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李雍宸欣喜地跑了。
他想去找祝澤陽,把好消息告訴他,但是祝澤陽不在府內,想了想,他給祝澤陽寫了一封信去,這樣也算告訴了。
關於請客這件事,李雍宸把府裏所有人都請了,一起去園林祝映晴開的酒樓吃了一頓。
祝映晴沒有去,她留在家裏帶孩子。
祝映晴和李錦元的兒子生下來有兩個月了,年後初八生的,現在才兩個月。
孩子吃母乳,祝映晴就不去吃外麵香料太多的食物,對孩子身體不好。
李錦元想請奶娘,但是錢林燕不同意,誰養孩子就像誰,這要把孩子給養歪了,沒地點兒哭去。
……
時間一晃,半年過去。
金秋八月,是一年裏收穫的季節。
經過大家辛辛苦苦的勞作,這一年,大家收成還不錯,唯一一點,就是中途幹旱了一兩個月,不然今天的收成更多。
大家家裏的糧倉裝滿了麥粒、紅薯、土豆,陽翟縣城裏城外基本沒有人再餓肚子了。
並且陽翟縣城裏城外種的樹木,經過一兩年的生長都長大了,那種長得高的,有兩個人那麽高了,再也看不到頂了。
尤其是園林裏,樹木成蔭,綠草萋萋,成了名副其實的園林。
值得一提的是,城外的竹子長得異常地好,現在已經可以大批量吃筍了。
好些人把筍做成筍幹,當成幹貨來賣。
番商覺得稀奇,買了好些去其他地方賣,陽翟縣的東西是最不愁賣的。
還有,許多商人在陽翟縣販起了種子生意、麥子、紅薯、土豆,等等。
紅薯和土豆對大梁的影響日益擴大,又有朝廷推動,好些地方都種上了這兩種糧食,餓肚子的人大大減少。
甚至一些附屬國都種上了,這是大梁對他們的恩賜,種得比較少。
作為這幾年新出現的糧食,大家的關注度極高。
南方高產水稻的種植已經全麵鋪開,今年南方的倉庫就沒有沒裝滿的,全部裝得滿滿當當,南方百姓富裕程度起碼提升了幾個台階。
北方也不差,尤其是西北,至少百姓忙碌了一年,可以整整齊齊把賦稅交了,還能留一些口糧,相比以前,已經好了不少了。
說到西北,就要說大梁目前最關注的事——運河的修建。
經過一年的建造,全場二十四萬丈的運河,已經修建了四萬丈了,不可謂不長。
美中不足的是,運河修得斷斷續續的,還沒有連接起來。
……
一車車竹子種子運到第十段運河河邊。
「盡快把這些竹子種下去,陽翟縣那邊第三年都可以挖筍賣了。」
「不是做成筍幹兒嗎?」
「是筍幹兒啊,番商們很喜歡,能賣不少錢。」
「那還等什麽,趕緊種上,不說賣筍,就算挖點兒來吃也行啊。」
大家說話的同時也不忘幹活兒,按照規定的間隙和要求把竹子一棵棵種在了河邊上。
祝澤清沿著河道往陽翟縣那個方向走,一年前種的竹子已經長大了許多,枝繁葉茂的,也長了許多筍,但是這些筍不能挖,需要長到明年了才能挖,不然會動搖筍的根基。
看到這些變化,祝澤清內心一陣感慨,西北的變化真大。
淩封璽跟在他後麵:「澤清,從你那裏買的茶苗和花椒苗長大了,可以採收了,襄北州的百姓今年會多賺很多錢。」
祝澤清笑著迴道:「那不錯啊,都是你的功勞。」
「哪裏是我的功勞,明明就是你的。」淩封璽沒有居功,「要不是你培育那麽多苗出來,我就是有心也無力。」
祝澤清:「那這件事你要感謝映豐,莊子都是他在打理。」
「改日我請他吃飯。」淩封璽爽快地說道,「對了,其他的州府和縣城都在學習我們襄北州和陽翟縣的治理辦法,過不了兩年,西北肯定會富裕起來的。」
祝澤清期待道:「大概運河建起來,就能徹底富裕了。」
淩封璽帶著幾分嚮往道:「真想看看西北富裕起來是什麽場景?」
祝澤清提出最關鍵的問題:「還得多種樹。」
淩封璽:「我已經在強製各縣每年必須種活多少棵樹了,假以時日,西北也會綠起來的。」
祝澤清:「這個倒也不著急,等運河建起來,水分充足了,那些青草樹木什麽的,自然都會長。」
兩人往前走了一段路。
淩封璽忽然說道:「澤清,西北太大了,即便運河是從西北的中間位置穿過,那邊緣一些的位置也照顧不到。」
祝澤清輕鬆地迴答他:「這個不用擔心,我考慮了,分流的情況,到時西北主河道的兩邊會延伸四條小河出來,深入西北。」
淩封璽有些意外祝澤清的先見之明:「那是我多慮了,沒想到你都考慮周到了。」
祝澤清:「我這個人做事追求完美,放心吧,都考慮好了。」
淩封璽點點頭:「那我就不多嘴了。」
兩人沿著運河河岸走,聊一聊國家大事,順便欣賞一些美景。
……
祝澤清給自己放了三天假過中秋節。
八月十四這天,祝澤清把孩子給張秀容看著,他帶著江一寧去作坊做月餅。
江一寧難得跟祝澤清有獨處的時間,特別珍惜這樣的時間,起床之後,特意收拾了一下,陽光明朗,看起來還是跟當年的少年一樣。
他想去找祝澤陽,把好消息告訴他,但是祝澤陽不在府內,想了想,他給祝澤陽寫了一封信去,這樣也算告訴了。
關於請客這件事,李雍宸把府裏所有人都請了,一起去園林祝映晴開的酒樓吃了一頓。
祝映晴沒有去,她留在家裏帶孩子。
祝映晴和李錦元的兒子生下來有兩個月了,年後初八生的,現在才兩個月。
孩子吃母乳,祝映晴就不去吃外麵香料太多的食物,對孩子身體不好。
李錦元想請奶娘,但是錢林燕不同意,誰養孩子就像誰,這要把孩子給養歪了,沒地點兒哭去。
……
時間一晃,半年過去。
金秋八月,是一年裏收穫的季節。
經過大家辛辛苦苦的勞作,這一年,大家收成還不錯,唯一一點,就是中途幹旱了一兩個月,不然今天的收成更多。
大家家裏的糧倉裝滿了麥粒、紅薯、土豆,陽翟縣城裏城外基本沒有人再餓肚子了。
並且陽翟縣城裏城外種的樹木,經過一兩年的生長都長大了,那種長得高的,有兩個人那麽高了,再也看不到頂了。
尤其是園林裏,樹木成蔭,綠草萋萋,成了名副其實的園林。
值得一提的是,城外的竹子長得異常地好,現在已經可以大批量吃筍了。
好些人把筍做成筍幹,當成幹貨來賣。
番商覺得稀奇,買了好些去其他地方賣,陽翟縣的東西是最不愁賣的。
還有,許多商人在陽翟縣販起了種子生意、麥子、紅薯、土豆,等等。
紅薯和土豆對大梁的影響日益擴大,又有朝廷推動,好些地方都種上了這兩種糧食,餓肚子的人大大減少。
甚至一些附屬國都種上了,這是大梁對他們的恩賜,種得比較少。
作為這幾年新出現的糧食,大家的關注度極高。
南方高產水稻的種植已經全麵鋪開,今年南方的倉庫就沒有沒裝滿的,全部裝得滿滿當當,南方百姓富裕程度起碼提升了幾個台階。
北方也不差,尤其是西北,至少百姓忙碌了一年,可以整整齊齊把賦稅交了,還能留一些口糧,相比以前,已經好了不少了。
說到西北,就要說大梁目前最關注的事——運河的修建。
經過一年的建造,全場二十四萬丈的運河,已經修建了四萬丈了,不可謂不長。
美中不足的是,運河修得斷斷續續的,還沒有連接起來。
……
一車車竹子種子運到第十段運河河邊。
「盡快把這些竹子種下去,陽翟縣那邊第三年都可以挖筍賣了。」
「不是做成筍幹兒嗎?」
「是筍幹兒啊,番商們很喜歡,能賣不少錢。」
「那還等什麽,趕緊種上,不說賣筍,就算挖點兒來吃也行啊。」
大家說話的同時也不忘幹活兒,按照規定的間隙和要求把竹子一棵棵種在了河邊上。
祝澤清沿著河道往陽翟縣那個方向走,一年前種的竹子已經長大了許多,枝繁葉茂的,也長了許多筍,但是這些筍不能挖,需要長到明年了才能挖,不然會動搖筍的根基。
看到這些變化,祝澤清內心一陣感慨,西北的變化真大。
淩封璽跟在他後麵:「澤清,從你那裏買的茶苗和花椒苗長大了,可以採收了,襄北州的百姓今年會多賺很多錢。」
祝澤清笑著迴道:「那不錯啊,都是你的功勞。」
「哪裏是我的功勞,明明就是你的。」淩封璽沒有居功,「要不是你培育那麽多苗出來,我就是有心也無力。」
祝澤清:「那這件事你要感謝映豐,莊子都是他在打理。」
「改日我請他吃飯。」淩封璽爽快地說道,「對了,其他的州府和縣城都在學習我們襄北州和陽翟縣的治理辦法,過不了兩年,西北肯定會富裕起來的。」
祝澤清期待道:「大概運河建起來,就能徹底富裕了。」
淩封璽帶著幾分嚮往道:「真想看看西北富裕起來是什麽場景?」
祝澤清提出最關鍵的問題:「還得多種樹。」
淩封璽:「我已經在強製各縣每年必須種活多少棵樹了,假以時日,西北也會綠起來的。」
祝澤清:「這個倒也不著急,等運河建起來,水分充足了,那些青草樹木什麽的,自然都會長。」
兩人往前走了一段路。
淩封璽忽然說道:「澤清,西北太大了,即便運河是從西北的中間位置穿過,那邊緣一些的位置也照顧不到。」
祝澤清輕鬆地迴答他:「這個不用擔心,我考慮了,分流的情況,到時西北主河道的兩邊會延伸四條小河出來,深入西北。」
淩封璽有些意外祝澤清的先見之明:「那是我多慮了,沒想到你都考慮周到了。」
祝澤清:「我這個人做事追求完美,放心吧,都考慮好了。」
淩封璽點點頭:「那我就不多嘴了。」
兩人沿著運河河岸走,聊一聊國家大事,順便欣賞一些美景。
……
祝澤清給自己放了三天假過中秋節。
八月十四這天,祝澤清把孩子給張秀容看著,他帶著江一寧去作坊做月餅。
江一寧難得跟祝澤清有獨處的時間,特別珍惜這樣的時間,起床之後,特意收拾了一下,陽光明朗,看起來還是跟當年的少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