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一本書,展示給大家看,「大家把這本《孝經》拿出來。」
識字和明理同時進行,也切合大梁的統治,以孝治天下。
每個人的桌上都放著教材,這些教材都不可以拿走,隻能在上課的時候翻看,如果弄壞,需要賠償。
孩子們聽話地把書翻開。
淩老道,「第一章 ,開宗明義之章——百善孝為先。」
作者閑話:
ps:求推薦票。
第151章 一寧給澤清送飯
「什麽是孝?孝是一切德之根本,所有品德、教化皆由此產生,教就是孝的文化。」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
「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爹娘賦予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
「人在世上要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
「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
「也是因此,人們要尊重君王,相處和睦,上下無怨。」
淩老的聲音不急不緩在教舍裏迴蕩,小學子不是很懂,聽得迷迷糊糊的。
祝澤清看著《孝經》上的字,他是第一次看《孝經》,雖然有很多地方跟他所受的教育衝突,但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可取的。
一堂課持續半個時辰,認真聽講,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
下課後,淩老給祝澤清招手,「澤清,你來。」
祝澤清把書合上,向淩老走去,「老師。」
淩老捋了捋鬍鬚,思考良久開口,「澤清,你老實跟我說,你的文章是怎麽寫的?是不是有人幫你?老師不是懷疑你,是想了解你的真實水平,方便教學。」
祝澤清斟酌後開口,「老師,沒有誰幫我,親自建水車讓我體悟深刻,加上看了那些案首寫的文章,從中學習到許多,綜合之下,把文章寫了出來。」
淩老若有所思,難道澤清忽然開竅了?大智若愚,智慧和愚蠢也隻是一線之隔。
他想到這裏,心裏不禁一陣嘆息,本想收個笨學生,結果笨學生突然開竅了,變得比所有人都聰明,他怕是沒機會「變廢為寶」了!
「澤清,你這次的文章寫的不錯,但是不能驕傲自滿,課還是要好好聽,我布置的功課也要認真寫,咱們爭取明年把童生過了。」
「是,老師。」
祝澤清返迴座位上,閱覽《孝經》,憑藉他過目不忘的記憶,看一遍就相當於背了全書,不用別人說,明年他也一定把童生過了。
……
這邊,江一寧從書院跑了之後,去了集市,他打算中午給祝澤清送飯,來準備食材。
「老伯,這個豆腐給我來一塊。」
「大叔,五花肉給我來一斤。」
「婆婆,你這草魚給了來一條。」
買了菜後,江一寧去了賣食盒的店鋪,「夥計,把那個四層的食盒給我看看。」
他看上的食盒,整體是紅棕色,上麵有梅花雕刻,表麵十分光滑,不大不小,買來給祝澤清送飯正合適。
夥計把食盒取過來,打開給江一寧介紹,「小兄弟好眼光,這食盒的隔層可以取下來,可以放三層,也可以放兩層,也可以放一層,清洗也好清洗,買到就是賺到。」
江一寧仔細地看了看細節,沒什麽問題,「就要這個,多少錢?」
夥計笑著說道,「三錢銀子。」
江一寧拿錢袋的手一頓,「這麽貴啊?」
夥計道,「小兄弟,你看這木材,這雕工,這賣相都是一等一的,店鋪裏的東西放的越高價錢越貴,剛才我可是從最高處拿下來的。」
「行吧,就要這個。」江一寧猶豫了一下,書院那麽多人,不能讓澤清沒麵子。
夥計把隔層一個個放迴去,蓋上蓋子,遞給江一寧,「歡迎小兄弟下次又來。」
「行。」江一寧對食盒挺滿意的,付了錢,提著歡歡喜喜地迴家了。
江一寧迴家後,帶著祝景春,祝景夏,祝景秋做了一段時間的蚊香,然後親自下廚給祝澤清做飯。
張秀容走進廚房,「一寧,今天澤清報名順利嗎?」
江一寧本著報喜不報憂的心態,「沒什麽事,很順利就報了。」
「那就好。」張秀容注意到江一寧買的菜,「你這是?」
「我給澤清做飯,今天是澤清第一天上學,我給他做點兒好的。」江一寧笑嘻嘻道。
張秀容很滿意,「那你做,一會兒我再進來給大家做飯。」
江一寧應道,「嗯。」
……
轉眼便到了中午。
很多都是住書院的學生,為此書院開設了食堂,提供一日三餐,可以吃貴的,也可以吃便宜的。
下課後,大家紛紛往食堂走。
小胖子拍了拍祝澤清的手臂,特別大方地說道,「我們一起吃飯吧,我請你。」
祝澤清怎麽可能讓一個小孩兒請自己吃飯,「不用,我自己帶錢了。」
「你看。」小胖子在囊篋裏摸了摸,然後摸出一個五兩的銀錠,「這樣的銀子我還有很多,不用跟我客氣啦。」
祝澤清看著油鋥鋥的銀錠,這小孩兒家裏這麽有錢嗎?
村裏的人家,一輩子才五兩的積蓄,一個小孩兒隨隨便便就摸出這麽多錢。
識字和明理同時進行,也切合大梁的統治,以孝治天下。
每個人的桌上都放著教材,這些教材都不可以拿走,隻能在上課的時候翻看,如果弄壞,需要賠償。
孩子們聽話地把書翻開。
淩老道,「第一章 ,開宗明義之章——百善孝為先。」
作者閑話:
ps:求推薦票。
第151章 一寧給澤清送飯
「什麽是孝?孝是一切德之根本,所有品德、教化皆由此產生,教就是孝的文化。」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生的根源。」
「人的身體四肢、毛發皮膚,都是爹娘賦予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
「人在世上要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
「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後效力於國君,最終建功立業,功成名就。」
「也是因此,人們要尊重君王,相處和睦,上下無怨。」
淩老的聲音不急不緩在教舍裏迴蕩,小學子不是很懂,聽得迷迷糊糊的。
祝澤清看著《孝經》上的字,他是第一次看《孝經》,雖然有很多地方跟他所受的教育衝突,但還是有很多地方是可取的。
一堂課持續半個時辰,認真聽講,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
下課後,淩老給祝澤清招手,「澤清,你來。」
祝澤清把書合上,向淩老走去,「老師。」
淩老捋了捋鬍鬚,思考良久開口,「澤清,你老實跟我說,你的文章是怎麽寫的?是不是有人幫你?老師不是懷疑你,是想了解你的真實水平,方便教學。」
祝澤清斟酌後開口,「老師,沒有誰幫我,親自建水車讓我體悟深刻,加上看了那些案首寫的文章,從中學習到許多,綜合之下,把文章寫了出來。」
淩老若有所思,難道澤清忽然開竅了?大智若愚,智慧和愚蠢也隻是一線之隔。
他想到這裏,心裏不禁一陣嘆息,本想收個笨學生,結果笨學生突然開竅了,變得比所有人都聰明,他怕是沒機會「變廢為寶」了!
「澤清,你這次的文章寫的不錯,但是不能驕傲自滿,課還是要好好聽,我布置的功課也要認真寫,咱們爭取明年把童生過了。」
「是,老師。」
祝澤清返迴座位上,閱覽《孝經》,憑藉他過目不忘的記憶,看一遍就相當於背了全書,不用別人說,明年他也一定把童生過了。
……
這邊,江一寧從書院跑了之後,去了集市,他打算中午給祝澤清送飯,來準備食材。
「老伯,這個豆腐給我來一塊。」
「大叔,五花肉給我來一斤。」
「婆婆,你這草魚給了來一條。」
買了菜後,江一寧去了賣食盒的店鋪,「夥計,把那個四層的食盒給我看看。」
他看上的食盒,整體是紅棕色,上麵有梅花雕刻,表麵十分光滑,不大不小,買來給祝澤清送飯正合適。
夥計把食盒取過來,打開給江一寧介紹,「小兄弟好眼光,這食盒的隔層可以取下來,可以放三層,也可以放兩層,也可以放一層,清洗也好清洗,買到就是賺到。」
江一寧仔細地看了看細節,沒什麽問題,「就要這個,多少錢?」
夥計笑著說道,「三錢銀子。」
江一寧拿錢袋的手一頓,「這麽貴啊?」
夥計道,「小兄弟,你看這木材,這雕工,這賣相都是一等一的,店鋪裏的東西放的越高價錢越貴,剛才我可是從最高處拿下來的。」
「行吧,就要這個。」江一寧猶豫了一下,書院那麽多人,不能讓澤清沒麵子。
夥計把隔層一個個放迴去,蓋上蓋子,遞給江一寧,「歡迎小兄弟下次又來。」
「行。」江一寧對食盒挺滿意的,付了錢,提著歡歡喜喜地迴家了。
江一寧迴家後,帶著祝景春,祝景夏,祝景秋做了一段時間的蚊香,然後親自下廚給祝澤清做飯。
張秀容走進廚房,「一寧,今天澤清報名順利嗎?」
江一寧本著報喜不報憂的心態,「沒什麽事,很順利就報了。」
「那就好。」張秀容注意到江一寧買的菜,「你這是?」
「我給澤清做飯,今天是澤清第一天上學,我給他做點兒好的。」江一寧笑嘻嘻道。
張秀容很滿意,「那你做,一會兒我再進來給大家做飯。」
江一寧應道,「嗯。」
……
轉眼便到了中午。
很多都是住書院的學生,為此書院開設了食堂,提供一日三餐,可以吃貴的,也可以吃便宜的。
下課後,大家紛紛往食堂走。
小胖子拍了拍祝澤清的手臂,特別大方地說道,「我們一起吃飯吧,我請你。」
祝澤清怎麽可能讓一個小孩兒請自己吃飯,「不用,我自己帶錢了。」
「你看。」小胖子在囊篋裏摸了摸,然後摸出一個五兩的銀錠,「這樣的銀子我還有很多,不用跟我客氣啦。」
祝澤清看著油鋥鋥的銀錠,這小孩兒家裏這麽有錢嗎?
村裏的人家,一輩子才五兩的積蓄,一個小孩兒隨隨便便就摸出這麽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