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澤清,「……」
衙門裏,淩黎做了捕頭,聽著聲音,連忙趕出來,入眼是破碎的匾額,「大人,你沒事吧?」
祝澤清帶著幾分無奈道,「本官沒事,趕緊找人來修。」
淩黎卻欲言又止,似乎很為難。
祝澤清往縣衙裏走去,「有話就說。」
淩黎道,「大人,縣衙的帳目上不剩一百兩銀子了,剛才房子又坍塌了兩間,做一張匾額就需要不少銀子,怕是難辦。」
祝澤清,「……」
這偌大的縣城,居然不足一百兩銀子,太寒磣了吧?
祝澤清停下腳步,吩咐道,「把帳本給本官拿來,本官要好好查查。」
淩黎抱拳,「是,大人。」
江一寧聽著祝澤清的聲音,快步趕過來,「澤清,你迴來了,怎麽樣?」
「村子裏進展順利。」祝澤清看著磕磣的縣衙房子,嘆了口氣,「沒想到後院兒卻塌了。」
江一寧著急道,「別嘆氣了,縣衙裏沒錢,我們怎麽辦?」
「先去重新做一塊匾額,其他的事可以緩一緩。」祝澤清把工房書吏叫過來,讓他去負責修繕匾額。
書吏是州縣衙門中主要的輔佐人員之一,在地方有著獨特的地位。
書吏們服務於縣衙及僚屬官員的辦公場所,各縣衙雇用書吏都有規定的名額,少則幾個,多則二三十個。
按照劃分,縣衙的書吏們被編入到「六房」,即:吏、戶、禮、兵、刑、工六房。
因此書吏分別被稱為「吏房書吏」、「戶房書吏」、「禮房書吏」、「兵房書吏」、「刑房書吏」、「工房書吏」,分別處理特定的辦公事務。
其中工房書吏就是負責維修官舍、穀倉、監獄、驛站、橋樑、渡口、道路等等。
工房書吏趕緊去辦事了。
祝澤清去了縣令專門辦公的廳堂,正好戶房書吏把帳本拿了過來,「大人,這是最近三年的帳本。」
厚厚一大摞,祝澤清掃了眼,他一個人看的話,起碼需要兩三日,「你們一起看,發現一處錯誤,就賞一兩銀子。」
戶房書吏眼睛一亮,「是,大人。」
戶房書吏有三人,全部來到了廳堂,跟祝澤清一起看帳本。
然而看了帳本之後,竟然沒發現絲毫錯誤。
祝澤清合上帳本,他明白了,明麵上的帳目是沒錯的,葛守全致仕不想被人挑出錯誤,該做的地方都做了,他在這裏做了三十幾年的官,想幹什麽,不就是一句話的事。
「走,去大牢裏看看葛守全。」
祝澤清帶上掌監察獄囚的典史,一起去了大牢。
典使是陽翟縣的人,為家鄉做事還算比較盡心盡力,所以祝澤清留下了他,「大人,我們去大牢做什麽?」
祝澤清開口,「去問問葛守全把縣城的銀子搬哪裏去了?」
典使不敢再說話,但凡沾著銀錢,事情都不會簡單。
牢裏,作為縣令一把手的縣丞大人淩封錦還在審案,審了一日,精疲力盡,看到祝澤清來了,趕緊起身讓位。
祝澤清眼疾手快把淩封錦又按到了椅子上,「你坐你審,我不是來搶你的事情的。」
淩封錦,「……」
「那你來幹什麽?」淩封錦不解。
「我來問問葛守全把銀子放哪裏去了。」祝澤清在淩封錦的耳邊說道,聲音隻有兩人才能聽見。
淩封錦指了指牢房深處,「他在最裏麵那間牢房,你去問吧。」
祝澤清拍拍淩封錦的肩膀,叫上典使,往牢房深處走去。
原本滿滿當當的牢房,在淩封錦的努力下,已經空曠了許多,看起來都明亮了些。
掌管牢房鑰匙的獄卒趕緊跟上,「大人,你打算提審哪位犯人?小的走前麵給你給開門?」
「去把葛守全牢房的門打開。」祝澤清道。
「是。」獄卒頓了頓,趕緊加快步伐往前走,然後把葛守全的牢房門打開,等在門口。
葛守全坐在角落裏,見狀,激動地站起來,「是不是放我走了?」
祝澤清一步走進牢房,站在門口,沉沉開口,「怕是不行,除非你把這些年貪汙的錢全部拿出來。」
葛守全狡辯道,「你們冤枉我,我根本沒有貪贓枉法,我兩袖清風,什麽都沒拿。」
祝澤清穩重如山,不緊不慢道,「你什麽都沒拿?那縣衙裏的銀子為什麽不足一百兩了?」
葛守全委屈地說道,「陽翟縣本來就窮,商戶門還拖欠著稅款不交,那些村裏的刁民寧願坐牢也不交田稅,收不到錢,如何有錢?」
祝澤清問,「還有商戶拖欠著稅款?」
葛守全點點頭,「是啊,好些都欠著,可是有什麽辦法,東西賣不出去,查封他們的店鋪就更沒錢了,隻能這樣了。」
祝澤清思考片刻,「葛守全,我奉勸你一句,你若是一直這樣,這大牢你怕是出不去了。」
葛守全有些害怕,畢竟出動了錦衣衛,此事沒那麽好了結,「你別嚇唬我,你們要是有證據,早把我送去京城了,怎麽可能隻關著我。」
祝澤清道,「那個時候你恐怕已經快死了。」
葛守全心裏一顫,他撈了大把大把的銀子,為官的時候不敢顯露出來,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本想迴鄉後享受,沒想到剛一卸任就被關起來了,不會真的如祝澤清所言,他會被查出來,然後送去京城斬首吧?
衙門裏,淩黎做了捕頭,聽著聲音,連忙趕出來,入眼是破碎的匾額,「大人,你沒事吧?」
祝澤清帶著幾分無奈道,「本官沒事,趕緊找人來修。」
淩黎卻欲言又止,似乎很為難。
祝澤清往縣衙裏走去,「有話就說。」
淩黎道,「大人,縣衙的帳目上不剩一百兩銀子了,剛才房子又坍塌了兩間,做一張匾額就需要不少銀子,怕是難辦。」
祝澤清,「……」
這偌大的縣城,居然不足一百兩銀子,太寒磣了吧?
祝澤清停下腳步,吩咐道,「把帳本給本官拿來,本官要好好查查。」
淩黎抱拳,「是,大人。」
江一寧聽著祝澤清的聲音,快步趕過來,「澤清,你迴來了,怎麽樣?」
「村子裏進展順利。」祝澤清看著磕磣的縣衙房子,嘆了口氣,「沒想到後院兒卻塌了。」
江一寧著急道,「別嘆氣了,縣衙裏沒錢,我們怎麽辦?」
「先去重新做一塊匾額,其他的事可以緩一緩。」祝澤清把工房書吏叫過來,讓他去負責修繕匾額。
書吏是州縣衙門中主要的輔佐人員之一,在地方有著獨特的地位。
書吏們服務於縣衙及僚屬官員的辦公場所,各縣衙雇用書吏都有規定的名額,少則幾個,多則二三十個。
按照劃分,縣衙的書吏們被編入到「六房」,即:吏、戶、禮、兵、刑、工六房。
因此書吏分別被稱為「吏房書吏」、「戶房書吏」、「禮房書吏」、「兵房書吏」、「刑房書吏」、「工房書吏」,分別處理特定的辦公事務。
其中工房書吏就是負責維修官舍、穀倉、監獄、驛站、橋樑、渡口、道路等等。
工房書吏趕緊去辦事了。
祝澤清去了縣令專門辦公的廳堂,正好戶房書吏把帳本拿了過來,「大人,這是最近三年的帳本。」
厚厚一大摞,祝澤清掃了眼,他一個人看的話,起碼需要兩三日,「你們一起看,發現一處錯誤,就賞一兩銀子。」
戶房書吏眼睛一亮,「是,大人。」
戶房書吏有三人,全部來到了廳堂,跟祝澤清一起看帳本。
然而看了帳本之後,竟然沒發現絲毫錯誤。
祝澤清合上帳本,他明白了,明麵上的帳目是沒錯的,葛守全致仕不想被人挑出錯誤,該做的地方都做了,他在這裏做了三十幾年的官,想幹什麽,不就是一句話的事。
「走,去大牢裏看看葛守全。」
祝澤清帶上掌監察獄囚的典史,一起去了大牢。
典使是陽翟縣的人,為家鄉做事還算比較盡心盡力,所以祝澤清留下了他,「大人,我們去大牢做什麽?」
祝澤清開口,「去問問葛守全把縣城的銀子搬哪裏去了?」
典使不敢再說話,但凡沾著銀錢,事情都不會簡單。
牢裏,作為縣令一把手的縣丞大人淩封錦還在審案,審了一日,精疲力盡,看到祝澤清來了,趕緊起身讓位。
祝澤清眼疾手快把淩封錦又按到了椅子上,「你坐你審,我不是來搶你的事情的。」
淩封錦,「……」
「那你來幹什麽?」淩封錦不解。
「我來問問葛守全把銀子放哪裏去了。」祝澤清在淩封錦的耳邊說道,聲音隻有兩人才能聽見。
淩封錦指了指牢房深處,「他在最裏麵那間牢房,你去問吧。」
祝澤清拍拍淩封錦的肩膀,叫上典使,往牢房深處走去。
原本滿滿當當的牢房,在淩封錦的努力下,已經空曠了許多,看起來都明亮了些。
掌管牢房鑰匙的獄卒趕緊跟上,「大人,你打算提審哪位犯人?小的走前麵給你給開門?」
「去把葛守全牢房的門打開。」祝澤清道。
「是。」獄卒頓了頓,趕緊加快步伐往前走,然後把葛守全的牢房門打開,等在門口。
葛守全坐在角落裏,見狀,激動地站起來,「是不是放我走了?」
祝澤清一步走進牢房,站在門口,沉沉開口,「怕是不行,除非你把這些年貪汙的錢全部拿出來。」
葛守全狡辯道,「你們冤枉我,我根本沒有貪贓枉法,我兩袖清風,什麽都沒拿。」
祝澤清穩重如山,不緊不慢道,「你什麽都沒拿?那縣衙裏的銀子為什麽不足一百兩了?」
葛守全委屈地說道,「陽翟縣本來就窮,商戶門還拖欠著稅款不交,那些村裏的刁民寧願坐牢也不交田稅,收不到錢,如何有錢?」
祝澤清問,「還有商戶拖欠著稅款?」
葛守全點點頭,「是啊,好些都欠著,可是有什麽辦法,東西賣不出去,查封他們的店鋪就更沒錢了,隻能這樣了。」
祝澤清思考片刻,「葛守全,我奉勸你一句,你若是一直這樣,這大牢你怕是出不去了。」
葛守全有些害怕,畢竟出動了錦衣衛,此事沒那麽好了結,「你別嚇唬我,你們要是有證據,早把我送去京城了,怎麽可能隻關著我。」
祝澤清道,「那個時候你恐怕已經快死了。」
葛守全心裏一顫,他撈了大把大把的銀子,為官的時候不敢顯露出來,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本想迴鄉後享受,沒想到剛一卸任就被關起來了,不會真的如祝澤清所言,他會被查出來,然後送去京城斬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