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嗩呐還能這麽用??
頂級天後!爆款歌曲她全包了? 作者:半桃奶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僅僅是編曲好,詞寫的也更加有意境。
“花開綻放 逆風張揚
搖晃也擋不住我的倔強
你會隔空聞到我一縷香
花開綻放 向光仰望
等一隻蝶落在我身上
它抖動五彩斑斕的翅膀 多漂亮 多漂亮…”
副歌部分,唱腔再次發生變化,音高驟然升高,民族韻味的唱腔和這首歌完美融合。
歌聲婉轉,卻又不失大氣磅礴。
強大的穿透力仿佛讓他們看到了山穀間的一抹暖陽,生機勃勃在不斷盛開的花,處處透露著強大的生命力。
鄭業平忍不住的隨著這首歌的節奏搖頭,手指在座椅上輕輕點著,表情似是放鬆,但眉頭卻又忍不住的皺起。
他在這短短的一分多鍾的時間裏,已經受到了很多衝擊。
不僅僅是這次顧寧熙帶來的新型音樂的衝擊,還有她唱功的衝擊,但更大的衝擊,是在這首歌副歌時候的熟悉旋律。
鄭業平意識到了,其他評委也都意識到了,坐在後台的人們也都意識到了。
但他們心裏好像已經有了答案。
副歌部分完全一致的編曲,兩人的唱法卻是完全不同。
梁曉悠的處理方式很普遍,在副歌時提高音高,加大技能的運用,但那首歌的歌詞顯然和副歌部分的編曲不太搭配,才會有這麽明顯的割裂感。
但顧寧熙不同,在副歌時,她用到了民族樂的唱腔和哼唱,更符合這首歌副歌編曲節奏。
後台的人們忍不住的小聲竊竊私語著:
“你們有沒有發現顧寧熙現在唱的這一段和四號很像?”
“我倒是覺得是四號像五號”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噓,別亂說,台下的評委老師們都還沒有說什麽,你們別在這裏亂下定論,小心引火上身”
“她說的對,我們還是認真聽歌吧,顧寧熙這首歌唱法好奇怪啊……到底是怎麽做到的,竟然怪異的好聽”
梁曉悠僵硬的坐在後台的椅子上,眼睛盯著大屏幕上的顧寧熙。
宏大磅礴的編曲和複雜的樂器配合,以及她多變的音色,這些都是她這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
原來這首歌的編曲…是可以這麽運用的。
她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小醜一般。
穿著別人定製的豪華服飾,來掩藏自己肮髒不堪的虛榮。
顧寧熙的靈動和生命力,都是她沒有的。
為什麽她可以這麽優秀……?
梁曉悠咬緊下唇,剛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忽然響起的一道馬鳴聲,伴隨著一道像是蒙古唿麥,又像是蒙古長調的唿聲,強製性的喚迴她的注意力。
嗩呐聲像劃破天際般忽的響起,音色高亢、明亮,把這首歌的情緒推動到高潮。
馬頭琴悠揚深沉的音色和嗩呐搭配,並不顯得違和,反而營造出一股強大的自由感。
鼓聲、嗩呐聲、馬頭琴聲,一切都搭配的恰到好處。
台下的幾個娛樂圈的歌手們坐的更直了。
臉上滿是被驚呆的神色。
嗩呐……竟然還可以這麽用????
是啊 ,嗩呐也是一種樂器,為什麽不能放到台上和其他的 樂器一起使用??
鄭業平眼睛一亮,眼睛頓時睜大,心裏是說不出的驚歎。
這首歌不論是顧寧熙的唱功,還是她的舞台表現力,亦或者是整首歌的藝術感染力,都達到了極高的程度。
顧寧熙的音色和聲音的穿透力在一眾現場的樂器中並沒有被壓住,反而隱約有種壓製樂器的錯覺。
“秋葉泛黃 暈染了山路兩旁高傲的胡楊
一層霜 像秋風對寒冬的敬仰
我愛太陽 奔赴在蒼茫光年路上
崇尚 萬束光…”
後半段中,顧寧熙的聲壓也在漸漸加強,民族唱腔貫穿了整首歌的後半節。
後台。
周越航看著舞台上的人,一時有點移不開眼。
張源修已經有些聽傻了。
他就是顧寧熙的粉絲,是的,他攤牌了。之前顧寧熙還在參加校園歌手大賽時,他就已經關注到她了,但一直沒有機會能夠聽到顧寧熙現場唱歌。
現在聽到了,簡直是好聽到哭!!
張源修伸手抹了一把眼淚。
沒錯,是真的好聽到哭了,一時他都有點分不清是因為顧寧熙的唱功還是因為這首歌本身的情緒感染力。
簡直是太有生命力了,讓他這個有點微微死的活死人都感覺有了心跳。
舞台光影隨著音樂交織著,“五色斑斕”似乎在這時讓人明白了它作為歌名本身的含義。
一直到這首歌結束,現場的所有人都是意猶未盡。
在絕對的好聽和實力麵前,他們已經顧不上思考為什麽這首歌會和梁曉悠那首歌在旋律上有異曲同工之處了,他們多走神一會都是對顧寧熙的不尊重。
她是真的有在好好準備這個舞台,而不隻是局限於準備這首歌。
一首歌結束後,現場的音樂卻依舊是沒有停止,台下響起的熱烈掌聲,在聽到一陣陌生的旋律後,漸漸停了下來。
評委們有些新奇的看著台上的顧寧熙和其他的樂手老師們,心裏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顧寧熙難不成在兩首歌之間還編了一段過度的曲子???
協會副會長張錦是一個對待參賽選手極其嚴格的人,但在這時候,她也很難做到對顧寧熙雞蛋裏挑骨頭。
對比起其他的參賽選手來說,顧寧熙參加比賽的次數屈指可數,甚至可以說目前隻有校園歌手大賽這麽一場比賽,但顧寧熙對於舞台的認真和細心,卻是其他選手沒有的。
目前已經上台的四位選手,皆是在一首歌唱完後,便站在原地等待著下一首歌,但顧寧熙不是,她特意編了一小段曲子,讓兩首歌自然的銜接起來。
這樣的人……最後怎麽可能不拿獎??
顧寧熙隨著音樂,從一旁地麵上拿起一把琵琶,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指尖嫻熟的在琵琶上彈奏著,婉轉的琵琶音搭配著鼓點,氣氛從剛剛的靈動活潑變成了一陣陣的寧靜。
就在聽眾精神再次放鬆後,音樂戛然而止,一道對大眾來說陌生的華國梵文哼唱聲響起。
“花開綻放 逆風張揚
搖晃也擋不住我的倔強
你會隔空聞到我一縷香
花開綻放 向光仰望
等一隻蝶落在我身上
它抖動五彩斑斕的翅膀 多漂亮 多漂亮…”
副歌部分,唱腔再次發生變化,音高驟然升高,民族韻味的唱腔和這首歌完美融合。
歌聲婉轉,卻又不失大氣磅礴。
強大的穿透力仿佛讓他們看到了山穀間的一抹暖陽,生機勃勃在不斷盛開的花,處處透露著強大的生命力。
鄭業平忍不住的隨著這首歌的節奏搖頭,手指在座椅上輕輕點著,表情似是放鬆,但眉頭卻又忍不住的皺起。
他在這短短的一分多鍾的時間裏,已經受到了很多衝擊。
不僅僅是這次顧寧熙帶來的新型音樂的衝擊,還有她唱功的衝擊,但更大的衝擊,是在這首歌副歌時候的熟悉旋律。
鄭業平意識到了,其他評委也都意識到了,坐在後台的人們也都意識到了。
但他們心裏好像已經有了答案。
副歌部分完全一致的編曲,兩人的唱法卻是完全不同。
梁曉悠的處理方式很普遍,在副歌時提高音高,加大技能的運用,但那首歌的歌詞顯然和副歌部分的編曲不太搭配,才會有這麽明顯的割裂感。
但顧寧熙不同,在副歌時,她用到了民族樂的唱腔和哼唱,更符合這首歌副歌編曲節奏。
後台的人們忍不住的小聲竊竊私語著:
“你們有沒有發現顧寧熙現在唱的這一段和四號很像?”
“我倒是覺得是四號像五號”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噓,別亂說,台下的評委老師們都還沒有說什麽,你們別在這裏亂下定論,小心引火上身”
“她說的對,我們還是認真聽歌吧,顧寧熙這首歌唱法好奇怪啊……到底是怎麽做到的,竟然怪異的好聽”
梁曉悠僵硬的坐在後台的椅子上,眼睛盯著大屏幕上的顧寧熙。
宏大磅礴的編曲和複雜的樂器配合,以及她多變的音色,這些都是她這輩子都達不到的高度。
原來這首歌的編曲…是可以這麽運用的。
她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小醜一般。
穿著別人定製的豪華服飾,來掩藏自己肮髒不堪的虛榮。
顧寧熙的靈動和生命力,都是她沒有的。
為什麽她可以這麽優秀……?
梁曉悠咬緊下唇,剛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忽然響起的一道馬鳴聲,伴隨著一道像是蒙古唿麥,又像是蒙古長調的唿聲,強製性的喚迴她的注意力。
嗩呐聲像劃破天際般忽的響起,音色高亢、明亮,把這首歌的情緒推動到高潮。
馬頭琴悠揚深沉的音色和嗩呐搭配,並不顯得違和,反而營造出一股強大的自由感。
鼓聲、嗩呐聲、馬頭琴聲,一切都搭配的恰到好處。
台下的幾個娛樂圈的歌手們坐的更直了。
臉上滿是被驚呆的神色。
嗩呐……竟然還可以這麽用????
是啊 ,嗩呐也是一種樂器,為什麽不能放到台上和其他的 樂器一起使用??
鄭業平眼睛一亮,眼睛頓時睜大,心裏是說不出的驚歎。
這首歌不論是顧寧熙的唱功,還是她的舞台表現力,亦或者是整首歌的藝術感染力,都達到了極高的程度。
顧寧熙的音色和聲音的穿透力在一眾現場的樂器中並沒有被壓住,反而隱約有種壓製樂器的錯覺。
“秋葉泛黃 暈染了山路兩旁高傲的胡楊
一層霜 像秋風對寒冬的敬仰
我愛太陽 奔赴在蒼茫光年路上
崇尚 萬束光…”
後半段中,顧寧熙的聲壓也在漸漸加強,民族唱腔貫穿了整首歌的後半節。
後台。
周越航看著舞台上的人,一時有點移不開眼。
張源修已經有些聽傻了。
他就是顧寧熙的粉絲,是的,他攤牌了。之前顧寧熙還在參加校園歌手大賽時,他就已經關注到她了,但一直沒有機會能夠聽到顧寧熙現場唱歌。
現在聽到了,簡直是好聽到哭!!
張源修伸手抹了一把眼淚。
沒錯,是真的好聽到哭了,一時他都有點分不清是因為顧寧熙的唱功還是因為這首歌本身的情緒感染力。
簡直是太有生命力了,讓他這個有點微微死的活死人都感覺有了心跳。
舞台光影隨著音樂交織著,“五色斑斕”似乎在這時讓人明白了它作為歌名本身的含義。
一直到這首歌結束,現場的所有人都是意猶未盡。
在絕對的好聽和實力麵前,他們已經顧不上思考為什麽這首歌會和梁曉悠那首歌在旋律上有異曲同工之處了,他們多走神一會都是對顧寧熙的不尊重。
她是真的有在好好準備這個舞台,而不隻是局限於準備這首歌。
一首歌結束後,現場的音樂卻依舊是沒有停止,台下響起的熱烈掌聲,在聽到一陣陌生的旋律後,漸漸停了下來。
評委們有些新奇的看著台上的顧寧熙和其他的樂手老師們,心裏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顧寧熙難不成在兩首歌之間還編了一段過度的曲子???
協會副會長張錦是一個對待參賽選手極其嚴格的人,但在這時候,她也很難做到對顧寧熙雞蛋裏挑骨頭。
對比起其他的參賽選手來說,顧寧熙參加比賽的次數屈指可數,甚至可以說目前隻有校園歌手大賽這麽一場比賽,但顧寧熙對於舞台的認真和細心,卻是其他選手沒有的。
目前已經上台的四位選手,皆是在一首歌唱完後,便站在原地等待著下一首歌,但顧寧熙不是,她特意編了一小段曲子,讓兩首歌自然的銜接起來。
這樣的人……最後怎麽可能不拿獎??
顧寧熙隨著音樂,從一旁地麵上拿起一把琵琶,坐在一旁的凳子上,指尖嫻熟的在琵琶上彈奏著,婉轉的琵琶音搭配著鼓點,氣氛從剛剛的靈動活潑變成了一陣陣的寧靜。
就在聽眾精神再次放鬆後,音樂戛然而止,一道對大眾來說陌生的華國梵文哼唱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