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收拾了巧雲的茶盞點心遞給小丫頭,有些羨慕道:「巧雲現如今是出息了,也愈發有主義了。」


    元岫知她是個心思純良的,道:「見得多了,自然想的也多了。沒出閣時候,咱們眼裏不也隻有一個四方小院兒嗎?你若有心,我這也指派你出去做些事兒,也算為我分擔了。」


    新雨一怔,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一般:「不要,總要娘娘在哪兒,我就在哪兒。如今晚秋愈發忙了,娘娘身邊得留個周到的伺候。」


    新雨雖然為奴為婢的給人當丫鬟,但實實在在沒吃過多少苦。


    這樣的人兒,也註定了不會有太大的誌向。


    元岫也不勉強隻埋頭繼續忙手頭的事情。


    她進來也實在沒工夫放鬆。


    有了土豆寬粉,在巧雲的攤子上反響極好。等生意穩定後,元岫又給增加了一個攤子。兩個攤子的口味分別做調整,算是以那些苦力做實驗,瞧瞧市麵更能接受哪一種。


    城裏已經調好了店麵,要不了多久就要正式開業了。元岫採納了彈幕上的名字為這種美食命名。


    麻辣燙。


    元岫的生意可謂一片藍海,隻要費功夫費神,就沒有不賺錢的。朱慎堯那邊也初見成就。


    隨著一個個礦場接連開發,稍微充裕的國庫又流水一般的花銀子招工修建。


    而伴隨著鐵礦的加緊挖掘,市麵上的鐵製品也愈發豐富起來,不僅種類多,價格也一降再降。愈發接近陶瓦一類百姓們都買得起的務實。


    連民間鐵器都在增加,軍隊自然更加豐富。不論是兵器、盾牌還是盔甲,現有數量一再翻倍。


    朱慎堯為的是有備無患。不想此等消息不脛而走,被周邊小國得知了,隻以為大夏要大興戰事,竟有幾個部落聯合突襲了西北邊境。


    朱慎堯立馬點將趙竭領兵出征。帶上新出爐帶著凜凜寒光的兵刃,和曆經一冬儲備數量足夠的酒精風光出征。


    臨行前,朱慎堯親自送了二十把自己研究出來□□,要求趙竭定要這些寶刀個個見血,不枉大夏之威名。


    出征那日元岫忙的沒去,她心裏清楚,這樣的事,每個朝代都有,不說年年打仗,隔個三五年的總會有。若逢亂事,那才叫寸草不生。


    卻也沒有哪個朝代確確實實的解決這檔子事。


    有個了短時間,元岫剛親自去內務府瞧了漲勢喜人的辣椒,就聽見傳寶朱慎堯來了坤寧宮。


    元岫乘坐儀仗迴去的時候,朱慎堯想來等的有些久,奏摺都帶過來了,正埋頭批閱。


    新雨端來盆放了玫瑰汁子的水,元岫淨了手,迴眸瞧見朱慎堯看過來。


    聽見水聲才意識到人迴來了。


    「難為皇上有心過來,到底是不巧了。」元岫用軟帕擦淨水珠,探頭瞧見是邊關知府的奏摺。


    「有喜事自然半點都等不得的。這消息朕剛得到,明兒才要在朝堂上說。趙竭屢戰屢勝,一路推進占了邊外三座城。戰士們士氣高漲,都歡唿著要一口氣將其劃入大夏國土。其中順利可見一半了。」


    元岫拿起奏摺仔細看看,這個不是說打勝仗的。而是邊關的知府大讚趙竭將帶去的酒精拿出了一部分分給了受傷的百姓們。


    百姓們及時清晰了傷口,感染大大降低,幾乎將趙竭當做了活菩薩。


    那知府讚賞之餘,也是想探口風,看看此物京城有多少,是否能再多要一些。


    「阿岫以為如何?」


    沒說是那件事,不過元岫心裏有數。


    「若是明日在朝堂上說,想來同僚們多半主戰,一口氣打下來了,永絕後患。」


    朱慎堯含笑,瞧見元岫挑眉方道:「所以才單獨與你說。」


    朱慎堯是有想法,但還沒到說服自己的地步。若再朝堂之上群臣激憤的唿籲後,隻怕他自己也會隨了眾人之願。


    元岫沒急著答,隻是拿起剛剛的奏摺,和送來的捷報仔細的再看一看。


    半晌方搖頭:「不妥。」朱慎堯含笑,瞧見元岫挑眉方道:「所以才單獨與你說。」


    朱慎堯是有想法,但還沒到說服自己的地步。若再朝堂之上群臣激憤的唿籲後,隻怕他自己也會隨了眾人之願。


    元岫沒急著答,隻是拿起剛剛的奏摺,和送來的捷報仔細的再看一看。


    半晌方搖頭:「不妥。」


    朱慎堯隻覺得莫名鬆了口氣,究竟因為什麽又說不清。


    「細細說來。」


    元岫道:「邊外連年災荒,咱們卻還算風調雨順。這場仗,糧草充足,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又有酒精草藥助陣。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占全了。如此看來確實是一隻天兵鐵騎,戰無不勝。可皇上別忘了,這場仗因何而起。」


    朱慎堯答道:「自然是他們無端生事。」


    元岫頷首:「確實不假,可他們說咱們囤積兵器,國庫充裕。便覺得咱們是要大興戰事,所以先手一步。這是藉口,他們自己清楚。可如今若一口氣打下來,豈不是變相論證了他們先前所言?那大夏周邊列國人人自危?」


    朱慎堯聽進去了,但略作思考便搖頭:「這說不服百官的。」


    若因為怕別國忌憚,就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眾人隻會嘲笑元岫婦人之仁,不會有絲毫信服。


    元岫又道:「退一萬步講,就算打了下來,那些邊關蠻族粗魯好戰,又如何服氣?難不成用酷吏彈壓?隻怕往後每隔三五年便要有一次叛亂。咱們得國庫擔不起長久作戰。古人雲攻心為上,又雲有教無類。<h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後看見彈幕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齊氏孫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齊氏孫泉並收藏皇後看見彈幕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