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寧給了許多賞錢,然後恭恭敬敬把人送走。
剛把禮部的人送走,又有好些人來恭賀,恭賀的時候還帶來許多請柬。
祝澤清把請柬翻看了下,有朝廷官員請他到府飲宴的,有士子文會請他參加的,還有同鄉在京經商的請他過去題匾留名的,不一而足。如今他中了狀元,聲名跟著水漲船高,徹徹底底成了京城的名人。
把前來恭賀的人送走,已經傍晚了。
……
四月二十,禦賜進士恩榮宴於禮部舉行,恩榮宴由太師、萬國公代天子主持主持——
恩榮宴跟的曲江宴、宋朝的聞喜宴相似。
在恩榮宴上,所有與殿試相關人等,包括讀卷官、鑾儀衛使、禮部尚書和侍郎,以及受卷、彌封、收掌、監試、護軍、參領、填榜、印卷、供給、鳴贊各官都會出席,但這些人與宴時間不同。
殿試讀卷官因有朝事在身,或不出席,或有出席隻照麵而迴,至於其他人,則會一直到恩榮宴後,隨與宴進士一同離開。
雖然恩榮宴要到中午方才開始,但祝澤清還是得早早便去禮部等候。
這是規矩,就算新科進士金貴,但到底還沒有做官,沒做官先擺架子自然是行不通的。
到了東、西江米巷交接處的禮部衙門,寬大的院子裏宴桌已經擺好,每個進士都是戴發冠而來,見麵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恭賀。
恩榮宴上,會行簪花禮,所有新科進士都會被賜簪花,插在帽子上,為顯示喜慶。
而狀元的簪花,更是金簪花,說是金的,但其實就是鍍了層金粉,不過就算隻是象徵那也是足夠長臉的。
畢竟這年頭但凡涉及到金黃顏色的裝飾物,非帝王之家不可用。
快到午時,萬國公在禮部尚書的陪伴下一起出來,眾進士連忙上前行禮。
作為新科狀元,祝澤清跟代表天子主持恩榮宴的太師一樣,有自己單獨的一席,榜眼、探花一席,二甲傳臚、三甲傳臚以下則是每四人為一席,加上官員每二人一席,席桌將整個禮部衙門的院落擺得滿滿當當。
午時二刻,恩榮宴正式開始。
大約是這次科舉會試殿試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圓滿結束,官員基本都到場了,格外隆重。
開場便是行簪花禮。
所謂簪花禮,就是在宴會中,皇帝要按例賞賜出席官員花朵,官員將之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俗稱「禦花」「宮花」。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花象徵著喜慶與榮耀,男子與女子均可簪花,以花為美並不是女子的專利。
皇帝忙著處理一些國家大事,本來不打算出席恩榮宴,但中途還是來了一趟,親自替祝澤清簪了花,可謂恩寵有加。
一眾進士看著祝澤清冠上的花,恨不得簪到自己頭上。
皇帝勉勵了一眾學子幾句,而後又匆匆離開了。
簪花禮之後,便開宴了。
觥籌交錯,其樂融融,一眾進士還很青澀,帶著幾分讀書人的清高,拍馬屁也沒有拍得很圓滑,一眾官員說什麽他們就附和什麽,表現中規中矩。
也有一些人趁機展現了一下才華,希望能獲得官員的青睞,為自己尋一個更好的未來。
單獨坐一桌的祝澤清主要把重心放到美食上,他有著最大的靠山,還有那麽多高官師兄,不需要巴結任何人,反倒是許多人來巴結他。
好些進士不停找他說話,要不是禮製不允許,他們恨不得搬過來跟他坐一桌。
宴席持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到酉時才宣告結束。
其實眾進士在宴上沒吃什麽東西,主要是陪上官喝酒,這年頭的讀書人都自詡千杯不醉,把喝酒當作雅事,除了祝澤清之外似乎個個都是酒罈子。
祝澤清看著他們一杯接一杯地喝,又不吃點兒東西墊墊,都有些擔心他們接下來會胃疼。
不管大家如何,恩榮宴是結束了。
次日,朝廷頒賜朝服冠帶和進士寶鈔與眾新科進士。
所頒狀元的朝服冠帶為:二梁朝冠,青色垂纓,朝服與文武百官朝服相仿,由紅羅衣、紅羅裳、紅羅蔽膝、白蘇絹中單及綬帶等構成,外加槐笏一把,紗帽一頂,光素銀帶一條,藥玉佩一副,朝靴氈襪各一雙。
狀元的常服較為簡單,兩側有點翠簪花的紗帽一頂,圓領緋羅衣兩件,胸前用鷺鷥補,革帶為六品素銀革帶,足衣為朝靴。
作為新科狀元,祝澤清得到進士寶鈔六十兩,進士寶鈔可以拿去市麵上兌換,等量兌換。
六十兩很少,但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天子的心意,有了這筆錢,一眾新科進士手頭可以寬裕點兒,不至於忍飢受凍。
江一寧細細翻看了一下寶鈔,「澤清,這寶鈔我們裱起來,做紀念怎麽樣?」
祝澤清把江一寧抱過來親了親,「隨你的心意,都是你的。」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已經經曆了三個,第一個最好是不要經曆,三個已經足夠了。
他又暗暗道,小澤清,你的心願我已經幫你圓滿地完成了,你安息吧。
等迴杞縣的時候,一定去給小澤清上一炷香。
江一寧這幾日都處於興奮的狀態,「你是狀元,接下來皇上會讓你進翰林院吧?」
剛把禮部的人送走,又有好些人來恭賀,恭賀的時候還帶來許多請柬。
祝澤清把請柬翻看了下,有朝廷官員請他到府飲宴的,有士子文會請他參加的,還有同鄉在京經商的請他過去題匾留名的,不一而足。如今他中了狀元,聲名跟著水漲船高,徹徹底底成了京城的名人。
把前來恭賀的人送走,已經傍晚了。
……
四月二十,禦賜進士恩榮宴於禮部舉行,恩榮宴由太師、萬國公代天子主持主持——
恩榮宴跟的曲江宴、宋朝的聞喜宴相似。
在恩榮宴上,所有與殿試相關人等,包括讀卷官、鑾儀衛使、禮部尚書和侍郎,以及受卷、彌封、收掌、監試、護軍、參領、填榜、印卷、供給、鳴贊各官都會出席,但這些人與宴時間不同。
殿試讀卷官因有朝事在身,或不出席,或有出席隻照麵而迴,至於其他人,則會一直到恩榮宴後,隨與宴進士一同離開。
雖然恩榮宴要到中午方才開始,但祝澤清還是得早早便去禮部等候。
這是規矩,就算新科進士金貴,但到底還沒有做官,沒做官先擺架子自然是行不通的。
到了東、西江米巷交接處的禮部衙門,寬大的院子裏宴桌已經擺好,每個進士都是戴發冠而來,見麵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恭賀。
恩榮宴上,會行簪花禮,所有新科進士都會被賜簪花,插在帽子上,為顯示喜慶。
而狀元的簪花,更是金簪花,說是金的,但其實就是鍍了層金粉,不過就算隻是象徵那也是足夠長臉的。
畢竟這年頭但凡涉及到金黃顏色的裝飾物,非帝王之家不可用。
快到午時,萬國公在禮部尚書的陪伴下一起出來,眾進士連忙上前行禮。
作為新科狀元,祝澤清跟代表天子主持恩榮宴的太師一樣,有自己單獨的一席,榜眼、探花一席,二甲傳臚、三甲傳臚以下則是每四人為一席,加上官員每二人一席,席桌將整個禮部衙門的院落擺得滿滿當當。
午時二刻,恩榮宴正式開始。
大約是這次科舉會試殿試沒有出現任何差錯,圓滿結束,官員基本都到場了,格外隆重。
開場便是行簪花禮。
所謂簪花禮,就是在宴會中,皇帝要按例賞賜出席官員花朵,官員將之簪戴於頭上以示榮寵,所簪之花俗稱「禦花」「宮花」。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花象徵著喜慶與榮耀,男子與女子均可簪花,以花為美並不是女子的專利。
皇帝忙著處理一些國家大事,本來不打算出席恩榮宴,但中途還是來了一趟,親自替祝澤清簪了花,可謂恩寵有加。
一眾進士看著祝澤清冠上的花,恨不得簪到自己頭上。
皇帝勉勵了一眾學子幾句,而後又匆匆離開了。
簪花禮之後,便開宴了。
觥籌交錯,其樂融融,一眾進士還很青澀,帶著幾分讀書人的清高,拍馬屁也沒有拍得很圓滑,一眾官員說什麽他們就附和什麽,表現中規中矩。
也有一些人趁機展現了一下才華,希望能獲得官員的青睞,為自己尋一個更好的未來。
單獨坐一桌的祝澤清主要把重心放到美食上,他有著最大的靠山,還有那麽多高官師兄,不需要巴結任何人,反倒是許多人來巴結他。
好些進士不停找他說話,要不是禮製不允許,他們恨不得搬過來跟他坐一桌。
宴席持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到酉時才宣告結束。
其實眾進士在宴上沒吃什麽東西,主要是陪上官喝酒,這年頭的讀書人都自詡千杯不醉,把喝酒當作雅事,除了祝澤清之外似乎個個都是酒罈子。
祝澤清看著他們一杯接一杯地喝,又不吃點兒東西墊墊,都有些擔心他們接下來會胃疼。
不管大家如何,恩榮宴是結束了。
次日,朝廷頒賜朝服冠帶和進士寶鈔與眾新科進士。
所頒狀元的朝服冠帶為:二梁朝冠,青色垂纓,朝服與文武百官朝服相仿,由紅羅衣、紅羅裳、紅羅蔽膝、白蘇絹中單及綬帶等構成,外加槐笏一把,紗帽一頂,光素銀帶一條,藥玉佩一副,朝靴氈襪各一雙。
狀元的常服較為簡單,兩側有點翠簪花的紗帽一頂,圓領緋羅衣兩件,胸前用鷺鷥補,革帶為六品素銀革帶,足衣為朝靴。
作為新科狀元,祝澤清得到進士寶鈔六十兩,進士寶鈔可以拿去市麵上兌換,等量兌換。
六十兩很少,但不管怎麽說這都是天子的心意,有了這筆錢,一眾新科進士手頭可以寬裕點兒,不至於忍飢受凍。
江一寧細細翻看了一下寶鈔,「澤清,這寶鈔我們裱起來,做紀念怎麽樣?」
祝澤清把江一寧抱過來親了親,「隨你的心意,都是你的。」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已經經曆了三個,第一個最好是不要經曆,三個已經足夠了。
他又暗暗道,小澤清,你的心願我已經幫你圓滿地完成了,你安息吧。
等迴杞縣的時候,一定去給小澤清上一炷香。
江一寧這幾日都處於興奮的狀態,「你是狀元,接下來皇上會讓你進翰林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