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蘇昱辰出門時,王語嫣站在客棧二樓的樓道上看著下麵。蘇昱辰舉目看去,卻原來是一個穿著破布納衣手托破木碗的和尚。


    那和尚長的極為蒼老、枯瘦,一雙眼睛帶著渾濁,窩在客棧內側的牆角處打坐,從樓上看去,那破木碗裏還有半碗水,也不知道是誰施舍的。


    “你在看什麽?”蘇昱辰問道。


    王語嫣搖了搖頭,示意蘇昱辰看下麵,此時客棧掌櫃已經走了出來,似乎對那和尚極為恭敬,手中舉著一些食物,低下頭送到那和尚跟前。


    那和尚也不知道是不是睡著了,直到過了許久,才緩緩抬起頭來,此時那掌櫃的已經汗流浹背,顯然一直彎著腰極其難受,卻不肯直起身來。


    直到那和尚念了一聲佛號,微微躬身謝過,將木碗裏的水喝掉,用烏黑的手指拿過食物放進懷裏,那掌櫃的才長舒一口氣。那和尚摸了摸他的頭發,這才緩慢離去。


    一路行走,許多人似乎都認識這和尚,不斷有人跪拜,還有個老人帶著孫女專門等在客棧門口,看到和尚出來,將一串銅錢放在和尚的木碗裏,領著孩子不斷磕頭,直到看不到那和尚的身影。


    一路上不少行人都對那和尚躬身矚目,直到和尚走的遠了。


    許久之後,那和尚卻是背影都已經看不到,客棧內的聲音才逐漸大了起來,原本在路邊跪拜的人也紛紛散去。那老人拉著小姑娘,摸了摸背上的糧食袋子,又摸了摸懷裏,隨即不知道低頭對小姑娘說了什麽,兩個人攙扶著離去。


    “那老人家和小姑娘,明明都已經買不起糧食了,為什麽還要布施那和尚?難道布施比自己的命還重要?”王語嫣皺眉道。


    蘇昱辰卻不以為意,解釋道:“佛法本就勸人放下當世,注重來世。那老人家所思所求,不過想為那孩子求一個來世的果報。”


    “來世她還是她麽?她怎麽知道來世就能報到那孩子身上?”王語嫣搖了搖頭。


    蘇昱辰笑笑道……


    “她不知道。但這是她唯一能為那孩子做的,起碼她是這麽想的。”


    “這世間如她一般苦難者,十之有八九,她大概已經別無他法。恰巧這時候有佛門修士上門,以佛法寬慰其心,使她心靈得到一絲解脫。所以她也就信了。”


    “至於結果如何?”


    蘇昱辰露出一絲嘲弄,道:“很重要嗎?那和尚得了布施,那老人得到了心靈的慰籍,至於那孩子,誰在乎她的想法呢。”


    許久之後,王語嫣笑了笑:“難怪你一直討厭佛門,就因為沒有人在乎那孩子自己的想法麽?”


    蘇昱辰搖了搖頭:“佛求來世,道求今生。大家理念不同,所求皆為長生,本來無有差別。不過我看不慣佛門千般算計,哄騙世俗,卻又一副高高在上的施舍樣子罷了。”


    “若是我將那孩子帶走,是不是就能改變她可能的命運?”王語嫣道。


    蘇昱辰詫異道:“你想救那孩子?你救得了一人,能救千得了萬人?你為這孩子偏一次心,能為這世間所有苦難者偏心?救不了的。”


    王語嫣喟然長歎一聲,不解道:“我真是看不懂你,你有時候像個遊戲紅塵的道士,能為了半個窩頭救人一命;有時候又像俯視人間的仙人,冷眼旁觀一切。”


    “你若是不甘心,不妨跟上去看看,那孩子,卻未必肯領你的情。”蘇昱辰轉身下樓道。


    【王語嫣未必心有不甘,她也想嚐試一番,若是真有改變命運的機會,那老婦人是否願意抓住】


    等到蘇昱辰坐到客棧大堂,王語嫣已經悄然跟了上去。直到臨近中午,她又腳步匆匆的迴來,坐到蘇昱辰對麵,搖了搖頭。


    蘇昱辰並不意外,這世上,有些好意和歹意,也不是那麽容易分清楚的。你覺得自己是好心,別人反而對你萬般提防;你明明要送她去死,她卻對你千般感恩。


    “這一路上,我領著你看遍世間百景,有什麽感悟,都需要你自己去體悟,此行就到此為止。你若是沒事,咱們今天就出城返迴蘇杭。”蘇昱辰道。


    王語嫣點點頭,二人便起身出了客棧。


    ………………


    兩人剛剛出城沒有多久,就一起抬頭,看向不遠處樹林中的一座道觀,那裏一道極其囂張的聲音傳出老遠:“呦!這道觀裏還有這麽美豔的小道姑?今兒運道來了,兩個小美人跟著我一起走吧。”


    【你偶遇四大惡人之一的雲中鶴追擊段譽一行人,雙方交戰玉虛觀】


    王語嫣美目一閃,笑意深長的說道:“有人竟然在你眼皮子底下去道觀鬧事,你不管管麽?”


    蘇昱辰隻是遠遠看了一眼,點頭道:“我大概知道那是誰了,既然如此,咱們就去看看。”


    說罷,兩人一起朝著道觀而去,離得近了,已然能聽見道觀中有人交手。


    蘇昱辰二人跨過道觀大門,就看見前院中三人正在交手,卻是一個美豔道觀和一個書生正夾擊一個高瘦猥瑣的漢子;在三人身後不遠,一個年輕書生和長相潑辣的姑娘正站在一旁觀戰。


    那高瘦猥瑣的漢子手持兩柄鋼爪,左擊右打,以一對二卻是絲毫不落下風,那道姑手中一柄浮塵擊向他左腿,那漢子隻是身形一晃,就已經避開了浮塵,同時手中鋼爪一勾一帶,道姑手中浮塵就被帶偏,朝著書生擊去。


    同時那漢子一個邁步就已經到了書生跟前,一爪朝著他胸口抓去,那書生要避開道姑的浮塵,手中兩柄判官筆難免左右難以兼顧,一時間反而手忙腳亂。


    好在那道姑撤招及時,兩人早有默契一般,那道姑手中浮塵一卷一甩,迴擊那漢子下盤,那書生手中判官筆一擋一封,要將那漢子兩根鋼爪封住後招。


    三人你來我往間,那漢子嘿嘿冷笑一聲,腳尖一點身如鶴形已經脫離了夾擊,朝後掠去,在地上一點身如飛鶴落在院中的柳樹枝頭。


    那道姑左手握著的兩支袖箭一甩,唿的一聲朝著他雙腿落去;那書生彎腰如投石,縱身而起,手中判官筆如離弦之箭點向那漢子四肢。


    那漢子身形靈巧至極,隻是一扭一甩,已經躍過兩人,朝著旁邊觀戰的那一對男女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武俠諸天有旁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日寒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日寒梅並收藏我在武俠諸天有旁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