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異口同聲,「我們都聽大人的。」
祝澤清點點頭,「你們忙吧,我先迴縣衙了,還有許多事等著我處理。」
村子叫著祝澤清,「大人,吃了飯再迴去吧。」
祝澤清拒絕了,「不用了,有人在等我吃飯。」
叫上跟著來幫忙的淩府護衛,兩人一起迴了縣衙。
第653章 找到一條水脈
陽翟縣。
淩封錦一拍驚堂木,揉了揉眉心,「帶下一個犯人!」
「是,大人。」牢頭把一個蓬頭垢麵的男子帶了過來,「好好配合大人,要是沒什麽大罪,就會放了你。」
男子跪到地上,「大人,你問什麽我說什麽,我一定好好配合。」
淩封錦看著犯人,「堂下何人?」
男子非常緊張,連忙說道,「草民方田,是方家村的人。」
師爺把狀紙放到淩封錦的麵前,「大人,這是方田的狀紙,請過目。」
淩封錦看得眉頭皺了起來,方田是被他老丈人給告了,說他殺妻。
老丈人多日不見女兒,就在家裏看女兒,結果看到女兒懸樑自盡了。
可是老丈人很清楚,女兒根本不會自盡,家裏就方田跟女兒住,自然就認為是女婿殺妻,然後把女婿告上了官府。
但沒證據證明他殺妻,案件就僵持住了,而葛守全想著致仕了,不想管這些麻煩事,就把人關起來,留給祝澤清處理。
淩封錦盯著勘察現場的草圖看了一會兒,問道,「當初你們勘察現場的時候看到凳子上可有腳印?」
師爺把一張紙翻出來,「大人,這裏是當時的勘察情況。」
淩封錦細細看了之後,「如果婦人是上吊自盡,那腳下凳子上必定有腳印,勘察結果是沒有,婦人能憑空把自己掛上去嗎?」
這麽一說,瞬間真相大白,婦人是被丈夫殺死的。
方田一慌,連忙求饒,「大人,我是失手殺了妻子,不是有意的。」
眾人暗暗佩服,不愧是京城來的,好聰明,一句話就破案了。
「不管你是不是有意,殺人償命,斬了!」淩封錦寫下結案話語,秋後問斬。
獄卒把不斷求饒的方田關去了死牢。
江子星聲音從一側傳來,「封錦,吃午飯了。」
「來了。」淩封錦深深吐出一口氣,好累,緩了緩,讓大家散去,下午再接著審,隨後向江子星走去,一起去了飯堂。
午飯是江一寧、江子星做的,師冬青還在處理土地書契。
縣衙裏有一口井,井裏有水,並且水還挺多,他們一個縣衙那麽多人用還綽綽有餘。
祝澤清返迴縣衙後,聽說了井的事,立即寫了一篇告示,每人每天可到縣衙領一斤水。
這是沒辦法的事,水隻有那麽多,而人卻格外得多,隻能少量分配。
告示的事傳開之後,縣衙大門口立馬有大量百姓排隊領水。
祝澤清還讓人去告訴了村子裏的人。
之前他勘察地下水,最終以失敗告終,所以村子裏依然沒水,做飯都沒辦法,領一斤的話,就可以保證一家人一天的生活了。
縣衙門口很快排了三條長長的隊伍,大家的眼睛充滿期盼。
吃過飯,祝澤清又出門了,打井的事勢在必得,否則就算他把災民帶迴來,也一樣會亂起來。
在他出門後不久,劉殿傑趕了過來,「祝大人。」
祝澤清看到劉殿傑並不意外,「當務之急是讓城裏的秩序恢複過來,最重要的是鹽、米麵的價格,不能再這樣高了。」
隻有經濟穩定下來,社會才能穩定,像一兩銀子一斤鹽這樣的情況存在,陽翟縣就不可能恢複安定。
「給我三日時間。」劉殿傑轉身走了。
第二日城裏重新開了不少店鋪,全是買鹽、米、麵、油的,價格跟動亂之前一樣。
這件事很快在現城裏傳開,百姓聽了之後,歡欣鼓舞,紛紛去新店鋪裏買東西。
原本想謀取暴利的店鋪自然憤怒不依,立即帶人上門找麻煩,然而劉殿傑跟他手下都是殺手出身,一點兒都不怕那些家丁小廝。
雙方對峙一番後,當地人被打得落荒而逃,不敢再找麻煩了。
就這樣,陽翟縣的經濟被強行控製了下來。
……
夜晚,季玄默帶著一隊運糧的隊伍進入了城裏。
他一亮身份,襄北州的府尹就把賑災糧給他了,絲毫不敢耽擱,否則等待他的,絕對是人頭落地。
每個州裏都備有賑災糧,主要用於天災,就比如這樣的幹旱時候,隻是襄北州的府尹是個貪官汙吏,賑災糧他是準備秋收收了田稅之後換下來賣的,一粒都沒有拿出來賑災。
賑災糧一裝好,他就帶隊返迴了陽翟縣。
祝澤清趕緊來大門口迎接,「師兄,辛苦你了。」
「我們師兄弟之間不說這些。」季玄默翻身下馬,讓官兵把賑災糧卸下來,搬運到縣衙裏去,明日分發給百姓和村民。
村民可以說是一粒糧都沒有了,若是沒有這賑災糧,生活不知道有多艱難。
賑災糧的消息很快傳遍大街小巷和各個村子。
次日一早,縣衙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隊,全是來領賑災糧了。
祝澤清把戶籍名單拿出來,挨個兒分發賑災糧,按人頭給,一人一斤麵粉。
祝澤清點點頭,「你們忙吧,我先迴縣衙了,還有許多事等著我處理。」
村子叫著祝澤清,「大人,吃了飯再迴去吧。」
祝澤清拒絕了,「不用了,有人在等我吃飯。」
叫上跟著來幫忙的淩府護衛,兩人一起迴了縣衙。
第653章 找到一條水脈
陽翟縣。
淩封錦一拍驚堂木,揉了揉眉心,「帶下一個犯人!」
「是,大人。」牢頭把一個蓬頭垢麵的男子帶了過來,「好好配合大人,要是沒什麽大罪,就會放了你。」
男子跪到地上,「大人,你問什麽我說什麽,我一定好好配合。」
淩封錦看著犯人,「堂下何人?」
男子非常緊張,連忙說道,「草民方田,是方家村的人。」
師爺把狀紙放到淩封錦的麵前,「大人,這是方田的狀紙,請過目。」
淩封錦看得眉頭皺了起來,方田是被他老丈人給告了,說他殺妻。
老丈人多日不見女兒,就在家裏看女兒,結果看到女兒懸樑自盡了。
可是老丈人很清楚,女兒根本不會自盡,家裏就方田跟女兒住,自然就認為是女婿殺妻,然後把女婿告上了官府。
但沒證據證明他殺妻,案件就僵持住了,而葛守全想著致仕了,不想管這些麻煩事,就把人關起來,留給祝澤清處理。
淩封錦盯著勘察現場的草圖看了一會兒,問道,「當初你們勘察現場的時候看到凳子上可有腳印?」
師爺把一張紙翻出來,「大人,這裏是當時的勘察情況。」
淩封錦細細看了之後,「如果婦人是上吊自盡,那腳下凳子上必定有腳印,勘察結果是沒有,婦人能憑空把自己掛上去嗎?」
這麽一說,瞬間真相大白,婦人是被丈夫殺死的。
方田一慌,連忙求饒,「大人,我是失手殺了妻子,不是有意的。」
眾人暗暗佩服,不愧是京城來的,好聰明,一句話就破案了。
「不管你是不是有意,殺人償命,斬了!」淩封錦寫下結案話語,秋後問斬。
獄卒把不斷求饒的方田關去了死牢。
江子星聲音從一側傳來,「封錦,吃午飯了。」
「來了。」淩封錦深深吐出一口氣,好累,緩了緩,讓大家散去,下午再接著審,隨後向江子星走去,一起去了飯堂。
午飯是江一寧、江子星做的,師冬青還在處理土地書契。
縣衙裏有一口井,井裏有水,並且水還挺多,他們一個縣衙那麽多人用還綽綽有餘。
祝澤清返迴縣衙後,聽說了井的事,立即寫了一篇告示,每人每天可到縣衙領一斤水。
這是沒辦法的事,水隻有那麽多,而人卻格外得多,隻能少量分配。
告示的事傳開之後,縣衙大門口立馬有大量百姓排隊領水。
祝澤清還讓人去告訴了村子裏的人。
之前他勘察地下水,最終以失敗告終,所以村子裏依然沒水,做飯都沒辦法,領一斤的話,就可以保證一家人一天的生活了。
縣衙門口很快排了三條長長的隊伍,大家的眼睛充滿期盼。
吃過飯,祝澤清又出門了,打井的事勢在必得,否則就算他把災民帶迴來,也一樣會亂起來。
在他出門後不久,劉殿傑趕了過來,「祝大人。」
祝澤清看到劉殿傑並不意外,「當務之急是讓城裏的秩序恢複過來,最重要的是鹽、米麵的價格,不能再這樣高了。」
隻有經濟穩定下來,社會才能穩定,像一兩銀子一斤鹽這樣的情況存在,陽翟縣就不可能恢複安定。
「給我三日時間。」劉殿傑轉身走了。
第二日城裏重新開了不少店鋪,全是買鹽、米、麵、油的,價格跟動亂之前一樣。
這件事很快在現城裏傳開,百姓聽了之後,歡欣鼓舞,紛紛去新店鋪裏買東西。
原本想謀取暴利的店鋪自然憤怒不依,立即帶人上門找麻煩,然而劉殿傑跟他手下都是殺手出身,一點兒都不怕那些家丁小廝。
雙方對峙一番後,當地人被打得落荒而逃,不敢再找麻煩了。
就這樣,陽翟縣的經濟被強行控製了下來。
……
夜晚,季玄默帶著一隊運糧的隊伍進入了城裏。
他一亮身份,襄北州的府尹就把賑災糧給他了,絲毫不敢耽擱,否則等待他的,絕對是人頭落地。
每個州裏都備有賑災糧,主要用於天災,就比如這樣的幹旱時候,隻是襄北州的府尹是個貪官汙吏,賑災糧他是準備秋收收了田稅之後換下來賣的,一粒都沒有拿出來賑災。
賑災糧一裝好,他就帶隊返迴了陽翟縣。
祝澤清趕緊來大門口迎接,「師兄,辛苦你了。」
「我們師兄弟之間不說這些。」季玄默翻身下馬,讓官兵把賑災糧卸下來,搬運到縣衙裏去,明日分發給百姓和村民。
村民可以說是一粒糧都沒有了,若是沒有這賑災糧,生活不知道有多艱難。
賑災糧的消息很快傳遍大街小巷和各個村子。
次日一早,縣衙的門口就排起了長隊,全是來領賑災糧了。
祝澤清把戶籍名單拿出來,挨個兒分發賑災糧,按人頭給,一人一斤麵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