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北劍(1)
佛倫列傳之魔女傭兵傳 作者:二把刀隱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灰袍走出了酒館。此時天已放晴,地上有薄薄的積雪,零星散在各處,腳步過處,雪與黃土混在一起,顯得有些髒兮兮的。周圍零零落落生著幾棵樹,樹上光禿禿的,並無幾片枯葉。已是天光大亮,抬頭看,雲淡天高,雖仍頗有寒意,倒也清爽。又走了片刻,不知不覺間,腳下已無積雪,放眼四周,已無幾棵樹木,隻有長天與荒野,遠處城牆輪廓若隱若現。灰袍心中盤算,想來不久便能到黑沼澤城了。
此次遊曆,雖有曲折,一路倒也所見頗豐。除北國因戰事無法成行外,南聖、中洲都好生遊曆了一番。南國本是法術之鄉,德爾瓦加多更是魔法之都,幾年未至,德爾的術法界又出了幾位青年的才俊,也是世道太平之功。隻是德爾術法源遠流長,諸魔法學院也是曆史久遠,不免仍有些因循守舊,比自己在時卻已是開明不少了。
中洲時局卻不太好,近年來旱澇不斷,卻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所幸中洲的善神教派還算正氣,做了幾件賑災修路的善事,算得上是慈悲濟世。灰袍心道,自己數十年來修習術法,本想著落於中洲善神教派,了結一樁心事,到頭來卻是無有頭緒。看來此番遊曆,又是抱憾而歸了。
灰袍正向前走,忽聽得遠處“嘭”一聲悶響,似是隱隱的爆破之聲,遠遠看見前方一道白光直衝天空,飛到半空忽的光芒大放,轉眼間又隱去了。灰袍知是明光彈,多用於軍旅、商隊求援傳信。灰袍認不出這明光彈的家數,心道:先前夜族人似是在追擊兩個北國軍士,若說是逃脫的北國軍士所放,在這漠國地界卻又向誰求救?莫要是商旅行路,盜匪或是夜族兵士見財起意?此處是黑沼澤城郊,已是警備隊巡區。若真是歹人打劫,那當真是膽大妄為。灰袍當下默念咒語,運起疾行之術,向明光彈方向行去。
灰袍行動甚快,不過片刻,前方人影已依稀可見。抬眼望去,似有十數個人影聚在一處,隱隱有兵刃相交之聲。灰袍施展氣躍術,幾下縱躍來到近前,卻見十來個夜族兵圍成一圈,正輪番與圈中的二人相鬥。夜族兵士數倍於對手,卻似仍戰不下圈中二人。那二人背對著背,各持長劍,正是酒館內那藍衫和白衣人。圈外又有四、五個夜族兵掠陣,俱是神情緊張,緊握兵刃。灰袍四下觀瞧,不見那少女與軍官,眼前這些個夜族兵士也是眼生,似不是方才所見。其中一個掠陣的手握著明光筒,方才那明光彈,竟是夜族人所放。
再看圈內,那藍衣白衫二人俱是以一敵三、以一敵四,夜族兵士手使蠻刀寬劍,雖是人數眾多,卻不一擁而上,以免互相製肘,幾人一群,聯合進擊、進退有序,若是有同伴被逼退,立即有人補上,實是訓練有素,看武藝個個猶在先前那禿頭傭兵之上。饒是如此,藍衣白衫二人絲毫不露敗象,白衫者沉穩應戰,似有餘裕,藍衣人兀自攻多守少。
二人腳邊不遠處,散落著水囊包裹,那包裹已散開,露出一角黑色的夜行衣。灰袍心道:這二人若真是客商,要這夜行衣何用?想來這二人便是夜族人所尋的北國軍士,換下夜行衣扮作客商,隻那藍衫的佩著劍,掩人耳目。又想:既是兩軍相爭,不便插手。當下便要離去,卻早有一旁掠陣的夜族兵士圍上前來,喝住灰袍。
灰袍此時若是要走,這夜族兵士自是攔他不住,隻是灰袍一來不願多生事端,二來見北國二人劍法精湛,起了觀戰之心,倒想瞧瞧二人武藝如何。當下以夜族話應了幾句,夜族兵士雖心中狐疑,在這當口也不願節外生枝,隻留了一人在灰袍身側,以備不測。
說話間,雙方又鬥了數合。那藍衫人步法迅捷,劍招淩厲,雖是以寡敵眾,卻仍占上風。與他對敵的那三人,顯是對他長劍十分忌憚,不敢逼近,均是緊守門戶,隻其中一人武藝略高,十招中能還得二、三招。那藍衫人劍招甚快,出手迅猛,分擊三人,如同長了三條手臂一般。這四人相鬥,倒似是六人對敵,長劍到處,看得人眼花繚亂。
灰袍認得這藍衫人使的是北派的木橋快劍,源於北國的木橋鎮。看那藍衫人劍法,已有了八成火候,劍招雖快,卻是幹幹淨淨,勁力非常。那武藝較高的夜族人剛還了一招,藍衫人劍鋒已至,刷刷刷斜劈三劍,那兵士趕忙舉刀格擋,刀劍相交,震得那夜族人手腕微微發麻。藍衫人出劍奇快,又是一劍劈下,那兵士哪敢怠慢,舉刀相迎,未想這招卻是虛招,藍衫人劍鋒一轉,向另二人攻去。
那兵士變招也快,抽刀便要進招。那藍衫人更快,劈頭又是一劍。那兵士忙舉刀格擋,卻沒想又是虛招,藍衫人手腕一翻,又攻那另二人。那兵士一愣,以為對方戲耍自己,又羞又惱,當下抬步舉刀,便要劈砍藍衫人。藍衫人早知他有此舉,照準他小腹,迴手便刺。這一刺是用上了真力,那兵士已不及架擋,心下大駭。
虧得他機變倒也真快,當下鬆開蠻刀,急急向後撤步,雖然狼狽,卻堪堪避過了這招。低頭看,腹部的衣服已被刺開一小口,一時驚魂不定。這兵士才出戰圈,身後的同伴便又行跳入,與藍衫人接戰起來,但經此波折,接戰的夜族三人已向後退了半步。又戰了片刻,又一名夜族兵士被逼出戰圈,同伴雖立時補入,這接戰三人卻又退了半步,顯是略居劣勢。
另一邊,白衣人以一敵四,卻是攻守均勢。但那白衣人劍招平和、進退有度,顯是頗為從容。招數雖不如藍衫人迅猛淩厲,卻另有一番氣象。灰袍知道這白衣人使的是地脈劍法,尤擅久戰,如地脈般連綿不絕,故有此名。
白衣人劍招大開大闔,卻平和中正,已深得地脈劍中精髓。與他相鬥的那四人,一人手使蠻刀,兩人手執寬劍,另一人身量較高,使的卻是一根狼牙棒。鬥到酣處,那高個高舉狼牙棒,想要逼退白衣人。白衣人抬劍刺他的手腕,那高個趕忙抽身閃避。餘下三人見有機可乘,兩柄寬劍攻向白衣人中路,蠻刀劈向白衣人的麵門,非要逼得白衣人後退閃避。
那白衣人不慌不忙,斜斜劈出一劍,以攻為守,迫開兩名使寬劍的兵士,順著劍意手臂一搖,又掛開了蠻刀。這一劍勁力獨特,那使刀人被這勁力一帶,蠻刀險些脫手,心中也是驚懼,一時也不敢再行逼近。三件兵器攻來,白衣人卻隻一招,簡簡單單,卻是以簡勝繁,大巧似拙。那圍攻的四人都非庸手,聯合進擊,卻無法再向前半步。那四人見難以得手,也似並不著急,各自使開兵刃,先求自保,再圖進擊。
灰袍在旁心道:這二人手段如此高明,絕非一般軍中好手。聽聞北國黑翼軍中,有二人劍法高妙,稱為黑翼雙鷹,想來必是這二人。人言鐵鷹善攻,雪鷹善守,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他二人既是黑翼軍士,必常在軍中,少在外走動,自己自然是不識了。
又想:這些夜族兵士,雖是盡力接戰,招數之間卻似不願下狠手,竟似怕傷了二人一般,難道是想生擒二人?這高手接戰,不能全力施為,自然束手束腳,何況對方是有名的武者。看夜族人手段,也必是軍中精挑細選的強手,便是這般強手,十數人與雙鷹對戰也落下風。若是一般軍士,便是再多十人,又如何留得下這北派的劍術高手?
再鬥片刻,那白衣人仍是不急不慢,長劍隻是一招招地使開來,並無搶攻相逼之意,倒有六分守禦四分還擊。使寬劍的二個兵士,見對方始終劍招平和,不甚淩厲,當下互使眼色,uu看書.ukanshu.co便欲再行進擊。二人將進未進之際,白衣人忽的劍芒大盛,長劍急出攻向二人。招數已全無平緩之意,削刺點挑,連環進擊,眨眼間已出了五、六招,分擊二人胸腹麵門,是一劍快似一劍。這幾劍劍意靈動,行運流水,雖不及藍衫人劍招之速,淩厲之處卻絲毫不讓,招數間卻又瀟灑至極。
灰袍心中一動,知道白衣人劍法已變,這幾劍正是快意十三劍中之招數。北派快意門名滿天下,快意十三劍是北劍王生平所創絕學。這劍法流傳百年,研習者眾,分支甚多,良莠不齊,但白衣人這幾招卻是傳自正宗。雖非本門武藝,但劍法本身招數精妙,白衣人又練得精熟,突然將使出來,那兩個兵士措手不及,登時招數大亂,數招之間已遮攔不住,齊齊向後退去。
這一下變化陡生,戰圈外的夜族兵士竟一時不及補入。那高個兵士知道若任由白衣人追擊,同伴二人恐難全身而退,當下哇哇怪叫,狼牙棒當頭砸下,要逼得白衣人迴身閃避,好護住二人。
白衣人抽身避過,長劍已貼在狼牙棒上,順勢一帶,使出粘連勁力,高個隻覺手上一股大力傳來,狼牙棒幾欲脫手。待要用力拿捏,白衣人長劍一翻,已削向他的手腕,高個隻得放手後撤。狼牙棒被那長劍一帶,去向已變,急急飛出,砸向那使蠻刀的兵士。狼牙棒來勢甚猛,那兵士慌忙舉刀格擋,隻聽“嘡啷”一聲,火花四濺,震得那兵士虎口大痛,白衣人長劍卻已緊隨而至。那兵士已不及後退,慌忙間就地側滾,這一劍竟是貼著耳根劃過,那兵士心中亦是驚恐不已。
此次遊曆,雖有曲折,一路倒也所見頗豐。除北國因戰事無法成行外,南聖、中洲都好生遊曆了一番。南國本是法術之鄉,德爾瓦加多更是魔法之都,幾年未至,德爾的術法界又出了幾位青年的才俊,也是世道太平之功。隻是德爾術法源遠流長,諸魔法學院也是曆史久遠,不免仍有些因循守舊,比自己在時卻已是開明不少了。
中洲時局卻不太好,近年來旱澇不斷,卻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所幸中洲的善神教派還算正氣,做了幾件賑災修路的善事,算得上是慈悲濟世。灰袍心道,自己數十年來修習術法,本想著落於中洲善神教派,了結一樁心事,到頭來卻是無有頭緒。看來此番遊曆,又是抱憾而歸了。
灰袍正向前走,忽聽得遠處“嘭”一聲悶響,似是隱隱的爆破之聲,遠遠看見前方一道白光直衝天空,飛到半空忽的光芒大放,轉眼間又隱去了。灰袍知是明光彈,多用於軍旅、商隊求援傳信。灰袍認不出這明光彈的家數,心道:先前夜族人似是在追擊兩個北國軍士,若說是逃脫的北國軍士所放,在這漠國地界卻又向誰求救?莫要是商旅行路,盜匪或是夜族兵士見財起意?此處是黑沼澤城郊,已是警備隊巡區。若真是歹人打劫,那當真是膽大妄為。灰袍當下默念咒語,運起疾行之術,向明光彈方向行去。
灰袍行動甚快,不過片刻,前方人影已依稀可見。抬眼望去,似有十數個人影聚在一處,隱隱有兵刃相交之聲。灰袍施展氣躍術,幾下縱躍來到近前,卻見十來個夜族兵圍成一圈,正輪番與圈中的二人相鬥。夜族兵士數倍於對手,卻似仍戰不下圈中二人。那二人背對著背,各持長劍,正是酒館內那藍衫和白衣人。圈外又有四、五個夜族兵掠陣,俱是神情緊張,緊握兵刃。灰袍四下觀瞧,不見那少女與軍官,眼前這些個夜族兵士也是眼生,似不是方才所見。其中一個掠陣的手握著明光筒,方才那明光彈,竟是夜族人所放。
再看圈內,那藍衣白衫二人俱是以一敵三、以一敵四,夜族兵士手使蠻刀寬劍,雖是人數眾多,卻不一擁而上,以免互相製肘,幾人一群,聯合進擊、進退有序,若是有同伴被逼退,立即有人補上,實是訓練有素,看武藝個個猶在先前那禿頭傭兵之上。饒是如此,藍衣白衫二人絲毫不露敗象,白衫者沉穩應戰,似有餘裕,藍衣人兀自攻多守少。
二人腳邊不遠處,散落著水囊包裹,那包裹已散開,露出一角黑色的夜行衣。灰袍心道:這二人若真是客商,要這夜行衣何用?想來這二人便是夜族人所尋的北國軍士,換下夜行衣扮作客商,隻那藍衫的佩著劍,掩人耳目。又想:既是兩軍相爭,不便插手。當下便要離去,卻早有一旁掠陣的夜族兵士圍上前來,喝住灰袍。
灰袍此時若是要走,這夜族兵士自是攔他不住,隻是灰袍一來不願多生事端,二來見北國二人劍法精湛,起了觀戰之心,倒想瞧瞧二人武藝如何。當下以夜族話應了幾句,夜族兵士雖心中狐疑,在這當口也不願節外生枝,隻留了一人在灰袍身側,以備不測。
說話間,雙方又鬥了數合。那藍衫人步法迅捷,劍招淩厲,雖是以寡敵眾,卻仍占上風。與他對敵的那三人,顯是對他長劍十分忌憚,不敢逼近,均是緊守門戶,隻其中一人武藝略高,十招中能還得二、三招。那藍衫人劍招甚快,出手迅猛,分擊三人,如同長了三條手臂一般。這四人相鬥,倒似是六人對敵,長劍到處,看得人眼花繚亂。
灰袍認得這藍衫人使的是北派的木橋快劍,源於北國的木橋鎮。看那藍衫人劍法,已有了八成火候,劍招雖快,卻是幹幹淨淨,勁力非常。那武藝較高的夜族人剛還了一招,藍衫人劍鋒已至,刷刷刷斜劈三劍,那兵士趕忙舉刀格擋,刀劍相交,震得那夜族人手腕微微發麻。藍衫人出劍奇快,又是一劍劈下,那兵士哪敢怠慢,舉刀相迎,未想這招卻是虛招,藍衫人劍鋒一轉,向另二人攻去。
那兵士變招也快,抽刀便要進招。那藍衫人更快,劈頭又是一劍。那兵士忙舉刀格擋,卻沒想又是虛招,藍衫人手腕一翻,又攻那另二人。那兵士一愣,以為對方戲耍自己,又羞又惱,當下抬步舉刀,便要劈砍藍衫人。藍衫人早知他有此舉,照準他小腹,迴手便刺。這一刺是用上了真力,那兵士已不及架擋,心下大駭。
虧得他機變倒也真快,當下鬆開蠻刀,急急向後撤步,雖然狼狽,卻堪堪避過了這招。低頭看,腹部的衣服已被刺開一小口,一時驚魂不定。這兵士才出戰圈,身後的同伴便又行跳入,與藍衫人接戰起來,但經此波折,接戰的夜族三人已向後退了半步。又戰了片刻,又一名夜族兵士被逼出戰圈,同伴雖立時補入,這接戰三人卻又退了半步,顯是略居劣勢。
另一邊,白衣人以一敵四,卻是攻守均勢。但那白衣人劍招平和、進退有度,顯是頗為從容。招數雖不如藍衫人迅猛淩厲,卻另有一番氣象。灰袍知道這白衣人使的是地脈劍法,尤擅久戰,如地脈般連綿不絕,故有此名。
白衣人劍招大開大闔,卻平和中正,已深得地脈劍中精髓。與他相鬥的那四人,一人手使蠻刀,兩人手執寬劍,另一人身量較高,使的卻是一根狼牙棒。鬥到酣處,那高個高舉狼牙棒,想要逼退白衣人。白衣人抬劍刺他的手腕,那高個趕忙抽身閃避。餘下三人見有機可乘,兩柄寬劍攻向白衣人中路,蠻刀劈向白衣人的麵門,非要逼得白衣人後退閃避。
那白衣人不慌不忙,斜斜劈出一劍,以攻為守,迫開兩名使寬劍的兵士,順著劍意手臂一搖,又掛開了蠻刀。這一劍勁力獨特,那使刀人被這勁力一帶,蠻刀險些脫手,心中也是驚懼,一時也不敢再行逼近。三件兵器攻來,白衣人卻隻一招,簡簡單單,卻是以簡勝繁,大巧似拙。那圍攻的四人都非庸手,聯合進擊,卻無法再向前半步。那四人見難以得手,也似並不著急,各自使開兵刃,先求自保,再圖進擊。
灰袍在旁心道:這二人手段如此高明,絕非一般軍中好手。聽聞北國黑翼軍中,有二人劍法高妙,稱為黑翼雙鷹,想來必是這二人。人言鐵鷹善攻,雪鷹善守,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他二人既是黑翼軍士,必常在軍中,少在外走動,自己自然是不識了。
又想:這些夜族兵士,雖是盡力接戰,招數之間卻似不願下狠手,竟似怕傷了二人一般,難道是想生擒二人?這高手接戰,不能全力施為,自然束手束腳,何況對方是有名的武者。看夜族人手段,也必是軍中精挑細選的強手,便是這般強手,十數人與雙鷹對戰也落下風。若是一般軍士,便是再多十人,又如何留得下這北派的劍術高手?
再鬥片刻,那白衣人仍是不急不慢,長劍隻是一招招地使開來,並無搶攻相逼之意,倒有六分守禦四分還擊。使寬劍的二個兵士,見對方始終劍招平和,不甚淩厲,當下互使眼色,uu看書.ukanshu.co便欲再行進擊。二人將進未進之際,白衣人忽的劍芒大盛,長劍急出攻向二人。招數已全無平緩之意,削刺點挑,連環進擊,眨眼間已出了五、六招,分擊二人胸腹麵門,是一劍快似一劍。這幾劍劍意靈動,行運流水,雖不及藍衫人劍招之速,淩厲之處卻絲毫不讓,招數間卻又瀟灑至極。
灰袍心中一動,知道白衣人劍法已變,這幾劍正是快意十三劍中之招數。北派快意門名滿天下,快意十三劍是北劍王生平所創絕學。這劍法流傳百年,研習者眾,分支甚多,良莠不齊,但白衣人這幾招卻是傳自正宗。雖非本門武藝,但劍法本身招數精妙,白衣人又練得精熟,突然將使出來,那兩個兵士措手不及,登時招數大亂,數招之間已遮攔不住,齊齊向後退去。
這一下變化陡生,戰圈外的夜族兵士竟一時不及補入。那高個兵士知道若任由白衣人追擊,同伴二人恐難全身而退,當下哇哇怪叫,狼牙棒當頭砸下,要逼得白衣人迴身閃避,好護住二人。
白衣人抽身避過,長劍已貼在狼牙棒上,順勢一帶,使出粘連勁力,高個隻覺手上一股大力傳來,狼牙棒幾欲脫手。待要用力拿捏,白衣人長劍一翻,已削向他的手腕,高個隻得放手後撤。狼牙棒被那長劍一帶,去向已變,急急飛出,砸向那使蠻刀的兵士。狼牙棒來勢甚猛,那兵士慌忙舉刀格擋,隻聽“嘡啷”一聲,火花四濺,震得那兵士虎口大痛,白衣人長劍卻已緊隨而至。那兵士已不及後退,慌忙間就地側滾,這一劍竟是貼著耳根劃過,那兵士心中亦是驚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