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一年一度的文廟盛會,杞縣所有的學子都會來祭拜先賢,祈禱來年科考能考個好成績。
一些文筆好的學子會自發給先賢寫文章頌揚,文章會貼到文廟大門口的展示牆上,任大家閱覽,也是一個揚名的機會。
文廟在杞縣北麵,門口兩條街上擺滿了小攤,賣鮮花的,賣香燭的,賣供品點心的,還有抽籤算命的,各種小攤應有盡有,熱熱鬧鬧。
小攤之間是一條擁擠的人流,穿戴整齊的學子和形形色色的百姓紛紛湧向文廟。
祝澤清和江一寧走路來到文廟,站在街角,看著盛況,有點兒無處下腳的感覺。
「太多人了!」江一寧露出誇張的表情。
「今天怕是所有的學子都來了。」祝澤清護著江一寧往文廟裏走去。
小澤清每年都會來文廟祭拜,但先賢不開眼,一次心願都沒有滿足過。
祝澤清和江一寧停到展示牆前,見他寫的文章遞給文廟的執事,「麻煩了。」
執事點點頭,把文章貼到展示牆的空位上。
展示牆上已經貼了好幾篇文章,如果不是非常自信,沒人敢把文章拿出來,否則不僅無法揚名,反而招致笑柄。
稱頌的文章寫在白紙的正中央,右下端是寫文章的人名,其他沒有什麽了,很簡潔。
祝澤清細看了一下,幾位好友都寫了,他的文章貼在陶子衡的後麵。
這時,淩封錦和江子星走了過來。
淩封錦長了一些身體,沒那麽瘦了,一襲暗紅色長袍,五官俊逸,氣質矜貴,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江一寧眼睛餘光忽然瞟到熟悉的身影,轉頭看去,興奮道,「子星,你也來了?」
江子星娃娃臉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驚喜道,「沒見你穿過這件衣服,剛才還沒認出你來。」
江一寧笑吟吟道,「你這衣服也沒見你穿過,我也差點兒沒認出你。」
祝澤清和淩封錦互相打招唿。
淩封錦表情溫煦,目光在祝澤清和江一寧身上掃過,「要不要一起逛廟會?」
祝澤清點頭,「好啊。」
四人結伴往文廟裏走去。
文廟裏更加熱鬧,人滿為患,時時都能聽到學子們吟誦詩詞,討論學問,不過更多的是祭拜,學子們排著隊祭拜先賢們。
這裏一共供奉著九十九位先賢,能被供奉到文廟的,那都是盛極一時、德才兼備、有千古作品流傳的大師。
其中正位供奉著一位叫文子的先賢,據說後世所有的作品都從他的書籍文章演化而來,現在統治階級採用的統治思想也是他的思想,也是最多學子祭拜的,麵前排了長長的隊伍。
江一寧拉著祝澤清往文子的供奉位前,「我們也祭拜文子前輩,保佑你明年一定中榜。」
江子星對淩封錦道,「少爺,我們也拜這個,明年你也一定中榜。」
淩封錦看著江子星又圓又亮的眼睛,心裏微微一動,「好。」
排了好一會兒才排到他們,在他們祭拜之後,正式的祭祀開始了。
祭祀在明德堂舉辦,由縣令大人和杞縣一眾有名望的夫子主持,這裏更是人多,除了最中間祭祀的位置,其他地方都站滿了人。
祭台擺放在正方向上,香紙蠟燭、果品糕點已經擺好了。
縣令大人站在最前麵,身後是一眾夫子,站到祭台之前,手舉三支青香,致辭,「……請文曲星保佑我杞縣寒窗苦讀的學子明年高中……」
說完之後,對著文曲星三叩首,然後一一把青香插到香爐裏。
祝澤清站在一側看著,大家神色莊重肅穆,非常有氛圍感和儀式感,讓人肅然起敬,這是他不曾見過的儀式,覺得蠻有意思。
江一寧和江子星雙手合十拜了拜,嘴裏念叨著祝禱的詞,神色虔誠。
待大家把青香全部插入香爐,縣令大人轉身麵向大家,對一眾學子勉勵。
縣令大人口才不錯,把學子們說得慷慨激昂,神情激動,恨不得馬上迴去讀書。
祝澤清暗暗誇讚,不愧是一縣之尊,短短幾句話便把大家的情緒調動起來了。
祭祀之後,又是大家自由逛文廟。
展示牆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好句好句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好句!」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也是不錯的句子!」
「這誰寫的文章?短短千字便有如此多精闢的詞句?」
有人去看右下角的名字,「祝澤清!有人認識祝澤清嗎?」
夏元豐道,「他是翰辰書院的學子,之前一起參加過詩禮會,他拔得了頭籌。」
有人道,「對了,之前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不是也是他寫的?」
刁哲銘從人群裏擠出來,臉上閃過一絲嫉妒,「是他寫的,看成績的時候,書院的院長和一眾夫子還當麵誇讚過他。」
夏元豐搖了搖扇子,「他好像忽然厲害起來的,之前從未聽過他的名號。」
刁哲銘嗤笑一聲,「可不是,之前明明是個廢柴,每次都考倒數第一,從今年開始,他忽然就厲害了,你們說奇不奇怪?」
鍾宗堯用扇子敲了敲下巴,「是很奇怪啊,他是有什麽奇遇嗎?」
一些文筆好的學子會自發給先賢寫文章頌揚,文章會貼到文廟大門口的展示牆上,任大家閱覽,也是一個揚名的機會。
文廟在杞縣北麵,門口兩條街上擺滿了小攤,賣鮮花的,賣香燭的,賣供品點心的,還有抽籤算命的,各種小攤應有盡有,熱熱鬧鬧。
小攤之間是一條擁擠的人流,穿戴整齊的學子和形形色色的百姓紛紛湧向文廟。
祝澤清和江一寧走路來到文廟,站在街角,看著盛況,有點兒無處下腳的感覺。
「太多人了!」江一寧露出誇張的表情。
「今天怕是所有的學子都來了。」祝澤清護著江一寧往文廟裏走去。
小澤清每年都會來文廟祭拜,但先賢不開眼,一次心願都沒有滿足過。
祝澤清和江一寧停到展示牆前,見他寫的文章遞給文廟的執事,「麻煩了。」
執事點點頭,把文章貼到展示牆的空位上。
展示牆上已經貼了好幾篇文章,如果不是非常自信,沒人敢把文章拿出來,否則不僅無法揚名,反而招致笑柄。
稱頌的文章寫在白紙的正中央,右下端是寫文章的人名,其他沒有什麽了,很簡潔。
祝澤清細看了一下,幾位好友都寫了,他的文章貼在陶子衡的後麵。
這時,淩封錦和江子星走了過來。
淩封錦長了一些身體,沒那麽瘦了,一襲暗紅色長袍,五官俊逸,氣質矜貴,格外吸引人的目光。
江一寧眼睛餘光忽然瞟到熟悉的身影,轉頭看去,興奮道,「子星,你也來了?」
江子星娃娃臉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驚喜道,「沒見你穿過這件衣服,剛才還沒認出你來。」
江一寧笑吟吟道,「你這衣服也沒見你穿過,我也差點兒沒認出你。」
祝澤清和淩封錦互相打招唿。
淩封錦表情溫煦,目光在祝澤清和江一寧身上掃過,「要不要一起逛廟會?」
祝澤清點頭,「好啊。」
四人結伴往文廟裏走去。
文廟裏更加熱鬧,人滿為患,時時都能聽到學子們吟誦詩詞,討論學問,不過更多的是祭拜,學子們排著隊祭拜先賢們。
這裏一共供奉著九十九位先賢,能被供奉到文廟的,那都是盛極一時、德才兼備、有千古作品流傳的大師。
其中正位供奉著一位叫文子的先賢,據說後世所有的作品都從他的書籍文章演化而來,現在統治階級採用的統治思想也是他的思想,也是最多學子祭拜的,麵前排了長長的隊伍。
江一寧拉著祝澤清往文子的供奉位前,「我們也祭拜文子前輩,保佑你明年一定中榜。」
江子星對淩封錦道,「少爺,我們也拜這個,明年你也一定中榜。」
淩封錦看著江子星又圓又亮的眼睛,心裏微微一動,「好。」
排了好一會兒才排到他們,在他們祭拜之後,正式的祭祀開始了。
祭祀在明德堂舉辦,由縣令大人和杞縣一眾有名望的夫子主持,這裏更是人多,除了最中間祭祀的位置,其他地方都站滿了人。
祭台擺放在正方向上,香紙蠟燭、果品糕點已經擺好了。
縣令大人站在最前麵,身後是一眾夫子,站到祭台之前,手舉三支青香,致辭,「……請文曲星保佑我杞縣寒窗苦讀的學子明年高中……」
說完之後,對著文曲星三叩首,然後一一把青香插到香爐裏。
祝澤清站在一側看著,大家神色莊重肅穆,非常有氛圍感和儀式感,讓人肅然起敬,這是他不曾見過的儀式,覺得蠻有意思。
江一寧和江子星雙手合十拜了拜,嘴裏念叨著祝禱的詞,神色虔誠。
待大家把青香全部插入香爐,縣令大人轉身麵向大家,對一眾學子勉勵。
縣令大人口才不錯,把學子們說得慷慨激昂,神情激動,恨不得馬上迴去讀書。
祝澤清暗暗誇讚,不愧是一縣之尊,短短幾句話便把大家的情緒調動起來了。
祭祀之後,又是大家自由逛文廟。
展示牆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好句好句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好句!」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也是不錯的句子!」
「這誰寫的文章?短短千字便有如此多精闢的詞句?」
有人去看右下角的名字,「祝澤清!有人認識祝澤清嗎?」
夏元豐道,「他是翰辰書院的學子,之前一起參加過詩禮會,他拔得了頭籌。」
有人道,「對了,之前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不是也是他寫的?」
刁哲銘從人群裏擠出來,臉上閃過一絲嫉妒,「是他寫的,看成績的時候,書院的院長和一眾夫子還當麵誇讚過他。」
夏元豐搖了搖扇子,「他好像忽然厲害起來的,之前從未聽過他的名號。」
刁哲銘嗤笑一聲,「可不是,之前明明是個廢柴,每次都考倒數第一,從今年開始,他忽然就厲害了,你們說奇不奇怪?」
鍾宗堯用扇子敲了敲下巴,「是很奇怪啊,他是有什麽奇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