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玄默舉杯,「來來來,中秋快樂。」
幾人又喝了一杯,白奕啃著鴨爪子,樂嗬嗬地看著。
這是他過的最高興的一天了,有這麽多好處的,還有這麽多好人,真好,希望以後一直這樣好。
第685章 桂花釀
午飯之後,準備擺台設祭,神主牌擺放在最中間,然後獻上各色供品,準備好之後,半下午開始祭拜。
縣衙裏有一間屋子專門放著神主牌,也就是在這間屋子裏祭祀。
供桌是有的,神主牌也已經擺好,隻需要準備祭品。
金豬、雞、一碟齋菜、五個生果、三牲禮酒。
東西說起來不多,但是擺到供桌上,卻可以擺滿一張桌子,看起來還挺豐盛的。
祭拜的時候,一定要先用清水快速洗手,以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隨後點燃蠟燭,意在照亮人與神之間的道路。
拿三根香點燃,插到香爐裏,向眾神致意,然後向神叩頭三次(三叩頭九拜)以表示對神的忠心。
叩拜後,站起來,雙手合十,閉上眼睛,默默頌詞。
最後一步,將求神的願望寫上表文字的秦寶上,燒在神麵前。
祝澤清感受著濃鬱的節日和儀式氛圍,露出一個淺笑,這是他在這個世界過的第四個中秋節,不知不覺都四五年了,他伸手握住江一寧的手,他們也在一起四年多了,時間過得好快。
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和深厚情誼在兩人的眼神之間流轉。
祭拜之後,大家一起吃祭品,肉食就拿到廚房裏做成菜,一會兒晚宴吃。
中秋佳節,晚宴才是重中之重。
天擦黑的時候,各家開始燃燈,也叫」樹中秋」。
節前十幾天,各家各戶就用竹條紮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在中秋夜晚,燈內燃燭,用繩繫於木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
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這一點兒,南北方都差不多的習俗,隻是吃食上有些不同。
白程和白奕做了許多花燈,在天快黑的時候,把花燈一個個繫到木桿上,豎起了倒在屋簷邊,放了三排花燈,整個院子都照亮了。
他們在準備燃燈,江一寧他們在準備拜月。
在院子裏設大香案,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點上兩根紅蠟燭。
祭品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瓜果。
西瓜和葡萄是家裏給他們寄來的,七月採摘西瓜和葡萄,在路上走一個月,也是剛運來不久。
江一寧在院中喊道,「快來拜月,拜了月就可以吃晚宴了。」
拜月是個非常鄭重肅穆的事,也有專門的儀式。
祝澤清等參祭者正坐於祭者席上,贊禮、執事跟著就位,贊禮由曾奔擔任,執事由祝映豐擔任。
曾奔朗聲唱,「祭月」。
祝澤清出位,到奠席前,跪於席上。
曾奔雙手交握置於身前,唱,「三上香。」
祝映豐遞上三支香,祝澤清在蠟燭上點燃,向月神鞠躬,再將香上於香爐中。
如此三次。
曾奔滿意地點點頭,唱,「三祭酒。」
祝映豐斟滿酒爵,遞給祝澤清。
祝澤清將酒灑在席前的地上,再將酒爵放到祭桌上。
如此三次。
祝映豐遞上讚美月亮的祝文,祝澤清借月光與燭光,向月亮展開誦讀,讀了之後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
曾奔唱,「拜月」。
祝澤清及江一寧等一眾參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禮(即拜兩次)。
曾奔唱,「從獻」。
祝澤清離開奠席,其他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下上香,上香的同時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一次。
直至所有參祭者拜完。
曾奔唱,「禮成」。
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祝澤清持切刀,將月餅按人口數均勻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開始吃祭品。
祭品不會吃很多,因為要吃更好的晚宴。
晚宴上有幾道吉祥菜,又好吃,又好看,還有極好的寓意。
第一道:百財納福。
這是用白菜把肉餡兒裹起來,再用棉繩綁成福袋的樣子,菜擺放在盤子裏,好看極了。
第二道:美滿幸福。
腐竹、青椒、五花肉一起炒的一道菜,取自腐竹的「福」字。
第三道:財運亨通。
生菜和大蒜一起搭配的一道菜,先把生菜燙熟,然後蒜碎爆香放入調料做成料汁淋在生菜上,「生菜」和「生財」是諧音,擁有財富、財運、財氣之意。
第四道:團團圓圓。
肉餡兒裹上糯米放到蒸籠裏蒸熟的一道菜,丸子圓圓滾滾,就有團團圓圓的意思,另外做的時候需要給它團成圓球,所以有「團團圓圓」「財源滾滾」的寓意
除了這些寓意好的菜,其他還有重中之重——大月餅,這道菜放中間,已經被切成了一塊塊扇形,瀰漫著誘人的香氣。
幾人又喝了一杯,白奕啃著鴨爪子,樂嗬嗬地看著。
這是他過的最高興的一天了,有這麽多好處的,還有這麽多好人,真好,希望以後一直這樣好。
第685章 桂花釀
午飯之後,準備擺台設祭,神主牌擺放在最中間,然後獻上各色供品,準備好之後,半下午開始祭拜。
縣衙裏有一間屋子專門放著神主牌,也就是在這間屋子裏祭祀。
供桌是有的,神主牌也已經擺好,隻需要準備祭品。
金豬、雞、一碟齋菜、五個生果、三牲禮酒。
東西說起來不多,但是擺到供桌上,卻可以擺滿一張桌子,看起來還挺豐盛的。
祭拜的時候,一定要先用清水快速洗手,以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隨後點燃蠟燭,意在照亮人與神之間的道路。
拿三根香點燃,插到香爐裏,向眾神致意,然後向神叩頭三次(三叩頭九拜)以表示對神的忠心。
叩拜後,站起來,雙手合十,閉上眼睛,默默頌詞。
最後一步,將求神的願望寫上表文字的秦寶上,燒在神麵前。
祝澤清感受著濃鬱的節日和儀式氛圍,露出一個淺笑,這是他在這個世界過的第四個中秋節,不知不覺都四五年了,他伸手握住江一寧的手,他們也在一起四年多了,時間過得好快。
兩人相視一笑,默契和深厚情誼在兩人的眼神之間流轉。
祭拜之後,大家一起吃祭品,肉食就拿到廚房裏做成菜,一會兒晚宴吃。
中秋佳節,晚宴才是重中之重。
天擦黑的時候,各家開始燃燈,也叫」樹中秋」。
節前十幾天,各家各戶就用竹條紮燈籠,做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
在中秋夜晚,燈內燃燭,用繩繫於木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
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
這一點兒,南北方都差不多的習俗,隻是吃食上有些不同。
白程和白奕做了許多花燈,在天快黑的時候,把花燈一個個繫到木桿上,豎起了倒在屋簷邊,放了三排花燈,整個院子都照亮了。
他們在準備燃燈,江一寧他們在準備拜月。
在院子裏設大香案,將「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點上兩根紅蠟燭。
祭品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瓜果。
西瓜和葡萄是家裏給他們寄來的,七月採摘西瓜和葡萄,在路上走一個月,也是剛運來不久。
江一寧在院中喊道,「快來拜月,拜了月就可以吃晚宴了。」
拜月是個非常鄭重肅穆的事,也有專門的儀式。
祝澤清等參祭者正坐於祭者席上,贊禮、執事跟著就位,贊禮由曾奔擔任,執事由祝映豐擔任。
曾奔朗聲唱,「祭月」。
祝澤清出位,到奠席前,跪於席上。
曾奔雙手交握置於身前,唱,「三上香。」
祝映豐遞上三支香,祝澤清在蠟燭上點燃,向月神鞠躬,再將香上於香爐中。
如此三次。
曾奔滿意地點點頭,唱,「三祭酒。」
祝映豐斟滿酒爵,遞給祝澤清。
祝澤清將酒灑在席前的地上,再將酒爵放到祭桌上。
如此三次。
祝映豐遞上讚美月亮的祝文,祝澤清借月光與燭光,向月亮展開誦讀,讀了之後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
曾奔唱,「拜月」。
祝澤清及江一寧等一眾參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禮(即拜兩次)。
曾奔唱,「從獻」。
祝澤清離開奠席,其他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下上香,上香的同時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一次。
直至所有參祭者拜完。
曾奔唱,「禮成」。
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祝澤清持切刀,將月餅按人口數均勻分切,每人一份,西瓜每人一瓣,水果自取,開始吃祭品。
祭品不會吃很多,因為要吃更好的晚宴。
晚宴上有幾道吉祥菜,又好吃,又好看,還有極好的寓意。
第一道:百財納福。
這是用白菜把肉餡兒裹起來,再用棉繩綁成福袋的樣子,菜擺放在盤子裏,好看極了。
第二道:美滿幸福。
腐竹、青椒、五花肉一起炒的一道菜,取自腐竹的「福」字。
第三道:財運亨通。
生菜和大蒜一起搭配的一道菜,先把生菜燙熟,然後蒜碎爆香放入調料做成料汁淋在生菜上,「生菜」和「生財」是諧音,擁有財富、財運、財氣之意。
第四道:團團圓圓。
肉餡兒裹上糯米放到蒸籠裏蒸熟的一道菜,丸子圓圓滾滾,就有團團圓圓的意思,另外做的時候需要給它團成圓球,所以有「團團圓圓」「財源滾滾」的寓意
除了這些寓意好的菜,其他還有重中之重——大月餅,這道菜放中間,已經被切成了一塊塊扇形,瀰漫著誘人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