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個道理。朱慎堯略作思考,又諷刺一笑:「雖然他哭得真摯,不過一想他家中女兒即將出嫁,多半是想給女兒討來一番尊貴。」
元岫再少做交際,京城高門也是略有耳聞的。加上上次選秀,差不多天下官員的出挑女兒都在她麵前露過臉。
「心疼女兒也是有的。不過秦家女兒我記得年方十三。竟不知秦家的女兒嫁人這樣早。」
選秀是規定十三歲以上,而除非別的特殊情況,大夏朝的結婚年齡普遍十五,也就是及笄後才會成婚。
朱慎堯有些狐疑的看著元岫:「你竟不知?」
見元岫一臉莫名,朱慎堯解釋道:「朕也是今日才聽說。那秦侍郎發跡前在老家有一妻子,早早為他生下了一女。因為當年他一心仕途,妻女就都留在老家伺候爹娘。近日原配妻子身故,女兒作為家中嫡長女入京歸家。這原是你們女人家的消息,倒是叫朕來與皇後說。」
元岫恍惚記得當初入宮選秀說的是嫡女。又不大肯定。聽朱慎堯調侃,便反唇相譏道:「是了,臣妾是個糊塗鬼,哪裏及的上皇上細心周到。連大臣下的嫡長女入宮都如數家珍。」
「咳咳……」朱慎堯別扭的咳了咳,偷眼去看元岫,確定她並未當真,方道,「這倒是冤枉。那姑娘雖然老家偏遠地區長大。卻是個才華出眾之人。隨便寫的幾首詩名動京城。幾乎力壓京內的一眾貴女。我聽大臣匯報時候對她都誇讚不已。你是知道的,那群老頑固對女子眼睛能翻天上去,能叫他們誇讚才情,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
元岫秀眉一挑:「有道是英雄不論出處。京城裏養的嬌小姐,還真未必比得上外頭的姑娘見過世麵。這麽一說,我都有了幾分好奇這位秦大姑娘了。」
等朱慎堯聊夠了迴禦書房,元岫就命晚秋拿了之前選秀時入選的花名冊來。
直至太陽西斜時,元岫帶了幾樣點心,去了慈寧宮先跟太後請安後,挪步去了秦太嬪住處。
慈寧宮雖大,可架不住先皇的後妃多。差不多隻有一宮主位,才能獨享一個住處。位份低的都要兩三個人同住一塊。現下大批太妃被接出宮,才不算太擁擠。
秦太嬪還以為元岫是說客,收下了茶點低頭目光靈動,似乎在等元岫說話,好開口遮過去。
元岫看著這不過二十五上下,卻打扮老成的太嬪,那股子憐惜的心思又起。
「我原不大理會前朝之事。就是進來聽聞你母家嫡長女剛剛進京。可一查當日選秀檔案,卻是家中長女,年方十三。」
秦太嬪麵色一僵。此時若說不好,隻怕是欺君之罪。
元岫見她尷尬,才道:「太嬪切莫多想。權當咱們娘們打發時間的閑話。」
秦太嬪見元岫無他意,這才鬆口氣解釋道:「許是禮部搞錯了。也怪不得他們。府裏頭隻怕資曆淺些的下人都未必知道有這麽個大小姐。隻是在京中立府後漸漸壯大。後頭再娶再生,對老家是有欠缺的。」
「這麽說來,府中所有子女應當都是庶出。」秦家一直有夫人往來交際,自然都默認那就是「當家主母」,所謂長女,自然也被當做嫡長女。
現在看,既然老家有明媒正娶的妻子給爹娘養老,那京中不過是妾室罷了。
聽出來元岫語氣中的諷刺,其實秦太嬪也覺得荒謬。隻是她到底是秦家女,從前清貧,發跡後她才有入宮機會。
抿了抿唇,沒說其他,又道:「隻是嫂子已故,京中一直是方氏打點,十數年來辛苦周全。扶正也是有的。」
這樣,她說出的孩子才算是名正言順的正出子。
元岫沒再多問。秦太嬪跟母家離了心不願迴去不假,不過這樣的人家一損俱損 ,秦太嬪也不會蠢到給親哥哥捅刀子。
離了秦太嬪處,元岫就找來了周昌,叫他出去仔細打聽一下秦家的事情。聽聞那秦大姑娘了才情斐然,也抄錄些她坊間流傳稱讚的詩詞過來欣賞。
元岫討厭寵妻滅妻的人,更憎惡糟糠妻在老家吃苦,自己在富貴鄉驕奢淫逸的人。
秦侍郎的所為,算是踩在了她最不能碰的逆鱗上。
她雖然不喜歡管人的家務事。但就跟明輝一樣,若當真被苛待和忽視,又是個有才情有本事的。元岫還是很樂意留在身邊,給她們這一生更多的選擇。
也是身為女子,力所能及的一些善念。
元岫靜靜等著消息。不過次日先見到的,是拿了令牌匆匆入宮的巧雲。
她剛攆走了原本的掌櫃,接管了那生意頗好的首飾鋪子。隻等著做出成績後接手更多。
此時卻帶著一頭的汗,忙不迭的將消息遞給元岫:
「娘娘,咱家鋪子對麵新開了一家店,也是首飾鋪子。咱家生意都被搶過去了。」
元岫挑眉,論理相同的生意會刻意錯開。尤其是麵對幾十年的老鋪子,一般是有穩定客源的。就算新開張,客人們賣個新鮮,時間長了肯定還是更習慣去常去的。
「哪裏就急死你了。剛開業的熱鬧些也是有的。」元岫示意巧雲喝茶。
巧雲生怕元岫聽不懂,搖頭道:「不不不,她們的聲威很大。也不知背後的掌櫃怎麽想的。一開業就有七八個打扮風流的妖艷女子在門前走來走去。說什麽叫……主打新品還是什麽。
我瞧見大批男人圍過去,眼睛都直了。誰若是買,女子當場摘下來遞過去。而且還有什麽提成,哪個女子賣的多,賺的也多。哎呀,那群妖裏妖氣的一身風塵的傢夥搔首弄姿的站在那,好些貴婦小姐路過都啐一口。長此以往咱家生意可怎麽做啊?」<hr>
元岫再少做交際,京城高門也是略有耳聞的。加上上次選秀,差不多天下官員的出挑女兒都在她麵前露過臉。
「心疼女兒也是有的。不過秦家女兒我記得年方十三。竟不知秦家的女兒嫁人這樣早。」
選秀是規定十三歲以上,而除非別的特殊情況,大夏朝的結婚年齡普遍十五,也就是及笄後才會成婚。
朱慎堯有些狐疑的看著元岫:「你竟不知?」
見元岫一臉莫名,朱慎堯解釋道:「朕也是今日才聽說。那秦侍郎發跡前在老家有一妻子,早早為他生下了一女。因為當年他一心仕途,妻女就都留在老家伺候爹娘。近日原配妻子身故,女兒作為家中嫡長女入京歸家。這原是你們女人家的消息,倒是叫朕來與皇後說。」
元岫恍惚記得當初入宮選秀說的是嫡女。又不大肯定。聽朱慎堯調侃,便反唇相譏道:「是了,臣妾是個糊塗鬼,哪裏及的上皇上細心周到。連大臣下的嫡長女入宮都如數家珍。」
「咳咳……」朱慎堯別扭的咳了咳,偷眼去看元岫,確定她並未當真,方道,「這倒是冤枉。那姑娘雖然老家偏遠地區長大。卻是個才華出眾之人。隨便寫的幾首詩名動京城。幾乎力壓京內的一眾貴女。我聽大臣匯報時候對她都誇讚不已。你是知道的,那群老頑固對女子眼睛能翻天上去,能叫他們誇讚才情,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
元岫秀眉一挑:「有道是英雄不論出處。京城裏養的嬌小姐,還真未必比得上外頭的姑娘見過世麵。這麽一說,我都有了幾分好奇這位秦大姑娘了。」
等朱慎堯聊夠了迴禦書房,元岫就命晚秋拿了之前選秀時入選的花名冊來。
直至太陽西斜時,元岫帶了幾樣點心,去了慈寧宮先跟太後請安後,挪步去了秦太嬪住處。
慈寧宮雖大,可架不住先皇的後妃多。差不多隻有一宮主位,才能獨享一個住處。位份低的都要兩三個人同住一塊。現下大批太妃被接出宮,才不算太擁擠。
秦太嬪還以為元岫是說客,收下了茶點低頭目光靈動,似乎在等元岫說話,好開口遮過去。
元岫看著這不過二十五上下,卻打扮老成的太嬪,那股子憐惜的心思又起。
「我原不大理會前朝之事。就是進來聽聞你母家嫡長女剛剛進京。可一查當日選秀檔案,卻是家中長女,年方十三。」
秦太嬪麵色一僵。此時若說不好,隻怕是欺君之罪。
元岫見她尷尬,才道:「太嬪切莫多想。權當咱們娘們打發時間的閑話。」
秦太嬪見元岫無他意,這才鬆口氣解釋道:「許是禮部搞錯了。也怪不得他們。府裏頭隻怕資曆淺些的下人都未必知道有這麽個大小姐。隻是在京中立府後漸漸壯大。後頭再娶再生,對老家是有欠缺的。」
「這麽說來,府中所有子女應當都是庶出。」秦家一直有夫人往來交際,自然都默認那就是「當家主母」,所謂長女,自然也被當做嫡長女。
現在看,既然老家有明媒正娶的妻子給爹娘養老,那京中不過是妾室罷了。
聽出來元岫語氣中的諷刺,其實秦太嬪也覺得荒謬。隻是她到底是秦家女,從前清貧,發跡後她才有入宮機會。
抿了抿唇,沒說其他,又道:「隻是嫂子已故,京中一直是方氏打點,十數年來辛苦周全。扶正也是有的。」
這樣,她說出的孩子才算是名正言順的正出子。
元岫沒再多問。秦太嬪跟母家離了心不願迴去不假,不過這樣的人家一損俱損 ,秦太嬪也不會蠢到給親哥哥捅刀子。
離了秦太嬪處,元岫就找來了周昌,叫他出去仔細打聽一下秦家的事情。聽聞那秦大姑娘了才情斐然,也抄錄些她坊間流傳稱讚的詩詞過來欣賞。
元岫討厭寵妻滅妻的人,更憎惡糟糠妻在老家吃苦,自己在富貴鄉驕奢淫逸的人。
秦侍郎的所為,算是踩在了她最不能碰的逆鱗上。
她雖然不喜歡管人的家務事。但就跟明輝一樣,若當真被苛待和忽視,又是個有才情有本事的。元岫還是很樂意留在身邊,給她們這一生更多的選擇。
也是身為女子,力所能及的一些善念。
元岫靜靜等著消息。不過次日先見到的,是拿了令牌匆匆入宮的巧雲。
她剛攆走了原本的掌櫃,接管了那生意頗好的首飾鋪子。隻等著做出成績後接手更多。
此時卻帶著一頭的汗,忙不迭的將消息遞給元岫:
「娘娘,咱家鋪子對麵新開了一家店,也是首飾鋪子。咱家生意都被搶過去了。」
元岫挑眉,論理相同的生意會刻意錯開。尤其是麵對幾十年的老鋪子,一般是有穩定客源的。就算新開張,客人們賣個新鮮,時間長了肯定還是更習慣去常去的。
「哪裏就急死你了。剛開業的熱鬧些也是有的。」元岫示意巧雲喝茶。
巧雲生怕元岫聽不懂,搖頭道:「不不不,她們的聲威很大。也不知背後的掌櫃怎麽想的。一開業就有七八個打扮風流的妖艷女子在門前走來走去。說什麽叫……主打新品還是什麽。
我瞧見大批男人圍過去,眼睛都直了。誰若是買,女子當場摘下來遞過去。而且還有什麽提成,哪個女子賣的多,賺的也多。哎呀,那群妖裏妖氣的一身風塵的傢夥搔首弄姿的站在那,好些貴婦小姐路過都啐一口。長此以往咱家生意可怎麽做啊?」<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