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慣了的元臻也絕對受不了被圈入王府的日子。
元臻可沒有元岫那般認真,隻是調笑道:「罷罷罷,我才說一句。我自然知道他染指不得。可惜可惜,若是普通人,我那府上院子可好大呢。」
元岫不覺敲了下元臻的額頭,卻沒瞧見那邊聽著吹捧的十王爺默默紅了耳朵。
母妃為何給了他這麽好的一副好耳力。
都是些什麽虎狼之詞。
……
伯陽鬧著一起去打獵,大家都當做小孩兒隨便胡鬧的。不想還真叫她獵到了林子裏最大的獵物。
一頭作為彩頭存在的鹿。
算起來也是伯陽運氣好,可巧那鹿的鹿角被灌木纏住了。伯陽瞧見的時候,鹿正掙紮著,伯陽搭弓射箭直擊鹿眼,年僅五歲竟然生生獵下了。
朱慎堯得了消息,打獵也顧不上了,騎著馬將隨行的人遠遠甩倒後頭,匆匆迴來。
等瞧見被送來的鹿,連忙將伯陽抱在懷裏,狠狠的親了口女兒的臉蛋。
「好樣的,當真是好樣的!不愧是朕的女兒!」
伯陽已經被誇得就差原地生出對翅膀來了。
笑的臉蛋紅撲撲的:「其實也是運氣好!」
朱慎堯連道:「氣運何嚐不是真本事?就是有天大的運氣,誰還能不服氣你獵來的鹿?」
說罷,目光掃過眾人,尤其是旁邊含笑看著他們父女的元岫。
「伯陽小小年紀,便如此肖勇……誰說公主就不能逐鹿天下了!」
一時之間,落針可聞。
這話的含義過重,重到眾人還不敢去細想裏麵的含義。
「皇上。」元岫走進了兩步,感受到了朱慎堯眸中的激動。
朱慎堯含笑抱緊了女兒:「將鹿帶下去,讓禦廚精心烹飪,為朕的伯陽好生辦一場慶功宴。如此年紀便有如此本事。朝中大臣還總催朕不能沒有太子。有伯陽在,還有誰能擔得起太子二字!」
這時他們夫妻決定不再生育後的決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但朱慎堯何曾給過他人反對的機會?
秋獵迴宮後,朝堂之上聚集了大量的反對之聲,皆被朱慎堯反駁了迴去。
細數伯陽出生後,天下太平祥瑞頻出。她為太子,早已是上天受益,天命所歸。
朱慎堯當朝說了這話後,京城外百姓為元岫建立的生祠夜間爍爍放光亮如白晝。
一夜之間,百姓之中所有反對聲音都消失了,紛紛爭先拜見如開天闢地一般出現的唯一的公主太子。
禮部也緊鑼密鼓的籌備著封太子之事。
就在伯陽正式成為太子的當日,元岫第一次一身皇後朝服與朱慎堯並排上朝。
從此元岫不再以朝官身份出麵。
而是皇後這一身份,從此以後再不是後宮之主,而是與皇帝並駕齊驅,位同皇帝,二人同座龍椅,共同執掌江山。
從前的國母僅僅是一句話,以後便真正成為天下百姓之母,為百姓分憂,
元岫坐上龍椅,不是大臣,沒有垂簾。就那樣堂堂正正的以帝王至尊看著百官朝拜。
她仍有太多事情還沒做,也知道,以她一己之力,仍有許多做不到的。
但不要緊,她開了一個好頭。
她讓女子走入了學堂 ,進入了。
讓唯一的女兒登上了太子之位。
他們夫妻百年後,伯陽登基,也會繼承元岫的遺願,如此反覆,代代相傳。
總有一天,後世之人,會代替元岫瞧見她曾經望而不得的,如夢一般平等自由的世界。
作者有話說:
應該會有人奇怪為什麽是太子不是太女~
是作者個人問題吧,總覺得子所表達的應該是中性的,男子女子都是子。所以就沒必要刻意強調性別~
僅代表個人呦~
…………
這裏就完結啦~後麵的都是番外
第83章 番外一
◎太子君◎
京中的樓房, 越來越高。從一開始的兩三層小樓,到後麵的五六層。
其實大部分人還是不接受高樓層的,不管是青磚還是水泥, 高處不安全的想法永遠是根深蒂固的。
但架不住便宜。再裏頭工作的人,隻要做夠了年限就能分一個。
而整個大夏的各個方麵,也如同那高樓一般拔地而起。除了遍地開花的女子學院, 皇後帶頭新建的事外國學校。
從前有外國人來華學習,最高規格的也不過是叫個大學士指點著,能說利索漢語就算好的了。
新的外語學校卻不同。跟女子學院一樣分了好幾個學科,從文刀舞應有盡有。
元岫也注意到了彈幕上說的防偷,對此的應對是再學校內設立了嚴格的日誌。從校長到老師,要層層書寫學生們學沒個知識的細節。也鼓勵學生們用漢語和自己的母語, 雙語的形式來寫日誌。
這些可以放迴去,也可以留下來給後輩參考。
隻要一樁樁一件件留下書本作為證據,這些瑰寶就不怕人偷。
沒過幾年, 元岫的學生遍布海外。再海外各地都建立了分校。他們再自己的國家, 如饑似渴的學著大夏的一切,沐浴華夏的文化, 熟知華夏的神佛。
大夏成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寶地。
而元岫影響下,舉國上下孜孜不倦的吸收著國外帶來的一切新知識,叫老百姓放下無緣無故的驕傲虛心去學, 這樣才能永遠不被遠遠拋棄。<hr>
元臻可沒有元岫那般認真,隻是調笑道:「罷罷罷,我才說一句。我自然知道他染指不得。可惜可惜,若是普通人,我那府上院子可好大呢。」
元岫不覺敲了下元臻的額頭,卻沒瞧見那邊聽著吹捧的十王爺默默紅了耳朵。
母妃為何給了他這麽好的一副好耳力。
都是些什麽虎狼之詞。
……
伯陽鬧著一起去打獵,大家都當做小孩兒隨便胡鬧的。不想還真叫她獵到了林子裏最大的獵物。
一頭作為彩頭存在的鹿。
算起來也是伯陽運氣好,可巧那鹿的鹿角被灌木纏住了。伯陽瞧見的時候,鹿正掙紮著,伯陽搭弓射箭直擊鹿眼,年僅五歲竟然生生獵下了。
朱慎堯得了消息,打獵也顧不上了,騎著馬將隨行的人遠遠甩倒後頭,匆匆迴來。
等瞧見被送來的鹿,連忙將伯陽抱在懷裏,狠狠的親了口女兒的臉蛋。
「好樣的,當真是好樣的!不愧是朕的女兒!」
伯陽已經被誇得就差原地生出對翅膀來了。
笑的臉蛋紅撲撲的:「其實也是運氣好!」
朱慎堯連道:「氣運何嚐不是真本事?就是有天大的運氣,誰還能不服氣你獵來的鹿?」
說罷,目光掃過眾人,尤其是旁邊含笑看著他們父女的元岫。
「伯陽小小年紀,便如此肖勇……誰說公主就不能逐鹿天下了!」
一時之間,落針可聞。
這話的含義過重,重到眾人還不敢去細想裏麵的含義。
「皇上。」元岫走進了兩步,感受到了朱慎堯眸中的激動。
朱慎堯含笑抱緊了女兒:「將鹿帶下去,讓禦廚精心烹飪,為朕的伯陽好生辦一場慶功宴。如此年紀便有如此本事。朝中大臣還總催朕不能沒有太子。有伯陽在,還有誰能擔得起太子二字!」
這時他們夫妻決定不再生育後的決定。
一石激起千層浪,但朱慎堯何曾給過他人反對的機會?
秋獵迴宮後,朝堂之上聚集了大量的反對之聲,皆被朱慎堯反駁了迴去。
細數伯陽出生後,天下太平祥瑞頻出。她為太子,早已是上天受益,天命所歸。
朱慎堯當朝說了這話後,京城外百姓為元岫建立的生祠夜間爍爍放光亮如白晝。
一夜之間,百姓之中所有反對聲音都消失了,紛紛爭先拜見如開天闢地一般出現的唯一的公主太子。
禮部也緊鑼密鼓的籌備著封太子之事。
就在伯陽正式成為太子的當日,元岫第一次一身皇後朝服與朱慎堯並排上朝。
從此元岫不再以朝官身份出麵。
而是皇後這一身份,從此以後再不是後宮之主,而是與皇帝並駕齊驅,位同皇帝,二人同座龍椅,共同執掌江山。
從前的國母僅僅是一句話,以後便真正成為天下百姓之母,為百姓分憂,
元岫坐上龍椅,不是大臣,沒有垂簾。就那樣堂堂正正的以帝王至尊看著百官朝拜。
她仍有太多事情還沒做,也知道,以她一己之力,仍有許多做不到的。
但不要緊,她開了一個好頭。
她讓女子走入了學堂 ,進入了。
讓唯一的女兒登上了太子之位。
他們夫妻百年後,伯陽登基,也會繼承元岫的遺願,如此反覆,代代相傳。
總有一天,後世之人,會代替元岫瞧見她曾經望而不得的,如夢一般平等自由的世界。
作者有話說:
應該會有人奇怪為什麽是太子不是太女~
是作者個人問題吧,總覺得子所表達的應該是中性的,男子女子都是子。所以就沒必要刻意強調性別~
僅代表個人呦~
…………
這裏就完結啦~後麵的都是番外
第83章 番外一
◎太子君◎
京中的樓房, 越來越高。從一開始的兩三層小樓,到後麵的五六層。
其實大部分人還是不接受高樓層的,不管是青磚還是水泥, 高處不安全的想法永遠是根深蒂固的。
但架不住便宜。再裏頭工作的人,隻要做夠了年限就能分一個。
而整個大夏的各個方麵,也如同那高樓一般拔地而起。除了遍地開花的女子學院, 皇後帶頭新建的事外國學校。
從前有外國人來華學習,最高規格的也不過是叫個大學士指點著,能說利索漢語就算好的了。
新的外語學校卻不同。跟女子學院一樣分了好幾個學科,從文刀舞應有盡有。
元岫也注意到了彈幕上說的防偷,對此的應對是再學校內設立了嚴格的日誌。從校長到老師,要層層書寫學生們學沒個知識的細節。也鼓勵學生們用漢語和自己的母語, 雙語的形式來寫日誌。
這些可以放迴去,也可以留下來給後輩參考。
隻要一樁樁一件件留下書本作為證據,這些瑰寶就不怕人偷。
沒過幾年, 元岫的學生遍布海外。再海外各地都建立了分校。他們再自己的國家, 如饑似渴的學著大夏的一切,沐浴華夏的文化, 熟知華夏的神佛。
大夏成了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天堂寶地。
而元岫影響下,舉國上下孜孜不倦的吸收著國外帶來的一切新知識,叫老百姓放下無緣無故的驕傲虛心去學, 這樣才能永遠不被遠遠拋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