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材質難以言喻,既非金屬也非實木,更不是一般的玉石,表麵雖略有凹凸不平。
但當重明定睛細看,才發現那哪裏是什麽凹凸不平,竟是兩條神話中的神獸——龍。
它們在刀柄上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唿風喚雨。
兩條神龍相互纏繞盤旋,它們的龍尾在刀柄首端交纏融合,而兩個龍頭則巧妙地化作刀鍔。
盡管刀柄表麵麵積不大,但兩條龍的比例卻恰到好處,仿佛是天衣無縫的傑作。
刀鍔上,兩個龍頭麵對麵,龍角、龍眼、龍口、龍牙、龍須都雕刻得細致入微,清晰可見。
刀柄上的兩條龍身雖然交錯,卻保持著完美的對稱,龍鱗、龍爪栩栩如生,柄首的龍尾更是呈現出龍鰭隨風飄揚的姿態。
這兩條神龍不僅作為裝飾,更兼具防滑的功能,這一設計巧妙而用心。
重明右手緊握刀柄,左手輕握刀鞘,雙臂緩緩張開,刀鞘與刀柄逐漸分離。
刀身一點一點地從刀鞘中顯露出來。
“鏘~”
一聲尖銳而清澈的刀鳴在重明拔刀的瞬間響起,那聲音宛如衝天而飛的鳳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即將展露鋒芒!
當刀身完全展現在重明麵前的一刹那,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那感覺就像是純情少年在轉角處意外邂逅了朝思暮想的夢中女孩,心中的欣喜若狂和不知所措讓他恨不得將雙眼深陷在對方身上。
刀身如同從黑色刀鞘中抽出的一道彩色流雲,刀身與刀柄的接壤處呈現墨玉般的色澤。
從那裏開始,墨色逐漸褪去,一抹朱紅從墨色中暈染開來,慢慢延伸、變色,由暗紅變為猩紅,再從猩紅逐步變成橘紅。
最後如同熾烈的太陽落下一團火焰,化作這把唐刀的刀尖,異常明亮且火紅。
這把刀不僅僅是黑與紅兩種顏色,刀麵上還有冰藍色的雷擊花紋。
這些花紋並不突兀,就像在赤紅的夜幕中劃過一道閃電,為看似狂野霸氣的刀身增添了一份渾然天成的神秘氣息。
正如重明所預料的,這把刀刀身狹長筆直,配有血槽,正是他最喜歡的古代唐朝橫刀的刀型。
然而,讓他尤為震驚的是,這把刀的刀身並非由任何金屬鍛造而成。
刀身與刀柄相比,顏色迥然不同,更像是琉璃水晶般晶瑩剔透,通體呈現半透明狀,在燈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閃閃奪目。
特別是那冰藍色的雷擊紋,仿佛真的在閃爍耀眼的光芒。
“好漂亮,太美了!這刀簡直就是兵器中的女神啊。”
重明由衷地讚歎道。
緊接著,他的心裏泛起了一陣異樣的漣漪,帶著懷疑的口吻喃喃自語:
“這真的是一把刀嗎?真的能當兵刃使用嗎?還是說……”
重華海自然是瞧出了重明的疑慮,他心有靈犀地接上了孫子的話茬:
“還是說,這僅僅是一件隻能觀賞的工藝品吧。”
被爺爺一語道破內心想法,重明忙不迭地點了點頭,帶著些許期待地問道:
“爺爺,這把刀真的可以防身攻敵嗎?”
重華海並沒有迴答重明的問題,而是轉身走向後麵的牆壁,從牆上拿起一把來自東倭國的倭刀。
重明一眼就認出了這把刀,在爺爺的刀庫裏,論材質和威力,這把刀足以排進前五名。
這是一把用精鋼混摻雜了一點火星金屬鍛造而成的神兵利器,鋒利堅韌,尋常物件難以與之抗衡。
然而,在重明略帶疑惑的注視下,重華海霎時間抽出倭刀,朝著自己的孫子由上至下迅疾砍劈而來。
那刀芒如電,帶著一股破竹之勢,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斬於刀下。
出於一個武者的本能自衛,重明條件反射般迅速抬起手中的水晶橫刀,橫擋那道唿嘯而來的刀芒。
“鐺!”
一聲刺耳的撞擊聲響起,倭刀和橫刀呈十字型猛烈碰撞在一起。
重明剛剛抬手橫擋的下一秒,心裏猛地一慌。
他擔心的並非自己受傷,而是後悔,他害怕這把水晶琉璃般的橫刀會被以鋒利堅韌著稱的倭刀斬斷擊碎。
可是爺爺出刀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他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改招的動作。
所幸,水晶橫刀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脆弱。
它竟然真的成功擋下了來勢兇猛的倭刀。
重明見狀還沒來得及驚訝,隻是眨眼的工夫,不經意間就瞧見爺爺方才砍擊橫刀的倭刀的刀刃上,赫然出現了一個豁口,那豁口跟一個人被打掉了門牙一樣顯眼。
重明見狀,連忙轉眼查看手中的橫刀,仔仔細細地一番觀察。
隻見橫刀刀身依然熠熠生輝,依舊水晶無暇,別說是豁口了,就連一絲一毫的裂痕都未曾出現。
“這……這怎麽可能呢?
這把倭刀的刀刃可是摻雜了些許火星礦石的,那刀口堅硬無比,就連鐵棍都能輕易斬斷,怎麽會和水晶橫刀硬碰硬之後,反倒落了下風呢?”
重華海臉上帶著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他隨手將倭刀撂下,伸手拿過那把水晶橫刀,一邊輕輕摩挲著刀身,一邊如數家珍般道出這把刀的資料:
“這把刀因為通體宛若水晶般玲瓏剔透,和那古籍《雲笈七簽》卷二六當中所記載的:
‘流洲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
冶其石成鐵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如泥。’
這句話裏所描述的刀劍極為相似,都是如水精狀,有著斬鐵截金的威力,故而取名為錕鋙。
這錕鋙的刀身和刀柄是完全一體成型的,全長一百零五厘米。
刃長八十厘米,刀柄長二十五厘米,刀刃厚度為零點七五厘米,刀刃寬度是三點二厘米。
乃出自冶星子之手,由他親自鑄鍛而成。”
“冶星子?!”
一聽這刀是出自何人之手,重明剛剛有些平複的心情又一次劇烈地激蕩起來。
因為爺爺如此輕描淡寫說出的這個名字,在全世界都是極為響亮、享有盛譽的。
但當重明定睛細看,才發現那哪裏是什麽凹凸不平,竟是兩條神話中的神獸——龍。
它們在刀柄上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唿風喚雨。
兩條神龍相互纏繞盤旋,它們的龍尾在刀柄首端交纏融合,而兩個龍頭則巧妙地化作刀鍔。
盡管刀柄表麵麵積不大,但兩條龍的比例卻恰到好處,仿佛是天衣無縫的傑作。
刀鍔上,兩個龍頭麵對麵,龍角、龍眼、龍口、龍牙、龍須都雕刻得細致入微,清晰可見。
刀柄上的兩條龍身雖然交錯,卻保持著完美的對稱,龍鱗、龍爪栩栩如生,柄首的龍尾更是呈現出龍鰭隨風飄揚的姿態。
這兩條神龍不僅作為裝飾,更兼具防滑的功能,這一設計巧妙而用心。
重明右手緊握刀柄,左手輕握刀鞘,雙臂緩緩張開,刀鞘與刀柄逐漸分離。
刀身一點一點地從刀鞘中顯露出來。
“鏘~”
一聲尖銳而清澈的刀鳴在重明拔刀的瞬間響起,那聲音宛如衝天而飛的鳳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它即將展露鋒芒!
當刀身完全展現在重明麵前的一刹那,他整個人都愣住了。
那感覺就像是純情少年在轉角處意外邂逅了朝思暮想的夢中女孩,心中的欣喜若狂和不知所措讓他恨不得將雙眼深陷在對方身上。
刀身如同從黑色刀鞘中抽出的一道彩色流雲,刀身與刀柄的接壤處呈現墨玉般的色澤。
從那裏開始,墨色逐漸褪去,一抹朱紅從墨色中暈染開來,慢慢延伸、變色,由暗紅變為猩紅,再從猩紅逐步變成橘紅。
最後如同熾烈的太陽落下一團火焰,化作這把唐刀的刀尖,異常明亮且火紅。
這把刀不僅僅是黑與紅兩種顏色,刀麵上還有冰藍色的雷擊花紋。
這些花紋並不突兀,就像在赤紅的夜幕中劃過一道閃電,為看似狂野霸氣的刀身增添了一份渾然天成的神秘氣息。
正如重明所預料的,這把刀刀身狹長筆直,配有血槽,正是他最喜歡的古代唐朝橫刀的刀型。
然而,讓他尤為震驚的是,這把刀的刀身並非由任何金屬鍛造而成。
刀身與刀柄相比,顏色迥然不同,更像是琉璃水晶般晶瑩剔透,通體呈現半透明狀,在燈光的照耀下流光溢彩,閃閃奪目。
特別是那冰藍色的雷擊紋,仿佛真的在閃爍耀眼的光芒。
“好漂亮,太美了!這刀簡直就是兵器中的女神啊。”
重明由衷地讚歎道。
緊接著,他的心裏泛起了一陣異樣的漣漪,帶著懷疑的口吻喃喃自語:
“這真的是一把刀嗎?真的能當兵刃使用嗎?還是說……”
重華海自然是瞧出了重明的疑慮,他心有靈犀地接上了孫子的話茬:
“還是說,這僅僅是一件隻能觀賞的工藝品吧。”
被爺爺一語道破內心想法,重明忙不迭地點了點頭,帶著些許期待地問道:
“爺爺,這把刀真的可以防身攻敵嗎?”
重華海並沒有迴答重明的問題,而是轉身走向後麵的牆壁,從牆上拿起一把來自東倭國的倭刀。
重明一眼就認出了這把刀,在爺爺的刀庫裏,論材質和威力,這把刀足以排進前五名。
這是一把用精鋼混摻雜了一點火星金屬鍛造而成的神兵利器,鋒利堅韌,尋常物件難以與之抗衡。
然而,在重明略帶疑惑的注視下,重華海霎時間抽出倭刀,朝著自己的孫子由上至下迅疾砍劈而來。
那刀芒如電,帶著一股破竹之勢,仿佛要將眼前的一切都斬於刀下。
出於一個武者的本能自衛,重明條件反射般迅速抬起手中的水晶橫刀,橫擋那道唿嘯而來的刀芒。
“鐺!”
一聲刺耳的撞擊聲響起,倭刀和橫刀呈十字型猛烈碰撞在一起。
重明剛剛抬手橫擋的下一秒,心裏猛地一慌。
他擔心的並非自己受傷,而是後悔,他害怕這把水晶琉璃般的橫刀會被以鋒利堅韌著稱的倭刀斬斷擊碎。
可是爺爺出刀的速度實在太快了,他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改招的動作。
所幸,水晶橫刀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脆弱。
它竟然真的成功擋下了來勢兇猛的倭刀。
重明見狀還沒來得及驚訝,隻是眨眼的工夫,不經意間就瞧見爺爺方才砍擊橫刀的倭刀的刀刃上,赫然出現了一個豁口,那豁口跟一個人被打掉了門牙一樣顯眼。
重明見狀,連忙轉眼查看手中的橫刀,仔仔細細地一番觀察。
隻見橫刀刀身依然熠熠生輝,依舊水晶無暇,別說是豁口了,就連一絲一毫的裂痕都未曾出現。
“這……這怎麽可能呢?
這把倭刀的刀刃可是摻雜了些許火星礦石的,那刀口堅硬無比,就連鐵棍都能輕易斬斷,怎麽會和水晶橫刀硬碰硬之後,反倒落了下風呢?”
重華海臉上帶著一副意料之中的表情,他隨手將倭刀撂下,伸手拿過那把水晶橫刀,一邊輕輕摩挲著刀身,一邊如數家珍般道出這把刀的資料:
“這把刀因為通體宛若水晶般玲瓏剔透,和那古籍《雲笈七簽》卷二六當中所記載的:
‘流洲上多山川積石,名為昆吾。
冶其石成鐵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如泥。’
這句話裏所描述的刀劍極為相似,都是如水精狀,有著斬鐵截金的威力,故而取名為錕鋙。
這錕鋙的刀身和刀柄是完全一體成型的,全長一百零五厘米。
刃長八十厘米,刀柄長二十五厘米,刀刃厚度為零點七五厘米,刀刃寬度是三點二厘米。
乃出自冶星子之手,由他親自鑄鍛而成。”
“冶星子?!”
一聽這刀是出自何人之手,重明剛剛有些平複的心情又一次劇烈地激蕩起來。
因為爺爺如此輕描淡寫說出的這個名字,在全世界都是極為響亮、享有盛譽的。