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進來沒規律,送來的也清淡滋補。
朱慎堯進來確實辛苦。但嗅到了飯菜的香氣混了元岫身上的脂粉香,一身的疲憊已然消去大半:
「難為你有心,朕是個糊塗男人,又哪裏比得上妻子在側有千般萬般的妥帖。」
元岫也不信這些鬼話:「既這麽說,皇上身邊伺候的就活該打死,怎的這般處處不留心?」
元岫歪頭問她,朱慎堯恍惚了一陣,又笑道:「他們做不得朕的主。不過是把腦袋頂肩上小心伺候。」
好像元岫就管得了她似得。
最近二人見麵不多,元岫心底的吐槽倒是更甚。正胡亂想著,嘴唇微熱,朱慎堯夾著一片脆山藥送到元岫唇邊。蟲草和各類菌菇的鮮湯燉煮出來的山藥,清爽幹淨,又帶著很奇妙的清香。
元岫吃了,朱慎堯一邊自己吃著,一邊不忘投餵元岫兩口。等朱慎堯撂了筷子,元岫也有五分飽了。
「皇後還是該多來,禦膳房那邊,可不敢給朕吃的太飽。」
「那是妾身不懂得保養陛下了。」元岫遞過去一盞茶,卻被連杯子一塊握住了手。
越是不見麵,元岫身上的距離感就越重。朱慎堯雖遲鈍,卻也察覺。
「陛下?」元岫抬眉,帝王目光幽深不知在想什麽,那手臂極穩,隻需一拉手便能讓她跌過去。迴想從前床笫之間的荒唐事,不覺臉上一臊。
卻在這時,門外有太監傳話。
元岫率先迴神,坐直了身子,朱慎堯凝眉卻收斂了怒氣,隻壓低了聲音:「進來!」
元岫怕是朝堂要事,本要退卻,卻被朱慎堯拉住。
太監進來迴話,原來是高文遠那青樓出身的小妾韋氏,因長期出於深宅後院,不知該去哪裏伸冤。正巧得知順天府宛平縣縣太爺路過,便去攔車。
馬蹄無眼,踏破了那婦人的額頭,血流如注。那韋氏竟不顧自身傷痛為夫伸冤。
宛平縣聽聞此事不敢怠慢,上報到了大理寺,大理寺已經著人細查,特命人來通報一聲。
若是平常也就罷了,那高文遠三翻四次的在朝堂之上與皇後為難,如此,事大事小,全憑皇帝的意思了。
元岫埋頭聽,手持紅紫的大葡萄一點點剝著。
朱慎堯壓下了唇角的笑意,剛要傳令,側目看見了元岫,一時不知元岫是否曉得朝堂之上的事情。
元岫順勢將剝好的葡萄遞了過去:「那韋氏當真是個貞烈之人。」
朱慎堯將葡萄含入口中:「皇後有理。聽見了嗎?這般貞烈的婦人自當有大冤屈,著大理寺仔細嚴辦。」
令傳出去,那大理寺卿上知天恩,自然知道如何處置。
「妾身也先迴去了。」元岫擦了手起身。
朱慎堯政務繁忙,也確實留不住人。
「這葡萄皇後喜歡,多帶些迴去。再有新進貢來的石榴比京中多一分清香甜蜜,一同帶迴去品鑑吧。」
元岫也習慣了言語不多的朱慎堯如山一般的賞賜,道謝離去。
不多時又從彈幕裏了解了情況。原來之前吃的瓜,不過是前菜。
韋氏下跪堂前狀告當家主母囚禁丈夫,圖謀不軌。那高夫人上到堂前,卻腿腳發軟,幾乎要哭得肝腸寸斷。
「妾身竟不知自己是這般惡毒之人!怎就糟了如此橫禍!當日未曾請太醫,純粹是因為當時情況尚輕,老爺說家醜不可外揚,這才連府醫都未曾用。今日不想嚴重了,剛已經去請了太醫診治。可太醫尚未入門,妾身卻被拿到了這裏。若不信,大可去府裏看看,那太醫院的張太醫是不是正醫著!韋氏,你入門二十年,我未曾虧待於你,何苦這般害我!還是說治死了我,你好叫你的兒子去繼承?」
韋氏頭上纏著紗布,黑紅的血殷在上頭,襯托著那一張煞白的臉更是可憐。本就是青樓瘦馬,此時徐娘半老依然風韻猶存。
「這話活該將我打死!你當我不知?老爺何故如此,便是你與那賤人一同告訴老爺,說大爺和二爺皆非老爺親生,不然,老爺向來硬朗健碩,又怎會忽然中風?」
高夫人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哎呦了一聲:「這沒天理了!欺負老爺中了風,便要用流言治死老爺的兩個兒子!老爺攏共就三個兒子,大爺二爺都非親生。就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想叫你腸子裏爬出來的三爺繼承家業嗎?你雖出身那風流見不得人的地方,我也從未疑心與你。誰知你竟然這般蛇蠍心腸,當真是把那勾欄齷齪處的髒事兒都一塊帶進夫家了!」
當眾揭露了韋氏的出身,本就虛弱的韋氏氣血上湧,身子一顫,竟然猛地嘔出一口血來。
高夫人順勢往大理寺卿的方向行了兩步:「青天大老爺,您都看見了!我當真做了惡事,就活該被雷火劈死!那韋氏妒我害我!我卻是個心胸坦蕩的。您看!」
說罷從懷中掏出了一條深藍色繡花汗巾子:「老爺出事前,妾身還在點燈熬油的給三爺繡著這個。他原有一條,已經舊的不像話了。韋氏這生母隻管著自己梳妝打扮,三爺卻委屈巴巴可憐見的。我是嫡母,哪有不疼的。卻不想這份慈母之心,敬也成了怨了!」
說罷,高夫人迴眸去看韋氏,韋氏瞧見那條汗巾子的瞬間,隻覺得一陣涼氣自腳下升起,幾乎要站不住了。
那是她去歲用府裏分的最好的布匹給兒子繡的。可三兒子備受刻薄沒用過好的,根本捨不得用壓在櫃子裏,從穿戴。<hr>
朱慎堯進來確實辛苦。但嗅到了飯菜的香氣混了元岫身上的脂粉香,一身的疲憊已然消去大半:
「難為你有心,朕是個糊塗男人,又哪裏比得上妻子在側有千般萬般的妥帖。」
元岫也不信這些鬼話:「既這麽說,皇上身邊伺候的就活該打死,怎的這般處處不留心?」
元岫歪頭問她,朱慎堯恍惚了一陣,又笑道:「他們做不得朕的主。不過是把腦袋頂肩上小心伺候。」
好像元岫就管得了她似得。
最近二人見麵不多,元岫心底的吐槽倒是更甚。正胡亂想著,嘴唇微熱,朱慎堯夾著一片脆山藥送到元岫唇邊。蟲草和各類菌菇的鮮湯燉煮出來的山藥,清爽幹淨,又帶著很奇妙的清香。
元岫吃了,朱慎堯一邊自己吃著,一邊不忘投餵元岫兩口。等朱慎堯撂了筷子,元岫也有五分飽了。
「皇後還是該多來,禦膳房那邊,可不敢給朕吃的太飽。」
「那是妾身不懂得保養陛下了。」元岫遞過去一盞茶,卻被連杯子一塊握住了手。
越是不見麵,元岫身上的距離感就越重。朱慎堯雖遲鈍,卻也察覺。
「陛下?」元岫抬眉,帝王目光幽深不知在想什麽,那手臂極穩,隻需一拉手便能讓她跌過去。迴想從前床笫之間的荒唐事,不覺臉上一臊。
卻在這時,門外有太監傳話。
元岫率先迴神,坐直了身子,朱慎堯凝眉卻收斂了怒氣,隻壓低了聲音:「進來!」
元岫怕是朝堂要事,本要退卻,卻被朱慎堯拉住。
太監進來迴話,原來是高文遠那青樓出身的小妾韋氏,因長期出於深宅後院,不知該去哪裏伸冤。正巧得知順天府宛平縣縣太爺路過,便去攔車。
馬蹄無眼,踏破了那婦人的額頭,血流如注。那韋氏竟不顧自身傷痛為夫伸冤。
宛平縣聽聞此事不敢怠慢,上報到了大理寺,大理寺已經著人細查,特命人來通報一聲。
若是平常也就罷了,那高文遠三翻四次的在朝堂之上與皇後為難,如此,事大事小,全憑皇帝的意思了。
元岫埋頭聽,手持紅紫的大葡萄一點點剝著。
朱慎堯壓下了唇角的笑意,剛要傳令,側目看見了元岫,一時不知元岫是否曉得朝堂之上的事情。
元岫順勢將剝好的葡萄遞了過去:「那韋氏當真是個貞烈之人。」
朱慎堯將葡萄含入口中:「皇後有理。聽見了嗎?這般貞烈的婦人自當有大冤屈,著大理寺仔細嚴辦。」
令傳出去,那大理寺卿上知天恩,自然知道如何處置。
「妾身也先迴去了。」元岫擦了手起身。
朱慎堯政務繁忙,也確實留不住人。
「這葡萄皇後喜歡,多帶些迴去。再有新進貢來的石榴比京中多一分清香甜蜜,一同帶迴去品鑑吧。」
元岫也習慣了言語不多的朱慎堯如山一般的賞賜,道謝離去。
不多時又從彈幕裏了解了情況。原來之前吃的瓜,不過是前菜。
韋氏下跪堂前狀告當家主母囚禁丈夫,圖謀不軌。那高夫人上到堂前,卻腿腳發軟,幾乎要哭得肝腸寸斷。
「妾身竟不知自己是這般惡毒之人!怎就糟了如此橫禍!當日未曾請太醫,純粹是因為當時情況尚輕,老爺說家醜不可外揚,這才連府醫都未曾用。今日不想嚴重了,剛已經去請了太醫診治。可太醫尚未入門,妾身卻被拿到了這裏。若不信,大可去府裏看看,那太醫院的張太醫是不是正醫著!韋氏,你入門二十年,我未曾虧待於你,何苦這般害我!還是說治死了我,你好叫你的兒子去繼承?」
韋氏頭上纏著紗布,黑紅的血殷在上頭,襯托著那一張煞白的臉更是可憐。本就是青樓瘦馬,此時徐娘半老依然風韻猶存。
「這話活該將我打死!你當我不知?老爺何故如此,便是你與那賤人一同告訴老爺,說大爺和二爺皆非老爺親生,不然,老爺向來硬朗健碩,又怎會忽然中風?」
高夫人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哎呦了一聲:「這沒天理了!欺負老爺中了風,便要用流言治死老爺的兩個兒子!老爺攏共就三個兒子,大爺二爺都非親生。就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想叫你腸子裏爬出來的三爺繼承家業嗎?你雖出身那風流見不得人的地方,我也從未疑心與你。誰知你竟然這般蛇蠍心腸,當真是把那勾欄齷齪處的髒事兒都一塊帶進夫家了!」
當眾揭露了韋氏的出身,本就虛弱的韋氏氣血上湧,身子一顫,竟然猛地嘔出一口血來。
高夫人順勢往大理寺卿的方向行了兩步:「青天大老爺,您都看見了!我當真做了惡事,就活該被雷火劈死!那韋氏妒我害我!我卻是個心胸坦蕩的。您看!」
說罷從懷中掏出了一條深藍色繡花汗巾子:「老爺出事前,妾身還在點燈熬油的給三爺繡著這個。他原有一條,已經舊的不像話了。韋氏這生母隻管著自己梳妝打扮,三爺卻委屈巴巴可憐見的。我是嫡母,哪有不疼的。卻不想這份慈母之心,敬也成了怨了!」
說罷,高夫人迴眸去看韋氏,韋氏瞧見那條汗巾子的瞬間,隻覺得一陣涼氣自腳下升起,幾乎要站不住了。
那是她去歲用府裏分的最好的布匹給兒子繡的。可三兒子備受刻薄沒用過好的,根本捨不得用壓在櫃子裏,從穿戴。<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