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撿,他想到了一件好事——種大棚蔬菜。
西北的蔬菜賣得都特別貴,到了冬季,更是沒什麽菜吃,要是能把大棚蔬菜培育出來,在冬天的時候賣,肯定能賺錢。
他看著手裏的布笑了笑,「好東西。」
大棚蔬菜唯一的技術難點是弄大棚,但這並不難搞,用帳篷布就可以代替薄膜,這樣一想,就沒什麽難題了。
今日天色不早了,祝澤清決定明日去城外挑選地方,盡快搞起來。
現在十月初,把大棚蔬菜種起來,三個月長大,正好賣錢。
翌日清晨,祝澤清騎上黑豆,一個人沉默著去了城外。
黃土山丘沙坡綿延起伏,好在半月前的強降雨,讓這蒼茫的山上長出了些綠色。
但也因為那次降雨,氣溫變低了很多,有了秋天的涼爽感。
西北地廣人稀,荒地多不勝數,找種大棚蔬菜的地兒不要太容易,唯一的缺點是荒地比較貧瘠,需要施大量的基肥。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空間商城解決,也可以通過牧場解決。
牧場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牲畜糞便,發酵一下會是最好的肥,用來做基肥,幾次就可以把地養起來。
尋找了一個時辰,祝澤清就找到了一塊平原地區。
之所以這麽好的地沒有人開荒,是因為距離水源太遠了,但這對祝澤清來說都不是問題。
這塊平原有三十畝左右,用來試驗做大棚蔬菜正好,祝澤清看了幾眼就相中了。
「就這裏了。」
祝澤清返迴縣衙,貼出告示:城外開荒種地需要大量人手,一天十文錢,包中午一頓飯,想幹的立即前來報名。
這告示一出,縣衙差點兒沒被踩踏了。
除了貧困百姓,那些流浪漢、乞丐都來報名了,開荒種地不難,隻需要勤快肯幹就行,有錢拿,為什麽不幹呢?
祝澤清來到大門口主持大局,「先登記報名,然後聽候安排,大家這麽急切,廢話就不多說了,現在大家排隊報名。」
一下子,三條隊伍排得整整齊齊的。
祝澤清讓禮房書吏去登記,登記好了來告訴他。
……
來報名的有三百多人,登記好後,祝澤清帶著他們來到荒地。
先給他們分組,一組十個人,分了三十五個組,然後再把地分塊,一組負責一塊,並承諾誰幹得好等開荒結束後就選誰當小管事。
這個誘惑力還挺大的,畢竟小管事也代表有了權利。
江一寧準備了鋤頭、籮筐、扁擔、鐮刀、钁頭、鐵杴等開荒工具,一人拿一些,中途不會有人去管他們幹活兒如何,分了區域,隻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幹完就可以了。
江一寧道,「這裏有三十畝地,若是三日內開完荒,每人獎勵五文錢,若是四日內幹完,每人獎勵三文錢,五日內幹完,每人獎勵兩文錢,六日內幹完不獎勵,七日內幹完,每人扣一文錢,以此類推,請大家抓緊時間。」
「趕緊幹,拿獎勵。」
有人吆喝道,「大家一起加把勁兒,爭取在三日內幹完,拿五文錢的獎勵。」
「好。」大夥兒積極附和。
接著一組一組的人聚集到一起,找到空位,分散在荒地上,開始了開荒。
江一寧向祝澤清走去,他有些擔心,「冬天真的能種出青菜嗎?」
祝澤清懂江一寧的擔憂,用調侃的語氣反問,「你不信我了?」
第711章 體貼的縣令大人
江一寧認真地看著祝澤清,「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祝澤清思考了下,把祝映豐叫過來負責開荒,他帶著江一寧迴了縣衙。
兩人迴到房間,祝澤清買下一本關於種植大棚蔬菜的書給江一寧看,「你看看就不會擔心了。」
「你去忙吧,我自己看。」江一寧捧著書,認真地看起來。
祝澤清來到廳堂,坐到案牘後,取來紙筆,畫了一個發酵池的圖,種莊稼,土壤是基本,而肥是決定因素。
再好的地種莊稼種蔬菜,若是不施肥,都不會有太好的收成。
大棚蔬菜一旦開種就需要大量的肥,發酵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現在得把肥發酵起來。
而這邊太幹,不適合用幹發酵法,用濕發酵法是最好的。
濕發酵法就是挖一個發酵池,把牲畜的糞便以及一些含氮量高的植物葉子放到發酵池裏,加水,蓋上蓋子發酵。
濕發酵法發酵比較徹底,會更肥沃一些,可以灌溉任何莊稼,唯一的缺點就是發酵時間略長一些,但尤其適合這樣的地方。
發酵池位於地下,頂端一般是個圓形的直徑兩尺的口子,地下是一個大肚子,一次可以發酵很多肥。
祝澤清把發酵池畫好之後,隨之貼了一張告示。
把發酵池的挖法、作用、好處都寫到了紙上告知大家,並鼓勵沒事可幹的百姓去城外開荒種地,日後種了菜,衙門可以統一收購。
在這個時代,還是種田比較務實,做生意的畢竟是少數,而且就算做生意,也隻有少數人成功,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適合大多數人的,還是那種穩定踏實可靠的事情。
貼出告示之後,祝澤清拿著圖紙去了城外。
祝澤清把祝映豐叫來,「你去問問有誰擅長挖坑挖地窖這些事?」
西北的蔬菜賣得都特別貴,到了冬季,更是沒什麽菜吃,要是能把大棚蔬菜培育出來,在冬天的時候賣,肯定能賺錢。
他看著手裏的布笑了笑,「好東西。」
大棚蔬菜唯一的技術難點是弄大棚,但這並不難搞,用帳篷布就可以代替薄膜,這樣一想,就沒什麽難題了。
今日天色不早了,祝澤清決定明日去城外挑選地方,盡快搞起來。
現在十月初,把大棚蔬菜種起來,三個月長大,正好賣錢。
翌日清晨,祝澤清騎上黑豆,一個人沉默著去了城外。
黃土山丘沙坡綿延起伏,好在半月前的強降雨,讓這蒼茫的山上長出了些綠色。
但也因為那次降雨,氣溫變低了很多,有了秋天的涼爽感。
西北地廣人稀,荒地多不勝數,找種大棚蔬菜的地兒不要太容易,唯一的缺點是荒地比較貧瘠,需要施大量的基肥。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空間商城解決,也可以通過牧場解決。
牧場每天會產生大量的牲畜糞便,發酵一下會是最好的肥,用來做基肥,幾次就可以把地養起來。
尋找了一個時辰,祝澤清就找到了一塊平原地區。
之所以這麽好的地沒有人開荒,是因為距離水源太遠了,但這對祝澤清來說都不是問題。
這塊平原有三十畝左右,用來試驗做大棚蔬菜正好,祝澤清看了幾眼就相中了。
「就這裏了。」
祝澤清返迴縣衙,貼出告示:城外開荒種地需要大量人手,一天十文錢,包中午一頓飯,想幹的立即前來報名。
這告示一出,縣衙差點兒沒被踩踏了。
除了貧困百姓,那些流浪漢、乞丐都來報名了,開荒種地不難,隻需要勤快肯幹就行,有錢拿,為什麽不幹呢?
祝澤清來到大門口主持大局,「先登記報名,然後聽候安排,大家這麽急切,廢話就不多說了,現在大家排隊報名。」
一下子,三條隊伍排得整整齊齊的。
祝澤清讓禮房書吏去登記,登記好了來告訴他。
……
來報名的有三百多人,登記好後,祝澤清帶著他們來到荒地。
先給他們分組,一組十個人,分了三十五個組,然後再把地分塊,一組負責一塊,並承諾誰幹得好等開荒結束後就選誰當小管事。
這個誘惑力還挺大的,畢竟小管事也代表有了權利。
江一寧準備了鋤頭、籮筐、扁擔、鐮刀、钁頭、鐵杴等開荒工具,一人拿一些,中途不會有人去管他們幹活兒如何,分了區域,隻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幹完就可以了。
江一寧道,「這裏有三十畝地,若是三日內開完荒,每人獎勵五文錢,若是四日內幹完,每人獎勵三文錢,五日內幹完,每人獎勵兩文錢,六日內幹完不獎勵,七日內幹完,每人扣一文錢,以此類推,請大家抓緊時間。」
「趕緊幹,拿獎勵。」
有人吆喝道,「大家一起加把勁兒,爭取在三日內幹完,拿五文錢的獎勵。」
「好。」大夥兒積極附和。
接著一組一組的人聚集到一起,找到空位,分散在荒地上,開始了開荒。
江一寧向祝澤清走去,他有些擔心,「冬天真的能種出青菜嗎?」
祝澤清懂江一寧的擔憂,用調侃的語氣反問,「你不信我了?」
第711章 體貼的縣令大人
江一寧認真地看著祝澤清,「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祝澤清思考了下,把祝映豐叫過來負責開荒,他帶著江一寧迴了縣衙。
兩人迴到房間,祝澤清買下一本關於種植大棚蔬菜的書給江一寧看,「你看看就不會擔心了。」
「你去忙吧,我自己看。」江一寧捧著書,認真地看起來。
祝澤清來到廳堂,坐到案牘後,取來紙筆,畫了一個發酵池的圖,種莊稼,土壤是基本,而肥是決定因素。
再好的地種莊稼種蔬菜,若是不施肥,都不會有太好的收成。
大棚蔬菜一旦開種就需要大量的肥,發酵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現在得把肥發酵起來。
而這邊太幹,不適合用幹發酵法,用濕發酵法是最好的。
濕發酵法就是挖一個發酵池,把牲畜的糞便以及一些含氮量高的植物葉子放到發酵池裏,加水,蓋上蓋子發酵。
濕發酵法發酵比較徹底,會更肥沃一些,可以灌溉任何莊稼,唯一的缺點就是發酵時間略長一些,但尤其適合這樣的地方。
發酵池位於地下,頂端一般是個圓形的直徑兩尺的口子,地下是一個大肚子,一次可以發酵很多肥。
祝澤清把發酵池畫好之後,隨之貼了一張告示。
把發酵池的挖法、作用、好處都寫到了紙上告知大家,並鼓勵沒事可幹的百姓去城外開荒種地,日後種了菜,衙門可以統一收購。
在這個時代,還是種田比較務實,做生意的畢竟是少數,而且就算做生意,也隻有少數人成功,並不適合大多數人。
適合大多數人的,還是那種穩定踏實可靠的事情。
貼出告示之後,祝澤清拿著圖紙去了城外。
祝澤清把祝映豐叫來,「你去問問有誰擅長挖坑挖地窖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