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肆荀在壽春的改革與軍事整備開展得轟轟烈烈,城中麵貌日新月異,軍事力量也日益強大。這一切,自然引起了南朝各方勢力的關注,其中便包括陳霸先。


    一日,一封書信送至李肆荀手中。展開信紙,隻見上麵寫道:“久聞李公大名,如雷貫耳。公於壽春之舉,令人欽佩。霸先欲與公麵談,共商天下大事。望公撥冗赴約,地點定於壽春城外三十裏處的清風亭,隻帶少許護衛,以表誠意。”落款正是陳霸先。


    李肆荀看完信,陷入沉思。身旁的林睿說道:“陳霸先此舉,不知是何用意。如今南朝局勢複雜,他與王僧辯爭鬥正酣,又來與我們接觸,需謹慎對待。”


    李肆荀微微點頭,“陳霸先乃南朝豪傑,此次邀約,或許藏有深意。但若是不去,反倒顯得我們膽怯。我決定赴約,看看他到底想幹什麽。”


    數日後,李肆荀挑選了十名精銳護衛,個個武藝高強,忠誠可靠。他與眾人一同騎馬出城,朝著清風亭而去。


    清風亭位於一片幽靜的山林之中,周圍綠樹成蔭,溪水潺潺。李肆荀等人抵達時,陳霸先已在亭中等候。他身著一襲黑色長袍,腰佩長劍,眼神銳利,透著一股英氣。身旁同樣帶著幾名護衛,個個身姿矯健,警惕地觀察著四周。


    陳霸先見李肆荀到來,立刻起身相迎,臉上露出真誠的笑容,“李公,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李肆荀也拱手還禮,“陳將軍,久仰大名。今日能與將軍相見,亦是我之榮幸。”


    兩人走進亭中,屏退護衛,相對而坐。陳霸先率先開口:“李公在壽春的作為,霸先十分欽佩。如今南朝局勢混亂,蕭氏王族自相殘殺,百姓受苦。霸先有心拯救蒼生,卻獨木難支。聽聞李公雄才大略,特來請教。”


    李肆荀微微一笑,“陳將軍過獎了。我不過是為東魏盡忠職守罷了。南朝如今的局勢,確實令人痛心。但將軍手握重兵,又有濟世之心,何愁不能有所作為?”


    陳霸先歎了口氣,“話雖如此,但王僧辯與我爭鬥不休,各方勢力又相互掣肘。我若貿然行動,恐遭人算計。”


    李肆荀沉思片刻,說道:“依我之見,陳將軍可先與王僧辯暫時休戰,聯合起來,共同穩定南朝局勢。待局勢平定,再論其他。”


    陳霸先聽後,眼中閃過一絲猶豫,“與王僧辯休戰,談何容易。我們之間積怨已久,矛盾頗深。”


    李肆荀道:“將軍以天下蒼生為重,當有容人之量。如今南朝內憂外患,若再繼續內耗,隻會讓百姓陷入更深的苦難之中。況且,將軍與王僧辯聯手,實力大增,即便東魏有南下之意,也需忌憚三分。”


    陳霸先低頭沉思,許久之後,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說道:“李公所言,令霸先茅塞頓開。我願考慮與王僧辯休戰之事。”


    兩人又就南朝局勢、軍事策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不知不覺,天色漸晚。李肆荀起身告辭:“陳將軍,今日與你交談,受益匪淺。天色不早,我也該迴去了。”


    陳霸先起身相送,“李公,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望公保重。”


    李肆荀與陳霸先拱手作別,帶著護衛踏上歸程。一路上,他心中感慨萬千。此次與陳霸先的會麵,雖不知最終會對局勢產生何種影響,但至少讓他看到了南朝和平的一絲希望。


    迴到壽春後,李肆荀將與陳霸先會麵的情況詳細告知了林睿等人。眾人聽後,紛紛議論起來。有人認為陳霸先是真心求和,也有人懷疑他另有圖謀。


    李肆荀說道:“不管陳霸先是否真心,我們都要做好應對準備。加強壽春的防禦,密切關注南朝局勢的變化。”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李肆荀一邊繼續加強壽春的建設和防禦,一邊等待著南朝局勢的進一步發展。而陳霸先,也在考慮著李肆荀的建議,是否真的要與王僧辯休戰,攜手應對南朝的危機,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極西之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你有點無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你有點無趣並收藏極西之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