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後,女子拋頭露麵再不是丟人的事情。不論市井女子,還是恭候小姐。見麵聊的不再是女紅繡活,而是誰誰新學會了什麽,得了什麽嘉獎。
每一分變化元岫都看在眼裏。也主意從彈幕上一再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作為。
彈幕上說她配享太廟。
事實是,全國上下還真為元岫興建了幾座生祠,香火之盛,甚至能跟正經神仙相媲美。都說元岫是在世的活菩薩。
從商業街迴宮後,朱慎堯就下令,將那被攆走的黃晶暗自抓了起來嚴加審問。
又過了兩日,元岫瞧見那伯陽的奶母送來了一個盒子,奶母並不知道裏頭是什麽,隻當是平常。
元岫掀開一看,是那日伯陽額上帶的黃晶。
還有什麽不明白的?直接將奶母關押,嚴刑拷問。
次日便得到了完整的口供。
下午時分,拔了舌頭的奶母和黃晶被送去了京中某個大族人家,其族中一切榮耀、官職全部罷免,舉族流放三千裏。
朝堂之上,無一人求情。離京當日,無數百姓用石子兒、爛菜葉子送行。
罵他們不知好歹,這樣神仙一般的皇後不知感恩,還敢生出不該有的心思來。
哪怕沒為皇家誕下皇子,元岫再民間的威望也影響深遠了。
不久,元岫以此為起點,給天下下了一道懿旨。
京中這樣大族人家,不思國家社稷,隻懂得鬥狠爭寵,可見其悲哀之處。
女子既然能養家,便不會隻有嫁人求生這一條路。天下應當由更多讀書知禮的女子,長久下去,這樣糊塗之人才會越來越少。
故而從此以後,凡氏族人家,女秀才有三者,減免全族一半稅收,十人者,十年內全免。
凡是大族人家,全族之人就不下百人。南方的大族更不乏成千上萬的。全族減免稅收,其數量之龐大不可估量。
不過相應的,秀才可不是容易考的,就算是男子,一千個童生裏能考上秀才的也不足兩人,何況好些人童生都上不去。一個大縣每年也就出個三四十個秀才,能拿出十個秀才的,除了數百年積累的名門望族,舉國上下也沒幾個的。
何況女子。
但有這樣一句話,女子學堂又能以工錢償還學費。那麽百姓們送女子上學的原因裏頭就又能添上一筆。那些嫉妒的族人也會盼著分一杯羹,不再用酸話攔著。
元岫就是這樣嚐試著試探著,一點點找出最好的那一條路,哪怕用了她許多的心血也值得。
元臻近幾年沉迷出國,一年到頭至少半年不再大夏的國土。又因她所到之處總會做成一筆大單子,給當地帶來莫大的收益,她到了那裏都備受吹捧。很少吃過虧。
難得人一迴京城就進了宮陪元岫。
「前兩日伯陽才念叨著想你,你今兒就來了,可見背後是不能說人的。」元岫將這三妹妹從頭看到尾。
常年奔波,皮膚不似京中姑娘那般白,可五官隨著年齡愈發精巧,已然是個名動京城的大美人。
元臻本就是他們姐妹中容貌最好的,真是每次瞧見好像都美幾分。
「這話說得我明兒可不敢來了。」
元岫瞥了她一眼,冷笑:「我看是被你府裏的那幾個拌住了,哪裏還記得我是誰。」
自打離開了元岫視線,也不知解了元臻哪裏的禁錮。短短三年,她自己府裏就養了幾個麵首。這還不算,外頭還有風流債穿進元岫的耳朵裏。
聽見的風言風語,比見到元臻本人的次數還多。
「天地良心,我可是家都沒迴就來看姐姐了。姐姐連句體己話都不說,擠兌起人了。」
元臻哼了一聲,姐妹倆相視一笑。
出國幾年,倒是愈發淘氣了。
伯陽想三姨媽了,膩著三姨媽不肯走,元岫也準備了精緻點心,一塊吃著聊著。
「對了,伍縣主給了我封信。這些年我跟她也不走動,還不知她是怎樣個境遇。」
元臻習慣了萬花叢中過,就愈發瞧不上著為了情愛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的人,這三年都沒接觸過。
隻是不明白困在深宅的伍令萱是怎麽想起他來的。
元岫接過了信,擰著眉:「我也不大來往了。上次聽說,好像是懷第四胎了。」
第81章 伍令萱醒悟
◎哎嘿◎
若不是元臻提起, 元岫都快忘了伍令萱。
自從感受到她身上那近乎病態的執念後,元岫就不大與她來往了。有時候她會過來求個恩典,隻要不過分, 元岫都應允了。
隻是那包家向來不是個知好歹的人家,見從伍令萱身上得不到好處後,就變本加厲的作踐伍令萱。
偏偏伍令萱不肯承認當初有錯, 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半句合離都沒說過。
這幾年來,肚子沒空過,接連生了四個兒子。頭一胎是雙生子,後頭一胎一個兒子。
但她並沒有如願因為生子在包家提升地位。她便認為生的不夠多。
偏巧,好像包家就隻有她能生出兒子來, 十幾個妾室生了一籮筐的千金。闔府上下除了柳氏的那個長子,其餘全部出自伍令萱。
不出意外的話,現如今壞的還是。
元岫其實在包家留了人, 伍令萱再怎麽執迷不悟, 好歹留她一條命。
隻是三年的光景,也幾乎磨光了元岫的耐心。<hr>
每一分變化元岫都看在眼裏。也主意從彈幕上一再查漏補缺,完善自己的作為。
彈幕上說她配享太廟。
事實是,全國上下還真為元岫興建了幾座生祠,香火之盛,甚至能跟正經神仙相媲美。都說元岫是在世的活菩薩。
從商業街迴宮後,朱慎堯就下令,將那被攆走的黃晶暗自抓了起來嚴加審問。
又過了兩日,元岫瞧見那伯陽的奶母送來了一個盒子,奶母並不知道裏頭是什麽,隻當是平常。
元岫掀開一看,是那日伯陽額上帶的黃晶。
還有什麽不明白的?直接將奶母關押,嚴刑拷問。
次日便得到了完整的口供。
下午時分,拔了舌頭的奶母和黃晶被送去了京中某個大族人家,其族中一切榮耀、官職全部罷免,舉族流放三千裏。
朝堂之上,無一人求情。離京當日,無數百姓用石子兒、爛菜葉子送行。
罵他們不知好歹,這樣神仙一般的皇後不知感恩,還敢生出不該有的心思來。
哪怕沒為皇家誕下皇子,元岫再民間的威望也影響深遠了。
不久,元岫以此為起點,給天下下了一道懿旨。
京中這樣大族人家,不思國家社稷,隻懂得鬥狠爭寵,可見其悲哀之處。
女子既然能養家,便不會隻有嫁人求生這一條路。天下應當由更多讀書知禮的女子,長久下去,這樣糊塗之人才會越來越少。
故而從此以後,凡氏族人家,女秀才有三者,減免全族一半稅收,十人者,十年內全免。
凡是大族人家,全族之人就不下百人。南方的大族更不乏成千上萬的。全族減免稅收,其數量之龐大不可估量。
不過相應的,秀才可不是容易考的,就算是男子,一千個童生裏能考上秀才的也不足兩人,何況好些人童生都上不去。一個大縣每年也就出個三四十個秀才,能拿出十個秀才的,除了數百年積累的名門望族,舉國上下也沒幾個的。
何況女子。
但有這樣一句話,女子學堂又能以工錢償還學費。那麽百姓們送女子上學的原因裏頭就又能添上一筆。那些嫉妒的族人也會盼著分一杯羹,不再用酸話攔著。
元岫就是這樣嚐試著試探著,一點點找出最好的那一條路,哪怕用了她許多的心血也值得。
元臻近幾年沉迷出國,一年到頭至少半年不再大夏的國土。又因她所到之處總會做成一筆大單子,給當地帶來莫大的收益,她到了那裏都備受吹捧。很少吃過虧。
難得人一迴京城就進了宮陪元岫。
「前兩日伯陽才念叨著想你,你今兒就來了,可見背後是不能說人的。」元岫將這三妹妹從頭看到尾。
常年奔波,皮膚不似京中姑娘那般白,可五官隨著年齡愈發精巧,已然是個名動京城的大美人。
元臻本就是他們姐妹中容貌最好的,真是每次瞧見好像都美幾分。
「這話說得我明兒可不敢來了。」
元岫瞥了她一眼,冷笑:「我看是被你府裏的那幾個拌住了,哪裏還記得我是誰。」
自打離開了元岫視線,也不知解了元臻哪裏的禁錮。短短三年,她自己府裏就養了幾個麵首。這還不算,外頭還有風流債穿進元岫的耳朵裏。
聽見的風言風語,比見到元臻本人的次數還多。
「天地良心,我可是家都沒迴就來看姐姐了。姐姐連句體己話都不說,擠兌起人了。」
元臻哼了一聲,姐妹倆相視一笑。
出國幾年,倒是愈發淘氣了。
伯陽想三姨媽了,膩著三姨媽不肯走,元岫也準備了精緻點心,一塊吃著聊著。
「對了,伍縣主給了我封信。這些年我跟她也不走動,還不知她是怎樣個境遇。」
元臻習慣了萬花叢中過,就愈發瞧不上著為了情愛連自己是誰都不記得的人,這三年都沒接觸過。
隻是不明白困在深宅的伍令萱是怎麽想起他來的。
元岫接過了信,擰著眉:「我也不大來往了。上次聽說,好像是懷第四胎了。」
第81章 伍令萱醒悟
◎哎嘿◎
若不是元臻提起, 元岫都快忘了伍令萱。
自從感受到她身上那近乎病態的執念後,元岫就不大與她來往了。有時候她會過來求個恩典,隻要不過分, 元岫都應允了。
隻是那包家向來不是個知好歹的人家,見從伍令萱身上得不到好處後,就變本加厲的作踐伍令萱。
偏偏伍令萱不肯承認當初有錯, 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半句合離都沒說過。
這幾年來,肚子沒空過,接連生了四個兒子。頭一胎是雙生子,後頭一胎一個兒子。
但她並沒有如願因為生子在包家提升地位。她便認為生的不夠多。
偏巧,好像包家就隻有她能生出兒子來, 十幾個妾室生了一籮筐的千金。闔府上下除了柳氏的那個長子,其餘全部出自伍令萱。
不出意外的話,現如今壞的還是。
元岫其實在包家留了人, 伍令萱再怎麽執迷不悟, 好歹留她一條命。
隻是三年的光景,也幾乎磨光了元岫的耐心。<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