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不承認,但心卻是動了。
第430章 流觴曲水
茶樓。
李良抽了一個空,跑來找祝澤清詢問一些情況。
錢岩的話在他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影響,但是他有些不敢,所以準備問問祝澤清再說。
祝澤清看到李良有些意外,「你怎麽來了?」
李良支支吾吾,有些不好意思說,但腦子裏的想法又驅使他想做點兒什麽,糾結了好一會兒,「表哥,我想、我想向你打聽個人。」
「嗯?」祝澤清放下手裏的事,「你說,打聽誰?」
李良壓低聲音,「江、江子星。」
江一寧聽到江子星的名字,從屋裏走了出來,「你打聽他做什麽?」
李良看到江一寧,頓時更加不好意思了,「沒、沒什麽。」說完,急急忙忙跑了。
畢竟隻是十五六的少年,有勇氣過來問已經很難得了。
江一寧盯著李良的背影,眉微微蹙起,「難道在我不在的時候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
祝澤清繼續畫桌椅的設計圖,「你要是不放心的話可以過去看看。」
江一寧手上還有事,「我中午的時候過去看看。」
不過他並沒有問出什麽,因為江子星自己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反而生出什麽疑惑,後麵想不通,兩人就放棄了。
……
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習習。
轉眼兩三日過去,到了祝澤清參加聚會的那天。
從宣布科考成績後,邀請祝澤清參加的聚會大大小小好些,但他一個都沒有參加,一是想休息,二是覺得沒必要。
但這次的聚會有些特別,並且是兩位好友親自來邀請的,他才決定參加。
早上收拾了一番,祝澤清一個人去赴約了。
江一寧受了點兒風寒,不是很舒服,沒有跟著去。
不過他也不打算去,他們一群學子聚會,雖然沒有明確說不帶家眷,但默認是這樣,要是把他帶去,肯定會被人嘲笑。
讀書人心機最深沉了,表麵不說,心裏也會那樣想的。
陶然亭。
這是一個位於杞縣郊區非常有名的亭子。
當初建亭子的時候,負責的是一個作詩很出眾官員,在亭子建好之後,他在這裏即興做了一句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因此取名陶然亭。
亭子的旁邊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緩緩流動,有時會有一兩尾魚在其中遊動。
亭子的周圍有幾棵柳樹,此時一根根柳枝上被小小的綠葉覆蓋,細細密密,綠柳隨著山風浮動。
亭子之處,山峰高聳險峻,翠竹森森,溪流澈澈。
此時,亭子那邊傳來一道道聲音,近看,一個個身著儒衫的書生正聚集在亭子周圍,談天說地。
眾學子神采飛揚,舉止瀟灑,這一幕幕,也是不錯的風景。
祝澤清在路上碰見了雲少恆和童俊霖,這次他問了一下兩人的科考情況,得知兩人也都考上了秀才,不過名次靠後,堪稱險過。
三人一起來到陶然亭。
簡君傑也在這裏,他考取了舉人功名,雖然不是第一名,但也是靠前的名次,而且他本來就很有名氣,自然是要邀請他的。
他一來就被大家簇擁在了中間,身邊充滿了賀喜、恭維的聲音。
站在亭子裏,跟大家正說著什麽,忽然,他往一側偏臉,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澤清師弟。」
他聲音很大,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所有人都朝入口看去,眼神有嫉妒的,有羨慕的,也有不屑一顧的,總之多種多樣。
侯長流扇著扇子,從一側走出來,語氣帶著幾分輕佻,「這不是我們杞縣今年的小三元嗎?」
他也是翰辰書院的學生,跟祝澤清的關係屬於不好的那種。
另一側的譚洪青扇著扇子走過來,眉尾微微上揚,表現帶著三分嘲弄,「可不是他嗎?之前邀請了他很多次,可是一次都沒露麵,我還以為是請不動了。」
刁哲銘站在一側,努力替祝澤清拉仇恨,「不是請不動,是你們請不動。」
簡君傑向祝澤清走過來,「他不來參加聚會肯定是家裏有事,你們以為人人都跟你們一樣閑嗎?」
祝澤清向大家施禮,「正在春耕,家裏忙不過來,沒辦法,我得留在家裏幫忙。」
他又補充了一句,「在下農家出身,家境也不算特別好,想著幫幫忙,減輕一下家中負擔。」
這裏好些學子都是農家出身,但自認為高人一等,在踏入學堂門之後就不再幫著家裏幹活兒了。
侯長流臉色有些難看,他也是農家子,祝澤清肯定是在罵他,但他說不出反駁的話。
譚洪青又道,「你這話什麽意思,是說我們無所事事嗎?」
是什麽意思,你心裏沒點兒數嗎?祝澤清不急不緩道,「你多想了,我隻是覺得應該幫幫忙而已。」
刁哲銘冷哼一聲,「別以為我們聽不出來指桑罵槐,祝澤清,你考了小三元,該你得意,但是得意過頭,可是會翻船的。」
祝澤清微微一笑,「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還是多操心你自己吧。」
簡君傑低喝一聲,「今天是來聚會的,還是來針對人的?」
一眾學子紛紛閉嘴,不說話了。
祝澤清表現得太紮眼了,讓很多人心裏失衡了。
第430章 流觴曲水
茶樓。
李良抽了一個空,跑來找祝澤清詢問一些情況。
錢岩的話在他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影響,但是他有些不敢,所以準備問問祝澤清再說。
祝澤清看到李良有些意外,「你怎麽來了?」
李良支支吾吾,有些不好意思說,但腦子裏的想法又驅使他想做點兒什麽,糾結了好一會兒,「表哥,我想、我想向你打聽個人。」
「嗯?」祝澤清放下手裏的事,「你說,打聽誰?」
李良壓低聲音,「江、江子星。」
江一寧聽到江子星的名字,從屋裏走了出來,「你打聽他做什麽?」
李良看到江一寧,頓時更加不好意思了,「沒、沒什麽。」說完,急急忙忙跑了。
畢竟隻是十五六的少年,有勇氣過來問已經很難得了。
江一寧盯著李良的背影,眉微微蹙起,「難道在我不在的時候發生了什麽特別的事?」
祝澤清繼續畫桌椅的設計圖,「你要是不放心的話可以過去看看。」
江一寧手上還有事,「我中午的時候過去看看。」
不過他並沒有問出什麽,因為江子星自己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反而生出什麽疑惑,後麵想不通,兩人就放棄了。
……
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習習。
轉眼兩三日過去,到了祝澤清參加聚會的那天。
從宣布科考成績後,邀請祝澤清參加的聚會大大小小好些,但他一個都沒有參加,一是想休息,二是覺得沒必要。
但這次的聚會有些特別,並且是兩位好友親自來邀請的,他才決定參加。
早上收拾了一番,祝澤清一個人去赴約了。
江一寧受了點兒風寒,不是很舒服,沒有跟著去。
不過他也不打算去,他們一群學子聚會,雖然沒有明確說不帶家眷,但默認是這樣,要是把他帶去,肯定會被人嘲笑。
讀書人心機最深沉了,表麵不說,心裏也會那樣想的。
陶然亭。
這是一個位於杞縣郊區非常有名的亭子。
當初建亭子的時候,負責的是一個作詩很出眾官員,在亭子建好之後,他在這裏即興做了一句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因此取名陶然亭。
亭子的旁邊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緩緩流動,有時會有一兩尾魚在其中遊動。
亭子的周圍有幾棵柳樹,此時一根根柳枝上被小小的綠葉覆蓋,細細密密,綠柳隨著山風浮動。
亭子之處,山峰高聳險峻,翠竹森森,溪流澈澈。
此時,亭子那邊傳來一道道聲音,近看,一個個身著儒衫的書生正聚集在亭子周圍,談天說地。
眾學子神采飛揚,舉止瀟灑,這一幕幕,也是不錯的風景。
祝澤清在路上碰見了雲少恆和童俊霖,這次他問了一下兩人的科考情況,得知兩人也都考上了秀才,不過名次靠後,堪稱險過。
三人一起來到陶然亭。
簡君傑也在這裏,他考取了舉人功名,雖然不是第一名,但也是靠前的名次,而且他本來就很有名氣,自然是要邀請他的。
他一來就被大家簇擁在了中間,身邊充滿了賀喜、恭維的聲音。
站在亭子裏,跟大家正說著什麽,忽然,他往一側偏臉,看到了熟悉的身影,「澤清師弟。」
他聲音很大,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所有人都朝入口看去,眼神有嫉妒的,有羨慕的,也有不屑一顧的,總之多種多樣。
侯長流扇著扇子,從一側走出來,語氣帶著幾分輕佻,「這不是我們杞縣今年的小三元嗎?」
他也是翰辰書院的學生,跟祝澤清的關係屬於不好的那種。
另一側的譚洪青扇著扇子走過來,眉尾微微上揚,表現帶著三分嘲弄,「可不是他嗎?之前邀請了他很多次,可是一次都沒露麵,我還以為是請不動了。」
刁哲銘站在一側,努力替祝澤清拉仇恨,「不是請不動,是你們請不動。」
簡君傑向祝澤清走過來,「他不來參加聚會肯定是家裏有事,你們以為人人都跟你們一樣閑嗎?」
祝澤清向大家施禮,「正在春耕,家裏忙不過來,沒辦法,我得留在家裏幫忙。」
他又補充了一句,「在下農家出身,家境也不算特別好,想著幫幫忙,減輕一下家中負擔。」
這裏好些學子都是農家出身,但自認為高人一等,在踏入學堂門之後就不再幫著家裏幹活兒了。
侯長流臉色有些難看,他也是農家子,祝澤清肯定是在罵他,但他說不出反駁的話。
譚洪青又道,「你這話什麽意思,是說我們無所事事嗎?」
是什麽意思,你心裏沒點兒數嗎?祝澤清不急不緩道,「你多想了,我隻是覺得應該幫幫忙而已。」
刁哲銘冷哼一聲,「別以為我們聽不出來指桑罵槐,祝澤清,你考了小三元,該你得意,但是得意過頭,可是會翻船的。」
祝澤清微微一笑,「這就不用你操心了,你還是多操心你自己吧。」
簡君傑低喝一聲,「今天是來聚會的,還是來針對人的?」
一眾學子紛紛閉嘴,不說話了。
祝澤清表現得太紮眼了,讓很多人心裏失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