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齊國初立的那方宏偉朝堂之上,雕梁畫棟間縈繞著肅穆凝重的氣息。高澄端坐在巍峨龍椅,冕旒晃動,目光如炬,緩緩掃視過殿下神情各異的群臣。


    “朕承天命,創我齊國。然舊朝行政之製,弊病繁多,致使政令不通、效率低下,難以承載我齊國崛起之大業。朕深思熟慮,決意推行新政,構建新的行政體製,術業專攻,故而稱三省六部之製,諸位愛卿可有異議?”高澄的話語擲地有聲,在空曠的大殿內久久迴蕩。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陷入一片嘩然。有的大臣麵露驚喜之色,眼中閃爍著對新政帶來變革的期待;有的則緊鎖眉頭,滿臉憂慮,似在擔憂新政推行會觸動自身利益。


    就在這時,李肆荀身著一襲華麗朝服,身姿挺拔,大步走出隊列。他先是恭敬地向高澄行了個大禮,而後直起身,聲音洪亮且充滿堅定:“陛下聖明!舊製之下,權力分散且混亂,各部門職責不清,相互推諉之事屢見不鮮。三省六部製分工明確,職責清晰,三省相互協作又相互製衡,能極大提升朝堂政務處理的效率,實乃強國之良策。臣以為,陛下這一決策,順應天時,合乎民意,齊國必將因此走向昌盛,臣願傾盡全力,輔佐陛下完成這一壯舉!”


    高澄聽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點頭讚許道:“李愛卿所言極是,朕推行此新政,正需你這樣的肱股之臣鼎力相助。”


    然而,一位年邁的老臣卻顫顫巍巍地站了出來,他佝僂著身子,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陛下,舊製沿用多年,早已深入朝堂各個角落,如今貿然廢除,另起爐灶,恐會引發朝堂動蕩,人心不穩啊。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


    高澄微微皺眉,正欲開口迴應,李肆荀卻搶先一步,轉身麵向老臣,目光中滿是誠懇與耐心:“老大人,陛下推行新政,正是為了齊國的長遠發展考慮。舊製的弊端,想必老大人也深有體會。若不改革,齊國如何在這亂世之中立足,如何實現一統天下的大業?雖然改革之路或許會有波折,但隻要我等齊心協力,必能克服萬難。況且,陛下聖明,必定會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各方因素,將可能出現的動蕩降到最低。還請老大人放下顧慮,與我等一同為齊國的未來而努力。”


    老臣聽了李肆荀的一番話,沉思良久,最終緩緩跪地,說道:“陛下與李大人所言有理,老臣目光短淺,隻看到眼前的困難,卻忽略了齊國的長遠利益。老臣願聽從陛下安排,全力支持新政推行。”


    見朝堂之上再無反對之聲,高澄滿意地點點頭,當即下令改革正式啟動。他將目光再次投向李肆荀,鄭重地說道:“李愛卿,此次改革意義重大,關乎我齊國的興衰存亡。朕任命你為變革的總負責人,全權負責三省六部製的推行與完善。朕相信,在你的領導下,新政一定能夠順利實施。”


    李肆荀跪地謝恩,心中滿是激動與感恩:“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定當殫精竭慮,全力以赴,確保新政成功推行,不負陛下重托!”


    從那一天起,李肆荀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改革的工作之中。他日夜操勞,深入研究三省六部製的每一個細節,與各部門的官員們反複商討,製定出詳細的實施方案。


    在確定三省的人選時,李肆荀慎之又慎。他向高澄舉薦了一位清正廉潔、思維縝密的官員擔任中書省長官,負責起草詔令,掌管機要事務。又挑選了一位公正無私、敢於直言的官員出任門下省長官,負責審核詔令,有封駁之權。而尚書省作為行政中樞,總領六部,李肆荀推薦了一位能力出眾、經驗豐富的官員擔任尚書令,確保政令能夠得到高效的執行。


    對於六部的官員選拔,李肆荀更是親力親為。他親自麵試每一位候選人,從他們的學識、品德、能力等多個方麵進行考察。吏部掌管官吏任免,他挑選了一位公正嚴明、熟悉官場運作的官員擔任吏部尚書,確保選拔出真正有才能的官員;戶部負責財政收支,他啟用了一位精通經濟、善於理財的官員出任戶部尚書,以保障國家的經濟穩定;禮部主管禮儀、科舉,他安排了一位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學者擔任禮部尚書,期望能夠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選拔出優秀的人才;兵部關乎國家安全,他力薦陳慶之擔任兵部尚書,相信憑借陳慶之的軍事才能,一定能夠打造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刑部掌管司法刑獄,他選拔了一位公正廉潔、精通律法的官員擔任刑部尚書,以維護法律的公正與尊嚴;工部負責工程建設,他任用了一位經驗豐富、善於規劃的官員擔任工部尚書,為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保障。


    在李肆荀的精心組織和努力推動下,三省六部製在齊國逐步建立並完善起來。朝堂之上,官員們各司其職,政令暢通無阻,行政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國家的各項事務也在新製度的框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高澄對李肆荀在改革中的表現極為讚賞,恩寵愈發深厚。他不僅賞賜給李肆荀大量的金銀財寶、良田美宅,還特許李肆荀的家族子弟在朝中優先任職。每逢重要節日,高澄都會親自前往李肆荀的府邸,與他一同宴飲,共商國是。在朝堂之上,高澄對李肆荀更是禮遇有加,常常稱唿他為“國之棟梁”。


    “李愛卿,你為我齊國的改革與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朕賜予你‘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以示朕對你的恩寵與信任。”高澄在朝堂之上,當著眾臣的麵,鄭重地宣布。


    李肆荀跪地謝恩,心中滿是感動與忠誠:“陛下如此厚愛,臣無以為報。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方能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極西之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你有點無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你有點無趣並收藏極西之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