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慕容恨不得一個個掐死過去,這時候忽然後知後覺的想起來封鎖消息,此事傳出去那裏還有臉麵見人?
隻可惜, 元岫花了這麽大的力氣安排這些, 又那裏會給他保留顏麵的機會。
姦情是夜裏撞破的, 事情卻在天不亮的時候就穿的滿城風雨。連路邊小孩子都能說出一連串的順口溜來。說的一板一眼的。
等日上三竿,更是延伸出來好幾個版本。一會兒說姦夫是管家,一會兒說姦夫不止一個,後院妾室們都有參與。
沒人在意哪個是真的,隻在意哪個說得更精彩。
像極了當日關氏的留言。沒人在意她是否失貞,如何失貞,隻在意那一版的故事更抓人眼睛,聽的人慾罷不能。
老慕容連暗中處理的機會都沒有,吏部和刑部的人已經派人過來打探消息。確定消息為真後,將老夫人、小慕容連帶一眾妻妾子女一併帶走,浩浩蕩蕩好不壯觀。
與人通姦,混淆朝廷命官血脈,當宮刑。
所謂宮刑便是破壞男女生育之能,隻是老管家和老夫人都年過半百,早過了生育年齡。承受宮刑,也不過□□受苦罷了。元岫還貼心的送過去酒精消毒,免得發炎感染而死。
至於小慕容,子女從父,生身父親是奴婢,自然小慕容也同入奴籍。連同一眾妻妾子女皆要淪為奴籍。
元岫於後宮之中下旨,給了小慕容妻妾們一個恩典。若有去處,盡可合離離去,保全顏麵的同時也免去了為奴為婢的可能。
妾室中也有好人家的姑娘嫁過去的,自然早早有人過去將女兒接迴。至於本就是家生奴婢的,是否合離已經沒有意義了。
最尷尬的莫過於小慕容現在的正室夫人。出身名門,父親是二品大員,若要走,自可迴去繼續過著金奴銀婢的千金小姐的生活。偏偏她之前寫過的那本《女德之書》如同一座大山壓過來。
更諷刺的時,書中有一「案例」寫的就是丈夫一時失意,妻子便迴家另嫁了。後來轉眼丈夫高頭大馬高官厚祿,妻子被新丈夫毆打十數年悲慘死去。
全京城的人都在等好戲。
最後還是那小夫人的爹娘心疼女兒,去刑部大牢去接。
小夫人哭著拒絕兩次,還撞牆明誌,最後昏迷著被接迴家。事情鬧得大,刑部那邊也沒攔著人。不少人瞧見了小婦人被手忙腳亂抬出去的樣子。
那額頭莫說見血,都沒個擦傷,就有點烏青還被不停的用帕子去遮。瞧見的人都要調侃一句,這多虧娘家人動作快,再不帶迴去,額頭的傷都要好了。
那小夫人也顧不得如何了,迴家後對外隻稱大病了一場,不見外人。一切合離等事由都是母家代辦。
隻是女兒能帶迴去,所生孩子到底隨父,便跟著一處去了。
等一切塵埃落定後,小慕容連同生父等家眷以家奴的身份迴到了慕容府上,老慕容大病了一場,族中親戚代為管家。
小慕容一行人迴府連口水都沒喝上又被人牙行領走,至此一去,一家老小各自發賣,就不是後頭天南海北何處去了。
值此一事,不論朝堂還是民間,都在傳元岫有天道護佑,凡是玉指作對的人總會有所倒黴。
這話其實有歧義再裏頭,但元岫也不在意。這一場大勝仗會帶來好些後續影響,她可要抓緊了好機會。
「關家托人送了一份厚禮,隻說是天氣漸熱,方便給娘娘納涼的。」晚秋送過來一份禮單,元岫一眼掃過去,都是價值不菲的好東西。
「既然是納涼的就收了吧,難為關家有心。」元岫手裏還寫著東西。
晚秋在一旁寫入庫單子,新雨含笑道:「虧他們有心。聽周昌說,昨天夜裏關家將小關氏生的兒子買迴去了,往後母子團聚。這一家二十幾的孩子禮,這時唯一一個脫籍的。」
晚秋抬了下眸子:「那原正妻都沒想著給子女脫籍?」
新雨嗤笑:「他們躲還來不及呢,哪裏還會碰這個晦氣。而且當日表演的三貞五烈何等厲害,沒個一年半載是不會有消息出來的。等她再有臉出來,兒女早不知被賣去哪裏了。」
能寫出那種書的人,未必是真的注重貞節的人,但必定是喜好名聲的人。一架子從老到小,能叫小夫人迴去,雖然自打嘴丟了人,但也好過家中女兒墮入奴籍。不然就算爹娘疼女兒,大族之家又豈會容許一家任性,更不會管外嫁女的死活。
何況本就血統有汙的孩子。
關家雖然之前有錯,至少眼前做了件人事。
晚秋頓一頓,略有所思道:「就不知後頭又當如何了。幼子身份尷尬,若關姑娘再嫁,兒子的身份是必然尷尬的。」
平民百姓裏頭當娘的攜子再嫁都少見,何況這樣的高門大戶。
新雨卻一撇嘴:「要是說,都被糟踐一迴了,何苦再進那些老虎坑?有咱們娘娘開明,最是憐惜可憐的女子。便就此立了女戶」
晚秋旁的話被壓迴了肚子裏,半晌隻存了一句:「但願關家能有此心吧。」
他們也算疼女兒的人家,不還是叫女兒為人妾室這些年?可悲的是這樣能將女兒接迴去好好養著的,都算人群裏的好人家了。
元岫靜靜聽著,落筆又寫了幾處。
女子學堂。
次日上朝。朝堂上說了當初周馮兩家的後續,周家兒子仗勢行兇被抓等判,為父者停職查辦,最近又查出來貪汙腐敗一事,已然抄家。<hr>
隻可惜, 元岫花了這麽大的力氣安排這些, 又那裏會給他保留顏麵的機會。
姦情是夜裏撞破的, 事情卻在天不亮的時候就穿的滿城風雨。連路邊小孩子都能說出一連串的順口溜來。說的一板一眼的。
等日上三竿,更是延伸出來好幾個版本。一會兒說姦夫是管家,一會兒說姦夫不止一個,後院妾室們都有參與。
沒人在意哪個是真的,隻在意哪個說得更精彩。
像極了當日關氏的留言。沒人在意她是否失貞,如何失貞,隻在意那一版的故事更抓人眼睛,聽的人慾罷不能。
老慕容連暗中處理的機會都沒有,吏部和刑部的人已經派人過來打探消息。確定消息為真後,將老夫人、小慕容連帶一眾妻妾子女一併帶走,浩浩蕩蕩好不壯觀。
與人通姦,混淆朝廷命官血脈,當宮刑。
所謂宮刑便是破壞男女生育之能,隻是老管家和老夫人都年過半百,早過了生育年齡。承受宮刑,也不過□□受苦罷了。元岫還貼心的送過去酒精消毒,免得發炎感染而死。
至於小慕容,子女從父,生身父親是奴婢,自然小慕容也同入奴籍。連同一眾妻妾子女皆要淪為奴籍。
元岫於後宮之中下旨,給了小慕容妻妾們一個恩典。若有去處,盡可合離離去,保全顏麵的同時也免去了為奴為婢的可能。
妾室中也有好人家的姑娘嫁過去的,自然早早有人過去將女兒接迴。至於本就是家生奴婢的,是否合離已經沒有意義了。
最尷尬的莫過於小慕容現在的正室夫人。出身名門,父親是二品大員,若要走,自可迴去繼續過著金奴銀婢的千金小姐的生活。偏偏她之前寫過的那本《女德之書》如同一座大山壓過來。
更諷刺的時,書中有一「案例」寫的就是丈夫一時失意,妻子便迴家另嫁了。後來轉眼丈夫高頭大馬高官厚祿,妻子被新丈夫毆打十數年悲慘死去。
全京城的人都在等好戲。
最後還是那小夫人的爹娘心疼女兒,去刑部大牢去接。
小夫人哭著拒絕兩次,還撞牆明誌,最後昏迷著被接迴家。事情鬧得大,刑部那邊也沒攔著人。不少人瞧見了小婦人被手忙腳亂抬出去的樣子。
那額頭莫說見血,都沒個擦傷,就有點烏青還被不停的用帕子去遮。瞧見的人都要調侃一句,這多虧娘家人動作快,再不帶迴去,額頭的傷都要好了。
那小夫人也顧不得如何了,迴家後對外隻稱大病了一場,不見外人。一切合離等事由都是母家代辦。
隻是女兒能帶迴去,所生孩子到底隨父,便跟著一處去了。
等一切塵埃落定後,小慕容連同生父等家眷以家奴的身份迴到了慕容府上,老慕容大病了一場,族中親戚代為管家。
小慕容一行人迴府連口水都沒喝上又被人牙行領走,至此一去,一家老小各自發賣,就不是後頭天南海北何處去了。
值此一事,不論朝堂還是民間,都在傳元岫有天道護佑,凡是玉指作對的人總會有所倒黴。
這話其實有歧義再裏頭,但元岫也不在意。這一場大勝仗會帶來好些後續影響,她可要抓緊了好機會。
「關家托人送了一份厚禮,隻說是天氣漸熱,方便給娘娘納涼的。」晚秋送過來一份禮單,元岫一眼掃過去,都是價值不菲的好東西。
「既然是納涼的就收了吧,難為關家有心。」元岫手裏還寫著東西。
晚秋在一旁寫入庫單子,新雨含笑道:「虧他們有心。聽周昌說,昨天夜裏關家將小關氏生的兒子買迴去了,往後母子團聚。這一家二十幾的孩子禮,這時唯一一個脫籍的。」
晚秋抬了下眸子:「那原正妻都沒想著給子女脫籍?」
新雨嗤笑:「他們躲還來不及呢,哪裏還會碰這個晦氣。而且當日表演的三貞五烈何等厲害,沒個一年半載是不會有消息出來的。等她再有臉出來,兒女早不知被賣去哪裏了。」
能寫出那種書的人,未必是真的注重貞節的人,但必定是喜好名聲的人。一架子從老到小,能叫小夫人迴去,雖然自打嘴丟了人,但也好過家中女兒墮入奴籍。不然就算爹娘疼女兒,大族之家又豈會容許一家任性,更不會管外嫁女的死活。
何況本就血統有汙的孩子。
關家雖然之前有錯,至少眼前做了件人事。
晚秋頓一頓,略有所思道:「就不知後頭又當如何了。幼子身份尷尬,若關姑娘再嫁,兒子的身份是必然尷尬的。」
平民百姓裏頭當娘的攜子再嫁都少見,何況這樣的高門大戶。
新雨卻一撇嘴:「要是說,都被糟踐一迴了,何苦再進那些老虎坑?有咱們娘娘開明,最是憐惜可憐的女子。便就此立了女戶」
晚秋旁的話被壓迴了肚子裏,半晌隻存了一句:「但願關家能有此心吧。」
他們也算疼女兒的人家,不還是叫女兒為人妾室這些年?可悲的是這樣能將女兒接迴去好好養著的,都算人群裏的好人家了。
元岫靜靜聽著,落筆又寫了幾處。
女子學堂。
次日上朝。朝堂上說了當初周馮兩家的後續,周家兒子仗勢行兇被抓等判,為父者停職查辦,最近又查出來貪汙腐敗一事,已然抄家。<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