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獻獻殷勤
「大人,午時到了!」淩封錦轉身對祝澤清說道。
「行刑!」祝澤清伸手拿過寫著「斬」的令牌,扔到地上。
五個彪形劊子手拿過一旁的烈酒,「噗」地一口噴到大刀上,把寫著「斬」的木牌扔到地上,高高揚起大刀,一刀砍了下去。
地上一下多了五顆腦袋,血淋淋的,在地上滾了幾圈兒停下來。
砍下這些劫匪的腦袋,祝澤清的民間聲望再次得到提升,一開始為零,現在差不多有了四成,百姓們看他的眼神帶上了崇敬。
祝澤清起身,「把屍體處理了。」
「是,大人!」一般人不敢處理屍體,由劊子手處理。
他們火堆架起,把屍體燒了,然後找人跡罕至的黑風嶺埋掉,此事就算徹底了了。
這件事襄北州的府尹上報了朝廷,也在襄北州的邸報上公開稱頌祝澤清有勇有謀,通報四方,也算作震懾一眾劫匪。
……
西北駐軍大營。
季賢看了邸報,肯定地點點頭,「一介書生竟然憑藉一己之力製服了上百劫匪,不錯,真是不錯。」
祝巍侍在左右,道,「澤清非常聰明,而且文武雙全,就沒有他辦不成的事。」
季賢爽朗地笑了笑,「你對他評價如此之高?」
祝巍抱拳道,「這全是屬下的肺腑之言。」
季賢側過頭微笑看著祝巍,看了一會兒說道,「既然如此,那不知道此事他能不能替本將軍分憂。」
祝巍略一思索,「將軍是不是想說有外族來投靠之事?」
季賢是非常欣賞祝巍的,也有意栽培,「沒想到你這五大三粗的樣子心思竟然這般細膩,本將軍想什麽你都知道。」
祝巍坦坦蕩蕩道,「陪侍在將軍左右,要是一點兒心思都看不出來,那才是真的榆木腦袋了。」
「哈哈,本將軍就喜歡你這直爽的性格。」季賢伸手指了指祝巍,「既然這樣,那你說說,他會有辦法嗎?」
祝巍擲地有聲開口,「有!」
「好,本將軍就信你。」季賢也不含糊,爽快地選擇了信任,「祝澤清跟你是好兄弟,這件事還是交給你去辦,盡量變得漂亮一些。」
「是,大將軍。」祝巍重重一抱拳,隨後退下。
事情是這樣的——
半月前,生活在域外的烏孜族被其它部族聯合起來攻打,被迫放棄族地,流離失所,鍾廷華就像族長建議,幹脆投靠大梁。
是的,烏孜族就是鍾廷華所在的那個族地。
族長看著族裏的人病的病,死的死,無奈之下隻好答應,於是寫上族書呈現給季賢。
他們族人要過邊境,首先得經過季賢的同意,否則連門都進不了,如何投靠。
但季賢也有考量,烏孜族的牧羊、牧馬、牧牛技藝非常高超,他很心動,但是烏孜族有接近三萬人,一旦進入大梁,沒有處理好,便會發生暴亂,到時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於是他猶豫不決,拖了半月。
昨日烏孜族的族長又向他呈來族書,問他同不同意,他還是猶疑不決,直到剛才看到邸報,又讓他想起祝澤清。
季賢揉了揉眉心,「要是祝澤清能解決此事,本將軍必定為他請上一功。」
……
陽翟縣。
祝澤清收到一封來自祝巍的信,他趕緊展開來看,先是解釋烏孜族投靠大梁的原因,然後告訴他即將帶三萬人去縣衙,讓他準備接收。
「三萬人的話差不多可以填補縣城七成的人口,祝巍這活兒幹得不錯!」
祝澤清立即給祝巍迴信,讓他盡管把人帶來,這邊會準備好的,隨後把師爺叫來。
「你去告訴幾家布莊,就說本官需要六千頂一般規格的帳篷,三千頂小帳篷,五千套被褥,讓他們聯合起來做,五日內做好。」
「你再提醒一句,讓他們把自己商行的標記做好,誰做得最好,以後本官需要就選哪一家,讓他們把握好機會,別偷工減料。」
「是,大人。」師爺拱了拱手,趕緊去辦事了。
邊境城池的帳篷都做得極好,工藝成熟,因為很多時候駐軍迴來購買。
祝澤清暗道,烏孜族是一個大族,族眾之間非常團結,不會願意跟族人分開,而他們擅長遊牧,把他們安排在城外,做他們擅長的事是最好的,畢竟他們過來之後,也需要糊口。
唯一的一點是,得給他們找一個適合三萬人居住的平原。
平原不難找,唯一難的是水源。
祝澤清思考片刻,起身走去後院兒的馬廄,騎上黑豆出了城。
城外有許多平原,他得去尋找一塊適合放牧的,不過他心裏已經有了一個位置,畢竟天天在城外轉悠,地盤早已經踩熟了。
他心裏的位置在那座大雪山附近,對著原本大河的方向。
大雪山附近就算幹旱,也受著雪水的滋養,平原的地上生長著大片的青草,之前他就打過那片青草地的主意,隻是附近沒人居住,做事不方便,這才打消了念頭。
大雪山腳下,三四百畝地,一大片生長著翠綠的麥子,山風之下,麥浪起伏不定,煞是好看。
在西北很難看到這樣大片翠綠的場景,此時,祝澤清忍不住沉浸到了綠色帶來的安寧舒適之中,不想移開目光了。
「大人,午時到了!」淩封錦轉身對祝澤清說道。
「行刑!」祝澤清伸手拿過寫著「斬」的令牌,扔到地上。
五個彪形劊子手拿過一旁的烈酒,「噗」地一口噴到大刀上,把寫著「斬」的木牌扔到地上,高高揚起大刀,一刀砍了下去。
地上一下多了五顆腦袋,血淋淋的,在地上滾了幾圈兒停下來。
砍下這些劫匪的腦袋,祝澤清的民間聲望再次得到提升,一開始為零,現在差不多有了四成,百姓們看他的眼神帶上了崇敬。
祝澤清起身,「把屍體處理了。」
「是,大人!」一般人不敢處理屍體,由劊子手處理。
他們火堆架起,把屍體燒了,然後找人跡罕至的黑風嶺埋掉,此事就算徹底了了。
這件事襄北州的府尹上報了朝廷,也在襄北州的邸報上公開稱頌祝澤清有勇有謀,通報四方,也算作震懾一眾劫匪。
……
西北駐軍大營。
季賢看了邸報,肯定地點點頭,「一介書生竟然憑藉一己之力製服了上百劫匪,不錯,真是不錯。」
祝巍侍在左右,道,「澤清非常聰明,而且文武雙全,就沒有他辦不成的事。」
季賢爽朗地笑了笑,「你對他評價如此之高?」
祝巍抱拳道,「這全是屬下的肺腑之言。」
季賢側過頭微笑看著祝巍,看了一會兒說道,「既然如此,那不知道此事他能不能替本將軍分憂。」
祝巍略一思索,「將軍是不是想說有外族來投靠之事?」
季賢是非常欣賞祝巍的,也有意栽培,「沒想到你這五大三粗的樣子心思竟然這般細膩,本將軍想什麽你都知道。」
祝巍坦坦蕩蕩道,「陪侍在將軍左右,要是一點兒心思都看不出來,那才是真的榆木腦袋了。」
「哈哈,本將軍就喜歡你這直爽的性格。」季賢伸手指了指祝巍,「既然這樣,那你說說,他會有辦法嗎?」
祝巍擲地有聲開口,「有!」
「好,本將軍就信你。」季賢也不含糊,爽快地選擇了信任,「祝澤清跟你是好兄弟,這件事還是交給你去辦,盡量變得漂亮一些。」
「是,大將軍。」祝巍重重一抱拳,隨後退下。
事情是這樣的——
半月前,生活在域外的烏孜族被其它部族聯合起來攻打,被迫放棄族地,流離失所,鍾廷華就像族長建議,幹脆投靠大梁。
是的,烏孜族就是鍾廷華所在的那個族地。
族長看著族裏的人病的病,死的死,無奈之下隻好答應,於是寫上族書呈現給季賢。
他們族人要過邊境,首先得經過季賢的同意,否則連門都進不了,如何投靠。
但季賢也有考量,烏孜族的牧羊、牧馬、牧牛技藝非常高超,他很心動,但是烏孜族有接近三萬人,一旦進入大梁,沒有處理好,便會發生暴亂,到時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於是他猶豫不決,拖了半月。
昨日烏孜族的族長又向他呈來族書,問他同不同意,他還是猶疑不決,直到剛才看到邸報,又讓他想起祝澤清。
季賢揉了揉眉心,「要是祝澤清能解決此事,本將軍必定為他請上一功。」
……
陽翟縣。
祝澤清收到一封來自祝巍的信,他趕緊展開來看,先是解釋烏孜族投靠大梁的原因,然後告訴他即將帶三萬人去縣衙,讓他準備接收。
「三萬人的話差不多可以填補縣城七成的人口,祝巍這活兒幹得不錯!」
祝澤清立即給祝巍迴信,讓他盡管把人帶來,這邊會準備好的,隨後把師爺叫來。
「你去告訴幾家布莊,就說本官需要六千頂一般規格的帳篷,三千頂小帳篷,五千套被褥,讓他們聯合起來做,五日內做好。」
「你再提醒一句,讓他們把自己商行的標記做好,誰做得最好,以後本官需要就選哪一家,讓他們把握好機會,別偷工減料。」
「是,大人。」師爺拱了拱手,趕緊去辦事了。
邊境城池的帳篷都做得極好,工藝成熟,因為很多時候駐軍迴來購買。
祝澤清暗道,烏孜族是一個大族,族眾之間非常團結,不會願意跟族人分開,而他們擅長遊牧,把他們安排在城外,做他們擅長的事是最好的,畢竟他們過來之後,也需要糊口。
唯一的一點是,得給他們找一個適合三萬人居住的平原。
平原不難找,唯一難的是水源。
祝澤清思考片刻,起身走去後院兒的馬廄,騎上黑豆出了城。
城外有許多平原,他得去尋找一塊適合放牧的,不過他心裏已經有了一個位置,畢竟天天在城外轉悠,地盤早已經踩熟了。
他心裏的位置在那座大雪山附近,對著原本大河的方向。
大雪山附近就算幹旱,也受著雪水的滋養,平原的地上生長著大片的青草,之前他就打過那片青草地的主意,隻是附近沒人居住,做事不方便,這才打消了念頭。
大雪山腳下,三四百畝地,一大片生長著翠綠的麥子,山風之下,麥浪起伏不定,煞是好看。
在西北很難看到這樣大片翠綠的場景,此時,祝澤清忍不住沉浸到了綠色帶來的安寧舒適之中,不想移開目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