子對麵。
他來的悄無聲息,出現的也自然和諧,好像本就應該站在這裏。讓他對麵輕紗蒙麵的女子不但生不起一絲厭煩,反而覺得異常慚愧,好像是自己打擾了此地。
【你遇到了石青璿】
【石青璿:石之軒與碧秀心之女,擅醫術、機關、輕功之道,尤通蕭藝,近乎以音入道,然無人指引,終將泯然眾人矣】
“原來是你啊。”
蘇昱辰看著這能引動自己元神反應的女子,不由讚歎一聲鍾靈神秀,清新脫俗,宛如山間明月,好一具冰肌玉骨之才。
“前輩認得青璿,青璿卻還不知道前輩如何稱唿?”石青璿一開口,自有一股淡然天地的氣息。
隻是一開口,石青璿微微一愣,突然明白,眼前之人和自己何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自己還是有血有肉的人,而眼前之人,更近乎於完美的仙。
蘇昱辰轉身不答,看向不遠處燈火通明,人聲鼎沸的的大堂:“此地是誰的住處?這些人是在等你麽?”
“這裏是大儒王通的住處。”石青璿一開口就露出一絲詫異,沒想到眼前之人竟是不知身處何地,“青璿應王伯父之邀,也是家母臨終遺願,特意前來獻上一曲。”
“王通?沒有什麽印象了。”蘇昱辰淡然道,或許石龍的記憶裏還有印象,但他也懶得去看了。
石青璿卻感覺從他嘴裏說出來,好像理所應當一般,心底生出‘龍不與蛇居,仙不與人行’的念頭,不由跟著點了點頭。
就在這時,蘇昱辰扭頭看向一側的屋頂,石青璿也跟著好奇的看了過去,下一秒,隻見夜色下兩道身影從屋頂掠過,隱身在屋簷下。
“前輩認得這兩人?!”石青璿雖是疑問,但卻很肯定。
蘇昱辰點了點頭,已經不再關注:“兩個很有趣的小子,未來的兩個大宗師。不過也就如此了。”
“未來的大宗師麽?”石青璿好奇的再看了一眼,那兩人好似有了感應,夜色中眼睛好像四粒發光的明珠,朝著這裏看了過來,但又好像沒有看到,能隱約看到兩個人爭執了片刻,悄然落地,朝著大堂那邊走去。
石青璿心靈一動,隱約明白,那兩個人並沒有發現自己,和身邊這人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