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有一點點鬱悶。


    他在天竺的戰績,算揚我國威吧?


    帶迴的戰利品也不少。


    封侯不去想,策勳十二轉的上柱國不用想。


    起碼可以獲得“輕車都尉”這樣的勳官稱號啊?!


    這是對一個戰鬥英雄的認可,是大唐男子漢最重視的榮譽。


    可是,皇帝隻升了他為朝散大夫,從此旁人可以稱他“王大夫”。


    “唉!不是我不夠強,而是同僚們太優秀。”王玄策悶悶地自言自語。


    在初唐,不滅一個國,都不敢自稱名將。


    和朝堂上那些南征北戰的猛人相比,他好像確實差了一點點。


    再說,大唐並沒有把天竺當做強大的對手,他在天竺取得的勝利,也因此不受重視。


    ……


    張川柏之前是朝議大夫,托封禪泰山、普遍加官一階的福,升到中散大夫。


    離開府儀同三司,又前進一大步。


    王玄策聽聞江都侯·中散大夫·飛騎尉·東宮左春坊司議郎張川柏帶著朋友們來訪,嘴角的笑容不禁凝滯。


    他想要的勳官榮譽稱號,張川柏有了。


    他想要的中散大夫,張川柏已經是了。


    想想張川柏的年紀,再想想自己的年紀……風頭正盛的王玄策,竟然有種淡淡的感傷。


    嗚唿!


    人比人,氣死人啊!


    他握著拳頭,默默鼓勵自己,下次去天竺,再滅幾個國吧!


    知恥而後勇!


    一群年輕人意氣風發地走進王玄策的家,客氣有禮貌地向王大夫行禮。


    王玄策連忙迴禮。


    他久仰張川柏大名,第一次近距離接觸。


    少年得誌的小郎君,並沒有想象中驕傲得意,而是彬彬有禮,姿態謙遜。


    “我們都很佩服王大夫,貿然來拜訪,是想請教天竺的人文風情。天竺,到底是什麽樣的地方?有人說,那裏的人有信仰,性情平和、待人和善、路不拾遺……是不是真的?”


    少年人滿臉求知欲。


    因佛教的傳播,許多人對天竺各國,有一種美好的想象。


    王玄策啞然失笑:“性情和善?路不拾遺?怎麽可能……”


    他講自己知道的天竺。


    哪有什麽佛國!


    西方極樂世界?


    隻不過是一片蠻夷之地罷了!


    “而且,天竺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個小國,互相之間爭鬥不斷。我們這一次,就是卷入了他們的爭鬥之中。”


    “數字?我不知道你說的數字,可能是我見聞不夠吧!”


    王玄策耐心地迴答少年們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態度很謙虛。


    眼前這群少年,要麽是官二代,要麽是官幾代。


    最年輕的張川柏,更是年少才高。


    孟詵感慨:“竟然是這樣的啊!那玄奘法師去取經,取的是什麽呢?”


    王玄策沉默不語。


    長安佛教信徒眾多,有些話不能說。


    上官純就是佛教信徒。


    他端正神色說:“天竺的佛經,有讓人頓悟的大道。讀佛經,悟的是自己的道。”


    “哦。”孟詵隨口應著。


    看表情就知道不是很認可。


    他還沒有悟道的年紀。


    而且,他的師父是道士。


    張川柏信仰靈活,對科學更感興趣,直接問:“王大夫覺得,天竺各國有什麽工藝或者技術,是可以稱道的?”


    王玄策頓時來了精神:“眾人公認的是製糖。我在摩伽陀國帶迴一批製糖工匠,都是製蔗糖的能手……”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不知道和揚州蔗糖相比,誰的糖更好。”


    呃……


    猛地想起,張川柏就是製糖專家。


    他不遠萬裏從天竺帶迴新的製糖技術,獻給陛下,結果又走在張川柏的後麵?


    難怪,陛下聽說是製糖工匠,並沒有很高興。


    張川柏微笑:“對比一下就知道。不管怎麽說,好的工匠是不嫌多的。”


    “還有醫藥。”王玄策又說,“我帶迴一個方士,名叫那邇娑婆寐,已經有兩百歲,有長生之術。”


    此言一出,張遠誌和孟詵都不淡定了。


    你在張川柏麵前說製糖,在我們麵前說醫藥?


    還說兩百歲?


    比妙應真人還強?


    “方士在何處?”他們問。


    王玄策說:“還在我家。我已經跟陛下稟報,隻等陛下召見。”


    這不是什麽秘密。


    一旦那邇娑婆寐煉製出長生藥,他就舉薦有功。


    這個功勞,比滅中天竺更大!


    想一想,古往今來,哪個帝王能活兩百歲!


    “我們要見他!”張遠誌和孟詵齊聲說。


    王玄策搖搖頭:“他正在靜修。遠道而來,他要以養好精神,才能麵聖。畢竟,他是兩百多的老人了。”


    張川柏遲疑地問:“天竺人計算年齡,跟我們是不是不同?”


    王玄策微微皺眉。


    張川柏是在質疑?


    難道,我遇到騙子了?


    王玄策不是沒有懷疑過,但萬一是真的呢?


    他抵擋不住讓皇帝活兩百歲的誘惑。


    心裏閃過種種念頭,王玄策喊出幾個天竺奴,給客人表演歌舞。


    天竺少女衣衫輕薄,扭著柔軟的細腰翩翩起舞,確實別有一番風情。


    然而,張川柏、張遠誌、孟詵都在想天竺和尚,對天竺少女不感興趣。


    隻有上官純認真欣賞歌舞。


    這才是美女啊!


    看看那臉蛋、那大熊、長腿……絕對不會讓人不辨雌雄。


    一曲歌舞結束,上官純讚歎不已,又誇王玄策開通了“吐蕃——天竺”通道,大唐和天竺更好交流。


    天竺的香料、珠寶、美人,都可以輸送到大唐。


    王玄策高興地說:“我能有一點功勞,也是仰仗大唐的天威。”


    總算有識貨的。


    ……


    走出王家,上官純仍然興致勃勃:“天竺人真是能歌善舞!你們覺得美人如何?”


    張川柏說:“古人雲‘息土人美,耗土人醜’,越是肥沃的土地,越出美人。貧瘠的地方,人的相貌醜陋。我想,再沒有比大唐更富饒的土地,也沒有比唐人更美的人種。”


    “彩!”


    兄長們齊聲喝彩。


    三郎的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


    唐人,就是這般自信!


    “科學技術也一樣。我不相信蠻荒的地方,能出什麽神醫。所以,我不信那邇娑婆寐能煉製長生藥。”


    張川柏語氣鄭重,“我要稟報陛下,不可以輕易嚐試番僧的藥。”


    封禪。


    滅中天竺。


    獻俘虜。


    神醫。


    這一連串的事情湊在一起,在此時的人眼裏,就是一種“祥瑞”,是上天的意思。


    無形之中,為那邇娑婆寐增加了可信度。


    張川柏正沉思著,路邊有女子的聲音傳來……“張郎君請留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錦鯉小郎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的那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的那邊並收藏大唐錦鯉小郎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